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市井经商养崽日常 > 第14章 第 14 章

古代市井经商养崽日常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叁一无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11:24:02 来源:文学城

夏氏脸色落得很快:“哟,这是何意啊?”

在场的妇人当中,除了杜家和卫家,还有个董家,这三家也是在盛都城中开浆洗行的。

卫家同房家一样,只在大安坊有一家铺子。杜家富饶些,在大安坊、邻北的大通坊、敦义坊各有一家。

这董家就不一样了,董家官人乃是城南浆洗行会的行头,董家的浆洗行遍布城南七街二十坊。

若非董家的小郎君在大安坊的书馆念书,董家也不会在此偏远的坊中安宅。

卫家娘子最先笑着站起来招呼:“房家娘子这是要去买菜?今个街角的菜店有好些新鲜的荠菜,你瞧我刚买了些,打算拿回去做羹粥。我看他家那嫩韭也很是水灵,卷些春饼也甚好。”

她一边说着,一边挽了夏氏去看那菜篮子,想把这场难堪化解了去。

其他几位娘子不语,董家娘子干脆端了饮子,往椅背上一靠,掀起眼皮看着夏氏的姿影,悠闲喝起。

夏氏呵呵一笑:“荠菜嫩韭?哟,卫家的浆洗行近来生意不好?只吃得起这些草根菜了?”

卫家娘子伸出去的手停在半空,一时有些无措,只好硬着头皮跟着笑:“房家娘子说得是,大抵是开春水暖,都愿意自个在家涣衣,确实不如冬天的时候。”

“嗐,其实也不赖你们卫家不行,时令嘛,就连我们房家的生意,也不过是堪堪稳着罢了。”

夏氏扭腰提裙,毫不客气地往凳子上一坐,占了卫家娘子的位置。

“咱们几家都是同行,没什么不能说的,是不是?近来生意不景气,若是有我能帮得着的,尽管与我说。

不瞒几位,我家二郎进了坊里的街道司,任个司副,虽算不得大,但是个管事的实差,既管税事,也管巡防,这街坊邻舍的,若是遇着个恶民、盗贼,我家二郎也是有些本事……”

“噗……”

夏氏话还没说完,杜家娘子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方才嚼舌根就不带她,好不容易插进来了,正往脸上贴金呢,又被一下子扯破,夏氏当然不悦:“杜家娘子这是想到何事了?怎不说出来让我也笑笑。”

杜家娘子掩了掩嘴:“我怕说了,你笑不出来。”

“你不说,又怎晓得我笑不出来?”

“好了好了,何必争这一口气呢,房家娘子也渴了罢?叫茶博士再上盏饮子来。”董家娘子伸手。

“董家娘子不必这么护着她,”夏氏嗔道,“依我看,是我家利哥儿进了街道司的事儿惹有的人眼红了。毕竟谁人不知杜家二郎去岁将将落了榜……”

“眼红?”

杜家娘子被逗笑了,抬眸看了董家娘子一眼。董家娘子晓得夏氏的德行,既拦不住,便也算了,回她个“说罢”的眼神。

“你还不晓得罢?你那个有本事的好利哥儿,方才在街上欺负小娘子,结果没打过人家,自个儿摔成个翻船的王八,磕得满头血。街坊四邻可都传遍了,我们方才就是说这个呢。”

杜家娘子话毕,在场几位妇人皆是掩嘴“吃吃”地笑起来。

有人笑着补道:“我家小厮路过,可是亲眼瞧着了,说那叫一个狼狈。”

“你们是不知,听说还被围观的书生骂了个狗血淋头。”

“也不知那头上的‘狗血’止住了没。”

几人又是一番笑。

卫家娘子站在一旁,也忍俊不禁,夏氏闻声转过头,狠狠剜了她一眼。

而后朝杜家娘子道:“你胡言,我家利哥儿怎可能被小娘子打破头,他可是——”

“可是什么?”杜家娘子笑道,“可是大安坊里出了名的帮闲?只有他欺负女娘的份儿,没有女娘动得了他?”

“你……”夏氏脸上忽红忽青,她站起身来,转身道,“董家娘子,你不说句公道话,就由她们这般信口胡说,编排我家利哥儿?”

