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应未眠 > 第17章 第 17 章

公主应未眠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苏幕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32:58 来源:文学城

两日后午时,司妤避开旁人,悄悄到行宫西侧的柳潭旁。

柳潭旁大树蔽日,潭水清幽,平常不会有人来,从别处也难发现,十分隐蔽。

她到时,宋之洵已经在那里了。

宋之洵穿着普通公子的衣服,司妤也穿着一身素色常服,头上只戴了只白玉簪,一时间两人见面,犹如抛开了身份,他不是臣,她不是公主,而只是一对情意相通的男女。

身旁无人,宋之洵思念两日,一把将她抱住。

这次她没推开他,而是伏在他怀中,哀戚又柔情道:“宋郎……”

这声“宋郎”,让宋之洵再次将她紧紧拥住。

“公主……”

“别叫我公主,宋郎若愿意,可叫我阿妤。”司妤看着他道。

宋之洵痛声道:“阿妤……此情此景,犹如在梦中。”

司妤湿了眼眶:“对我而言,何尝不是?想当年我不过十二三岁,听闻父皇欲招宋郎为驸马,又听闻宋郎文韬武略、芝兰玉树,我便在心里想,传言有那样真么,该不会是什么沽名钓誉之辈。

“后来中秋宫宴,说宋郎会来,我便躲在假山后看宋郎,这才知宋郎比传言更才貌出众,让人一见难忘,我还以为从此能与君相知,恩爱不相疑……”

宋之洵替她擦着眼泪,柔声道:“我亦倾慕阿妤,阿妤在中秋宫宴才见我,我却是在阿妤随先帝祭天时就见过阿妤,京人常道公主为仙娥下凡,我也想,大概是因公主身份而得的吹捧,谁知远远一见,便知阿妤比我梦里的仙娥还美。

“且阿妤能诗会画,温婉娴淑,我想,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最后他颓丧道:“却不知当日的美梦只是上苍给我开的一个玩笑。”

两人再次相拥。

许久之后,司妤看着他哭道:“宋郎……就这样了么?就改不了了么?我不要宋郎娶那王氏女,我也不要困在高盛那贼子身旁、遭他凌辱,宋郎英武过人,就不能杀了那贼子,救我出这苦海么?”

宋之洵吃了一惊,随后颓然道:“我何尝不想,天下人谁不想?可高盛他武功盖世,身旁又有卢慈、陈滔、柴建绪数名大将,凭我之力,如何能杀他!”

“那若是趁其不备,将其刺杀呢?”司妤道。

宋之洵意外地看着她,大概没想到她有这样的胆量和心思,随即摇摇头:“那怎么也要他身旁信任之人,至少我不是,我见他尚不能持刀,更别提靠近他。”

司妤望着他,悲痛垂泪。

“公主,是臣无能……”宋之洵道。

司妤摇摇头,“满朝公卿都无能为力,宋郎年轻势弱,纵有凌云之志,又如何以弱胜强?”她看着眼前的潭水,擦了擦泪,走到潭边道:“我已是残花败柳之身,躲在这虞山之中,尚能远离高盛,还能见宋郎,我也别无所求。”

宋之再次将她纤细的身子抱住。

两人在水潭边说了许久的话,直至望风的宫女来催促,司妤才与宋之洵恋恋不舍分离。

宋之洵今日的态度司妤并不意外,实在是高盛威名在外,惧怕他才是人之本性。

回到行宫,赵良便来报,与司妤道:“公主,派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司妤问:“高盛回去,是为何事?”

赵良将一张纸从怀中拿出来,呈给她。

司妤打开,看上面的字,惊道:“是檄文?”

“正是,国舅爷、安朝烈、及青州黄承训,欲联军攻讨高盛,如今已在冀州会盟。”赵良说。

司妤看着檄文,撰者文笔不错,将高盛从出身到种种劣迹骂了个遍,几乎人神共愤。

赵良接着道:“还有一事,高盛接到檄文,将徐家三百六十口,全下了大狱,又派人把守长乐宫,不再许太后见任何人。”

“什么?”司妤忙问:“那母后可还好?”

赵良连忙安慰:“公主放心,太后只是被软禁,那高盛应当没那么大胆子敢伤太后。”

司妤思忖片刻,点点头,“你先下去吧。”

赵良走后,她又拿着檄文看看,在房中来回踱几步,最后走到书案边,将檄文在盆里烧掉。

联军欲攻高盛,高盛眼下应该是忙于应敌之策,不会管她这边,她正好能筹备自己的。

于是她又叫来了如绵:“吩咐下去,要练舞了,叫她们去浴池集合。”

……

在虞山待了大约十多日,高盛派人来行宫,让她回去。

她扯了些头疼脑热的毛病,说要在山上再休养几日,并不回去。

这话也并非完全是假话,赵良在外打听到消息,三路联军以安朝烈为主帅,逼近京师,高盛派将迎敌,在京城东边的沙河口大败联军,联军势气大挫,听闻还起了内讧。

联军首战受挫,司妤自然不开心,起内讧的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让她心烦意乱。

但又过两天,高盛自己来了。

高盛一来,第一件事便是上榻,一番**后,他才自床上起身,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和她道:“让你回,为什么不回?我见你除了床上虚弱的老毛病,别的都挺好。”

司妤在床上拉了被子将自己盖住,懒懒回答:“宫里有什么好,尽是望不到顶的宫墙,规矩又多,这里好,有山水,有温泉,还自在。”

“公主去过西昌吗?西昌比这里好。”

司妤心中警醒,嘴上却道:“没去过,西昌怎么了?”

