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爽文老太 > 第13章 第 13 章

古代爽文老太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七月阿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2 22:32:19 来源:文学城

沈家大房的事儿,沈溪自然是不晓得的,家里这阵子忙着呢。

张嫂子神神秘秘继续说,“老姐姐,听说你大伯一家日子过的可不好,惹的那小混混三天两头上门,生意都做不好了,也是现世报,恶人自有恶人磨!活该他们做那黑心肝的事儿!”

前头沈大伯雇人来沈家小食摊儿捣乱,乌衣巷的街坊都传遍了。

沈溪说没有开心,那是假的,她就是普普通通一俗老太太,还有些小肚鸡肠、爱记仇,别人对她好,她念在心里回报五分,可若是别人故意找茬儿,她一笔笔记在小本本上,不是不发作,日后待一一还回去。

她心里想了许多,面上仍不动声色笑道,“这个我倒是不知。”

张嫂子看出沈溪面上无甚迁怒他人,仍旧笑盈盈的模样,心道老姐姐如今是真变了,家里三个儿媳妇也行事稳妥落落大方,她这老姐姐再也不跟年轻似的让那个所谓的亲大伯哄的团团转,是非不分没脑子,自个儿才暗松了口气,刚才她说那话的时候心里很有些惴惴感。

傍晚外头突然起了凉风,天色灰蒙蒙,潮湿的雨风吹打的树影婆娑。

张嫂子拍了拍大腿,“哎哟,这天儿是要下雨了。”

沈溪瞅瞅天边压过来的阴沉乌云,“雨怕是不小。”

福姐儿和彦哥儿也跟着点小脑袋,一副煞有其事的小模样,惹的祖母跟张嫂子也笑了,“俩精怪小人儿知道啥?”

张嫂子还待说什么,陆二郎就手里撑着把油纸伞,急匆匆赶到了。

“娘,外头起风了,儿接您回家。”

可别淋着我娘!

乌衣巷码头那头,张家大儿子也撒丫子奔出家门,四处张望发现张嫂子站在巷子口,眼睛亮闪闪跑过来。

“娘哇,您在这儿呢,我爹醒来了,喊娘回家呢!”

“………”

俩就这么着俩,俩老太太互相告别,各回各家。

风雨晚归来,沈溪本以为这场雨来的迅猛,没想到也是个“慢性子”的,窗外的金桂枝叶被刮落一地,直到用过晚饭,雨花才噼里啪啦砸下来。

苏氏妯娌仨一向勤勉,下雨天自不会闲着。

前日老太太拿了两块牡丹花纹蜀锦给三个儿媳妇,让她们各自做身秋天穿的新裙,苏氏针线活最好这会儿妯娌仨都在大房研究花样子。

陆二郎替彦哥儿检查功课,陆三郎闷在厅堂里挑豆子,这家伙儿说什么也不走,就要陪着老母亲。

沈溪索性随他去了,福姐儿跟祖母坐在一起,旁边酸枝木茶几上摆着桃花酥,玉米羹,还有刚洗好上桌一盘饱满的甜葡萄。

桃源县的葡萄最是出名,吃起来酸甜多汁,福姐儿抱着新得的蹴鞠小球吃得欢快,活泼的像只胖松鼠。

反倒是老太太坐在一旁不知道想些什么,茶几上的点心半点没动。

沈溪用了碗甜甜的玉米羹,“老三啊,如今县郊的田地一亩几两银子?”

陆三郎眼中霎时起了光彩。

*

漆黑雨夜中,一道滚雷在半空炸开。

沈家大房子宅内,“砰”的一声,杯盏落地四分五裂的声音,吹胡子瞪眼的沈大伯摔了茶杯,对着婆娘刘氏怒骂。

“都是你这个老虔婆纵的!”

刘氏在边上哭嚎。

“如何是我的错!倩儿在京城当姨奶奶,出入豪门大户,府里的下人小厮个个精的跟猴儿一样,哪里少的了银子周转!当年若不是你存心跟老二斗狠,倩儿哪用给武家做妾!”

沈大伯被一席话噎的说不出话。

话说回来,这阵子沈大伯一家日子着实不好过。

那三角眼日日带着人来酒楼里闹腾,不是大咧咧吃酒和肉,就是聚众划拳闹酒疯,酒楼里的客人都给闹走了。

关键是三角眼几人吃肉吃酒那都是不给钱,吃白食儿的!

