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公子威武 > 第493章 朝廷的命门

公子威武 第493章 朝廷的命门

作者:血沃中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06 22:26:00 来源:转码展示1

那壮实小伙儿见清瘦老者不答话,继续嘀咕:真是的,害得咱天天蹲桥洞。三少爷倒是爽哦,肯定抱着呼兰小夫人欢喜得紧了。

清瘦老者也是发出一声感叹说:后生晓得啥,他活了一把年纪还没听说过有这样位极人臣的大官人呐,竟然住进村子里替布衣寻找增加收入的方略。

那小伙子说顶屁用啊,不过是出来给他老婆找乐子的。

老者摇摇头说不要随便诽谤上官,他不懂的,仅仅是花溪村搞出的议事会就大有用处。若是村子里的事情真由议事会商议决定,三少爷讲的人人平等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啦,眼下的农村差不多就是都保一人说了算啊。

都保收粮,都保收税派捐,都保老子天下第一就是实打实的土皇帝。三少爷这是找准了治理咱朝廷的命门,要把农村鲁一鲁,太好啦。

老者望着外面黑黢黢的世界压低了声音,自言自语的说农村苦啊。

他突然听到右侧小道方向传来响箭破空的声音,一把摁住壮汉闭上了嘴巴。

这是他们执勤队友发出的警讯,两人立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观察四周。

半夜,花溪村西面文家场北场口的大院,一个夜行人飞身进去,潜入西侧墙角的暗室用沙哑声音禀报:大管家,花溪突然增加了明哨暗哨,兄弟们差点失手,难道是咱们暴露啦。

暗室里一个雄浑的男音说:不可能,咱们刚到这里没几天,咋就暴露了?一定是锦官城里的三位重臣到花溪村巡视,刑部这才加强了警戒的,那孟巩和赵玉林不是都还在村子里嘛。

沙哑男担心他们的计划迟迟不动手要出岔子,久拖不决会被顺风司逮住尾巴。

雄浑男说情况不明咋能轻易动手?

就像今日,花溪村的动静那么大就不应该安排夜探,为何不听招呼?

务必小心为上啦。

沙哑男却认为是雄浑男优柔寡断,错过了执行任务的黄金时期,此人心里不爽,丢下一句告辞后立马闪身离开。

这是蒙古帝国的密谍在行动,实际就是呼毕力的暗卫。

但是,这中间有呼毕力的大哥猛哥通过渗透进入了这个系统,要他们设法不计后果的弄死赵玉林。

沙哑男被大猛哥派来的上司买通,已彻底倒向大猛哥,要坚决执行刺杀赵玉林的任务。

而雄浑男还在犹豫不决。

呼毕力给他的主要任务是要保护好呼兰,伺机搜集有价值的情报。两人在执行计划时意见不一致,效率肯定不同啦。

天亮了,赵玉林起床来到院子里活动筋骨,孟巩早已在修习拳脚练功了。

老孟给他讲,他还给叙州的鲁有朋去信,叫翠屏山鬼谷的师傅给他弄一把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来玩玩。

玛德,啥子?那可是要用八十斤重的精铁打造。

赵玉林心疼的吓了一跳,那要少做多少副弹簧助力器呀。

他不露声色的赞叹大将军豪气,那关二爷的大刀有八十斤重呐,到了孟公手上绝对是如臂指使,玩的疯转。

孟巩哈哈大笑,十分开森的告诉他花溪村好啊,住在这里感觉呼吸都轻松了不少,昨夜里还听到蛙鸣啦。

他说:都到了播种时节了嘛,两人一边说话一边摆开架势对练起来。

山东济南府,汉儿军首领李权一大早来到黄河边上眺望大河,上游浑浊的河水正奔涌而来,古老干涸的河床已经被淹没,正变得越来越宽阔。

李权本来是一位杰出的抗蒙农民军首领,活生生叫前朝的官家臣子逼去投降了蒙军。他站在岸边看到大河之水奔涌向前,心里在盘算,又要投降新宋了吗?

此人长年征战厮杀,已是垂垂老矣。开始感叹神威军中有高人,只用修复寸金堤一招就把他的山东划归了新宋。

还让大河彻底改了方向回归东北的故道,今年开封,商丘和徐州就会增加不少的良田啦。

他的大儿子李檀说:还不止这些呐,人家并没有封死寸金堤,通往徐州的主航道依然有水,可以行船。运河沿线的漕帮分舵都投靠了神威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那陈义烧和五谷丰都卖到湾子里的大海边上啦。

