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府嫡妻(重生) > 第3章 三

公府嫡妻(重生) 第3章 三

作者:清水出野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1 07:42:48 来源:文学城

晨起请安之后顾云昭哪里也没去,而是先行回到了褚玉阁,毕竟饿着谁也不能饿着她自己。

然而顾云昭刚吃上没几口,褚玉阁的院子外便先后来了李熏遣来的嬷嬷和丫鬟,想来李熏比她想象中要急得多了。

丫鬟是头先来的,估计是李熏见顾云昭迟迟不去,便又遣了个嬷嬷过来。

顾云昭借着用膳,让两人等着,两人一坐就坐了一个时辰。

那嬷嬷还想不明白,往日里只要招呼一声,这位新夫人就立马热切地跟着走,怎么今日来却请不动了。

好在是秋日里的凉爽气候,太阳不毒,顾云昭先是让她们坐着,时不时地还让人去添茶送果子,如何都要好生待着。

每次那老婆子要开口催促,都被顾云昭给堵回去。

虽然顾云昭非常想要坐山观虎斗,以及很想要瞧瞧她那位弟媳诓骗她时令人哭笑不得的嘴脸,但是昨夜里被沈郁珩吵了困觉,今晨又是饿着肚子去瑞华苑请的安,现下头个要紧事还是她空唠唠的肚子。

再者,她今儿一早起来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到过去,都还没有个空闲下来的功夫细想打算今后该怎么办。

如若这只是空空一场梦境,他日等她眼睛一睁又能回到多年后的酒楼水云间去是最好不过,然而现下这周遭环境还有府里的人们,带给她的这实打实的真实之感,她又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再也不能回去了。

虽说只是要她将这几年在国公府的日子再重过一遍,但想想她就头疼。

空有美貌却丝毫不体贴的沈郁珩,尖酸刻薄的婆母弟媳,暗潮涌动的后宅争斗,没一个让她情愿留在这公府。

但如若要与沈郁珩和离,按大周朝现行律例,以她商户出身高嫁公府,出嫁时带来的嫁妆只能带走一半,轰动江南的十里红妆,她可不想就这么便宜了青华郡主和李熏。

那便只能等一年多后,朝廷颁布新律例——士商之间平等通婚之后再和离。

沈郁珩虽与她清冷疏离,但就凭着他超前绝后的脸和身子,在公府多待两年反正她也不亏。

主要是尖酸刻薄的婆母弟媳和暗潮涌动的后宅,这两年,她可得好好与她们玩玩。

想清了将来的打算,看着满桌的糕点小食,顾云昭心情大好胃口大开。

这一晃眼突然就重回沈家,别的不说,沈家后厨从御膳房回聘的宫廷糕点师可是顶天的好手艺。

前一世,顾云昭虽然眼馋嘴也馋,但是却怕府里人议论她没见过世面似的,连区区御膳都狼吞虎咽,便硬是忍了几年没敢放开了肚子吃。

如今想来,她处处小心翼翼,换来的仍旧是冷眼与嘲弄,那又何必亏待自己呢。

不知几盏茶的功夫过去,那丫鬟和嬷嬷眼见着顾云昭圆桌上的盘子都快空了,正要起身开口,却见着耳房那边又来个端盘子的小丫头。

放菜的屉子一打开,又摆上去两三道珍馐,拢共是肉馅烙饼,甜玉米酥,还有绿豆米粥。

嬷嬷笑哭着脸想:这奶奶也忒能吃了点。

然而也是这会儿,顾云昭晾着仙月阁两个奴仆的事儿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春柳院。

秦姨娘竟然也来凑这个热闹,特意让贴身丫鬟书画亲自送来一盘龙井绿豆糕。

一个两个的,把她的褚玉阁当做擂台了么?顾云昭看她这算盘打得都快要响破天了。

顾云昭暗思片刻,现成的机会不用白不用。

她看了一眼门外,让人一道摆起来,又向门外笑道:“两位可是等急了?要不你们先行回去,告诉你们二奶奶,吃完这几盘子我就过来,尤其是这盘绿豆糕,不然我可不好向春柳院交代。”

可是领了命令来的两人,又怎么敢独自回去。

现在又来了春柳院的人,要是这没皮没脸的事传到仙月阁里去,可不得招来一顿打。

果然,那嬷嬷如顾云昭所想,神情变得讨好,有些哀求道:“夫人娘家可是江南第一富商,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什么美味佳肴没尝过,还在乎这几口寻常吃食?”

闻言,顾云昭身形一顿,差点没笑出声来。

人嘛,就是如此,越是顺着,越不拿你当回事。

定是要吃了教训,才知道你的厉害。

顾云昭真是没想到,她在沈府下人之中的“乡野村妇”名声,会因为一顿饭就扭转了。

然而,顾云昭可不急着出声,等着一旁的书画变脸。

“这可是我们姨娘让小厨房精心准备的,嬷嬷嘴里怎么说话呢?”