沈大伯家这酒楼地理位置可比沈家小食肆好多了,小酒楼正对着泉州海路,那客来船往如过江之鲫,每到秋日江南生意兴隆之时,那码头客船如林,货物堆积如山,码头上来往商客、船工挑夫熙来攘往,码头上酒楼食肆座无虚席,家家赚的盆满钵满。

沈大伯家自不列外,他家一家人为人不怎样,骨子里却带着商人的精明,酒楼里请的大厨在桃源县也是数得着的,就连帮佣的店小二也是圆滑伶俐,办事极有眼力见儿的,饭菜味道好,店家服务还周到,是以他家酒楼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本来沈大伯还想趁今年秋运大赚一笔,现在好了,家里酒楼生意都给那帮该死地痞流氓给搅浑了!

沈大伯一家本就爱财如命,不然也不会使了钱财去陆家的生意。

如今看到街坊酒肆茶馆儿生意兴旺,日进斗金,自家酒楼却门可罗雀,还日日有那无赖破皮来白吃白喝。

沈大伯心中恼怒,日日睡不好觉,嘴上起了一圈儿燎泡,他婆娘刘氏也肉疼的很,天天在家嚎丧一样哭骂。

至于沈大郎这个不争气的,还同往常一样日日混迹勾栏瓦舍,花钱如流水,加上沈大郎伯闺女,三十年前嫁进了县令武家当妾室,几十年熬下来倩姨娘熬成了姨奶奶,伸手往娘家要银两的习惯却没改。

眼看着家中没有进项,儿女还是个败家的,刘氏把自个儿的私房钱藏在衣柜里,日日跟看眼珠子般,没想到还是让沈大郎逮住机会翻走了。

刘氏哭到沈大伯面前,沈大伯双眼一瞪,登时气血上涌,头晕眼花,扶着桌子直喘粗气儿。

偏刘氏还一副死了男人的嘴脸在那里跳脚骂,“天杀的老天爷,我那二百两银子哎,就这么白白没了,赌坊那群王八蛋天天来家里搅生意,且看他们逍遥几日,等我家倩娘成了武家当家姨奶奶,看他们还怎么.......”

刘氏骂骂咧咧,沈大伯却是不知道怎的,却想起了儿女幼时,一家人和乐美满的样子,他也曾把亲闺女看成掌上宝贝,日日驮着女儿骑大马,清风佛在脸上,耳边是女儿咯咯的清脆童音,沈大伯想着想着眼儿突然红了,此时刘氏的叫骂声甚是刺耳,抽手一巴掌把刘氏打翻在地,红着眼骂,“放什么狗屁!谁家大户人家是姨奶奶当家!倩儿脑子不清楚,就是你串掇的,再胡咧咧老子抽死你!”

沈大伯的这巴掌直接把刘氏打懵了,她捂着肿起来的半边脸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沈大郎媳妇儿杨氏在门外愣住了,公爹这是怎么了,往日婆婆骂的再凶也没动过一手指头,莫不是中邪了?

刘氏嚎的人心烦,沈大伯爆了句,“再哭老子休了你!”

刘氏登时眼珠子乱转,却不敢再嚎了,儿子没用,闺女不在跟前儿,她却敢对着儿媳妇摆婆婆的架子,拿帕子捂着脸对杨氏斥骂。

“没眼力见的东西,还不来扶我一把!”

杨氏低眉顺眼过去搀扶,听刘氏犹自嘀咕些不着调的话,心下冷笑连连,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单看婆母这个德行就晓得沈倩个什么货色,当年沈倩也不是不能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去当正头娘子,偏沈倩一门心思攀高枝,平头百姓看不上,看上县太爷家的大公子!

人家大公子当时已有妻室,也不是寻花问柳之徒,刘氏母女俩愚蠢贪婪,只看到官宦人家花团锦簇的富贵生活,一点也没想过嫁过去为妾是什么场面,妾室没有依靠的娘家和丰厚的嫁妆,日日起早在主母跟前立规矩不说,生了子女也是卑贱的庶子庶女,被正室的孩子压了一头就是一辈子,就这,沈倩也上赶着当姨娘去了,真是愚不可及!