董家娘子悠悠然道:“公道不公道,又不是我说了算。是不是胡说,你回去看一看不就晓得了?”

“哦,”杜家娘子突然想起什么似地,“你还不知利哥儿碰上的是哪家女娘。”

夏氏眼神“唰”地盯过去,杜家娘子便道:“听说啊,就是被你们房家赶出去的那小侄女儿。”

又一妇人立时笑了,道:“别说,那算卦的算得还真灵。”

夏氏只觉脑袋“嗡”的一下,有些立不住了。

赶出去的小侄女儿,房锦儿?

她不是差点儿冻死了么,不在家中养着,怎会和利哥儿撞上?莫不是听说利哥儿进了街道司,故意报复去惹他麻烦,想让他丢了差事?

夏氏这回真有些信了,忙道:“什么卦?”

“这你也不晓得?坊里都在传呢,前阵子有个路过的玄士,给你们房家那小侄女算了一卦,说她是‘禄劫同宫’之命,命中还带着’驿马星’,命硬得很。”

“还说她大难不死必能反噬仇家。”

“那与她结冤之人岂不是要倒霉了?”

“是啊,不然怎会磕了满头血呢。”杜家娘子朝着众人挤挤眼睛。

夏氏脸色愈发地难看,见诸妇人皆偷着笑她,董家娘子也无动于衷,气得绞紧了手中的丝帕。

怒道:“胡说,胡说八道,你们住嘴!我家利哥儿堂堂正正,怎会因个女娘倒霉?究竟是哪个不要脸的玄士,竟敢这般造谣。”

杜家娘子低头抿了抿唇:“天底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你也知道都是同行,没什么不能说的,是不是?自己个做下的腌臜事,自己个心里没点数?”

夏氏被踩了尾巴一般:“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有的人不要脸。”

“行了!”董家娘子把手中茶盏“啪”地往桌上一放,“吵得我头疼,有什么改日再说罢,我还要去西市的乐坊听琴。”

卫家娘子闻言过来搀她起身,夏氏与杜家娘子互瞪一眼,只好作罢,眼睁睁看着几个妇人窃笑离去。

……

菜蔬自是不想买了,回去的路上,夏氏只觉路人皆在对她指指点点,好几回怒目转头要骂,却又发觉人家并未看她。

利哥儿碰上房锦儿,还打起来,还磕破了头?

她怎么想怎么想不通,怎么想都觉着不可能。

从小到大,她眼瞧着的,利哥儿何时吃过房大那家人的亏?

那个房锦儿瘦得跟麻杆似的,能打得过利哥儿?她光想想都心慌得紧,只怕利哥儿一不小心把房锦儿给打死了,那才不好办呢。

想到这里,她没忍住,“噗嗤”笑出声来。

到底是她多疑了,差点信了那群妇人的话。

卫家眼馋他们房家的生意已不是一两日,那杜家的二郎又是众所周知地不成器,眼下就属利哥儿出挑,当然叫人眼热。

所以她们才编出这些不实之言,让她当众难堪。

是了,夏氏心道:“待我寻出究竟是哪个玄士敢这般毁谤,若真是她们在背后捣鬼,我定不轻饶。”

她加紧了脚步返回家中,见房进利还未下值回来,心头果真松了一口气。

哪知还松放不得一刻钟,忽听外头院门“砰”的一声大响,有人踹门而入,出去一看,正是房进利回来了,头上三缠两道地裹着布,隐隐可见血色。

“啊哟我的利哥儿——”

老太太左氏本是在灶房生火,见着房进利这幅模样,心急火燎,“这是怎的了?素娘,素娘?你快来看看,利哥儿受伤了。”

夏氏一见那纱布便僵住了,老太太唤了好一会,她才后知后觉似地回过神来:“这,这是?”

房进利心里烦躁得紧,挥手把俩人推开,怒气冲冲:“巡街摔了一跤。”

夏氏一听,自然不信,上手将那纱布摸了摸,追问道:“摔能摔成这样?”

“我说是摔的便是摔的,休要问了。”房进利没给她好脸,“我饿了,我要用饭!”

