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为大 > 第1章 初遇

公主为大 第1章 初遇

作者:拂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09:37:14 来源:文学城

承安二十五年二月,寒冬刚过,料峭春寒。

曙色朦胧时,上早值的小太监躬着身,轻手轻脚地灭掉长街两侧的宫灯。

暗沉沉的雾霭笼罩在半空,将金碧辉煌的信阳殿衬出几分出奇的冷寂。

殿檐转角站着两位身穿桃粉宫裙的婢女,两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望着跪在殿外的女子——

这位紫禁城曾经最风光无限的昌乐公主,她穿着一身破旧素裙,裙摆沾泥,几缕发丝粘在脸上,分明狼狈,却仍难掩天生丽质,倾国之貌。

一双秋波眼,眉如青山黛,肤若凝脂,腰细如柳,极是明艳动人。

虽是跪在石阶上,单薄的脊背却始终挺得笔直,宛若凛冽寒风中一支压不垮的雪松。

一位婢女捂嘴偷笑,“九公主真是得了失心疯,砍掉太傅二公子的脑袋竟不肯认错,以为自己还是高高在上的昌乐公主呢。”

“是啊,没有圣宠九公主空有昌乐封号又有何用。”她身旁的婢女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皇后娘娘不仅因为她失了凤印,就连今年的盏灯节陛下都让贵妃去操办了,这会儿娘娘派我盯着失势的九公主还不如让我去讨好贵妃娘娘呢。”

说话间,雷声轰隆。

早春的冷风拂过枯枝,捧过细雨,裹挟着湿润的寒气吹进信阳殿里。

桌案前俯身研墨的李福旺被这股寒意冻得一哆嗦,余光却瞧见皇帝搁下御笔,撑手揉了揉太阳穴。

“什么时辰了?”

李福旺侧头看了眼轩榥外阴沉的天色,答道:“回陛下,已经辰时了。”

皇帝闭眼,声音有些疲惫。

“九公主还跪着吗?”

“是。”

“让她进来。”

门帘里,得了口谕的传召侍从弓腰走到殿外,一把尖细嘹亮的声音穿透宫室。

“宣昌乐公主觐见。”

谢鸳手撑着地慢慢站起来。

跪了一天一夜,此刻浑身冷痛地发抖,可好不容易走到这,她绝不能倒下。

眼前是绝境,亦是机会。

雨水打湿谢鸳的裙裾,重重坠在地上,她一瘸一拐往殿里走,裙摆上的雨渍在青石板上蜿蜒出蛇一般的形状,背影清瘦如同一柄孤决毅勇的剑,渐渐被门内的昏暗吞噬。

.

进了大殿,见皇帝负手立在桌案前,谢鸳上前缓缓跪在地上。

“不孝女谢鸳,请陛下责罚。”

久久未有应声。

殿外淅淅沥沥的雨点砸在轩榥上,令人头心不安。

皇帝眼眸幽暗,垂眼打量着一身狼狈的谢鸳,片刻后平静开口,“朕宠溺你,所以你诛杀林魏不曾问责,如今只要你收回觊觎皇位的心思,之前在关外所做的种种一切便都既往不咎,以后你依旧还是大晋最尊贵的昌乐公主。”

“父皇,恕儿臣不孝。”谢鸳不为所动,眉眼决然,“林家多年来作恶多端,民间早已哀声哉道,鸳儿亲眼见过白雪埋尸,也看过饿殍遍野,心中之恨唯将林家千刀万剐。”

“可太子是你亲自选的,他有民心,又被百官赞誉是难得的慈悲储君,对你向来宠溺,你狠心与他争夺储君之位?”

掏心之言,句句肺腑。

太子慈悲,乃是民心所向,一颗菩萨心,无论是恶贯满盈的奸臣还是罄竹难书的墨吏,都能圣心包容。

可为何偏偏他这颗圣心只看得见恶人苦衷,却瞧不见半分百姓的苦痛。

这便是她亲手选的储君。

谢鸳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笑声,既是苦涩也是讥讽。

自幼被困在这四四方方的金笼子里,不知人间疾苦,所以一遭出京,才天真尽碎。

但有慈悲,必有冤孽。

亲手养大的慈悲心,背后却垒了无数血淋淋的冤孽。

林魏说的没错,太子是她选的,所以每一桩民间血案的背后她也是刽子手。

但既然祸由她起,那便也该由她灭。

于是谢鸳俯首拜地。

“如父皇所言,大晋有一位慈悲太子,但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掌权者光有慈悲亦是不够。”

想到关外因太子慈悲而死去的无数冤魂,她的眼底划过一丝冷意。

“鸳儿知道父皇苦恼朝上百官沆瀣一气,对林家言听计从,而太子哥哥心慈手软,对他们一再放纵,致使现在朝中无人可用,更无人敢做出头鸟去对付林家,”谢鸳一顿,骤然抬高了声音,“所以鸳儿愿意做父皇手中刀,破朝廷这局死棋。”

