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 > 第8章 第八章

古代经营发家日常 第8章 第八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9 00:21:58 来源:文学城

下定决心之后,温屿就不再多做考虑。反正有卖铺子兜底,再说“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哪有万全之法。

回到翠柳巷,夜色昏昏。周氏扇骨铺还未关门,阿山要做自己铺子的扇骨,温屿要先与他确定是否有空,再商议些细节。

走了许久的路,温屿早就饿了。有了重启巧绣坊的希望,她想庆贺一下,吃碗加油加姜碎加冬葵的粥。

在扇骨铺子前,温屿停下来,对跟在身后的荀舫道:“你回去煮粥,煮得浓稠些,我过会就回来。”

“不。”荀舫拒绝得很干脆利落。

温屿呵呵,“你不煮也行,我自己去买肉包子吃。至于你,春夜的寒风不错,你多喝两碗。”

荀舫的脸色,黑得快与现在的夜色融为一体。他沉默盯着温屿片刻,确定她不是在说笑。

这些天他嫌弃饭食难吃,也从未吃饱过,肚子的确饿得慌。

“要吃白水煮蛋。”荀舫想到他唯一能下咽的吃食,不客气提出要求。

温屿答应得爽快:“行。你自己去买吧。”

荀舫伸出手,“钱。”

温屿一巴掌拍了上去,荀舫没想到她会动手,收势不及,被她结结实实打了一巴掌。

手不疼,脸有些火辣辣。

温屿斜着他,吩咐了一通:“快点回去煮粥,火小些,要慢慢熬得浓稠。切一小片姜,把冬葵一根根清洗干净。再烧些热水。”

荀舫浑身冒着寒气,转身大步离去。

正事要紧,温屿看都不看他,走进扇骨铺。店堂中还是只有阿山独自坐在案桌前削扇骨,夹道的门开着,有个老翁在庭院中熏竹子。

温屿走进门,阿山抬起头看来。不知是油灯的光,还是他沉静的眼眸,她总觉着有什么东西闪过。

“周东家,不知你可有空,我想与你商量些事。”温屿走上前,微笑着颔首打招呼。

“这是祖母留下来的铺子,祖母姓周。我跟着阿娘姓,阿娘姓山。”阿山解释了句。

温屿想到铺子的牌匾,愣了下,山姓稀少,她一时真没想到。

“大家都以为我姓周。”阿山解释了句,看上去不大自在,手在衣襟上擦了擦,人跟着站了起来。

惜字如金的阿山,竟然主动开口缓解她的尴尬。温屿很高兴,阿山看上去如山一般忠厚可靠,哪怕买卖不成,至少打交道愉快。

阿山很高,手撑着桌面,微微倾身听她说话。似乎察觉到不妥,他从身边摸出一张杌子,用布巾扫去上面的竹屑,走出来放在她身边:“请坐。”

温屿道谢后坐下来,待阿山也坐下后,道:“我想请你帮着做细绢绣花的扇面,不知你可抽得出空?”

阿山沉思了下,道可,“不知你何时需要?”

温屿坦白道:“我不懂如何做扇面,是要待绣好花之后,还是绣花之前?”

“绣好花之后再定型。”阿山想了下,补充道:“若是双面绣,则只需一张细绢。若是单面绣,做成扇面的话,要用两张黏在一起,两面有花样,不会露出线头。”

温屿认真听着,再请教道:“若是黏在一起的话,除去工钱,一张扇面,还需多少用料的钱?”

“你需要做多少把扇面?”阿山考虑了下,问道。

一匹布能裁剪承多少张扇面,温屿并不清楚。且黄福的细绢布,究竟损伤如何,她还要仔细看过。

温屿一时也说不清楚,沉吟了下,道:“我看你家铺子存了许多扇骨,是有人托你定做,还是铺子中摆着卖?”

“大半部分是有人订了去,也有些在铺子里卖。”阿山答道。

“可有比较富贵的客人前来买?”温屿问了句,感到有打探底细之嫌,忙歉意道:“说实话,我只做扇面,却不在你这里定做扇骨,一并做成折扇。因着细绢绣花扇面贵重,要是你铺子的扇骨有钱人看不上眼,我怕折扇最后砸在手里。”

“无妨。”阿山说道,他对此并不在意,看了眼温屿,问道:“巧绣坊的绣娘若不会裁剪扇面,我可帮着裁剪。所有的用料,加上工钱,还是二十个钱一把。”

不问数量多少,主动让出用料的钱,加上提供技术帮助,阿山做买卖很是厚道。

温屿想着手上那点可怜的本钱,道:“山东家是爽快人,我就不多说了。不过山东家,巧绣坊的情形,估计你也清楚。我手上没钱,工钱要待扇面卖出去之后,一并与你结算。”

阿山应好,“你何时开始做?”

除去扇面,还有绣娘们要沟通,黄福那里的细绢也要定下来,绣线还未买......