知子莫若母,夏氏心中猛然一坠。

要真是摔的,这小子早便委屈哭着喊娘了,他越是藏着,越说明有鬼。

杜家娘子所言那命卦翻上耳来,什么‘禄劫同宫’’驿马星’,什么房锦儿大难不死反噬冤家,什么房家要倒霉。

她一把揪住要往屋里走的房进利:“你给老娘说实话,这伤到底哪来的?你是不是碰上什么人了?你就这般裹着纱布回来的?路上没被别人瞧见罢?”

“你管我碰上谁了?我纯纯倒大霉行了罢!”房进利再度甩开她,“饭到底好没好,小爷我饿死了。”

他哪晓得“倒大霉”三个字简直如三支利箭,嗖嗖往夏氏心口扎。

夏氏也怒了:“我呸呸呸,你不说清楚,今个别想吃饭!”

老太太连忙来拉:“有有有,饭马上就好,利哥儿听话。素娘,你不是说买菜去了,怎不见菜买回来?”

夏氏此时最不想听见便是那“菜”字。

颜面都丢尽了,还吃什么菜?同卫家一般吃荠菜韭菜糠咽菜么?

她瞪着不知情的左氏,心头陡然升起一股无名火,恰在这时,院门又是“吱呀”一声,蕊娘乘了驴车回来了。

“娘,祖母,利哥儿?”

蕊娘一下车,便见院子里热闹得很。

“就你自个回来了?名哥儿呢?”夏氏眉头一皱,怒从语出。

可怜蕊娘还不知情:“名哥儿说送完今个的货便回,让我先……”

“自家官人还未歇息,做娘子却偷奸耍滑,账本还要我这个做婆母的帮你看,名哥儿娶了你可真是好福气!”

“娘,我不是……”

“你不是甚么不是?让你买的菜蔬可买回来了?”

蕊娘诧异抬眼:“您不是嫌我买的不好,说要亲自……”

夏氏劈头打断:“我说了甚么我不记得?没买便是没买,竟这般狡辩。既没买,你便去潘楼端几个现成的来。”

蕊娘咬了咬嘴唇,还待要开口,房进利却是终于满意了,舔了舔嘴,道:“我要吃酱肘子和烧鹅,哦,新开坛的咸阳春别忘了给我买一壶,我要小梅娘亲自倒的。”

-

回家的途中,房锦儿背着那磕破边儿的陶油罐,带着两个小的绕了点儿远路,去了趟坊东的丝绢布行。

“阿姐,咱们不是来买布的么,买这些彩线做什么?”

锦云手中抱宝贝似地抱着一小包丝绵,看看房锦儿,又回头望望进逸。

进逸背篓里竖插着一匹粗布,手中也拎着个颇大的包袱,不过里头装的不是丝绵,而是麻絮。

房锦儿背篓里也插两卷草席,那本厚厚的《诸行买卖》贴着硕大的油罐,就挤在背篓边儿上。

她今个是带着两小只来买棉布做被褥。

穿来这么些时日了,倒座房里连床被子都还没有,姐弟三人依旧睡那薄薄的草席,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做被要绵,丝绵贵,只能先以麻絮为主,凑合着用。

房锦儿正在柜台上选丝线,头也不抬:“你湘娘娘那彩布不是还未绣完吗?我看她线用得差不多了,咱们选些给她。”

吴家两口子不肯要她还那药材钱,方才恰见此店有售丝线,便想到了薛湘。

不过这丝线她着实不懂,颜色样式多得缭乱,她瞧了半天,终是抓了抓头发:“劳烦店家帮我选罢。”

那店小二便问了她用处、绣样,末了挑出几束。

房锦儿还算满意:“总共几何?”

店小二算盘珠子拨了拨:“上好的杭丝一百五十文一两,三两总计四百五十文,小娘子给四百四十五文罢。”

四百五十文?没听错罢?