雨势渐大,风声不止,烛光晃动的厉害,来回拉扯着地上那团孤独细瘦的影子。

有叹息声,皇帝背过身去,是感喟也是绝情。

“鸳儿,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你意已决,那从此大晋再无昌乐公主。”

绿瓦上剩下的那点倔强春雪终于在雨点的敲击下化成水珠,然后顺着雨,落了个干净。

香炉烟火香气馥郁,谢鸳苍白的面庞一点点染上笑意,正要开口谢恩,多日奔波的劳累却在此刻涌上来,让她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见状,一旁的内侍立即高喊道:“来人!九公主晕倒了。”

候在外殿的李福全身形微颤,当即吩咐手下去太医署。

见人顶着滂沱大雨离去,他才敛下眸光,悄声越过门槛,走进殿中。

“她腿上的伤既然是替朕和皇后猎雪狐时伤的,那这封圣旨便等盏灯节再宣吧,也算是朕给昌乐最后的一点情分。”

皇帝面无表情,嗓音听不出喜怒。

“是,陛下。”

李福全恭顺低头,余光瞥向谢鸳。

见到她素裙下那一滩血水,头皮不由得一跳,紧接着目光便瞧见了桌案上那封拟好的圣旨。

撤去昌乐封号,授如懿令,立皇太女......

李福全瞠目结舌,呼吸在这瞬间骤停。

世上竟真有如懿令……先立太子,再立皇太女,这圣旨若传出去,天下必将大乱。

想到此处,李福全僵硬地抬起头,发颤的眸再次看向被人抬出去的谢鸳,心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九公主这是要祸乱祖制,逆天违人,篡位夺权啊......

未央宫

九公主的贴身侍女织春匆匆谢过抬轿的太监后赶回内殿。

床架上,谢鸳昏沉沉躺在上面,听见外间响动,她勉强撑起眼皮,道:“去问问腿脚不便的沈公子到哪里了?”

“是,公主。”

织春轻轻掩门离去。

谢鸳方才安心地遁入梦境。

轩榥外的春雨小了,细雨如朦胧烟色般飘在被冲刷过的澄碧天空里。

一个长觉,一个长梦。

空气中烟雨霏霏浸到骨子里的凉逐渐和那个白雪覆盖山头,天地间一片纯白的冬夜交汇……

.

冬月上旬,关外传来急报,大将军顾珏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已是日薄虞渊。

皇帝念其对大晋有汗马之劳,特准皇后出京探视。

无奈皇后身体孱弱,闻讯昏迷,醒后整日恸哭,引发了旧疾,为其凤体安康,皇帝不得已,下旨令九公主谢鸳前往关外替母尽孝。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日夜兼程赶至关外永安城,半路却遭遇百年大雪。

山路被封,车马寸步难行,一行人只能弃车而走,去寻住处。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满山头的银雪与夜空上晶莹的月亮交相辉映。

一片冰天雪地的郊外,织春扶着谢鸳慢慢走着。

半刻钟后,前去探路的侍卫在南边找到了一座庭院,众人顿时喜出望外。

织春攥紧摇摇欲坠的谢鸳,咬牙道:“公主,您再坚持坚持。”

走了半里地,有人终于在茫茫大雪里瞧见了一盏红灯笼,烛火微弱,被风雪吹得左右扭动。

禁卫军首领上前拍门大喊,“有人吗?我家小姐的马车坏了,能否叨扰一晚。”

许久,等得谢鸳脚都快冻僵了,朱红院门才被人从里面徐徐拉开。

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手提着盏破旧木灯从里面探出,站在屋檐下的人长身鹤立,清隽疏朗。

外面披了件深色鹤氅,肩上落有一层薄薄的雪,一看便是匆匆出来连伞都忘了拿。

侍卫好言好语地又说了一遍来意,青年没有应答。

他转头扫视,院前乌压一片站了十来个人,清冽目光却直直落到人群中戴着彩绘帷帽,双手揣在紫貂皮套袖里的谢鸳身上。

关外的夜风大,不仅将雪花吹得伶仃起舞,也掀起了帷帽下的皂纱,露出一张苍白娇艳的脸。

谢鸳敏锐抬眸,碰巧与青年的目光撞了个正着,两人隔着漫天大雪遥遥相望。

有那么一瞬间,谢鸳几乎以为她看到了自己。

不是容貌上的相似,而是眼睛里的灵魂在碰撞。

凄风冷雪里,青年的眉如剑锋,鬓若刀裁,明锐的眼眸下一片空寂,皮相虽冷,相貌却是世间难得的俊朗。

谢鸳胸腔里的心不受控制地怪跳,不由得攥紧手指,为心底冒出来的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而吃惊。

