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更新 > 第12章 大女子

更新 第12章 大女子

作者:知昳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26 17:36:19 来源:文学城

昭王大殿。

殿中肃穆,置几十余木案软垫。

各举子跪坐于上,举笔埋头作答。或静心沉思,或抓耳挠腮,或咬笔百无聊赖,神态各异。

男女分坐,各为一列。

时不时有宫人轻声缓步提一小巧银壶续上茶水或添置纸墨。

除监考官礼部三人外,众官退于殿外,殿中只有宫中之人偶尔来回巡查。

令缺直直地站在门外,静候片刻便抬步走近。她步履徐徐,行走无声。不少举子偶一偏头瞥见一旁玄色衣裳,惊得满头大汗坐立难安,只觉紧张。

唯有几人仿若未闻,神态自若,奋笔疾书。

立在前头的新晋礼部尚书才瑛,恭站肃穆,心中暗自赞叹这几人的心性。

令缺走到一青衣举子旁,垂目看去,见他一手小楷潇洒异常,字迹如游龙流水一气呵成。她来了兴趣,细细看去,见他作答皆是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更是高兴,暗暗记下他的模样和名字,又在殿中四处观察,记下一份名单。

殿试一般是要答策论,要各举子对国事进行分析。

大昭百废待兴,因此此次殿试只有三问。一问水利,二问民生,三问对于诸国事之解。

令缺一眼瞧见女席之中姿态慵懒的卫聃。她皱眉看向她的卷面,发现她字迹俊秀才舒展开眉头,再看她之策论,上书洋洋洒洒好几页。

见她所答却大有杀伐之感。

特别是对于国事之见解,尤以海寇为例,上书大昭应大兴水师,护海商繁荣,促举国富庶,更应强兵壮马,斩尽敌袭之师。

并不是空洞的,她详细写有练兵之法、策兵之道,直言一良将胜万兵,一精兵胜十卒。她言语犀利一针见血,称大昭之君手中可号军士仅昭都三十万,而各州却坐拥数十万军队,拥有招兵买马之权,此乃养虎为患。

麾下大将良莠不齐,凉州嫡系出身达朝中一半。

凉州大月氏、幽州姜氏、胤州汪氏,皆乃秦昭公之义子。大月龙城手握三十万凉州铁骑,号称马蹄可踏河古王庭,人称“血手人屠”,可独身穿千军万马一刀斩下敌人首级,是大昭的虎狼之将;姜扼是出了名的白面狐狸,机谋诡将,麾下二十万士卒牢牢占据幽州;汪昱是个文绉绉的文将,最喜鹅扇风流、霓裳羽衣,好饮太清红云、善吟诗作对,旌州二十五万铁师皆是装备精良之师。

此三人为大昭北三州的铜墙铁壁,大昭虽羸弱,却版图不损山河不减,正因此三人牢牢把住北昭之口,将游牧马蹄拦于关门之外。

旌州屠门氏,为西昭的门庭。

旌州州牧屠门达鄂,是昭都嫡系,历来只由昭君亲自从屠门氏中任命。

大昭十三州,昭都处中庭,其余十二州呈拱月之势。

卫聃直书,若州牧有谋逆之心,只需齐齐调兵围困昭都,即可取王庭之位。若昭君自以为安枕无忧,便是愚蠢至极。兵权旁落,犹如醉酣虎旁,肉饲豺狼。

令缺看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吩咐下去,“此次阅卷由孤一人负责。”

卫聃停手搁笔,看向令缺,直视她的面容,宫人皆是惶然。

卫聃今日白衣胜雪青带轻束,簪发潇洒。

她本就面貌出色,教人看了只会叹流泻翠玉紫芝珠,婉转山娥远山色,亦不过如此。

令缺缓步离去,吩咐宫人稍后将卷宗呈于案头。

卫聃小饮一口茶水,目含深意。

她与令缺曾经共同在学子宫中受教三年,所对之策能够合其心意不出她所料。只是大昭如今需要中兴之策,令缺并非是善武求战之辈,她明白对于大昭,如今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当初她应令璟之策与令缺于学子宫中受同一先生教导,其中两年她都与令缺同吃同住。

