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木星就介绍完了,现在我们把目光放到八大行星中,古籍里记载的最后一个星球。】
天幕中,出现一个拥有巨大光环的黄褐色星球,这个光环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目光。
【它是太阳系中最壮丽的奇观,距离太阳第六远,是第二大的星球,也是八大行星中拥有最多卫星的星球,它就是——土星。
土星的光环主要由无数水冰和尘埃等物质组成,小到微粒,大到难以测量都有。
虽然环很大,反射的光线能增加土星的亮度,但我们在地球上还是很难看到土星环。】段商非常可惜的说。
镜头拉近,土星的光环是呈扁平的,像摊开的大饼,其中包含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块,遨游在其中,才能感觉到土星到底有多大。
【土星古代被称为镇星或者是填星,为什么是镇星呢?因为土星的公转周期比较长,29.5年转一圈,约合二十八宿之数,土星几乎是每一年就在一个星宿中,有镇住、填满该宿的意味,就被称为镇星或者填星。】
【土星虽然公转很慢,但是自转很快,平均10个小时14分钟(五个时辰一盏茶时间)就是一天,我们地球一天抵土星两天。】
嬴政想像不出半天就天黑了,睡到一半天就白了的情景,还是自己在的地球好一点。
“唉,原来星球还有不同的自转速度。”这还是天幕里的神仙第一次提起,刘彻感觉这世界的确很奇妙。
喜欢天文的落下闳、刘伯温等人抄的手都酸了,他们表示知识再来的更猛烈些吧!
至于李世民,他已经没有空管天幕到底说了什么,就在启程之时,留在王府里的管家匆匆上前,“皇上传令叫王爷即可去皇宫觐见。”
李世民掀起车帘,第一时间看向长孙无忌等人,因为此事不可宣扬,他走的是后门,送行的人只有他的心腹。
只见长孙无忌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李世民掀车帘的手有些颤抖,他明白要是此次一走就再无回头的机会了。
正当李世民犹豫之时,王府里又出来一名小厮焦躁的冲了出来,不过这次被长孙无忌等人拦住了。
就算小厮没上前来说,李世民也知道肯定是皇宫里来的传令太监在催促他尽快入宫。
李世民放下车帘,轻闭双眼,显然内心纠结无比,而后赫然起身就要出去。
“殿下。”身边的长孙王妃有些紧张的拉住李世民。
“放心。”李世民安抚的拍拍长孙王妃的手,坚决的出了马车。
“叫宫里的传令太监再等等,我换身衣服就进宫面圣。”李世民一身轻松的从马车上轻盈的跳下来,对着自己的管家说。
“殿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尽快远离才是明智之举。”长孙无忌不认可道。
李世民将手搭在长孙无忌的肩上,“我不想做这等不孝不义的行为,怎么能为了可能发生,但是还没发生的灾害就做出背弃亲人的事呢。”
“殿下,人性是经不起赌的。”长孙无忌苦口婆心道。
“我知道。”李世民抬头看向苍天,显目的天幕里正放着美轮美奂的土星,“辅机快看,镇星代表安定,我此次进宫定然安稳无事,我走后剩下的事就靠辅机了。”
长孙无忌不语,明白李世民去意已决,两人擦肩而过,看着李世民已是青年的背影,忽然发觉当年年仅十六,便计退突厥,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直没有走远。
“辅机,你看?”尉迟恭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虽说当时威胁李世民不动手,他便要离开,可真面临李世民要去找死的行为,他还是开始担心。
“二殿下自有他的打算,但是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长孙无忌思虑道,又转头看向尉迟恭,“你不是说要走,现在正是好时机。”
尉迟恭嘟嘟囔囔骂了句脏话,“走什么走,就算李世民对我没有恩情,在他手下也得了不少好处,自然不能看他这样去送死。”可见是被李世民气的连尊称都不喊了。
担心外面隔墙有耳,长孙无忌让众人进府商议,至于长孙王妃和孩子们就按计划送出城去,至少真出什么事,不会牵连他们。
【金、木、水、火、土五星是自古以来,我们用肉眼就能看到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相关记载。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我们的《甘石星经》,主要收录了战国时期,齐国甘德和魏国石申两人的天文著作。
太白、岁星、辰星、镇星、荧惑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就在其中,直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用五行之说才给五星正式改名金木水火土。
两人的著作千年来影响了我国古代无数天文学家,为天文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为了纪念杰出的天文学家,我们会给月球的环形山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
画面从土星这里缩小,很快五颗星球和地球被囊括其中,随后朝着月球放大过去,月球坑坑洼洼的表面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于此同时,在月球背面的两处环形山上,出现了石申的名字,其中只有寥寥几个名字同石申一样是红色的,是华夏常用的名讳,其他名字都是黑色的,是些各种奇怪拗口的名字。
【能在月球背面署上自己名字的,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其中只有五位是我们国家的人。
他们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石申、东汉张衡、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元朝郭守敬,还有一座是用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明朝陶成道的官职命名,叫作“万户环形山”。
遗憾的是《甘石星经》里,有自己著作的甘德,却没有环形山署上他的名字。】
此言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自然是那些在月球上署名的人,忧愁的自然是遗憾落榜的甘德。
可想到自己的著作竟然能给后世人带来天文的启发,甘德心中的郁气一扫而光,他自幼就对天上的繁星有兴趣,可很多人觉得这是无用功。
毕竟星星离他们这么远,天天看星星,测量星星,又有何用呢?
