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当官造福百姓 > 第4章 第 4 章

古代当官造福百姓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木易少一横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8 23:08:43 来源:文学城

季博康在家的时间很少,既然已经做了给幼子启蒙的决定,当天就去把事儿定了下来,第二天季维承的老师就上了门。

由于学问深的先生多少都有些脾气,季维承情况特殊,若不是碰巧遇上了,还真不好找。

这名先生是季博康的一个同僚推荐的,很年轻,才二十七岁,是一名二甲进士。

一般来说,给小孩请西席能请到个举人就了不得了,能考上二甲进士的朝中更是在翰林院中留有属于他的位置,怎么都轮不到他们来给小儿启蒙。

但这名二甲进士运气不太好,刚进翰林院没多久父亲便突发疾病去世了,而他的母亲也因为父亲的离世一病不起。

他并非玉京本地人,甚至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人家,朝廷给的那点俸禄根本就不够他母亲看病的。

家逢不幸,只能另寻办法。

刚好季家给的束脩够多,他自认为自己脾气还行,便主动找了上来。

古代因为没有各种娱乐活动,所以普遍起得早,这天先生上门,季维承更是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被从床上挖了起来。

李嫣然亲自给季维承整理衣服,罢了还用梳子细细地将他头上的三撮毛梳理整齐才结束。

谈起这个这个发型,季维承第一次在铜镜里看到的时候都惊呆了。

除了额头和耳上的三撮毛,其他地方都被剔得干干净净。

尽管他过去在阅读的时候有涉及到这方面的信息,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电视剧里的形象。

重点是,这里的小孩一般都要到十岁才蓄发,也即是说,如果他回不去的话,他就得继续顶着这样的发型过五年。

“娘找人打听过了,郭夫子在翰林院口碑不错,学问好,脾气也好。当年殿试排名第三,若不是那探花郎长得好看,不至于当个传胪。”

说到这里,李嫣然顿了顿,继续道:“当然,打听来的也说不准,若是他对承儿说些……不好的话,承儿就直接出来,娘给你做主,让你爹给你重新找一个。”

侯府给季维承安排了一个宽敞的屋子学习,外边虽然有下人守着,但一般来说,出于礼节,是不会靠得太近的,仅待在出门就能唤到的地方。

里边说话声音小一点,下人根本就听不见。

要是这夫子品格差一点,只是图钱,把他当成傻子,对他说一些难听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上午一个半时辰念书,下午一个半时辰习字,每半个时辰休息一刻钟,娘让迎夏给你备着你爱吃的小食,保证你一休息就能吃到……每十日休息一天,到时候让你小叔带你出去玩……”

虽然心疼儿子小小年纪就要辛苦学习,但李嫣然并不是那目光短浅的妇人。

读书是对季维承一生有益的事,即使她再心疼,也不会成为他读书路上的绊脚石,只会在别的方面多做补偿,让她儿子能学得轻松一些。

一直将季维承送到安排好的院子里,李嫣然都还在给他交代注意事项。

明明还是在侯府中,却像是季维承要出远门短期内回不来了似的。

季维承前世的母亲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也这样,他其实并没有多大感觉,她的母亲却一点也放心不下,拉着他在幼儿园门**代了好久,直到幼儿园老师提醒快要上课了才让他进去。

季维承嘴巴张了张,明知道眼前的妇人心疼的是她的亲生儿子,而非他这个来自异乡的灵魂,但她的儿子已死,此时接受她关爱的确实是他没错。

来到这里的一个月,只要是有关自己的事,她都不假他人之手,就连穿的里衣,也是她一针一线缝的。

“娘……”

某些话,自从无意识说出口之后,再次说出来,似乎就没那么难了。

不想只是简单的一个字,却让眼前的人潸然泪下。

“承儿……娘的承儿……”李嫣然徒然跪落在地,将季维承揽入怀中,那声声的抽泣似乎想要把她这些年的苦闷都发泄出来,旁边的下人拦都拦不住。

这次和昨日那次的呓语不同,那声音干净清脆,又充满了童稚,和她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夫人,郭夫子还在等着呢!小少爷……小少爷这样是值得高兴的事儿,别让外人看了热闹去。”迎春劝道。

“是,是!”李嫣然掏出手绢胡乱地擦了擦脸,小心翼翼地将怀里的季维承推开,再次帮他整理了衣物和发型,道:“承儿好好跟郭夫子学习,有事就来找娘。”

见自己一个字便牵动了眼前人的情绪,季维承有些不知所措,心中又充满了苦涩。

最起码,她眼中的“儿子”还在,他却再也回不去他的父母身边了。

郭孝明站在窗后,目睹了一切,看着被丫鬟牵着手一步步走来的学生,叹了口气,回到了为他准备的位置上。

虽然他只是为季维承启蒙,但季家的束脩他是正儿八经地收下了的。

一般来说,应该是由学生亲自献礼,不过季维承情况特殊,便由季博康代劳,而季博康因为军中传来的急报,当日就赶回去了。

郭孝明已经做好了这个学生不能自理的心理准备,他没想到的是,季家的丫鬟将其送至门口之后,稍稍交代了两句,他便自己走向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上午读书,下午习字,这是他跟季博康定下来的计划,所以这桌案上便只放了一本书。

