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种田悠闲生活 > 第70章 第 70 章

古代种田悠闲生活 第70章 第 70 章

作者:猫咪耳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1 17:51:15 来源:文学城

小先生高中举人回来了,不过是躺着回来的。

圆宝也找回来了,是躺着的小先生找到的。

更离谱的是,掳走圆宝的居然是他们的父母官陈大人。

但不论怎么样,圆宝和小先生都没事就是好的。

“陈大人虽说不上多好,可也没压榨百姓,说得上是个好官了,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大郎叹气道。

村长拿着酒给牛叔和大郎倒上一杯,“我也没想到啊,那陈大人在桃李县这么多年,瞧着就不是个坏人。”

“你们跟陈大人很熟吗?”牛叔笑说。

村长饮了一口酒,自嘲道:“我们这些泥腿子,哪敢说跟县令大人熟稔啊,就是这两年咱们村种出好东西来得了县令大人青眼,之前可是见一面都难。”

“所以说啊,他是怎么样的人,你们岂能知晓?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话听说过没?”牛叔捏了几粒炒豆子放嘴里,“谁家读书人寒窗苦读多年,不是为了平步青云的一日?陈大人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大郎想不明白,“你说的我能理解,可他这回不是能够升迁了么,等了这么多年总算等到升迁了,为何要做着掳人的犯法事?这不,大好的机会没了,还被抓进牢房里,我听小先生说,这叫知法犯法,判刑会更重,可能要流放呢。”

村长比大郎经历的多许多,经牛叔一提点便知晓了,给大郎解释道,“你想想,陈大人会到这儿当县令,不是得罪人,也必定是人缘不好的,朝廷那么多官员,没人特意提起,谁会想到这偏僻角落处的他。若不是靠着圆宝种出来增产的粮种在皇帝那边露了脸,他估计要在桃李县老死,朝廷才能想起他来。”

“我明白了,他就是怕升迁到别的地方去,也是默默无闻一辈子,于是便打起了圆宝的主意来。”大郎也想通透了。

“是啊,被朝廷无视了这么多年,怎么能不怕呢?”村长不由得有些感慨,“人在没有希望的时候,遇到什么事都觉得没什么好怕的,然一旦有了希望,就一点小事都感到害怕了。”

牛叔点了点头,“好了,这事儿过去了,现在小先生还当了咱们桃李县的县令,管他怎么样,反正我们方家村会越过越好的。”

“日后圆宝就是官家夫人了,我们村里人也不能拖后腿,得努力壮大起来才行。”村长看了眼牛叔,“我听说你家三郎想当货郎?”

牛叔没什么好隐瞒的,直说道:“自从村里卖豆腐起,外头的货郎就时常往我们村里跑,如今大郎也不用替村里人带货到镇上换钱了,反正家里劳力够,我就想着让三郎当个货郎赚点钱。”

“可当货郎没什么好的,咱们村也没什么稀罕物,三郎跑一趟可能也就赚个辛苦钱。”村长沉吟道,“我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道你们家怎么想的。”

从前方氏一族穷得很,村长就是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也没用,现在不一样了,族里家家户户不仅吃饱穿暖,还能存下钱,他也该好好考虑怎么发展了。

要论赚钱,还是得经商。

方家村虽然在村口那边弄了个小市集,可货郎或者酒楼来收,价格也是往低里压的,若是把货带到城里卖自然赚得多些,只是租个摊子卖东西得看运气,运气好早点卖完自然是好的,运气不好东西卖不去,要么低价卖掉,要么就得带回村里来,总归瞧着时间就得出城,不然要找个破庙落脚,睡不好还不安全。

若是有个铺子在城里就不一样了,能做买卖的时间长不说,价格什么的都能自己定,铺子里头还能住人,肯定赚得比现在要多不少。

只是,这样一来,就成商户了。

“这事儿我也想过了,把三郎分出去,这样既不影响家里,也能互相帮衬着。”牛叔的确时深思熟虑过的,做货郎只是起步,他把想法一一给村长说来。

三郎生的是个女娃,女娃不能考科举,虽然成了商户女身份低一层,可他们家本就泥腿子,也不指望嫁什么达官贵人,娘家有钱婆家反而不敢欺负,若是生意做大了,招婿也是可以的。

若是三郎日后再有孩子,也可以在户上过到兄长家,这样也不影响孩子日后进学。

“族里总归是有人要从商的,我听说当官了要花钱打点关系,正宝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日必定是要当大官的,我们不能指望大富一家帮扶族里而什么都不做,这样日子长了,关系是要断了的。”

牛叔活到这个年纪,自然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是要互相帮助,一直单方面付出,关系又怎么能长久。

村里人现在日子是过得不错的,只是能在城里盘下铺子来,估计也没几家能有这个钱,而且做生意这事有风险,并非谁都敢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尝试。

牛叔家三个儿子,种地多,存下来的钱自然比别家的要多,他们家肯去冒险,村长自然是欣喜,“老哥想过的事情定然不会有错,趁现在小先生还在村里,我们早些跟他说这个事。”

“都半个月了,姚嫂子都回来了,小先生身子还没好么?”牛叔有些担心,“要不就别打扰小先生养病了,我去找郑爷说这事。”

从农户转商户,是要经过县令批准并记录在案的,小先生这半月来一直住在山上的屋子养病,不曾下过山来,衙役们有事来寻,都是那位跟小先生一同回来的年轻人给处理的。日子长了,村民跟这位年轻人也熟悉起来,他名郑逸风,可经常自称小爷,于是乎村里人不管老少,都称他一声郑爷。

此时此刻,这位郑爷正在屋中咆哮。

“虽然说欠债的是大爷,可大爷你也得讲讲道理,现在是你欠我钱,你让我替你干活赚钱来还给我自己,这样合理吗?”

