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搬走?搬到哪里去?”
钟意心头一动,有些费力地坐直了身子,追问起来。
照理说,人离乡贱,如若不是在家乡实在过不下去了,鲜少有老人会做出举家搬迁的决定,更何况许青枝的公爹还是李家村的村长。
许青枝不做隐瞒,当即就把家里人的打算告诉了她。
原来是村长有个从小就关系很好的族兄,没有留在老家务农,反倒进了一个商队当伙计,常年跑南闯北。原本都好好的,结果在半年前,这位族兄带着商队去西北送货的时候,他连带商队都没了消息,而那个时候,恰好是传来西北叛乱消息的时候,这可把村长他们给急坏了,想托人过去打听消息吧,也没人愿意过去,一大家子也就只能心急如焚地等着。
一直等不到好消息传来,家人们都快心灰意冷了,虽然不想承认,但心底都觉得他能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听说衣冠冢都在准备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这位却带着商队众人回来了,不仅活得好好的,还胖了一圈儿,甚至还带了不少新奇好用的玩意儿,让商队赚了一大笔钱。
这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经过对方一番兴高采烈的叙述,其他人才了解其中内情。
原来西北那边出现了叛乱是真的,只不过那叛军的规模跟大周这边所宣传的完全是两码事,大周这边还在粉饰太平,说什么只是小股叛军,不日便能镇压。结果实际上呢?那边不仅已经把西北全境都占下来了,而且百姓们还是发自内心地归顺。
听那位说,叛军的地界儿不仅比大周这边太平,平民百姓们过得也比这边的好,赋税衙役都轻,官府找人干活儿还给钱哩。
当然,这一点大家都是不相信的,以为是他在吹牛。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那边有不少好用又便宜的东西,他带的商队就买了不少,带到这边转手一卖,就赚了不少银子,可惜有些东西是限购的,要不然能赚的更多,说完这些,他还不忘劝家人们跟他一块儿搬到那边去住,说这边越来越不太平了,还是那边安稳。
听着听着,钟意的神情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这种突然失联,后来锦衣还乡,还试图拉人一块儿过去发财的剧情,怎么那么眼熟?
这位长辈莫不是进了什么古代传|销组织吧?
“听族叔说,那边的房子跟咱们这边的不太一样,是整整齐齐的青砖瓦房,冬暖夏凉,里头还有些从来没见过的好东西,像什么只要拧一下就能出水的管子,还有跟床在连一块儿的炉子,烧起来的时候不仅能做饭烧水,带着床上都是热乎乎的。”
说到这里,许青枝白净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向往之色,他们家在李家村已经是条件不错的人家了,可距离族叔描述中的还差得远。
“听说府城那边情况越发不好了,二娘,你就跟我们一块儿走吧,也好有个照应,二娘?”
钟意从怔忪中回过神来,没有立刻回答对方,反而往前挪了挪,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青枝,你能再跟我讲讲那边的事吗?”
她愿意听,许青枝自无不可,把从族叔那边听来的消息,还有自己亲眼见到被带回来的那些新奇玩意儿,都讲了一遍。
讲完还有些意犹未尽。
到了这个时候,钟意也终于能确定,传说中的西北叛军高层里面,再大胆一点猜测,或许是首领,很有可能是自己的穿越者同乡。
那些让许青枝他们惊叹不已的东西,都是现代随处可见,而在这个时代不应出现的。
结合先前被提到过的如今局势……
所以在许青枝再次问起她要不要带着全家跟他们一块儿搬走的时候,钟意没怎么犹豫便点了点头,“好,我同意。”
见她答应了,许青枝顿时舒了口气,下意识就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太好了,我就怕你傻了,非要留在这个地方等……”
话没说完,她便意识到不对,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尴尬之色。
钟意自然猜得到对方没说出口的下文是什么,虽然自己没什么感觉,但代入到钟二娘的身份,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于是她苦笑一声,握住许青枝的手,轻声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放心吧,既然他已弃我而去,我就当他死了,大姐儿以后也没有这么个爹。”
她话音刚落,门口便突兀地传来一道动静,二人一道抬头看过去,没见到人,只见竹帘仍在微微晃动。
“这……”
见许青枝面露无措,钟意反倒对她摇了摇头,安慰道:“没事的,方才那话是我自己想说的,同你没关系。”
说罢又主动转移了话题:“大堂伯和族叔他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说到正事,许青枝也顾不上方才的尴尬了,正色道:“家中已经在收拾东西了,约莫再过个十来天就要出发,你们也抓紧时间收拾行李吧,能带走的就带走,不方便带走的,就托人处理了,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二娘你尽管来寻我便是。”
钟意点点头,出言应了下来。
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许青枝便主动告辞离开。
人走没多久,一个小小的身影从竹帘后钻了进来,跑到床边,动作利落地脱掉鞋爬了上去,钻进钟意怀里。
“阿娘,咱们要搬家了吗?”小姑娘仰着头,小声问她。
钟意不太习惯跟人贴得这么近,浑身都有点儿僵硬,但还是忍住没动,轻轻“嗯”了一声,“大姐儿想不想走?”
