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完钱挑上货郎担,又拿了一个馒头在手里,刚要咬下。
“缘叔!”
鱿缘转头,看见两个瘦骨嶙峋的孩子站在墙角,眼巴巴的看着他,一样是没有衣服的马赛克身子。
鱿缘走过去,又从挑担里拿了两个馒头,递给两个孩子。
“给,吃吧!”
男孩抢过两个馒头撒腿就跑。
“诶?你妹妹那个呢?”
“切,赔钱货吃什么?”男孩一溜烟跑远了。
弹幕:艹
弹幕: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女孩怯生生的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她咽了咽口水,说:“缘叔,我不饿。”
主播鱿缘伸出手,想摸摸她的头,看着她结成绺的头发,乱动的虱子,手又收了回来。
叹息一声,又拿出一个杂粮馒头递给她:“给!”
小女孩猛的接过馒头,使劲咬了两口,噎的直翻白眼。
锤了两下胸口,才算缓过来了,又对鱿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弹幕:把你箱子里的馒头都给她,现在!立刻!马上!
弹幕:不就是点赞推荐转发三连吗?拿走!把馒头给她!全部!!
“几天没吃饭了?”鱿缘问道。
小女孩抿了抿嘴,低着头没有说话。
鱿缘又指了指她手里剩下的半截馒头,“不吃完,待会儿当心被你哥哥抢走哦?”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娘还没吃呢!”
又眨巴因为瘦弱显得更大的眼睛,弱弱的说:“可以吗”
弹幕:可以什么?
弹幕:可以给娘吃吗?
弹幕:馒头都给她吃了半个了,还要问?
弹幕:因为封建社会所有的一切都是男人的财产,剩的半个馒头也不是属于她的,男人说女人可以吃饭才能吃。
弹幕:艹!!
鱿缘再次叹了口气,又拿出两个馒头:“给你了,谁吃都可以!”
弹幕:主播干嘛那么小气,全给她不行吗?
弹幕:因为她们一顿吃不完!
弹幕:什么意思?
弹幕:塞不进肚子里,被发现,就会被家里人拿走。
弹幕:发现她们吃了馒头甚至可能挨一顿打。
视频外张合也叹息一声,因为封建社会女人只要活着就好,不用吃饱,她们家人可能会觉得她们浪费了粮食。
小女孩小心的接过馒头,又认真的嚼起了手里的半个馒头。
主播鱿缘挑起担子,挥了挥手,正要出发。小女孩叫住了他:“缘叔你去米行了吗?”
鱿缘疑惑,“去那里干嘛?”
小女孩摇了摇头:“不知道,爹出门前都去。”
网友正疑惑她爹是谁,视频里出现了几行介绍,“张小红,女,6岁,主播邻居,父亲就是那个摔断腿的货郎。”
弹幕:艹,她6岁?说她4岁我都怀疑主播虚标了!
弹幕:她说话条理清晰口齿伶俐,肯定超过4岁了。
就到底几岁的问题,网友讨论了几句。实在是这小女孩太瘦太小了些。
“除了米行还会去哪里?都买些什么?”
“还有糖铺,盐铺,肉铺。”又摇了摇头,“什么都不买,就问价。”
弹幕:光问不买?什么意思?
弹幕:我大概猜到了,就不剧透了。
弹幕:谜语人滚粗!!
张合也猜到了,应该是问价,就只是问价,记下价格,告知周边的村庄米行肉铺的收购价,盐铺糖铺的售价。村庄会问清附近几个城镇的价格,看看那个选择更优。
鱿缘若有所思,见他沉默,小红怕他不信,急忙加重语气:“是真的,爹每回出门都带我去那些店铺。”
“带你去干嘛?扛东西?”看她这么瘦也不像啊。
小红嘿嘿一笑,“爹带我到门口,我们分开走,他问价,我讨饭,掌柜都会给我一些吃的呢!”
弹幕:艹!
弹幕:掌柜们肯给吃的,还算心善,原谅这个世界一秒钟。
不过小红的下一句话,又让网友们集体破防。
只见小红伸出了两根手指:“爹每回都让我吃上两口呢!”
弹幕:曹尼玛!!听见了吗?草泥马!!
弹幕:那还有的饭菜呢?
弹幕:还用说?家里不还有几个哥哥弟弟等着她讨饭回去!
弹幕:这特么是亲爹不?让她出去要饭,还只让吃两口?
弹幕:我曹尼玛,我刀呢?特么我刀呢?
弹幕一下就疯狂起来,挡的严严实实,张合都看不见画面了。
弹幕:大家冷静,这只是剧本,演戏而已。
鱿缘勉强笑了笑,“你今天要和我一起去吗?”
小红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晃了晃手里的两个馒头:“娘等我呢!”
