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 第9章 第 9 章【东汉邓绥】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第9章 第 9 章【东汉邓绥】

作者:月满三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15:09:30 来源:文学城

嬴政看着李斯恭恭敬敬的模样,又想到《史记》所写,心中不是很爽快,没好气道:“赐座。”

前几日,嬴政让扶苏买了一本《史记》,他已经看了大半,除了他,谁都不知道这本书里面的内容。

“谢陛下。”李斯坐下后,又向宦者要了笔墨和竹简,打算记下天幕的重点。

嬴政见了心中感慨,李斯是真的好用,但最后也是真死不足惜!

武周

神都洛阳城一处宅院内,上官婉儿收到下人禀报时,第一时间就放下手中的诗集,移步走向院内。

在她身后,身着流光溢彩华服的太平公主晚了几息也走到院内,笑着说,“上官内舍人对天幕也太上心了些,天幕又不会跑。”

说着,太平公主就要把一顶帷帽戴在上官婉儿头上,“这么热的天,顶着太阳小心中了暑气。”

上官婉儿忙接过帷帽自己戴好,她将帷帽的薄纱掀到两边,露出一副姣好的容貌,“婉儿多谢公主,只是陛下吩咐了,天幕神异,自当多上心些。”

太平公主兴致缺缺:“再神异也是看得见摸不着啊!那商城中的物品你我都无法购买。”

上官婉儿劝道:“公主,天幕余额来自金币、个人贡献值,点赞得十金币,观看天幕得二十金币,就算现在不能购买,以后未必不能购买,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对婉儿所言,太平不置可否,抬眼看向天幕,心中思绪万千。

她虽然不能购买,但仍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研究商城,还知道了商城能够通过输入文字检索物品。

理所当然的,太平公主首先就输入了自己的名字、封号,没想到的是,她居然有个人传记!她两个当过皇帝的哥哥都没有,没想到她有!婉儿也有,阿娘也有!

除了惊喜之外,太平也担忧起书中都写了什么?将来的她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值得后世人给她写一本书。

天幕闪过无数人物肖像,宏伟大气的音乐声随之减弱,预示着天幕马上要开始播放。

太平公主收拢纷乱的心绪,专心看起天幕。

【她以“女君”身份亲政十六年,“兴灭国,继绝世”是当世人对她的评价。

她执政的东汉时期,天灾是有史记载以来格外地多,在她临朝的十六年期间,地震、水灾、旱灾、蝗灾、风灾、雹灾、瘟疫频发,人相食,几乎年年有灾。

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她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躬行节俭,救灾安民,抵御外敌,谥号“和熹皇后”。

到了近代,她更是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这期视频,我们就来讲讲邓绥的传奇一生。】

汉武帝时

刘彻听得牙根发酸,东汉也是大汉,这灾难也太多了吧!真够倒霉的!

继吕雉之后,天幕又讲了一位太后,他还以为按照顺序会讲讲他奶奶窦太后,没想到会直接跳到东汉,不讲也好,他才把窦家收拾了,省的麻烦。

不过,有功安人曰熹,又有“兴灭国,继绝世”的美言,这听起来名声好多了!应该不会像吕后一样恶毒!

大唐

长孙皇后翻开自己的阅书心得,她诵读史书,自然知道邓绥的事迹,心中也多有敬仰,听到天幕说邓绥是“皇后之冠”,心中的敬仰又翻了一倍不止。

“观音婢——”

天幕一出现,李世民就来到立政殿,他第一时间就想和妻子一起看天幕,并讨论一番。

听见李世民到来,长孙皇后立马收起自己的笔墨,李世民好奇地问:“观音婢你在写什么?”

长孙皇后笑而不答,缓步走到李世民身前,挡住他探究的视线:“一些妇人家的文字,陛下,我们还是看天幕吧!”

李世民心中实在好奇,但天幕播放时可不会停下,观看天幕一个视频能得二十金币,他不想错过,只能暂时放弃追问的想法。

“好,我们先看天幕。”

东汉,邓绥执政期间

邓绥时期的百姓听见天音,全部惊呆了!他们都听见了啥?

“二十年期间,地震、水灾、旱灾、蝗灾、风灾、雹灾、瘟疫频发,人相食,几乎年年有灾”

一个老农手里的农具砸到土里,激起一阵尘土,他整个人跪倒在田地里,痛哭出声,“老天爷,这可怎么活啊!”

无数个声音附和道:“天要亡我们啊!”

一个背着幼童的农妇神色悲戚,她身旁还有几个小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大腿高,已经要下地干活了。丈夫得病去世,一家老小就靠着田地生活,如今可怎么办才好!