******

几日暴雨过后,夏日最后一场暴热来临,外头整日闷热难捱,一出门就是一身汗,沈家食肆的各种饮子卖的极快。

陆二郎每日在家里帮忙,陆三郎天天往乡下跑,每每回来,身上一身臭汗,黏糊糊的难受,精神可是好得不得了。

苏氏妯娌仨晓得家里要买田地,个个高兴不已。

买田好,有了田地以后就不愁衣食,老家的那百亩好田传了多少年了,要不是碰上战乱,唉,不想了……

其实家里买田,老太太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南方富庶,可以说是大晋朝最后的半壁江山了。

最近朝廷各路藩王对羌族、匈奴鲜卑频频用兵,特别是魏王麾下的神风营,不出就罢一出手杀的外贼落荒而逃,用兵神勇大有收复河山之态。

山河安稳朝政也跟着安稳,陆家人都带着殷切的希望,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八月末的天儿,整个桃源县都弥漫在桂花的芳香中,桃源县多桂花,隐在山水巷中的桂树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桂花多,卖摊儿卖桂花糕的小商贩也不少。

这天陆三郎满脸笑容进了家门,大热天连口水也来不及喝,就跟沈溪汇报好消息。

“娘,城外王家村庄有好地,北面靠着河,地头上也有水井,浇水灌溉不用愁,土地也肥沃,儿打听过了,只要不遇灾,年年都是好收成,您看怎么样?”

陆三郎素来细心,沈溪放心道,“价格合适就买了吧。”

陆三郎高兴应了,崔氏端了一个托盘来,上头放了一个巴掌大的汝窑青花瓷碗,里面盛了刚出裤炉的桂花糕和杏仁酪,笑道,“家里刚做的,娘尝尝。”

沈溪尝了尝味道不错,便道给隔壁张嫂子送些去。

须臾,张嫂子家就瞧了陆家送的桂花糕啧啧称奇,她自小在桃源长大,活了这许多年也尝过许多小商贩贩卖的桂花糕了,桂花糕其实不难做,她自个儿也不会,左不过就是用糯米粉、白糖和桂花过筛成粉放在锅上蒸,吃起来味道也差不多,甜甜软软。

可看到陆家给送来的这盘桂花糕,张嫂子就忍不住瞪大眼儿。

那桂花糕洁白如玉、在雪白的糕面点缀上糖桂花,一层成花蕊白,一层豆沙粉,一层艳若桃李,不光样式漂亮,咬一口送入嘴中,每一口都唇齿留香,酥软香糯中还带着桂花糖渍的甜。

张嫂子只觉得自己口中也都是桂花香,她连连称赞,“哎哟,这手艺真是没话说哇,这桂花糕是咋做的啊?”

崔氏笑了笑,道桂花糕是婆婆给的房子,婆婆说桂花糕的做法大同小异,她只不过是把大米粉和糯米粉混合,中间加了豆沙馅跟桂花蜜馅儿,这样吃起来跟千层糕一般,口味更美。

张嫂子听了连连点头,怪不得啊,也就老姐姐这样玲珑剔透的人儿能有这般巧思,像她就只会吃了。

张嫂子喜滋滋端着桂花糕家去了。

日到正空,宋氏同陆二郎收了食摊儿回家,摆了一上午的摊儿了,俩人又渴又累,捧着白开水咕咚各喝了一大碗,才摊在椅子上喘气儿。

苏氏端来桂花糕,拧了帕子与夫妻俩擦汗,宋氏擦着汗吃了好几块桂花糕才算跟活过来一样,吃了桂花糕,又开始思念秋日登高望远,品尝蒸蟹的美味

如今桃园县丹桂飘香,从前在北乡郡这时节繁花茂盛,陆家村村民靠着陆大郎俊脸得来的鲜花果子比以往更多。

村民得了钱儿,便去点心铺子里买桂花糕与鲜蟹回家尝鲜。

这也是京城贵胄豪族引起的风雅,秋日暖风起,京城南山的枫叶红了,文人墨客呼朋唤友去南山赏景,然后去云楼挑几只蒸好的大螃蟹,再饮一杯菊花酒,岂不快哉。

宋氏不懂的什么快哉不快哉,她只知道桂花糕好吃,鲜蟹也好吃,如此好吃好喝的便是老百姓的好日子了。

不光宋氏馋,就连福姐儿跟彦哥儿也早念叨着要吃鲜蟹了。

这不,河道上的秋风刚吹起来,宋氏就每日早起,带着俩小伸长脖子眺望,期盼着卖螃蟹的商贩们出现在河道上。

农历七月霜降蟹肥,正是江南吃螃蟹的好时候,每到这时节,乌衣巷或附近河道上就有肩挑竹篓,头戴草帽、撑着乌篷船沿街吆喝叫卖螃蟹的小商贩,江南吃食讲究,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吃螃蟹都是要吃活蟹的,用外头嫂子的话说,左右都是花了银子的,干啥不要那好螃蟹?

不过今年螃蟹下的晚,乌衣巷的桂花都开了,卖螃蟹的小贩才来了。

今天小红包走一波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