“我已决意迁都西昌,公主自然要同行。”

司妤再也躺不住了,从床上坐起身:“为何要迁都?”

“西昌本为龙兴之地,且坐拥四大险要关隘,如今乱世,守住西昌便守住了国门。”

司妤沉默不语。

她能想到最大的理由,便是西昌易守难攻,高盛占据西昌,的确守住了他的势力;而且西昌毗邻凉州,凉州是高盛的老家,也是他势力声望所在,不似京城,反对者众多,他去了西昌,必定是如鱼得水。

至于皇室与诸位公卿大臣,在西昌毫无根基,去了无异于板上鱼肉,任人宰割。

到那时,皇帝便是彻底的傀儡了,就算成年,也只是个成年的傀儡。

她装作不喜而抱怨道:“说得这么冠冕堂皇,我看太尉是大军压境,被吓住了,想逃去西昌吧。”

高盛笑:“那三人,不过是乌合之众,我怕什么。

“你那个舅舅,有心无胆,本事没有,却自以为了不起,安朝烈嘛,比你舅舅好一点,但他可不是个能容人的主,有他在,你舅舅就必须居下;至于黄承训,是个狠人,打仗还行,可惜他祖上比我好不到哪儿去,是打铁的,以你舅舅和安朝烈的性子,才不会将他放在眼里,你说他们能成什么事?”

司妤很气闷,但又不得不承认,至少他说舅舅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舅舅那时离开,她心底其实非常非常失望。明明他有功爵,有兵权,还能与外朝联系,可他就那样走了。

“怎么,你该不会觉得失望吧?”高盛到她面前问。

司妤已经适应了他偶尔的质问,此时也并不慌张,一脸担忧道:“若他们打来京城,会另立平州王为帝么?”

毕竟弟弟是高盛扶立的。

“杀了平州王不就成了?”高盛道。

司妤被噎了一下,尽管她知道留着平州王的确会有祸患,但那毕竟也是自己的弟弟……

“太尉,他只是个孩子。”她劝道。

也不知刚才高盛话里是真是假,他此时看着她笑了笑,不在意道:“总之,过几日我让人上山来接公主,到那时公主便不能再拖延了。”

高盛说完就走了,他过来还真是做那事。

司妤坐在床头,意识到计划赶不上变化,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被他带到西昌,那可能就再无翻身机会,此时联军压境,却在京城关隘被阻,首战已失利,自是士气大伤,如果这时候高盛死了呢?

西凉军里,卢慈、陈滔、柴建绪这些人虽都是猛将,但他们威信相当,谁也不会服谁,高盛一死,他们便群龙无首,甚至极有可能内讧,那联军攻入京城,赶走西凉军,便是指日可待!

所以,她不能再等了,一定要在高盛迁都前行动。

三日后,京城连绵大雨,京兆尹外出巡视,见村民聚集,便上前查问,才知村民在京郊碧罗湖边发现一具枯骨。

当今乱世,路有饿殍也并不稀奇,京兆尹本没放在心在,但听说这枯骨因胸膛被利器砍伤而亡,肩头还有一只箭镞,似乎是突厥人所用之箭,加上身上的残存盔甲,这显然是个军士,而且他脖子上挂一只狼牙项链,上面刻了个字:高。

京兆尹身旁的属官是高盛提拔的人,看这尸体,便想到了太尉,于是建议京兆尹上报,京兆尹照做,并将枯骨打捞上来一节一节拼好送到京兆衙门内存放,后来太尉竟亲自来看尸首,据说看见尸体太尉什么也没说,但抚着枯骨在旁边站了很久。

后来才知,那是太尉的亲弟弟高丰,枯骨的年龄、伤势、箭镞,以及脖子上那只刻字的狼牙项链,都能证明他的身份。

高丰于五年前战死于苍岩山,没找到尸体,却不知为什么尸体在这里出现。唯一的可能是高丰死后掉入苍岩山旁边的古定河里,而古定河水流湍急,尸体就沿河而下,被冲到了这里,最后留在古定河的支流碧罗湖中。

与此同时,司妤与宋之洵再次在柳潭旁约见。

司妤抱着宋之洵哀恸不已,泪如雨下,和他道:“宋郎,高盛他要将我带离此地了!”

前文有一些地名记错,会去更改,不影响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