“要是能去天幕那里就好了!”一个声音喊道。

“是啊!天幕肯定有办法。”

“我也想去。”

一个声音不合时宜的插进来:“可是,天幕也是后世人,离我们不知有几千年,如何能过去啊。”

是啊!如何能去,众人再次沮丧起来。

一想到年年都是灾,有一部分人的心情已经完全崩溃,种地的动作渐渐迟缓,力不从心。

宫中,邓绥双眼通红,为何会这么多灾难?即使听到后人的称赞,邓绥也高兴不起来,满心满眼都是忧虑。

班昭同样忧思,提醒道:“天幕预警了这些灾难是好事,但恐怕百姓更多的是会生出绝望。”

邓绥点点头称是,“但愿天幕中的我有应对之策,天幕能说出来,让百姓听见多一份安心。”

有机灵的宫人上前奉承:“皇太后陛下有‘皇后之冠’美称,一定是救民于水火,天神见了,想必定会赐福。”

邓绥暗自摇摇头,心道她从不信神鬼之说,若是真有天神相助,为何不直接让这些灾难不发生呢?

或许天幕上的后世人有办法,要是能购买商城中的物品就好了,上面就有米面粮油,还有好多没见过的作物,还都是精粮,而且价格也不贵。

【邓绥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的孙女,家世显赫,但她两岁时,父亲被人牵连革职,邓绥一家败落,都回了南阳郡。

幼年时期的邓绥就展现了远超于同龄人的聪慧和隐忍。

五岁时,邓绥的祖母给她剪头发,邓老夫人年老体高,眼睛不好,不小心伤到了邓绥的额头。

邓绥居然也不喊痛,对左右人解释说:不是不痛,祖母怜爱我为我剪发,我不忍心伤了老人家的好意,所以忍着了。①

看看,人家这样的回答,谁能不说一个好字!有这样的觉悟,她不成功谁成功?

不仅心地善良品性好,学习也不能落下。

邓绥六岁就开始读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勤奋好学,谦虚请教,不懂的问题就问她的兄长们。

但是呢,邓夫人一看女儿整日沉迷经史典籍,却不上心女工之事,就批评她:你不学女工做衣服,却一心读书,难道你还能当博士不成?②

放今天看,邓绥如此好学的行为,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肯定年年三好学生!夸奖都来不及,哪还会批评呢!

不过这是古代,女子要学的也是女工、女红、主持家务这类。

读书?随便看看就好了,因为你读的再好也没用啊!又不能当官。

邓绥只好乖乖听话,但没全听,你说你的,我自有应对之策。她白天做女工,晚上就自己买蜡烛读书。

有这个刻苦劲,邓绥不成功真是天理不容!

时间一长,邓绥学问深厚,宗族里就叫她“诸生”。

诸生,就是有学问的人,还是宗族里上下都承认的!要是搁现在,这样勤奋好学,刻苦上进的孩子,每个家长都羡慕死了。】

东汉,汉和帝时,邓绥家中

邓夫人挑眉看向自己的女儿,后世人眼中,自己的女儿是所有家长都羡慕的?

七岁的邓绥被天幕说的不好意思,一张小脸红红的,天幕在夸她哎!

她看着母亲眼含笑意的脸,振振有词的说:“母亲,我以后读书你可不准再说我了,天幕都夸我了!”

邓夫人怜爱的捏了捏女儿肉乎乎的小脸,觉得手感不错,难以置信这牙都没长齐的小丫头未来会成为皇后,还被称为皇后之冠。

她无奈道:“可让你找着理由了,你以为晚上偷偷看书我就不知道吗?没有我的准许,你晚上能看?罢了,以后你想看就看吧,我不拦着你了。”

得了准许,年幼的邓绥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明清两代

一些深宅大院中的女子心中泛起波澜,天幕上的后世人并不禁止女子读书,还对邓绥读书好的行为大为赞赏。

也是,天音就是女声,想来后世肯定是女子也能读书的。

她们内心齐齐生出一个想法:想去后世!

同样的,清代某处宅子里,王贞仪也很想去后世。

她在家人支持下,将自己的文稿整理成了一本集子,刚整理好,就有文人跳出来讥讽:“妇人女子,唯酒食缝纫是务,不当操管握牍,吟弄文史翰墨为事。况妇女不以名尚,今之裒然成集也,其意何哉!”③

参考资料:

①《后汉书·卷十·皇后纪第十》: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 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 故忍之耳。”

②《后汉书·卷十·皇后纪第十》: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 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③清代王贞仪的《德风亭集》自序:妇人女子,唯酒食缝纫是务,不当操管握牍,吟弄文史翰墨为事。况妇女不以名尚,今之裒然成集也,其意何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东汉邓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