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我不想努力了(重生) > 第3章 第 3 章

公主,我不想努力了(重生)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转天岭老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1 01:39:52 来源:文学城

到了中厅,李倾海和沈氏坐在主座之上,白氏则坐在一侧离主座最近的客座椅子上。晚辈们也分坐在两侧客座。

李玄乙年纪最小,又在同龄人中算不得高,太师椅对她来说实在是庞然了一些,哥哥姐姐们一派端正有礼,唯有她双脚够不到地,无论拿什么姿势,都显得有些笨拙。

她坐上椅子,双腿忍不住晃了晃,这一暮刚好落在李倾海眼里,李倾海看了自己这小女儿一眼,眼神意味不明,李玄乙赶忙垂首收复双腿并拢,将自己好好拘束起来。

不招人疼归不招人疼,但因为这种规矩上的小事惹得当家的父亲不悦,可是大大的不值得。

坐定之后,白氏便将京中子弟较为适龄的人大致说了一遍,李倾海和沈氏只安静听着,未置喙些什么。

若论门第,整个大衡王朝高得过李家的,屈指可数,加之李倾海出身军旅,心思本就开阔些,对门第高低虽也有些考量,但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的才能人品。

画眉子规两位姑娘的婚事其实并不着急,这段时日多在珞城露一露脸,自然有儿郎家的拜帖送上来,到时候相看不迟。

倒是鸿鹄这孩子要上些心思,男女成婚,到底是要男方家里主动些,李家的拜帖要递给谁,要好生琢磨一番。

鸿鹄的婚事,白氏看中的人家有三家——翰林院掌院孟家,兵部侍郎成家,还有喻国公周家。

“你觉得哪个更好?”李倾海问道。

白氏知坦言道:“孟家好些。”

“为何?”李倾海又问。

也不怪李倾海有此一问,大衡王朝自开国以来文臣武将就分庭抗礼,不是多么合得来,孟家世代清流,是最纯粹的文臣之家,官职高低暂且不论,文臣的清高执拗是刻在骨子里的,不一定看得起他们这些武将。而论其门阀高贵,也远不如喻国公,不知为何会让白氏这样青眼有加。

白氏看了李倾海和沈氏一眼,思忖片刻,还是老实答道:“兵部侍郎是将军的下属,他家的女儿若嫁过来,难免伏低做小,若事事如此,恐怕会失了夫妻之爱。至于喻国公……国公爷家男丁兴旺,只得这么一个女儿,也养得极好,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招婿的要求只一个,不能纳妾。可将军府只世子一个儿子,终身的事谁也说不好,若中途反悔,便是失信于人,还不如从开始便未有姻缘。”

她这段话里的意思,其实很明白。若娶了兵部侍郎家的女儿,夫妻二人的相处模式大抵就是李倾海和白木樨,哪有什么爱意可言。若和喻国公家结亲,李鸿鹄一旦纳妾,便是将国公府的女儿至于如今沈氏的位置上,当中痛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到那一步,两家未必不会反目。

李倾海深深望了白木樨一眼,没有说话。沈氏则问道:“听说孟家有两个嫡出的女儿,你觉得哪个好些?”

这个问题一出,一旁听着的李玄乙警铃大作。

她猛然想起来一桩事,上辈子父亲从南境回来之后,也曾找娘亲叙话,但娘亲回来之后便被禁足了半月。

她从底下的丫鬟嘴里听说了一些缘由,好似是母亲说错了话,乱了尊卑。

直到半年之后的一次游玩,她和孟家的庶长女孟桃闲聊,孟桃说自己差点成了玄乙的嫂子。玄乙归家之后问过娘亲才知,原来当年兄长的婚事上,娘亲曾竭力推荐过孟桃。

玄乙回忆前世,孟桃和她两位姐姐比确实出挑,容貌、性情、才学都是一等一得好。文臣家的女儿,从小浸淫在孔孟之道里,很容易将书读死板了,少了与人相处的能力。若家中宠爱极了,也极容易养得一身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的毛病。

孟家的嫡长女孟芙便是少言寡语一身规矩,笑都不会,开口便是孔孟有言如何如何,十几岁的年纪活像一个老学究。嫡次女孟荷则是被孟老大人一手带大,呵护有加,眼睛长在脑门上,因着自己会写两句诗文就恨不得拿鼻孔看人,最看不起的就是习武的粗人。

唯有孟桃,懂诗书,也知情趣,除了身份低些,和李鸿鹄其实很相称。

但正因为孟桃是庶女,父亲和夫人便觉得娘亲是借着鸿鹄的婚事给玄乙铺路,暗示庶女也应有好姻缘。这个罪名扣过来,白木樨心机深沉、僭越无礼的帽子就很难摘下来了。

也因这桩事,父亲对海棠居更冷淡。后来父亲在京城留任,中匮之事交还正房,白木樨在将军府的日子更为难过。

思绪翻飞到这里,李玄乙便决意阻止娘亲接下来的话。

一是为着娘亲,二是为着前世的好友孟桃。

哪怕孟桃真嫁过来,她也并不觉得作为庶女的孟桃高嫁到将军府会得什么幸福终身,李倾海和沈氏嘴上说着不介意门阀出身,但方才沈氏只问嫡女,可见人是可以嘴上说一套手里做一套的。孟桃要真嫁过来不知道要被上多少规矩。