鱿缘鼻头一酸,赶忙挑起挑担,怕自己在孩子面前流泪丢脸,只点了点头,“快回去吧。”
逃也似的走了。
视频剪辑了一下,几个镜头划过,铺子问价,然后出城门。
“咦!”张合把视频往后拉,仔细看了这几个镜头。居然不错,没有明显的错漏,穿着打扮上也多是粗布麻衣,低矮陈旧的建筑也符合古代特征。
斑驳的城墙在晨曦中投下厚重的阴影,青灰色的墙砖缝隙里爬满枯黄的藤蔓。褪色的朱漆城门半开着,门板上铜钉锈迹斑斑,几个穿着褪色号衣的衙役歪靠在门洞里的条凳上,腰间铁尺在清晨中泛着冷光。
最后一个城门的特写,只见城门上写着“圆城”二字。
“圆城?在哪儿?”张合嘀咕了几句。
主播鱿缘出了城门,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挑担就不见了,据说是扔回任意门那头的家里了。弹幕不痛不痒的骂了几句,是挑不动担子的废物主播。
光着手一直走到中午,实在是走不动了,找了个无人的树荫,吃了三个馒头,喝了一瓶水,又在树下躺了一个小时。
弹幕又骂了几句干啥啥不行,吃饭偷懒第一名。
主播总算是又启程了,又走了一个小时,大约下午两点下了官道。
说起来这官道上黄土漫天,呛的睁不开眼。
黄土路面被车辙碾出两道深沟,雨后积着浑浊的水洼。路旁界碑歪斜地插在杂草里,碑文被风沙磨得模糊难辨。每隔百步就有的拴马桩大多已经腐朽,只剩下两三根还立着,上面缠着褪色的布条。
下了官道更惨,路面上时不时冒出来的尖碎石子,常有的坑洼,路边伸出来的枝丫。
主播鱿缘走的是深一脚浅一脚,不是踩几脚烂泥,就是尖石子扎进鞋底硌脚。
实在是受不了,把刚穿了没多久的老X京布鞋换成了某品牌运动鞋,才算是松了口气。
又走了半个小时,远远的好像田地里有人劳作,鱿缘赶紧拿出货郎担,挑着担子拿着个破浪鼓,边走边喊:“卖货,卖货,梳子头花应有尽有诶~”
弹幕:除了梳子头花你还有什么?
弹幕:不是还有头绳吗?
弹幕:《应有尽有》
“哎,你!干什么的?”喊了一路,才在道边遇见个赤膊青壮。
“卖杂货的,货郎!”
“货郎?”男人皱了皱眉,“原来不是刘大吗?”
“他去岁摔断了腿,我是他外甥。”顿了顿,“而且他姓张。”
弹幕:谁说村民淳朴的,还懂得套路主播。
男人仔细打量了他几眼,大约二十岁左右,皮肤白皙,牙齿整齐,手无老茧。头发服帖的束起,还戴了个木冠,身穿棉布长衫,脚上的鞋居然是新的?新鞋赶路卖杂货?
哪来的地主儿子?
男子摇了摇头:“跟我来,规矩都懂吧?”
鱿缘老实的摇了摇头:“完全不懂!”
“不懂规矩你卖什么货?张大都教你些什么?”
鱿缘一脸纯真(真蠢):“什么也没教,我求着爹娘花了钱买了他的挑担,我就出门卖货了。”
男子嘀咕了几句二世祖、大少爷、吃饱了没事干……之类的,也就放下了这茬。
“也没什么规矩,就是不许乱走,看见女人孩子不许上前。知道了吗?”
“知道,知道!”
弹幕:挺好糊弄的啊,这就信了?
弹幕:主要是主播长的高高壮壮的,穿着打扮也不像穷人。
“走,先去见里正!”
“还未请教兄台姓名!”
“说啥呢?文绉绉的?”男子挠了挠头,“姓名?哦,陈三。”
鱿缘点点头,自称叫缘大,两人又寒暄了几句。
里正家住的不远,就在村口,走几步路就到了。
四间土墙房,隔着门口的篱笆,男人喊道:“爷?爷?”
弹幕:咦,里正是他爷爷?
弹幕:都在下地干活,就他没事在路上闲逛,肯定有底气啦。
屋里出来个大约五十岁以上的瘦小老头,听声音倒是中气十足:“喊啥呢?我还没聋!”
瘦老头皮肤微黑,拿着一杆烟抢,穿了几件麻衣麻裤,倒是衣裳齐全。
陈三嘿嘿一笑:“来了个货郎!”
“货郎?”老头走出篱笆院,仔细看了看他,“不像,你不像货郎!”
“那您看我像啥?”
网友突然调皮了一下,发了条弹幕:你看我像人像神?
“像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富家大少爷!”
弹幕:嘿,您看人真准!
“我可不是大少爷,谁家大少爷干这个活!”
老头摇了摇头:“不管你是啥,规矩都懂吧?”
鱿缘点了点头:“知道,不许到处乱走,看见女人孩子不许上前。”
“还有呢,不许压价收东西,不许坑蒙拐骗!”
陈三扬了扬较为粗壮的手臂:“要敢骗我们陈家村的人,把你屎打出来!”
弹幕:太恶心了吧!
鱿缘傻呼呼笑:“不会,不会的。我是好人!”
陈里正抖了抖衣服,捋了捋胡须:“今日城中米价收价几何?卖价几何?盐又作价几何?肉……”
弹幕:解惑了,原来里正要问?
弹幕:传播城中粮食肉蛋价格,是货郎职责。
弹幕,货郎不是主业卖杂货,兼职拐卖人口吗?
弹幕:里正还扮出一副文化人的样子,笑死。
弹幕:哈哈~
里正问了不少必需品的价格,还好鱿缘有记下,一一回答。
陈三听闻米价,怒道:“城里这些该杀头的贱人,稻米收价太低,出价太高了,空中一倒手,净赚三倍以上。”
里正反手一烟锅,狠狠打在了陈三手臂上:“既没本钱收,又没粮仓存,就特么把嘴闭上。”
陈三挨了一下,冷哼一声,扭头就要走。
“跑什么?一天到晚到处跳,看你咋娶媳妇……”数落了几句又说:“带货郎去打谷场。”
陈三只好停下,带着鱿缘走到了打谷场。
打谷场,顾名思义就是打谷晒谷的地方,傍晚大家吃完饭没事的时候,也都在这里扯闲篇。不过这会儿还没人。
陈三把鱿缘带到这里,让鱿缘不要到处走动就走了。
鱿缘拿着拨浪鼓吆喝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有,干脆往箱子上一躺。
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