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 第25章 县城之行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第25章 县城之行

作者:蜻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0:20:53 来源:文学城

晨雾如绡纱漫卷,运药队已套好三辆骡车。李蜜掀开油布细查,一片片丹参切面纹理似云霞,新采的黄芪片连夜赶制,表面还泛着蜜色。

这批货是他们今年能不能过个好年的关键,一点闪失都不能有。

族长拄拐立在檐下,喉结滚动数回。他不懂药品成色,但看着这满满三车药材,也是满眼热切。

只怪他当初目光短浅,能生钱的菩萨就在眼前,还硬生生要往窄路上走,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看了眼在队伍里护送药材的孙子,老人浑浊的眼底泛起水光,拐杖头在冻土上戳出深痕。但愿蜜娘当真能不计前嫌,给孩子们一条出路才好。

“姑姑当心门槛。"李蜜扶着李银梅登车,这个月到了换新药方的时候,得让师傅再给姑姑瞧瞧。

自打掌了药材库房,李银梅如今人生有了盼头,每日里就盯着人负责药材入库,再仔细记账,人是一点也不劳累,倒比往常精神几分。

要不说他们祖上是生意发家的,不仅李老大能鼓捣着挣点钱,李银梅做起事来也条理清晰,不遑多让。李蜜教她的新式记账法掌握的很快,账目一次纰漏也不曾出过。

今天是肖江和二丫跟着,肖河在家盯着制药作坊,三伯和姑父守着炭坊。

肖江扣紧最后一根捆绳,粗麻绳在他掌心勒出红痕:“四筐竹炭给沈先生和胡掌柜,两筐备用。药材都用油布裹了,也不怕遇上雨水。”

“行,招呼上各位叔伯兄弟咱们出发吧。”蜜娘点点头,越到年根路上越不太平,这次带的货多,李蜜也不敢托大,带了十几个青壮护车。

车轮碾过结霜的土路,二丫突然指着路旁几簇野草惊呼:“是独活!”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灰扑扑的植株与杂草无异,肖江眯眼细看半晌,颓然摇头。

李蜜赞许的点点头,“二丫姐如今当真是好眼力,这确实是独活。”二丫得了表扬,脸颊红突突的,内心止不住骄傲。

李蜜踩着车辕跃下,摘了片叶子揉碎:“叶背绒毛带银光,不错是上等货。”采药队的小子们忙掏出小铲,动作间已透着行家的利落。

肖江略显失落,显然自己这个做大哥的和弟弟妹妹比起来确实落后了。

李蜜没有说话,车行到半路,她从怀里掏出蓝布包着的书册,这是她刚编完的《青岗药图》初版:“大哥,这书你拿去和咱们兄妹一起各自抄写一本,有不会的字找三丫,尽快学会,然后教给你队里的人,以后采药自己多认多辨。”

说完又提醒道,“如今还不到时候,告诉大家别传出去。”

肖河内心一喜,忙点头应下。这书册只有平日上培训课时蜜娘会抄写到炭板上让众人学习,今后他也能有一本,平日里多多翻阅,不信还能让宝贝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

德义堂后院里,鹿血正顺着银刀滴入瓷盅。沈淮安腕间发力,整支鹿茸如剥笋般绽开细密蜂窝。阿泽踮脚欲嗅,被师傅用刀背轻敲额头:"雄麝带煞,仔细冲了药性。"

听到院外的声音,阿泽耳朵先动了,“是我家的骡车。”

待人将药材卸到院里又有序离开,别说沈师傅连阿泽都有些惊讶,这才几日光景,竟已有如今的规模了。

沈淮安让人去请掌柜,他拿起李蜜带来的药材细细查验,指尖在黄芪片上轻轻一刮,细碎的药粉竟如金箔般簌簌落下。他点点头,又忍不住给徒弟开小灶。

“九蒸九晒的火候差不得分毫。”他让李蜜看向檐下铜壶,壶嘴飘出的蒸汽正巧笼住晒药架,“这’云蒸法’最考耐心,蜜娘你要记住,’气不断、火不焦'一定要有人守着壶,……”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脚步声。

胡掌柜抚须而笑,目光掠过院子里的竹炭筐。他如今看到李蜜热情的不得了,仿佛是自己亲女儿一般。

“蜜娘何时到的,最近镇上的酒楼上了一道甜羹,女娃娃定然喜欢,你等会别走,我带你和你师傅去尝尝。”

李蜜听到酒楼心下一动,她这里点心酒水方子可多得是,有机会倒是可以合作一二。

“那蜜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胡掌柜看着院子里的药材心头火热,想到这些日子总店来的嘉奖书信,倒比往年十年都多。想到周掌柜在县里跳脚的模样,他捻着腰间新换的碧玉坠子,忽觉这寒冬都暖了几分。