而这本书,就算季维承是工科生,也能认出其名字——《千字文》。

就算他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也知道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无外乎那几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增广贤文》……

至于选哪本作为第一本,就要看各个老师的想法了。

“想必你的父母已经同你说过,日后我就是你的夫子了。我姓郭,你可以称我为郭夫子。”

郭孝明有些不习惯这样的教学气氛,清了清嗓子说道,但不出意外,并没有得到季维承的回复。

这是他在来之前早就已经做好的心理准备,只是今天见到这小孩之后,发现他与他想象中还是有所差别,只可惜殊途同归。

尽管如此,郭孝明还是按照他以前上私塾时夫子的教学方法来讲课。

季维承没有反馈,那么他就不知道他是理解了还是理解,学会了或是根本就没听懂。

他只能放慢脚步,尽量把要教授的内容给他讲清楚。

过去他上私塾时,夫子都是让他们反反复复读,一直到读熟了才会把文章的含义告诉他们,但这在季维承这里显然行不通。

他只能换了个方法,念一句便解释一句,尽量把这一句涉及到的所有的东西都讲明白。

而且早上这三个时辰教授的内容也不宜过多,便是反反复复地讲,以加深季维承对其的印象。

就算他没学进去,反复听这么多次,偶尔脱口说出几句也并不难。

对于季维承来说,给自己找一件事做只是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而已,至于这件事到底是做实验还是读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先前他不选择读书,除了他不懂繁体字之外,原因之一是这具身体并未开过蒙。

不懂繁体字还好,繁简对应,总能连蒙带猜读出意思,但未开蒙而识字,与生而知之有什么区别?

古代远没有现代对当代的人来得包容,在这贫瘠的世界,任何惊世骇俗都是有可能被打为妖魔鬼怪的。

郭孝明仔细打量季维承的表情,发现他的注意力确实一直在书上,这才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比起白费力气,给他一点希望,他手下的这笔钱才没那么烫手。

这边李嫣然的一颗心都系在了屋里读书的季维承身上,府外,许国公府国公夫人过生辰宴请各家的帖子却已经送到了。

按礼来说,季家虽然有个建安候,但是在大庆诸多侯爷中是最不起眼的那一款,国公夫人是当今太后的亲妹妹,怎么也不会请到他们家的。

不过许茹萍作为许国公的小女儿,嫁给了季博康作为平妻,两家成了姻亲,派人送帖子过来自然是理所当然。

对于送帖子的人,自然是被好好招待了一番,但将其送走之后,李嫣然的脸黑的快滴出墨来。

建安候府里的下人们都知道在建安候夫人面前,提到二夫人是绝对不能触及的禁区。

谁都知道那许茹萍是怎么进的府。

说得好听点是侯爷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

但当时跟在建安候身边的亲卫都知道,当时那情况,马好好地在城里走着,速度也不快,路上的百姓们都注意躲着凯旋回来的军队,这人又是怎么突然出现在建安候马下的呢?

这就值得令人寻味了。

季家在前朝就是贵勋,其子弟的素养不言而喻,季博康又生得俊美,房里除了早就有的两个通房,更是没有他人。

季博康在李嫣然过门之前就作下承诺,在嫡长子出生之前,他不会有其他的孩子。

如此尊重夫人的男子,又有谁不心动?

传言中他是差点有个庶长子的,后来这个话题就不了了之了,侯府里也的确没有比季维常更大的孩子,不管怎么样,他的承诺是做到了。

季老爷子是第一批跟着庆帝起义的人。

正是因为他是第一批跟着庆帝起义的人,他在庆朝建立前一年沙场牺牲之后,庆帝上位,未有显赫战功的季博康继承季家在前朝原有的殊荣——建安候。

而又是因为季家是前朝贵勋,在季老爷子去世后,在朝中孤立无援,季博康升迁无望。

但这是重点吗?

并不是。

庆帝乃布衣出生,与他一同起义的兄弟们出生与他差不多,许多更是大字不识一个。

庆帝出生不容置疑,但他的远见常人鲜有,从太子昌小时便尽力为他争取学习的机会,后来更是聘了许多学识最为优秀的人来教导他,这才让他坐稳了皇位。

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当朝太后是庆帝起义时便跟着他的原配夫人,出生不用多说,整个国公府其实就是太后划拉起来的没实权的空架子。

当年封侯的人多是武夫,他们看不上,而拜相的人家则是看不上他。

这么一对比,家里干净对妻子一心一意又英俊潇洒的季博康,便成了因许太/祖去世而错过议婚年龄的许国公唯一的女儿的目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