逸哥儿眼睛兔子似地一睁,而后埋头便是一通算。

粗布一丈二尺一百二十文,草席一大一小两张六十七文,丝绵一百二十文一两,买了五两花去六百文,麻絮到是便宜,六斤不过二十文。

可这一算,短短三刻钟,阿姐已经花出去一贯又三十七文。

现在还要再花四百五十文。

而这十来日他们早出晚归,背油累个半死,刨去本钱与吃食,也不过赚得两贯又四百零三文。

进逸倒吸一口凉气。

这哪是来买布做被子的,这分明是来荡产倾家的!好不容易赚得些,哪能这么花。

“阿姐!”他急急把房锦儿拉到一边,低声道,“给了这四百四十五文,咱们就只剩六百九十一文,买二十斤桐油的钱都不足了。”

房锦儿一愣,随即有些惊喜:“嚯,你小子算账愈发快了啊。”

进逸也一愣,这是重点么?

他摇头:“不是,阿姐,咱们明日买油还需用钱,若是二堂哥再来捣乱,那……”

“那也有的是法子。”

房锦儿拍拍他的肩:“你这般想,若是今日房进利把咱们的摊子抄了,拿走了咱们的两贯又余,咱是不是就分文不剩了?”

进逸一阵后怕:“是。”

“那现在他没能抄得了咱们,是不是那两贯又余又回到了咱们手上?”

进逸想了想:“好像是?”

“那是不是就等于白得了两贯又余?”

“好像……也是?”

“那既是白得的钱,花了也无妨,你说是不是?”

“好像是。”进逸也抓了抓头发。

“诶——”

对喽。

房锦儿转身要回柜台,进逸忽觉不对:“……不是,阿姐,不能这么——”

“四百四十五文,”房锦儿已经笑着把钱拿出来了,顺便指着柜台角落一小筐布料边角,与那小二道,“再送一篓布头便成交。”

……

花了钱出来,房锦儿神清气爽。

给薛湘的丝线买了,正儿八经的草席有了,做被子的料齐了,有了被褥,以后便不用再挨冷受冻,柴禾钱也能省下一些。

她盘算着,手里这篓碎布头拼一拼,填上枯草,兴许能够做两个软枕头。若是不够,就先做一个枕头,剩下的做个小荷包。

小锦云玩着那碎布高兴得很,逸哥儿却仍是有些闷闷不乐。

房锦儿伸手将他揽过来:“房进利那厮不善,咱们碰上他一回,没叫他讨着好,就一定会碰上他第二回,第三回。”

“官始终比民大,房进利那点子官威,较起真来,足以压咱们一千头。今个咱们钱侥幸没被他抄走,可明个呢?说得准不?与其哪天落在他手中,倒不如咱们先用在刀刃上,之后轻装上阵,也好灵活行事。”

房锦儿也是被刘三儿那两句话提了个醒。

官官相护,若房进利当真想从她手中夺财,硬拼并非良策。

进逸醍醐灌顶:“所以阿姐这般花钱,也是防着二堂哥再来抢?”

房锦儿点头:“而且被褥迟早也要买的嘛。阿姐赚钱,不就是为了这个?若咱们起早贪黑赚了钱,终究还要冻坏在那破屋子里,你说委屈不委屈?”

……

这坊东靠着清明渠,渠上玉桥如绫,桥上灯火如星。

临江楼的灯笼就悬在那桥中央,两艘画舫如烟如缈,如仙子奔月般拱卫左右,其上亦是萤灯粲粲,歌舞升平。

姐弟三人不曾到过这片富户聚居的区域,更不曾见过这番盛景,纷纷驻足观看。

房锦儿先是赞叹于临江楼之美景,而后看着看着,忽见那河畔道边,还有一座宽门阔扇的大宅,隐隐立在一片灯火之巅。

宅前青石铺路,门槛七阶踏步,左右两只威武石狮,十几个护道的家丁站在那石狮前,贵气威严。

再细看去,只见里头云纹立柱若隐若现,飞檐翘角沿墙而起,琉璃青瓦鳞覆其上,花木浮影其间。

那门楣上雕祥画瑞,匾额书两字:董宅。

房锦儿自打穿来便在穷人堆里打转,还是头一回见着这朝的富商豪第,简直眼都看直了,羡慕得不行。

好歹前世也是个赚钱赚到手软的地产集团高层啊,她不想住那破落院,她也想住这样的宅子。

小房:(心里)哭了,想住豪宅

(现实)买六斤麻絮,先别冻死[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