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 第33章 试探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第33章 试探

作者:泽有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49:30 来源:文学城

过了上辛日祭典,长安的大小官员就要开始苦命地上班了。

如果要论起哪个部门最近最辛苦,那么一定是吏部。

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二月,举国瞩目的春闱就要浩浩荡荡地开始了。

虽然自玄宗起,掌管科举由礼部负责,但选人们除了要考试,还要经过吏部一次“铨选”才能获得正式的官职——这事可没那么简单,在这群选人中,有的家境显赫,有的受人举荐,有的虽为寒门弟子但才华出众……可空出来的官职就那么多,因此怎么分配就很关键了,对于吏部来说,这的确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而且不仅如此,去年各地前资官的铨选工作还没有完成,再拖下去圣上指不定就要怪罪下来,所以吏部已经开始加班加点地工作,一眼望去个个奋笔疾书,忙得不可开交。

吏部侍郎的桌子上左右各摆了一摞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纸,他左看看、右看看,牙又开始疼了。

“侍郎,山南西道的前资官整理出来了!”一小吏手中抓着一沓薄纸就冲到吏部侍郎的桌前,最上面的一张甚至墨迹还没有完全干透。

见他随手就要往右边的纸堆上放,吏部侍郎赶紧拦了下来,大叫一声:“哎哎哎!往哪放呢?”

“怎么了侍郎?”小吏用他那被墨汁染得黢黑的手挠了挠头,一脸不明所以。

“我不是说过了吗?先把你手中的分分类!”吏部侍郎抓狂地低吼了声,不耐烦地说道,“有背景的、受六品以上官员举荐的都放左边,剩下的放右边。”

“哦哦哦……”

“侍郎!有喜事一件!”

又一个小吏欢天喜地地跑过来,“西市署丞刚刚被罢官了,现在又空出来一个京官的位置!这个位置给谁?”

吏部侍郎瞬间面上一喜,抚掌大笑起来,简直与片刻前判若两人,宛若精分似的。

“哈哈哈!太好了!天不亡我!”

说罢他便急急忙忙地在左边那摞翻找起来,半晌,他抓出一张纸递给小吏。

“就这个人,快给他安排上!”

小吏低头迅速浏览过一遍,眉头直皱,犹犹豫豫地问:“这个叫季周明的,没什么特别的啊?这上面还说他之前惹怒过圣上,被贬去了鄂州……”

“你懂什么!”吏部侍郎“啧”了一声,抬手在空中扇了扇,“这可是豫王殿下亲自举荐的,快去快去!”

李知节也很忙碌,她今天打听到崔变在李景尔府上做客,便马不停蹄地赶去李景尔的齐王府。

……路上还遇到了裴钦。

这人今天一反常态地消沉,声音闷闷的,若是头上有耳朵,那么那一刻一定是耷拉着的,他见了她,也没多说什么别的,只是不失礼节地行了个见面礼,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要告辞。

李知节急着去找李景尔,自然也没什么闲空跟他唠家常,一点儿也没有挽留地挥手把他打发了。

……他似乎走的时候更郁闷了。

武源是看得一头雾水,不过后来李知节闲的没事回味了一番,很快还是想明白了。

……怕不是套人家话被察觉了。

裴钦当然是因为这个,他一想到昨日就委屈,她一口一个让他“有话直说”,到了自己那儿却是一点儿也不管,心思绕得九曲十八弯,还套他的话!

真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太过分了!

如果她实话实说,跟他讲明缘由,他又不是不会告诉她,都快……咳,都快是一家人了,还这么拐弯抹角,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儿信任?

不过,昨日听他爹讲了当年一些内情,比如“一个人克服重重困难逃出来她也不容易”、“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孩呢”、“听说她到洛阳时都已是盛夏了”之类云云,他听完之后心中也很是难过,心中的气也消了一大半。

当然,他还是要跟她讲清楚,希望她以后尽量不要再骗他了,真的还挺伤感情的……

于是,裴钦今天特意跑到她公主府所在的长兴坊门口,假装溜溜达达路过,实则就是在堵李知节。

果不其然叫他堵到了。

他清清嗓子,还是板起了脸,故作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躬身行过一礼。

“臣还有要务在身,就不打扰殿下了。”他当时这样说道。

——任谁来看,都能看出他今日心情不好啊!

所以,按理来说,她不应该很熟练地露出一个略显担忧的微笑,真也好,假也罢,然后关切地问一问他怎么了,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这个时候他才好委婉地吐露出自己的诉求呀!当然,这也不是他故意摆脸色给她看,他只是觉着这种事还是严肃一点儿说比较好……

她果不其然露出了一抹笑,但是说出来的话就没那么好听了。

“嗯,公务要紧,二郎快去忙吧。”

……

呜呜!失策了!