这批药材果然卖了个好价钱,李蜜心里满意,一顿饭也吃的尽兴。

天近黄昏,李蜜让大伯带着众人先返回家中,她则跟二丫和大哥肖江随沈师傅去了他家。

今日肖家的族人不仅见了世面,还在店里吃了一碗面条,那猪油炝过的面汤当真是让人回味。如今他们对李蜜都是无比感激,要不是有蜜娘他们哪里有这样的好日子。

沈淮安今日喝了两杯酒,这会还有些头晕,到家后先让沈伯给自己煮一杯浓茶来。

看了二丫和肖江一眼,无奈的虚指了指李蜜,“你可真是不和师傅客气呀,既然来了就都去书房吧,阿泽去掌灯。”

李蜜将一盅浓茶递给师傅,琥珀色的茶汤里飘着几片茶叶,沈师傅一口气喝了一半:“府城总店有传言,官府开春就要往辽府运送千斤药材,咱们德义堂能吃下七成。”他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药单:苍术、贯众、板蓝根…水迹在烛光中快速消散。

第二日天刚微微泛白,李蜜兄妹几人就出发了,今日他们要去县里一趟,是沈伯来赶车。

县里西头的铁匠铺腾起青烟,沈伯熟门熟路的将车赶到后巷。

等沈伯去找老铁匠的功夫,李蜜在店里四处瞧瞧。

她在一架铜药碾前驻足,这架碾和她后世用的不同,要将药材碾成细末并不容易。

铡刀倒是十分锋利,比他们如今自己做的简易铡刀省力许多。

店里的铁匠以为是雇主家的孩子,见他们四处张望也没在意。忽听到李蜜发问,“这碾船里头可以给我刻些纹路吗?”

老铁匠进来,正好听到,细细一想便觉惊喜,“你这小娃娃倒是有想头,碾船里刻上纹路确实更容易将药材碾碎,我之前怎么没想到。”

又看了眼沈伯,“老沈头,这就是你给我介绍的主顾不成?”

沈伯哈哈一笑,“自然是了,这是我家老爷的学生,最是聪敏好学。今日来照顾你生意,可得给我一个老脸,把你的好货拿出来了。”

老铁匠也是个利落性子,“这药碾是铜的,价格可不便宜,一架就得6两银子。”

肖江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抵得上他们全村半年收成了。

李蜜眉头微皱,“这位老丈,这碾船我要铁的,但碾子能否给我换成石头的。”

老铁匠闻言一笑,“你这娃娃倒是会打算,既然你给我了一个好主意,那药碾你给我1两就成,我给你配块好石料,用起来不必铜碾子差。你看看好要些什么,这一条街,就属我这里头货最全了。”

“行,麻烦老丈了。药碾我要一架,另外再要三个铡刀、三个切片刀、二十把药刀和二十把药铲并两口铁锅。”

老铁匠惊喜的看向沈伯,“不得了,当真是大主顾,是小老头眼拙了。我和沈家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这些我要你10两银子,再另送你两架石碾,并两组研钵和3个捣药杵。你可以再去别家打听,这绝对是最低的价格。”

李蜜看向沈伯,见他微微点头,便不再犹豫。她让肖河将竹炭拿出来。

“老丈您看我这炭如何?”

老铁匠神色微动,“炭是好炭,不知小娘子是何意?”

“我家也做竹炭生意,想着老丈这铁铺应当需要,便想再与您谈一桩生意。”

“丫头爽利,绝对是干大事的人物,这样,我再便宜你半贯钱,这炭你给我留下,要是用的好,咱们再谈生意。”

李蜜自然没有不应的。

“研钵、捣药杵和铁锅你今日带走,剩下的货回去等三五日再来,我给你的碾子都刻上鱼鳞纹。”老铁匠笑呵呵的撸起袖子。

李蜜福了福身:“借老丈吉言,我家炭自不会让您失望。”

巷尾忽然传来竹器相撞的脆响。阿泽正与篾匠比划:“要这样的双层滤筛,竹丝得用好的…”

等大家买齐所需的器物后,又一起去了趟县里最有名的点心铺子逛逛。

李蜜发觉这点心生意当真做得,不仅镇上的点心就那几样,县里也不过就是如此。

李蜜花了200文买了一包,味道有些腻,糖味厚重。但二丫他们都说好,香的恨不得咬掉舌头。李蜜闻言暗想,这点心方子还得结合世情,这事倒是不急,可以慢慢筹谋。

回程时暮色已浓,车上新购的器具用稻草缠得结实。

阿泽见没有外人才低声和李蜜说道:“县里周掌柜眼红胡掌柜,咱们要是想在官府征收的药材里插一脚,他估计不会甘心,你们小心为上。”

今日的新章节来啦,天使嫩收藏点一下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县城之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