温屿眉心不由得蹙起,道:“就这两天吧,我确定下来之后,马上与你说一声,让你这边好安排。”

阿山点了点头,温屿道:“扇面之事,还请山东家保密,莫要张扬出去。”

阿山道放心,温屿便起身告辞,他顿了顿,道:“你且稍等。”说完,他进了后院,很快提着竹筐出来:“你拿去吃。”

温屿看着竹篮里的鸡蛋,不禁怔住,先前与荀舫在门外说的那些话,想必被他听到了。

阿山道:“钱伯养了鸡,我不喜吃蛋。”

他们勉强算得上合作伙伴,人情便是你来我往,收下他的鸡蛋,以后找个机会再还回去便是。

温屿接过竹篮,不过她听到钱伯养鸡,心想要是她也能养几只母鸡,就能天天吃蛋了。

“多谢山东家,我就不客气了。钱伯竟然在后院养了鸡,我可能瞧瞧,我也想养几只。”

阿山说好,转身领着温屿去后院。钱伯便是烤竹子的老翁,看到他们进来,他站起身,打着手势,嘴里啊啊了两声。

原来钱伯是哑巴,温屿不知他能否听见,她笑着颔首,叫了声钱伯。

阿山手摆了两下,钱伯又坐回火堆边,继续烤竹子。

后院的格局跟绣坊相似,三间正院并东西厢房。天井换成庭院,西边墙角种着桂花与梨树,树下放着鸡笼,鸡笼的鸡在夜里缩在笼子中,她数了下,约莫有五六只。东边种着几畦菜,温屿认出有冬葵,青葱,还有白菘与菠菜,青蒜,萝卜苗。

温屿羡慕极了,要是她有这么多菜,可以天天换着花样吃,还不用钱买。她暗暗盘算起来,要是拆掉天井,将空地种上果树,再种些菜,养几只鸡。

鸡可以吃菜叶子,鸡粪可以做肥料,简直完美的生态循环。

“钱伯会孵小鸡,你若想养鸡,待他孵小鸡的时候,帮着你孵几只。”

阿山说完,眉头皱起又放开,默默道:“养鸡气味难闻,早间吵得很。”

气味难闻的确是个问题,必须勤快打扫。温屿想到还有个欠她巨债,身无分文吃白饭的人,气味的问题迎刃而解。

“不养公鸡,早上便不会打鸣被吵醒。”温屿笑道。

“母鸡也会咯咯叫。”阿山闷声闷气说了句。

温屿听出他声音中的幽怨,不由得抿嘴一笑,想必他不喜早起。

阿山看到温屿的笑,神色变得讪讪起来,抠着衣角,没有再做声。

温屿提着鸡蛋告辞,阿山将她送出门外,站在那里看她走远了,转身回屋,拿出门板窗板关店。

经过布庄时,温屿本想去与黄福买绢布,见布庄已经关门,便先回了绣坊。

绣坊大门关着,温屿上前拍门,门很快打开了。

荀舫站在那里,等到温屿进门后,他拴上大门,跟在她身后往后院走。

看到温屿竹篮中提着鸡蛋,荀舫默然片刻,道:“扇骨铺还卖鸡蛋?”

温屿压根不想与他解释,只闲闲道:“你吃不吃?”

“吃。”荀舫答得斩钉截铁。

“吃的话,我们也养鸡。”温屿说道,经过天井时,她四下打量,“将天井拆除,可以种菜,栽种几颗树,养几只鸡。”

“你会种树,种菜,还是养鸡?”荀舫问道。

“你会就可以了。”温屿呵呵道。

“滚!”荀舫冷声回应。

温屿嘲讽道:“你吃我的,住我的,还欠我三百两银子。你不做事,只吃软饭,算得上什么男人?”

“你可以不把我当男人看。”荀舫道。

温屿被荀舫的无耻震惊住,她回头诧异地看去,目光不经意在他身上扫过。

荀舫冷笑,挺了挺胸脯,大大方方任由她打量。

温屿还他一个白眼,朝灶房走去,“你连脸都不要了,这般豁得出去,为何不用你这份气势,去做事赚钱还给我呢?”

荀舫晃悠着跟在后面,厚颜无耻道:“别说脸,我连命都可不要。我不止会吃软饭,我还可吃硬饭。天天吃粥,何时蒸白米饭吃?”

温屿嗤笑一声,“想得美,你想吃蒸饭,自己拿钱去买米。”

“我没钱。”荀舫回答得理直气壮,迎着温屿的鄙视,抬起下巴傲然回应。

陶罐咕噜噜响着,温屿探头看去,里面的粥在慢慢翻滚。洗好的冬葵整齐摆着,砧板上有一片切好的姜。

温屿稍许满意,她放下竹篮,荀舫自发取了两只蛋,去舀水清洗好,放进陶罐中。他坐下来看着灶火,漫不经心问道:“你打算做什么买卖?”

“你问来作甚?”温屿不想回答他,她的买卖,坚决不许他参与。

“该不是,你要做折扇买卖吧?”荀舫掀起眼皮,看了温屿一眼,肯定地道:“你要做扇面买卖。”

被他猜到,温屿不否认,也不确认,拿勺子搅动着瓦罐中的粥。

荀舫道:“你去了布庄,扇骨铺,最后到四明书院,那时便下了决定。你打算将扇面卖给书院的学生。书院的学生非富即贵,买得你的陈旧细绢绣花扇面。非富即贵的学生什么没见过,扇面绣花,顶多绣些兰花修竹,绣工不上乘,你的扇面,肯定卖不出去。”

温屿缓缓抬眼看去,纨绔草包软饭男,竟然也有几分见识。

她承认,他的话很有道理。无视他一幅看好戏的嘴脸,心中虽有打算,还是问道:“不知你有何高见?”

荀舫愉快地道:“高见当然有,只是,我不告诉你。”

温屿:“......”

狗东西!

两只白煮蛋,温屿全吃了,荀舫连蛋壳都没捞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