“我来的不巧了,扰了阿兄议事。”

李知节迈入正堂时,目光轻轻落在一旁的崔变身上,脚步微微一顿,这么抱歉地说道。

“没事,我们也没在聊什么正事,”李景尔摆摆手,示意她无妨,然后为她与崔变介绍道,“这位是宗正寺卿崔变崔公……这位是我的五妹,灵真。”

“原来是灵真殿下,”崔变恍然大悟,连忙拱手作揖,“久仰久仰!”

“见过崔公。”她也叉手行过一礼。

“快坐!”李景尔呷了口茶,朝她招呼道。

一旁侍奉的婢女见状,十分有眼色地端上茶与茶点。

“……”

气氛有些尴尬,但显然崔变情商尚可,轻轻松松地找了个话题。

“在下早就听齐王殿下说过,公主是几个姊妹中最聪慧的,今日一见,果然秀外慧中啊。”

这一记马屁拍的响,还没聊两句呢,就先吹起来了。

李知节对李景尔不好意思地一笑,谦逊地否认说:“……阿兄过誉了,我这点小聪明还登不上什么大台面。”

“欸,五娘太谦虚了,”李景尔得意洋洋地笑起来,赶紧向崔变夸赞道,“这一次上辛日祭典令父亲回心转意、收回郑淑妃协理祭典诸事的成命,多亏了五娘啊,叫郑炎摔了好大一个跟头!我看父亲啊,一年半载都不会再有立老大为储的意思了!”

李知节心中冷笑了两声,圣上不过对郑炎略施小惩,他这就得意起来了,真是蠢人。

“哦?竟是灵真殿下的主意吗?”崔变十分夸张地张大了嘴,“殿下真是智计无双啊!”

这样的话听听就算了,李知节淡淡一笑,道了句“哪里哪里”,然后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了些试探意味。

“与崔公相较还远着呢——我听说呀,崔公当年任同州刺史时,才是真正的智计无双呢!不仅运筹帷幄,还治军有方,当年澄城军的威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崔公才兼文武,真是令人佩服!”

李景尔闻言也点点头,夸道:“的确,圣上当年亲评,‘澄城有兵二万,势胜十万雄师’,崔公治军非同凡响……要我说,‘宗正寺卿’这个位置还是屈才了。”

“英雄不夸当年勇!”崔变“嗐”了声,连连摆手,“都已经过去了!”

“听说,当年长安之乱时,崔公率领澄城军据守潼关,”李知节笑意不减,只是幽幽地说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叫十万突厥兵马都望而却步、不敢上前啊……”

“哪里的事!”崔变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当年驻守潼关的,又不止我一人,要论首功,还得是北衙六军啊,我这点微薄之力算什么呢?殿下真是说笑了!”

“嗯?我竟不知新安二年崔公还驻守过潼关?”李景尔有些惊诧地问。

“唉……当年突厥兵盛,潼关守军却士气低迷——潼关乃关中咽喉,若守不住,关中必失啊!在下怎能袖手旁观!”他面色沉重、语气怅然地说,“同州距离潼关不远,澄城军临时驰援最适合不过……可圣旨迟迟不来,在下派去向圣上请命的信使也下落不明,心急如焚之下,我只能自作主张、悄悄领了澄城军驰援潼关,如此独断擅权实属无奈之举……因此殿下不知也很正常,毕竟若是大肆宣扬、传到圣上的耳朵里,这可就是要杀头的大罪啊!”

说罢,他又向李知节投来一道探究的眼神。

“只是……不知灵真殿下从哪听得了这桩秘事?”

李知节闻言捂嘴咯咯一笑,面不改色地在话中设伏:“崔公您忘了?当年我与亡母不幸和圣驾走散,逃至潼关时,是您手下的澄城军搭救的我们呀!”

说完此话,她一差不差地观察着对面男人的神情。

这一招投石问路,是否会有人自投罗网呢?

崔变先是眉头一拧,眼珠朝左一偏,像是在回忆,片刻过后,他“嘶”了一声说道:“殿下弄错了吧?在下当年未曾遇见您与懿和顺圣皇后,何来搭救一说呢?”

“是吗?”李知节眉梢一挑,见他神色无异、镇定自若,似是有些失落地苦笑说,“当年询问守卫的士兵,他们自称是崔公麾下,我便以为……不过,那时我病得厉害,听错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真的不是他?还是他老谋深算、早有准备,藏得太深?

若是他,不管他再怎么老谋深算,听出她试探的话外音之后,也会感到危险而有所行动,也许会劝李景尔少与她来往,也许会对她的接近十分抵触,无论如何,她都很期待。

不过,就算不是他也不要紧,若崔变还是个聪明人,便能猜出当年蔡皇后真正的死因,也能察觉出她今天的试探之意,于是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听错”未免太牵强,那么当年是谁授意那士兵假称是他麾下?这岂不是在陷害他,要他为当年“献祭蔡皇后”一事背锅?

如此他自会与李知节统一战线,想尽办法为自己洗白。

这一招离间计,他不吃也得吃。

请小裴谨记,直球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上一章补充了一段结尾和作话,没看到的宝子可以先去看一下哦~[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试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