青年很快垂下眼眸,侧过身平静地对侍卫开口道:“小屋粗陋,家中兄父都已睡下,劳烦诸位声音低些。”

一行人便轻手轻脚地跟在青年身后进屋,当真是无声无息。

冷夜沉沉,更深人静。

谢鸳半边身子靠在织春身上,一面走一面四处打量。

庭院陈旧,但胜在干净素雅,墙上四面挂着书画文墨。房屋布局规整,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纵横交错。

穿过院子,正房的屋檐下居中挂着一块黑青匾额,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君好堂

望见这娟秀字迹,谢鸳脚下一顿,不着痕迹地阖下了眼皮。

随行侍卫很快被安排到了外室歇脚。

谢鸳跟着青年走到一处偏房,等织春进去里屋收拾,她眉眼弯弯地靠在门上,朝游廊上正要提灯离去的青年说:“今日的雪要比多年前沈湛辞官那天大得多。”

雪影交织,月色溶溶,青年修长的身形微滞。

谢鸳睨着他的愕然神情笑的得意,不管对方应不应,扬着桃腮杏脸,无辜眨眼,慢慢说道:

“能在穷乡僻壤的永安城将人养出孤瘦雪霜姿,不愧是曾经名誉天下的沈家。”

“沈公子名甚?”

风雪凛冽,刮的穹顶上的红灯笼飒飒作响,烛火上蹿下跳地抖动,连带着青年瘦高的影子也晃得不真切起来。

他徐徐转身,昏暗的烛光在他眼眸下投下一片晦暗不明的阴影。

两人四目相对,风平浪静的外表下是不动声色的试探。

漫长的寂静后,青年重新提起挂在长廊上的旧灯笼,走远了声音才慢慢地传来,仿佛裹着雪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冰冷刺骨。

“昌乐公主,草民沈浮白。”

.

永安城接连下了几日大雪,谢鸳畏冷,加上不适应极寒天气,很快就病倒了。

织春望着炭火愁眉不展,“公主,我们带来的金丝碳快烧完了。”

谢鸳裹在被子里昏昏欲睡,哑声道:“你出去买点吧。”

“是。”

织春福身离去,却不想寻遍整座永安城竟都找不出一块木碳。

她回来后谢鸳还未醒,小脸素白,身子在被窝里缩成了一团。

织春心疼地替公主掖了掖被子,然后转身往奄奄一息的火炉里添了点碳。

炭火烧的“噼里啪啦”地响,火势重新涨起来,屋子里暖和不少。

见谢鸳眉心放平,织春舒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公主金枝玉叶,哪里受过这等委屈,住的屋子漏风不说,连碳都要省着用……

她一面想着,一面咬牙站起,越过见底的碳筐就跑了出去。

院子中央,沈浮白站在雪地里,一身玄色锦袍,身姿清瘦挺拔,修长的手中握着竹扫,正在扫雪。

织春的脚步骤然在廊下停住,眼眸倏而亮起。

公主这两日跟她提起过沈浮白,说他并非常人,所以他一定知晓哪里能买到炭。

“沈公子。”

她惊喜大喊。

沈浮白抬起眼皮,不着痕迹地扫过角落里屋门紧闭的偏房。

“什么事?”

“我家小姐病了,我想问一下附近哪有卖炭的?”

怪不得这几日偏房里安静得很。

沈浮白眉眼微微闪动,淡声道:“这里没人卖炭。”

“怎么可能,不烧碳这么冷怎么活?”织春惊愕,清秀的脸庞上露出疑窦。

“穷人自然有穷人的活法。”沈浮白微微侧头,神色疏离地指了指柴房。

“冷的话那里有柴。”

织春蹙眉,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烟丝呛人,我家小姐她受不得这苦。”

“那就冷着吧。”

毕竟前些夜里,谢鸳呛他时倒不像吃不了呛人的苦。

沈浮白淡漠有礼地颔首,随后拾起扫把继续扫雪,织春却跑下长廊,伸手拦住他,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锭黄金。

“我家小姐小时候落过水,天冷就腿疼,现在又病的糊涂,实在离不开碳火。”

“沈公子,您就当行行好,告诉我哪里有碳卖就行。”

声音十分真诚恳切。

沈浮白听了却在心底冷笑,讥诮的眸光从金子上扫过。

天家贵人真是金贵,一炭千金,抵平民百姓辛苦一生,当真可悲、可怜、可笑。

“咳咳咳......”

就在此时,偏房里忽然传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

织春神情骤然一变,立刻转身离去。

两人错身时,沈浮白的声音淡淡响起,“别白费功夫了,整座永安城,没人敢卖炭。”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看文,感谢相遇,求收藏,比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