如若嫁不过来,今天娘亲多这句嘴便纯是给自己和孟桃找麻烦。玄乙记得前世里因着娘亲的“举荐”,李鸿鹄觉得此事同孟桃的算计也脱不了干系,各种宴会上见了,对孟桃避之唯恐不及,后来鸿鹄和孟荷成了婚,孟荷听说了这桩陈年往事,醋性**,明里暗里不知编排了孟桃多少次,致使孟桃闺中名声存疑,京城的公子哥都看不上她,最后被灵州知州家的浪荡世子选中,娶进了门。对于孟桃来说,远嫁本就是苦的,何况还要一生困在宅院里,跟那七房小妾打擂台。

可见白木樨一句出于好意的真心话,便毁了孟桃终身。

这种事,本是不应该发生的。

“诶?”

长辈们的对话被一声童稚的疑问声打断。

三个大人都望向李玄乙。

沈氏微微蹙了蹙眉,虽然已经克制了,但还是觉得玄乙这孩子有些不守规矩,白氏治家可以,但教子还差了些。

白木樨的心也揪起来,玄乙往常不是个没有眼色的孩子,今天这是……

李倾海还是面无表情,只问道:“怎么了?”

“爹爹。女儿有些不明白。”玄乙挠了挠头。

“什么不明白?”

“难道不是哥哥要找嫂嫂吗?”玄乙噘嘴:“那姨娘喜欢哪个也不作数啊,还是得我哥哥喜欢。”

正所谓童言无忌,玄乙这话又真实又直白,三个长辈都有些哑然,李鸿鹄也被说得满脸通红,李画眉更是羞得恼火,赶忙纠正小妹妹这放肆之言:“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喜不喜欢的,羞死人了。”

“父亲母亲不也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才在一起的?”李玄乙看一眼李倾海和沈氏,见沈氏神情和缓不少,便大了胆子,扭过自己的小身子,转向李鸿鹄:“哥哥!明日赏花大会孟家几个姐姐都会去的,你去看一看,喜欢哪个,我就替你给哪个送果干。”

“咳咳咳咳……”李鸿鹄被这话臊得呛了口水。

白木樨一脸无奈看着自己的女儿大放厥词,又好气又好笑。刚想阻止,只听沈氏开了口。

“果干是你哥哥买给你的,只有小玄乙有。”沈氏被李玄乙那句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说得舒心,又见她愿意给鸿鹄当马前卒,先前对她的不满早就烟消云散:“明天赏花大会,还要劳烦小玄乙帮哥哥姐姐掌眼了。”

玄乙知道沈氏这话其实是客气,谁还能指望一个孩子为家里兄姐的婚事出谋划策,只不过是他们久未回京,明天大会须得玄乙陪同,对这些贵族子弟引荐一下自家哥哥姐姐罢了。

知道这一层,玄乙便无所顾忌,一脸乖巧给嫡母画饼:“母亲放心,包在玄乙身上。”

“好了,时辰不早,都回去歇息吧。”李倾海发了话。

众人都行礼退下,只有沈氏依然陪着李倾海。

正当李玄乙觉得今日风波已过,想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只听李倾海又道一句“等等。”

玄乙回头看了李倾海一眼,李倾海转头对沈氏说道:“夫人,南境至珞城旅途奔波,你早些回去休息,我有几句话对白氏说,待会儿就去陪你。”

沈氏狐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李倾海的眼睛冷冷望向白氏:“你且留下。”

玄乙有些担心娘亲,白木樨对她笑了笑,用眼神安抚她,对她说道:“回去吧,忍冬在外边等你,天黑得很,路上小心些。”

玄乙又望向李倾海,他正低头饮茶,并未看自己,无奈之下,玄乙只好点头。

待沈氏和孩子们都走了,中厅里只剩下李倾海和白木樨。

相顾无言良久,终是白木樨先开口:“将军留妾身,可是有什么吩咐?”

白木樨这般问,并不是因为抱有什么期待,她远比李倾海以为的更了解他,单看他一个眼神,她便知道他是喜是怒。

李倾海生气了,只是白木樨不知道他为何生气。

李倾海看着白木樨恭敬的姿态,低垂的眼眸,心中不由觉得讽刺。

一个丫鬟,抬了姨娘,满天下换了哪个女子是这种境遇,都得一边感恩戴德一边好生伺候主君,只这白氏,看似最为规矩守礼,为着将军府尽心尽力,可实则从未伏低做小。只要他不唤她,她便永远不会出声。像是一袭与他毫无关系的影子。

他是一军统帅,在军旅之中见惯了反骨,想不到回到家还要看这样一副硬挺的脖子。

“我同青简种种,是你对玄乙说的?”李倾海问道。

白木樨这才反应过来,玄乙刚才说将军夫人情投意合,虽是句极好的话,但哪有庶出的孩子议论父母少年情/事的,玄乙这孩子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浑话,可在李倾海眼里,这样的往事只有她白木樨会跟玄乙说。不只李倾海,任谁听了,都会这样想。

无从辩驳,便不辩驳了。

“是。”白木樨跪了下来:“妾身知错。”

“回去抄一遍《女则》《女戒》。”李倾海说道:“下不为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