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 第22章 第 22 章

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月满三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15:09:30 来源:文学城

还有这南宋是怎么回事,他以为是如同西汉接续东汉一样,结果躲南边不动弹了!

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希望。

如今天幕说杯酒释兵权不好,那他们是不是能继续打仗了!

天幕继续说道:

【统一版图这事是开国皇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赵匡胤有能力打仗,可惜死的不明不白。

而赵光义“烛影斧声”上位,他的军事能力很拉胯,经过高粱河大败,雍熙北伐大败后,宋朝对辽的攻势,直接由进攻转为防守,再也没能力完成大一统。】

这几句话如同水入油锅一般,让赵匡胤等人大惊。

赵匡胤掀翻桌案,大骂赵光义:“废物!狼子野心的废物。”

他死的不明不白,赵光义“烛影斧声”,这小子篡位啊!

赵匡胤拿起自己的佩剑,即刻让人牵来马,点了自己的亲信,就要往赵光义府上去,“赵光义,看我不宰了你去。”

余下的众将反应过来,即刻跟了上去。

晋王府上,赵光义懵了,他是相当皇帝没错,但是要悄悄的啊!

怎么天幕就爆出来了,还是未来成功的他!现在大哥知道了,会杀了他吧?

赵光义一面咒骂着天幕,一面让府上的卫队集结,守卫王府。

另一时空已经登基的赵光义:这天幕如果是任意朝代都能看到,那可就糟糕了,为晋王时候的自己点一炷香。

还好他现在已经登基了,大哥的两个儿子也随他去了,没人能威胁他。

【赵光义死后,赵恒上位,但赵光义给赵恒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大宋外面强敌环伺。】

赵恒疯狂点头,没错,他大伯,他爹爹都没收回燕云十六州,难道他就能收回来了?

打了那么多年也没个结果,军费开□□么大,真烧钱!

他可是抱着会死的决心御驾亲征,在谈和上也没让步割地,花一点点小钱就能换取和平,很值啊!

【而且赵恒接受的储君教育不太完善,他的皇位来的比较幸运,前面死了两个哥哥才轮到他,当了两年太子就继位了。

对比赵恒的年轻,对面的辽朝可是萧绰母子。

没错,就是我们熟知的萧燕燕。

萧绰摄政27年,东降女真,西攻党项、回鹘,北攻铁骊,南攻宋,对契丹的兴盛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

大辽那边

萧绰也在看天幕,她本来不高兴,心里觉得天幕是汉人,肯定偏心他们汉人王朝,连着三个视频都讲汉人王朝的皇太后。

这下听到天幕说熟知她?还说她也是一位著名女政治家,尤其是看到天幕上那个和自己打扮相似的女子,萧绰一下子高兴了。

西辽

女皇耶律普速完心情激动,立马让人去找画师,将天幕刚出现的萧燕燕形象画下来。

她最崇拜承天太后,于是自己也自称过承天太后,承天太后就是她的偶像!

刚才天幕上那个身穿窄袖骑服骑马的承天太后,眼神凌厉,太潇洒了!必须要画下来。

【说个趣事,萧燕燕的姓氏萧,其实是来自大汉开国丞相的萧。】

汉高祖时

刘邦一听此趣事来劲了,笑着问萧何:“这女娃的萧居然是来自萧相国啊!萧相国你可有这么个外族亲戚?”

萧何很茫然,“陛下,臣不知。”

【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十分钦佩敬慕汉高祖刘邦,他给自己选汉人名字时,就选刘作为姓氏,千方百计和刘邦搭上关系。

在汉初三杰里,耶律阿保机最认可萧何,他认为刘邦能建立汉朝,萧何居功至伟。

于是他给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大臣赐姓萧,让他们担任相国。

还下令皇家和这两家世代通婚,所以大辽的皇后基本都姓萧。】

刘邦拍着大腿笑得更欢了:“哈哈哈哈,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耶律阿保机有眼光,乃公勉强认了这个孙子。”

萧何暗自腹诽:陛下还是一贯的风格,太厚颜无耻了。

大唐

李世民琢磨着这段话,那个辽的开国皇帝叫耶律阿保机,耶律?这好像是契丹族的一支姓氏。

可契丹不强啊?契丹依附突厥,突厥打下来后,契丹也归顺了大唐。

难道后来契丹族发展起来了?要不要再出征打一圈他们?