甘德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的,他喜欢天上的繁星,想为这些星星写下一本书,让所有人了解到奇妙的天象有多壮丽,星星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和平常的树木、花朵是一样的。
现在天幕里的神仙告诉他,他的著作给无数喜欢天文的人带来启发,甘德觉得此生死而无憾。
战国时期魏国,石申觉得惊讶,他只是研究记录一下自己喜爱的东西,想给后世喜欢天文的人多留些参考的书籍。
他认为自己写的只是普通著作,却有后世人把他和甘德的著作编纂在一起,成为了一本可以流传于世的经典,让他也能在史册上有一席之地,开心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吾道不孤。
东汉时期,张衡的一生都是高官厚禄,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他不慕名利,从不结党营私,在其位,谋其政。上能治国安民,下能静心钻研地动仪、浑天仪这些天文仪器。
看到所喜爱的一切得到认可,张衡十分高兴,做为一个深受儒学影响的人,他胸怀济世救民之志,同时也钟爱天文、算学这些杂学,所幸二者都没有辜负。
南北朝时期,不幸的是祖冲之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幸运的是祖冲之的家境不错,让祖冲之有机会对自然科学、算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就以博学多才之名流传于世。
祖冲之步入晚年,正值南齐后期,朝堂上暗潮汹涌,政治黑暗,局势一天比一天险峻,他的研究方向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沉浸在自己的研究里,开始关注社会和政治。
看到天幕里,提及自己的名字,祖冲之想起自己以前安心钻研天文和算学,那时候朝堂还算安稳,亲人俱在,是此生最快活的日子,不过现在民生艰难,他不能只是埋头研究,也要为黎民百姓做些实事了。
元朝,郭守敬惊喜的看到月球的环形山署下自己的名,他自幼受家学渊源影响,对天文、水利,发明创造这些方面特别感兴趣,他自认只是在前人的研究下踟蹰前行,没想到他发明的各种仪器会被后世人认可。
郭守敬晚年,元朝朝□□朽,一派奢靡之风,因为沉迷这些在权贵看来低贱的事,被权贵排挤在外,创造活动一度受限,渐渐沉寂下去的郭守敬,重新振作起来。
元朝当政的元仁宗从天幕看到此事的可行性,也给予郭守敬各方面的支持,不知道是不是受天幕启发,真让郭守敬又创造些东西出来。
明朝,陶成道献上火器技艺,在对元朝的战事中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就连现在的“成道”也是朱元璋赐的名,他真没想到自己也能上天幕,还是因为“世界航天第一人”这个称呼。
要知道他只对丹药感兴趣,误打误撞才开始研制火器,至于航天,人也能像坐船一样航行在天空吗?
陶成道看着天幕里的奇景,不可抑制的对里面的宇宙产生幻想,要有什么东西,可以助力他飞上去,说不定他也能像天幕一样遨游在宇宙间。
朱元璋对陶成道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不过大概也知道他是个善于奇技淫巧,喜欢炼丹像个老道士一样,不曾想他还有这般奇遇。
朱元璋叫来总管太监,给陶成道送些赏赐过去。
哦耶!收藏破百了,高兴的画了个封面,不过水平有限,只能画成儿童画,感觉自己以后可以尝试写儿童绘本。(捂脸.jp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