看那嬷嬷瞪眼努嘴正要反驳,顾云昭此时才慢悠悠道:“嬷嬷真是说笑了,我一个草莽山沟里来的女子,哪里见过这么精致美味的糕点。”

话毕,嬷嬷和丫鬟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两人估计是没料到,她们这几日嘲笑议论这位少夫人的话已经传进了她的耳朵,就连“草莽山沟”这四个字都与她们嘴里的玩笑话一模一样。

嬷嬷汗如雨下,卑微道:“夫人谦虚了,夫人都没见过的东西,除了龙角凤尾这般珍贵,也是没有的了。”

顾云昭乐着擦了擦手,招呼莺歌道:“叫人取水来,替我净手罢。”

随后又对着书画道:“让去仙月阁与二奶奶对账是郡主母亲的意思,就只能先怠慢了姨娘,还请姐姐到姨娘跟前帮我美言几句,我随后就来。”

一早儿就得了与仙月阁对战的小胜,又看顾云昭似乎有投靠春柳院的苗头,书画自然喜不自胜,弯着嘴角道:“少夫人客气了,我们姨娘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夫人放心去吧。”

如此,门前的热闹终于散了,顾云昭步入碧纱窗后净手更衣。

-

早晨的薄雾散去,云层透了光下来打在午门的琉璃瓦,和煦中混着丝丝早秋的凉意。

今日圣上在朝堂中途突发伤寒,不过寅时一刻便下了早朝,往常在皇宫与官属之间无缝连接的官员们此时却没了去处。

下朝后突然多了闲暇分钟,七八个朝堂年轻面孔众星捧月般地围着沈郁珩从殿堂而出。

“还未祝贺沈中丞大喜。”

“沈兄新婚当下却依旧心系官务,此等恪守不渝之志,难能可贵。”

一句一字皆是赞美奉承之语,然沈郁珩只是谦恭淡然,不骄亦不躁。

除在寒窗时期沈郁珩是京中学子心中谪仙一般的人物,在官场他亦是众多朝堂新任的轨物范世。

沈郁珩虽无状元加身,然十七岁就进士及第可谓是历朝历代第一人,科考后在翰林只两年便调任乌台侍御史,如今是官三品御史中丞。

他身边跟随众人皆为翰林编修,官满两年如今正是关键时期,看这几人话中意图,似乎是想攀着沈郁珩也调入御史府,然而沈郁珩表面虽谦和,实际却是大直若屈,这几人在自掘坟墓却还浑然不知。

须臾,沈郁珩脚上略慢了慢步伐,等候在政事堂商讨圣上侍疾事宜的父亲沈国公沈敬,那几人并非眼色全无之人,自然也是拱手道别离去。

不久,一众紫袍补服加身的辅政大臣缓步而出,沈国公沈敬虽已至中年,然其依旧身姿挺健,目光如镜,在一辈同龄的辅政大臣中可谓是是卓荦不群。

沈敬头眼看见儿子便与同僚拜别,与沈郁珩并肩同行。

沈敬是沈家弃武修文之后行满功圆的中流砥柱。

在外人眼中,沈家历经数代,人才众出文武兼修,方能屹立不倒,然而只有沈家人才知晓,战乱时上场杀敌,平乱后识时务地交出兵权俯首称臣才是至理。

当初,原配病故之后,沈国公在续娶填房上其实也有更好的选择,最后却迎娶门庭没落的青华郡主,也是为了有个不被圣上忌惮的妻族。

沈国公瞧着前头早已走远的几位翰林,眉头乍然皱起:“自你成亲以来,朝中不乏有愚昧之徒议论顾氏商户出身,切不可挂心。”

平衡之道,在于取舍,沈郁珩年少官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沈郁珩:“迎娶顾氏是祖上有约,也是父亲深见远虑,且顾氏温婉娴静,不曾有娇浮之风,儿子心满意足。”

然而说完这句话,沈郁珩难免想起了昨夜顾云昭迷糊着眼睛对他大呼小喝的模样,面容不施粉黛,透着自然红润,眉心轻皱起时,一双眼睛湿漉漉的,眸子里对他又怨又怪,与平时大相径庭……

直到前头传过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沈郁珩回过神,才看到前边不远处正疾步离去的二弟沈玉朝。

脚步匆忙之间,沈玉朝竟从腰间掉下个红粉艳色的香囊,吓得他脸色一白,匆匆捡起又匆匆离去。

待沈郁珩看清上头着绣的春宫,眉头瞬间紧皱:“二弟这是?”