和李世民同样想法的武将不在少数,尉迟敬德第一个出声:“陛下,末将愿意出征,给这些外族一个威慑。”

“好!”这话说到了李世民心坎,他爽快应下,盘算着自己要不要御驾亲征。

【赵恒当皇帝前,宋辽就打了好多回,双方都大修战事工程,打的有来有回,辽的军事力量还稍强些,尤其是在统治者方面。

景德元年时,五十多岁的萧绰想给儿子留下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于是萧绰母子再次攻宋,带着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武周

“婉儿,这萧燕燕还真厉害,还能御驾亲征。”太平公主感叹道,她正站在廊檐下,身后是李武两家十五岁以下的孩子。

武周第一个男女学堂已经开课了,但碰上天幕,太平公主做主让所有人都看天幕。

“萧燕燕是契丹族,外族当中,男女均能骑射,她能随军上阵,也不稀奇,这位萧太后御驾亲征,确实厉害。”上官婉儿夸赞道。

太平公主自信道:“本公主也会骑马,打马球不输男子,婉儿,待会陪我去打马球吧!正好我也练练箭术。”

【边关急报传来后,朝堂分为了两派,迁都派和主战派。】

赵匡胤正骑着马去往晋王府,听见这一句很恼火,居然还想迁都逃跑!窝囊!

【赵恒的第一想法当然是支持迁都。

他的性格偏向保守,先是经历了大伯的离奇死亡,亲爹上位后,又经历了赵德芳、赵德昭、赵延美的死亡,还有他大哥发疯死亡,他二哥突然中毒死亡的离谱事情。

总之,赵恒在没登上皇位前,过得可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此时,又有三个人怒火中烧了。

赵延美正在家中,他不想掺和两个哥哥的斗争,但三哥为什么把他也要搞死!

赵德芳和赵德昭更气愤了,他们早在知道三叔杀死亲爹的时候就点兵要去找赵光义算账。

这下听到自己也死了,那恨不能马上飞过去晋王府取了赵光义的首级。

正赶往晋王府的赵匡胤差点要吐出血来,果然是篡位!这是赶尽杀绝啊!

他双腿一夹马腹,握紧缰绳又挥了两鞭子,用最快的速度赶往晋王府。

【但当时的宰相寇准是主战派,他把迁都的官员贬到了外地,坚持要赵恒御驾亲征,赵恒只好鼓起勇气御驾亲征了。

别说!御驾亲征还真有用,宋军一下子士气大振,杀了辽军主帅萧挞凛,战局扭转,宋军还略胜出一点。

但宋辽已经打了二十五年战争。这次澶渊之战从九月打到年底,大家互有胜负,心里都清楚自己和对方的力量,谁也灭不了谁,就一直僵持着。

其实,在开战以前,辽就一直派人来议和了,但提出的条件不现实,辽想要回关南土地,赵恒拒绝割地,就一直打。

终于到了年底,辽在失去主帅,士气持续低落的情况下多次出战多不顺,辽军意识到拖下去没啥好结果,打不动了,终于在谈和上开始退让。

宋这边,赵恒也没心思再打,他最开始倾向的就是迁都,御驾亲征前还留下了立太子的口谕,此时辽退让,赵恒当即决定议和。】

赵匡胤已经到了晋王府门口,门口还等着四弟赵廷美,两个儿子赵德芳、赵德昭。

天幕已经播放到两方使者议和的场面,赵匡胤没眼看,接着打啊!不是已经打出优势了吗?包抄辽的军队啊!

大门内,赵光义的亲信战战兢兢地说:“晋王,咱们能赢吗?”

赵光义啐了一口唾沫,深吸一口气,卸掉了佩剑,“打,肯定是打不赢的。外面那么多人,拿什么打。”

亲信眉头皱了又皱,破釜沉舟道:“我等愿誓死追随晋王,今日一战,死又何妨!”

赵光义斜晲了亲信一眼,“死什么死,开大门,投降。”

“是!开大门,投……降?”亲信的声音越来越弱,不可置信的看着赵光义,“投降?”

大门外面,赵匡胤开始喊话,“赵光义,出来受死!”

一阵撞门的巨声响起,赵光义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打开门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冲到赵匡胤马下。

赵延美、赵德昭、赵德芳:什么东西跑过去了?敌袭?赵光义在干嘛?

赵匡胤抬起剑就要砍,赵光义一个箭步跪倒在赵匡胤马下,声泪俱下,“二哥!这不是弟弟做的,现在的我怎么可能觊觎你的位置,天幕上说的事情,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关系啊!”

赵匡胤慢慢把剑放下,赵光义眼看有戏,继续打感情牌,诉说曾经兄弟俩共患难的经历。

赵德昭、赵德芳心急了,开口道:“爹爹,您要为儿子做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