他的大老婆杨夫人在边上说:这有何不妥,你们爷儿俩不就抱着酒坛欢喜的不得了嘛,随即招呼:还是回了吧,河风凉呢。

杨夫人家底厚实,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女中豪杰,这段时间看了许多开封府的报纸文章,赞叹新宋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心里夸赞赵玉林的老婆陈宸厉害了,不但能治理好地方,文笔还挺犀利,一篇文章不带一个脏字却骂的北蛮凌厉畅快,非常解气。

李权挥手指了指大河,对着已经长大成人的李檀交代:大河一路向东北而去,隔绝河北已是定局,将沿岸的渡口打理好咯。

李檀当即“喏、喏”的答应,一家人下了大堤往回走。

这人才刚到家呢,总管就去禀报:呼毕力王子催收税赋的文书又来了,严令立即收齐了上交。

杨夫人接过文书看了,愤恨的说:连年征战,西南边都丢了一大片了还要依着去年的数交赋税,哪里去弄?回禀呼王爷说没得,神仙难过二三月呢,且容百姓喘口气,下半年收齐了再交。

等总管离开之后,李权忧虑的问他老婆:咱这要是顶着不交,大猛哥和呼毕力会不会认为山东要反了?

猛哥那厮可是个没得人性的狠角色,啥事都做得出来。

杨夫人一脸寒霜的说:山东早就民不聊生了,全靠咱们的信誉撑着,若是老百姓被逼的反了咱们也没处活,左右都是死,还不如顶住北蛮那头给自己留下一个“义”字。

李权转念一想,也是拼了,吩咐属下将蒙古帝国催收赋税的事情传扬出去,告诉百姓是他夫妇俩在求情延缓期限啦。

河北真定府,大猛哥接到济南府李权报送的赋税难收,百姓受战争蹂|躏日子艰难的公文后笑了,连呼此贼狡猾、狡猾的,该死。

猛哥叫呼毕力派出宣慰专使去济南府宣示帝国对臣民的安抚和关心,不但不收了,还要公告山东百姓减去三成的赋税,年底再收。

同时,要在山东全境展开募兵,限定招募一万兵,凡是主动应征的,家里的赋税就不用交了,包括今后三年以及过去欠下的都不用交啦。

呼毕力听完,连呼:高,大善呐。

他的弟弟旭列务去年带走五万兵后四周的军营又空荡荡的啦,正好招募一批回来装进军营。

呼毕力这时才觉得自己的这位大哥不仅仅是勇冠三军力拔山,头脑简单嘛,大阿哥聪明着呢。眼下最需要的就是人,他立即安排布置下去。

成都草堂书院,新宋国吏部正在召集史儿子带过来的两浙官员整训。

范钟将史儿子安置去了台鉴堂,毫不客气的将这批最后的残余分子狠狠的批了一通,警告这些人丢掉幻想,重新做人。

旋即,又将这批人好好的夸赞了一番,夸奖他们识时务,及时反正回归新宋。叫这些遗老遗少都放心,只要是和北蛮断绝了关系,不再暗通款曲,新宋朝廷绝不追究过往。

玛德,刚才被劈头盖脑的一番臭骂,马上就送来冰糖葫芦堵嘴,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堂下一个个臣子傻啦吧唧看着台上的范钟继续训话。

跟着,央金就做了长篇讲话。

央金既是新宋中枢院副主任,还是赵玉林的老婆,众人都希望听到她的承诺。

央金没有一个字的批评,反而和赵飞燕一样,强调学习的重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进来学习?

该如何学习?

半年培训期结束后书院要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方能入职为官,和新宋的所有官员一样不分彼此,依照吏部的规制拔擢。

这样讲下去,这批人心安了。

新宋朝廷真是说话算数,人人平等啊。

赵玉林的老婆亲口讲的,他们听得清楚,不但没有性命之忧,没有牢狱之灾,还能和所有官员一样的拔擢任用。

这就足够啦。

晚上,国主赵飞燕亲自去台鉴堂和诸公一起共进晚餐。

赵飞燕还和史儿子对饮了一杯,告诉他:玉林哥儿忙农村变革走不开,不过咱们都要去清城山踏青,到时候她们夫妇还要敬他的酒。

史儿子立即感恩戴德的谢过。

呵呵,这可是当今国主在给他敬酒。这厮哆嗦着身子颤颤巍巍的喝下一杯后马上叫侍女满上、满上,对着飞燕表过忠心后再次一干而净。

这厮没见到赵玉林,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听到赵飞燕这样解释安稳多了,诚惶诚恐的干了个满杯回敬飞燕国主。

整个台鉴堂一下子住进来几大百人,热闹了。

再有今日的宴会融洽气氛,两浙的官员们认为史儿子来给他们撑腰啦,立即露出了本性,一个个你来我往的推杯把盏嗨皮起来,看得丁公却是皱眉啦。

赵玉林还在城外的花溪村忙碌,如何晓得台鉴堂的这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