青州卫氏,是大名郎为大君留的退守之地。

青州内接三州,与幽州隔海相望,东临海域,上承冀州,下接徐州,西与充州接壤。青州盐业兴盛,民富至极。

元明十四年,卫聃入宫。

宫中布局她皆了如指掌,令君昏聩,好长生之道,后宫多娇美弱子,更多的是垂暮美人。卫聃在此间如鱼得水,为大名郎递出不少消息。

学子宫中,大名郎曾应允她轻铠甲胄、军旗兵卒,只要她辅佐令缺大君之位。

只是不知出了什么岔子,令缺忘了一些东西。

卫聃入宫两载,令君被射杀于昭王大殿,令缺入主昭王宫,却下令将后宫低位分无后之人放逐,杀其长兄四人、长姐一人、庶弟十一人、庶妹十四人,四公主令钰假死于公主殿,由令缺派人同昭后一齐送往旌州暗住。

高位分妃嫔的打入冷宫,有后者皆陪葬于皇陵王墓。

令缺继位三载,不曾踏足冷宫半步。

她日日焚香束帘,却等不来新君亲迎。终是忍不住叫人递了消息,想着狡兔死走狗烹也要死的明明白白。

只是那曾经寡情的九公主神色疏离又冷淡,唯独在她拿出大名郎牙牌时神色阴鸷异常,她便觉诧异。

是令玧带兵硬闯大名殿时受惊,因此忘了么?

最疼爱自己的大兄失去踪迹,眼睁睁看着偏爱自己的兄长头颅被斩于刀下,想必很痛苦罢。只是怎么就忘了呢。

她想到后来,先王君被她亲手射杀,令玧的尸体被她挂在昭王大殿十天十夜,百官都觉得迎来了昭都的暴虐残治之君。她却收敛了性子,只是三年后又再度让昭王大殿饮血无数。

像野狼独行,隐忍又残暴。

她收回思绪,长睫轻掩住皓目。

————————

盛熠竹扇掩面,低声轻问:“如今良工阁已建,舒姐儿你怎的没动静?”

得不到回答,他收扇于袖中,“今日殿试所出试题,皆是大君亲拟。我听出来的举子叹题目过于广泛,有无从下笔之感。”

“看来是民生之流。”

才舒便侧头问他,“安乐可去了良工阁?”

“他今日殿试,未曾前去。”

才舒便了然,摸了摸玉镯子,未接话。

盛熠问她怎么看,她便顺势答道:“考取功名,好过投机取巧。”

“若不是我不善文章,我亦会走功名这条路。”稳当且不招人非议。

“也是,机巧之流在世人看来终究上不得台面。”

才舒轻笑一声,未有附和,只是拈了一小块糕点扔进一旁蹲坐的大狗嘴里,看大狗囫囵嚼了两下便吞咽,觉得有意思,连连抛喂了好几块。

见她心情不错,盛熠便挑眉高声,“舒姐儿何日才去?莫不是点子太多不知该进献何物?”

大狗被他吓得抖了抖耳朵。

“你如今……”

“怎的?”

“甚是聒噪。芸姐儿怎的没把你教管好?”

盛熠便收了声儿,可怜巴巴的瞪她一眼,抠巴着竹扇面儿。随后又快速抬起头拿捏着尖酸刻薄的语气,“呦想必舒姐儿定是御夫有方咯?”

他有些快活的调笑,“才舒,你都二十有五了,不曾考虑过招婿么?”

“招赘婿么?”

盛熠又瞪她:“大丈夫怎能安居室内、郁郁居于人下?”

才舒扫他一眼,懒懒散散,半晌没说话。

直到盛熠准备离开,她才懒洋洋地出声儿———

“我亦是不愿郁居人下龟缩羽翼而已。”

盛熠便捏了捏拳头,神色平静,掀开珠帘大步踏出,唯有见到对面儿撑伞浅笑朝他望来的黄衫女子时,脸上才露出笑容,搓了搓手接过伞,握住女子的小手时,他问——

“芸姐儿,明哲保身不好么?”

何芸知他大抵是和才舒理念出了分歧,跟他走了几步才软软出声,“未尝不好。”

“只是舒姐儿非我等小女子。”

“大丈夫顶天立地于天地间,欲展鸿鹄之志图谋锦绣前程。”

她抬头看向盛熠,伸手摸了摸他俊逸的脸,才轻轻扯了扯他的耳朵,“大女子亦可求金印紫绶、朝野侧目。”

“舒姐儿如此亦未尝不可。”

盛熠便捏了捏她的小手,低声道,“我省得。”

“我会帮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