面对气急败坏的郑逸风,顾文誉从容淡定地坐在一旁,给自己倒了杯茶,轻抿了一口,“怎么就不合理了?我如今病着呢,这些天你若不肯帮忙,我丢了官,又怎么会有钱还你?”

“这么说你还有理了?”

“我无理?”顾文誉抬眼,嘴角含笑,“那你想不想我还钱?”

“我……”郑逸风叉着腰吐出一口闷气,“我不跟你辩,我找嫂子问去。”

郑逸风一个转身,刚好看见捧着汤药进来的圆宝,于是立刻问道,“嫂子你说,这家伙的病到底什么时候能好?”

圆宝顺着他的指着的方向看去,见着的是顾文誉揉着额一脸难受的模样,她快步上前放下药碗,“又头痛了?”

顾文誉轻轻嗯了一声,动了下身子稍微往圆宝那边靠,好让她给自己按压头上的穴位。

刚刚还精神奕奕忽然他做事的人,突然变成了软弱无力的病秧子,郑逸风楞了一下,“不是,你这脑袋怎么突然说痛就痛了?你该不会是装的吧?”

顾文誉低叹一声,“我装病有什么好处,难不成是汤药太好喝了?”

郑逸风看了眼桌上那碗黑漆漆的汤药,半信半疑地道,“谁知道你这家伙有什么癖好,嫂子我只信你了,你给我说说,这家伙的病到底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好。”

圆宝给顾文誉按压完头上的穴位,便给他把脉。

事实上,自回来的第五天起,他的脉象就已经很正常了。

因为当时情况危急,圆宝施针后给他熬的汤药里便放了少量的生露,随后每日的汤药里也各放了一滴,第五天开始,不论是从脉象还是气息,都明显痊愈了。

然后第六天的时候,顾文誉突然说自己头痛,如同针刺一般的难受。

脑部是人体最复杂之处,圆宝不敢断言诊脉一定能够诊出问题来,又担心是生露用得多了产生了影响,于是往后的日子,便没使用生露,以便观察。

这些天,顾文誉每天都会头痛,不过次数日渐减少,圆宝这才放心了些,估摸着是他身体一下子不适应,以及过度劳累的缘故。

“问题不大,再修养几日吧,应该就可以了。”圆宝道。

“几日是几日?”

“三五天吧。”

都帮了半个月了,也不差这三五天,郑逸风愁眉苦脸地地说,“好吧,那我先回去帮你处理文书,你好好休养。”

顾文誉轻轻点头,“这段日子辛苦你们了。”

“别,别这么一脸无害地看着我。”郑逸风抬手做出一个拒绝的手势,“你这么客气准没好事,小爷我这些日子够累的了,可不想又要替你干什么活。”

说罢,他一溜烟地跑了,生怕顾文誉接着说出什么话来。

圆宝看着这两人的互动,大眼睛眨了眨,“你该不会是真的装病吧?”

以小先生忽悠人的功力,喊两声头痛还真能换来一个免费劳动力的。

不,是两个。

她可是天天绞尽脑汁亲自给他熬汤药的,不能太补,也不能不补,饮食上也得注意,不能和汤药相冲。

“我真没有爱喝苦药的癖好。”顾文誉微笑,“对了,你昨日不是说种出黄瓜了,长得怎么样?”

说起种出来的黄瓜,圆宝一下子就被转移了思绪,高兴道:“有点瘦弱,不过还不错,已经让剑兰用醋拌了放井里,等下就能吃了,可惜没有辣椒,不然味道会更好。”

“辣椒?”

“哦,书上好像是叫海椒还是番椒的,入口辛辣,所以也叫辣椒,可烹制也可入药。”

顾文誉思索了一番,“我记得从前是有海上商人带回来过,只是此物入口如火灼,有人吃后还感动不适,之后便无人食用了。”

“番椒也有很多种类的,使用时也得注意分量。”想想辣子鸡,麻辣火锅,水煮鱼等等,她一样都吃不到,就十分的难过,“算了,现在也没种子,说这些都没用。”

她连吃个黄瓜都得等几个月,辣椒这些连种子都没有的,就别想了。

“日后我想办法给你找种子。”

圆宝眼前一亮,“真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顾文誉将她额边的碎发绕到耳后,“明天牛叔家的秀儿出嫁,你不是要跟着去凑热闹么,早点回去休息吧。”

“对哦,你不提我都忘记了,明日要给秀儿添妆,你快给我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