李大丫闻言,不假思索地点点头,“想呀,刚刚我跟阿奶在外面都听到啦,堂婶儿说的那个地方那么好,比咱们这里可好多了。”
这句话说完,她又皱了皱眉头,嘟囔了一句:“就是不知道阿奶为什么又哭起来了,明明一开始她也听得挺起劲的。”
钟意对老太太伤心难过的原因心知肚明,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默不作声地转移了话题。
待到哄着小姑娘睡着,她便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将藏着铜钱的小包裹放回原来的地方,然后披上外衣,踏出了房门。
按照记忆中的位置,钟意穿过小院,走向另一边的那间屋子。
还没靠近,就听见从门内传出断断续续的哭声,还时不时地抽噎一下,声音不大,就是颇为幽怨。
钟意:“……”
要不她还是过会儿再来吧?
不过这个想法转瞬即逝,犹犹豫豫也不是她的性子,下一秒,她便伸手敲了敲门,故意问:“娘,您在吗?”
屋内的哭声顿时一滞。
片刻之后,门从里面被打开,哭得眼睛红肿的老太太出现在门口,目光有些躲闪,讷讷道:“老大家的,有什么事儿吗?”
见老太太没有让自己进去的意思,钟意也不以为意,反正站在门口说也是一样的。
“娘,方才您都听到了吧?”
老太太下意识两只手攥在一起,慌忙摇头否认,“听见啥?不知道,我啥都没听见。”
这副鸵鸟样儿让钟意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她无语半晌,继续道:“反正我是一定会带着大姐儿走的,您想不想跟我们一块儿,看您自个儿。”
“还有我爹娘那边,二弟和三弟那边,我也会去问问他们几家的意思,若是愿意,咱们一大家子到了那边也算有个照应,不愿意的话也就罢了。”
说这话倒不是钟意对二房三房的人有什么情谊,而是就如同她方才话中所说,搬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若是有亲人一块儿,彼此照应,互相帮助,总比自己这边孤儿寡母势单力薄的强。
毕竟在这个时代,宗族繁盛,血缘亲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后世那般疏离。
一听她说得这么坚决,老太太立马急了,颤声道:“老大家的,你千万别糊涂,那可是叛军的地盘,去不得啊!”
叛军不叛军的,钟意不在乎,她原本也不是这个朝代的人,自然没什么忠君爱国的观念。
况且按照二娘的记忆来看,这大周百姓生活穷苦,跟上层统治者的昏庸分不开,动不动就新增的各类赋税,压得人腰都直不起来的沉重徭役等等。平民百姓们自古以来都是最能吃苦的,若是能过得下去日子,怎么会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投奔叛军?
想到许青枝同自己说过的局势,钟意看着老太太激动的脸,冷静地道:“娘,山阳的县令都跑了,南边儿过来的叛军马上就要打到这里来了,听说那些人可是山匪出身,到时候要是落在他们手里……”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完,但已经足够让老太太听懂其中的意思。
这并不是她危言耸听,故意吓唬老人家,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再一看对面,老太太也想起了自己听说过的那些消息,顿时被吓得两股战战,脸色煞白,扶着门框才勉强站稳。
“不会的……县太爷……县太爷怎么能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