沈国公胡子都快要气到天上,咬牙切齿道:“少不得又在哪里贪欢作乐,不知天高地厚,竟将这腌臢东西带到朝堂上来。”

沈国公在尚书省任职尚书左仆射,但是尚书令之位空悬一年之久,现今尚书省的实际掌权人其实就是沈国公,然而圣上宁可使尚书令空置,也不肯下诏让沈敬补位,其中意味深远。

头个让沈敬忧心的便是他的嫡次子沈玉朝。

沈家子弟历来都有先立业后成家的惯例,沈太公年三十夺取战功方娶妻,沈敬年二五中榜二甲后才与原配成婚,如今沈郁珩也是及冠快满三年,官至三品才娶了江南顾氏一族独女。

而沈家嫡次子沈玉朝,年纪比沈郁珩只小上两岁,一味儿地只知道贪欢作乐,后院光通房就有四五个。

奈何青华郡主对这个儿子自小便宠溺无度,如今也是百般遮掩维护,养成个有恃无恐的性子。

当初沈敬肯破格让他在沈郁珩前头先行娶妻,也是想着能有个妻室让他收心,婚后沈敬还特意给他捐了个京兆府里的主簿官,可以说是最累最重的活儿,也是意在让他培养出些沉稳持重的心性来。

沈玉朝在京兆府一年,遇上两次官员课考,虽没评上优等,但也得个尽职勤恳的美名。

沈敬还以为他改好了,暗中对他的看管也就松懈了些。

如今看来,简直毫无成效,前头一年的名声,全然是表面功夫,将他这个父亲都骗了去。

沈敬:“昨儿个我还遇上了京兆府尹,问起你二弟的事,府尹面露难色,也不曾直言相诉,我还当他是在官务上有了什么纰漏,如今看来指不定是你二弟在哪里朝欢暮乐误了政事,府尹都羞于与我开口!”

沈郁珩听了这话,面色淡然,好似已习惯沈玉朝的这些荒唐事,“二弟年纪尚小,处事不周些也是常事。”

沈敬:“年纪尚小?睿儿都快能张口喊他爹爹了!”

沈国公摆头叹气,幸得长子沈郁珩无论品行还是才学都出类拔萃,不至于辱没先祖光耀。

同样是密云暗纹的官服,穿在沈郁珩身上是挺拔玉立官威赫赫,在沈玉朝身上就是一股子荒唐不经,更不用说他官服里居然还揣着见不得人的东西。

然而提起孙儿,沈敬自是知道,沈玉朝也不是一无是处,那便是他房中至少已育有一子,让他在儿孙满堂的同僚当中不至于太落寞。

这般想着,沈敬便侧首看了一眼儿子沈郁珩,故作无意道:“罢了罢了,你二弟这些老毛病不提也罢,倒是你,你成家本就比同辈人晚些,你二弟膝下的睿儿都能落地走路了,你在子嗣上更要上心些。”

沈郁珩像是早已习惯长辈这些个嘘寒问暖,神色依旧如常,淡淡回道:“儿子知道。”

听着沈郁珩不咸不淡的回应,也是在沈敬预料之内。

沈玉朝醉心花丛,沈郁珩却无心烟花风月,他竟不知是怎么养出这么两个截然不同的儿子的。

对于大儿子沈郁珩的房事,沈敬身为长辈是不愿干涉过多,只是他心里了解,青华郡主到底是继室,该他催促的时候还是要开口,不然依照沈郁珩这么个性子,也不知何时才能家门有继。

却也不能说他偏心,看沈玉朝的浪荡行迹,将来沈家的基业可全依托在沈郁珩身上。

这么说着,沈敬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沈郁珩自下早朝回府,与父亲沈国公别过,按着他往日的惯例应当是径直去往书房。

他如今在御史府,极得上司重用,且御史府官业专注在督察百官,也常与刑部、大理寺共审涉及京官的案件,遂平日里五洲四海投进来的弹劾信不下万封,他哪怕在府衙日理万机,散值回府后也常常还要挑灯忙碌至午夜。

但今日散朝时,父亲言语中有意提点他注意子嗣,且昨晚他离去时顾云昭似乎又有些许的不悦。

沈郁珩深思片刻,将手里几封未来得及上奏的奏章及笏板交由身后的长随铭安,“你带去书房好生放着,我去见见夫人。”

闻言,铭安面上诧异。

要说他家公子在府内,除了昼夜早起入睡,很是难得前往夫人顾氏房里,往常下朝了都是直接往官署去上值,散值回府之后也是常在书房,不忙到月至中天都不会休息。

倒是夫人顾氏一日要遣人来个四五次,不是送茶水就是送糕点,头先夫人也会自己亲自送来,但是得了公子几次冷脸之后,便不常来了。

铭安现下听到沈郁珩这般说,除了诧异之外更多的是欣喜。

尤其是昨儿他在门外守夜,眼瞧着沈郁珩还未天明就离去,想当初沈郁珩与顾云昭洞房,沈郁珩还差点就宿在书房。

如今瞧着主子有主动与夫人亲近的迹象,看铭安笑道:“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