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 第16章 早课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第16章 早课

作者:舟舟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9 19:59:29 来源:文学城

湘玉拿着话本回去,采茶忧心忡忡:“姑娘,你看这些闲书若是被太太老爷知道了,必然会生气。”湘玉往后藏了藏:“你们不说,我不说,没人知道的。”

她让采茶先回去,自己拐角去韩姨娘院子找湘莲,湘莲正陪重宇在认字,两个人就坐在品字回纹花格隔扇门一侧,不知重宇说错了什么,湘莲拍了一下重宇的肩膀,说若写不对,晚上的卤水鸭别想吃了。重宇听姐姐这么说,撇撇嘴,白净的胖脸皱在一起,差点哭出来。

其实重宇不过才三岁,放在现代,还是一个整天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古代,已经开始认字读书了。

韩姨娘把希望都放在了重宇身上,官宦人家的庶子出路,比庶女要好很多,读书好还能有一条锦绣前程,姑娘家只有嫁人一条路,心肠好的太太找了家世清白、品行端正的倒罢了,若是毒辣的,光是嫁去内里腌臜的人家,女儿家就受了大苦楚。韩姨娘盼着儿子能有出息,苏宅以后必定是苏重秉的,作为庶子,不过是分点家产自己独立门户。

这样也好,若是儿子出息,韩姨娘还能跟过去享福呢,苏家都是读书人,重宇想有建树,也必然是科举取仕,怎么能不用心?儿子争气了,以后女儿嫁人,也有了倚仗。

小重宇见七姐姐过来,连忙放下了书,晃晃悠悠的跑过来,抱着湘玉的裙子:“七姐姐,我要吃卤水鸭,五姐姐说我不会写字,就不给我吃。”

湘玉把他抱起来,重宇的手攀在了湘玉的脖子上,两只脚扒在她身上:“呜呜,七姐姐帮我。”湘玉拍拍重宇的背:“重宇放心,晚上肯定给你吃卤水鸭!”

“真的?七姐姐真好!”说完跑下去,在院子里绕圈玩儿。湘莲见湘玉来了,把书收到一边:“你就是惯着他,这一篇字都几天了?还是记不住!”

湘玉凑过去:“重宇还小,学习不急。”湘莲递给她一个难不成让他学你不成的眼色,湘玉会意,说起来家里三个姐妹读书,她算是最不认真的。

望子成龙是每个年代父母的愿望啊,湘玉想了想,试探性问道:“我每日清晨都会跟大哥去书房读书写字,若是带上重宇,你觉得如何?”

湘莲没料想湘玉这么问她,自然欢喜:“若是如此是再好不过的了,大哥的才学,夫子都是夸赞的,如果重宇跟着大哥学习,沾染一些大哥的才气也是好的,只是大哥明年便要乡试了,不知会不会……”

湘玉道:“无事,就是顺道一起,也不麻烦。”

苏重秉虽然只有13岁,但书读的极好,才华横溢,湘莲虽教重宇认字,但重宇自小不怕这个姐姐,根本无心学习,若能得大哥管束,想必也能约束重宇的秉性。

除了这些,湘莲想的更远,她和重宇是庶出,和大哥的关系,远不如一母同胞的湘玉,若重宇和大哥亲近,长大后也能亲厚一些,这么一想全是好处的。

湘玉也不敢擅自做主,她了解苏重秉的性子,想必不会拒绝,但也和湘莲说,回去问问大哥的意思,湘莲忙道应该的。

湘玉把意思和苏重秉一说,他沉思了片刻:“明日让重宇和你一起过来罢,只是若三岁的娃娃都比你学的好,我看你的脸往哪儿搁。”

湘玉无言,拿起了苏重秉最爱的那支紫毫笔,沾饱了墨汁,写下了“呵呵”二字。

苏重秉先是不明所以,而后恍然大悟:“为兄只道你贪玩,没想到还知晓韦庄的《菩萨蛮》,你写下这两个字,是不是让我猜诗?”

他自顾自又道:“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你指的必然是这一阙,对不对?”

湘玉:“……”

这个哥哥,真是成了孔夫子的褡裢---书袋(呆)子了。

她笑着回道:“呵呵。”

自此,苏湘玉同学多了一个背书包上早课的小同窗,她还挺喜欢这个小弟弟的,现代她是独生子女,下面没有弟弟妹妹,穿了之后,兄弟姐妹一大堆,好是新奇了一阵,重宇性子有些怯怯的,看来韩姨娘管教孩子十分严厉,就怕行差就错。

开始重宇不敢亲近她这个姐姐,后来是看她亲切、喜欢逗他,才渐渐不怕他。瞌睡虫带着一个小瞌睡虫,两个人打着哈欠,往正院走。

重宇握着湘玉的手,小声的问:“七姐姐,我怕大哥哥,他不会打我屁股吧。”湘玉忍笑:“重宇放心,大哥哥最多打你手板。”小重宇本来是求安慰的,被湘玉一说更怕了,姐姐气极打过他手板,手心钻心的疼,大哥哥力气更大,打起来……恐怕会更疼,若是手打坏了,他拿什么抓好吃的糕点、卤味?

想到这重宇往后面缩:“七姐姐我不去了。”湘玉站定,只说了一句:“重宇不乖,那重宇还想吃翠玉豆糕和奶油松仁卷吗?”

和湘玉小时候一样,三岁的重宇在吃食上也被辖制,不能吃多,甜食少用,偏偏小孩子对甜食都十分偏爱,湘莲答应重宇,乖乖学习,早饭给他做翠玉豆糕吃。想到这儿湘玉舔舔嘴:“那我还是去吧。”

湘玉莞尔,没有什么是一碟子翠玉豆糕解决不了的,若是有,那就三碟。

两个人到书房的时候,苏重秉已经在看书了,书房点了灯,满室明亮,见二人进来,苏重秉抬抬眼皮:“坐吧。”

说罢拿起手边的一张纸,递给重宇:“照着抄,写十遍给我看。”湘玉歪头看,都是很基础的字,适合启蒙,大哥的教学方式倒是独树一帜,不管认不认识,会不会读,直接让抄,苏重秉过来敲敲她的头:“别看热闹,今天你要写三篇大字、背三首诗。”

苏重秉一直坚信积少成多、水滴石穿,对妹妹要求不算高,当然是相对自己而言,孩童记忆力强,每日三首诗并不难,一日三首,一月便是近百首,半年便可见成效。

看着这个肖母的同胞妹妹,苏重秉难得露出温柔,又道:“最多一年,一年后便是你求着我管你,我也是没时间了。”

这句话给了湘玉莫大的鼓励,不就是一年嘛,忍忍便过去了,明年哥哥乡试,以大哥的才学,必然会中,若是中举,他就要去京城的书院了,想到可能会和大哥分开,她有些不舍。

也许是因为惧怕大哥哥,重宇写的极其认真,完全没有了在湘莲身边的赖皮,背挺的直直的,一笔一划描字。

苏重宇看书间隙抬抬头,见前面两个飘着红头绳的娃娃都用心的在写字,满意极了,升出一股与有荣焉的骄傲,唤了书童进来,交代一番。

待书童回来,手里拿了砚台和纸笔,从库房翻出来的,也不算名贵,适合刚学习的重宇用,重宇拘束的谢了大哥哥,心道若是送他一提九色攒盒便更好哩。

湘玉得知砚台从库房取的,她没料到大哥还有小库房,冯氏有库房她是知道的,里面放的她的嫁妆,冯氏告诉她,生母赵氏的嫁妆等物,都锁在库房里,等她长大成人,悉数给她做嫁妆。

苏重秉不过十三岁,库房里有甚东西?她倒是好奇,苏重秉耐不住她磨,让书童带着管钥匙的婆子去开库房,让湘玉“开开眼。”

小库房就是西厢房旁边的一个小屋子,也就十平米左右,里面分门别类归置,有布料放在木架上,罩了布套,怕落灰,木架上放了纸张、砚台,纸张很多,摞了很高,还有一些摆放的器皿,有些她知道,是京城外祖家送来的。

苏家人虽不在京城,但赵家常给兄妹二人写信,每年生辰都会送来一堆贺礼,,恨不得二人在京城,照拂更多。

重宇跟在湘玉后面,扯扯她衣袖:“七姐姐我们去吃早饭吧。”湘玉答应着,瞥到墙角有一只风筝,是红色的鲤鱼软翅风筝,她捡了起来,拂拂灰尘,让书童传话问能不能拿,得到应答后,欢喜的拿着风筝带重宇回了后院。

湘玉拽着风筝回了正院,冯氏见了风筝,得知是从苏重秉那拿的,眉开眼笑,赵妈妈在一旁道:“呦,这是一个好兆头,鲤鱼跃龙门,大哥儿必然高中。”

谁人都喜好愿景,冯氏听此话更欢畅了,虽不是她亲生的哥儿,也照顾多年,自然希望他有出息,大哥儿虽性情冷淡,对这个继母缺敬重,大哥儿有前途,玉姐儿贴心,纵然无亲生子女遗憾,老天爷待她也不薄。

冯氏嘱咐湘玉放好风筝,别扯坏了,图一个吉利。还没摆饭,丫鬟带着重宇过来了,重宇规规矩矩给冯氏请安,递上了一个食盒,掀开一看,里面是翠玉豆糕:“太太,这是给七姐姐的。”

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才能更舒心,湘玉少一盘豆糕吗?自然不是,她带着重宇上早课不过顺便,可韩姨娘记下了这份情,一家子本不用外道,但到底亲疏有别,借着重宇的手示好,不奉承不献媚,恰到好处。

这翠玉豆糕和厨房做的味道不一样,厨子做的偏甜,可这碟子竟夹杂了一丝的薄荷的清香,更解了糕点的甜腻,一问之下,竟是湘莲亲自做的。

娇小姐们本不用下厨,可吃了小厨房多年,再美味的珍馐也厌腻了,湘莲手巧,做菜也有天分,挽袖子拿铲子,做的津津有味。

只是可不敢让太太知道,韩姨娘胆子小,怕太太怪罪,小姐家下厨做菜,莫不是大妇亏待?她怕传出去伤了太太名声,一直让湘莲悄声儿做,权当厨房做的。

湘莲喜做菜,这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人家御膳房的厨子,还能得皇帝喜欢呢。她冷眼旁观,知太太是个大度的,断不会为难她,若太太允许了,姨娘也没甚顾忌的。

在自家后院的小厨房,自己人不嚼舌头,谁人知道苏府的五小姐喜欢做菜?姨娘杞人忧天了。

重宇来正院之前,她悄悄在重宇耳根说,告诉太太糕点是她做的,若说了这话,回来给他粽子糖吃。

冯氏不拘小节,笑道:“没想到莲姐儿还有这手艺,姑娘家在家里是娇客儿,随心些吧,你姐姐想做,那想做什么食材尽管开口和厨房要。”冯氏说了一堆话,重宇也没记住,就知道姐姐可以去厨房做菜了,想起能吃粽子糖,笑盈盈的跑开了。

湘玉在一旁当着背景板,待重宇走了后,她看看冯氏,叹叹气,看来得找时间,和五姐姐聊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