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给各朝代直播科学技术 > 第7章 两斤熟牛肉

给各朝代直播科学技术 第7章 两斤熟牛肉

作者:禾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0 18:44:40 来源:文学城

【大家好,我是朝云。】

关闭了七日的天幕再次毫无预兆的亮了起来,发现的人立刻就激动了,连忙呼喊禀告其他人。

“亮了!天幕又亮了!”

“陛下,天幕亮了!”

“……”

没一会儿,各历史位面的帝王全听到了底下人的禀告,他们当即就朝天幕所在地方去,半点耽搁都没有。

“果然还会再亮!”

【今天我要讲的主角是——猪。】

众人:“???”

是什么?

大家一脸懵逼。

就在众人以为是自己听错的时候,天幕上却已经放出了图,一头膘肥体壮的活猪正趴在猪圈里睡着,然后是一排房子,里面关着的全是猪,数量多的数都数不清。

“这么多猪?”平民百姓倒吸一口冷气,完全被震惊的模样。

权贵们也被震惊了,上回讲的豆制品那多高雅啊,白白嫩嫩的豆腐、别具一格的豆皮腐竹、甚至是清亮浓稠的豆油,完全老少皆宜,看着就叫人心生欢喜,以至于大家一直念念不忘,就盼着天幕早出现多讲解呢,结果……

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

他们很是不适应,甚至脸上还有些嫌弃,尤其是明代之前的人,谁愿意吃下等的猪肉啊!

帝王们也都相继沉默,跟一块看天幕的臣子们面面相觑,显然是都被天幕打了个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气氛有些尴尬。

【学过历史的宝贝们都知道,猪在以前是很不受欢迎的,哪怕贫穷的百姓也很少有人会买猪肉吃。相比较猪肉,大家更愿意吃羊肉鸡肉鸭肉,至于牛肉那是不可能的,牛在古代是生产力,杀牛吃那可是要进橘子的,除非牛自然老死或者出意外,否则别想吃到牛肉。】

众人疑惑:橘子?柑橘?为什么犯了罪要进橘子?

大家觉得这惩罚奇奇怪怪的。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对于某些权贵来说,出意外的牛那简直不要太多,也就是老百姓手里没有钱、也吃不起牛肉,所以牛才本本分分当耕地的老伙计使。】

权贵们脸都黑了,这天幕简直就是污蔑!

【还记得我当初看水*传的时候,我每次都震惊于梁山好汉的豪气云天,他们每次一进店就是一坛好酒、两斤熟牛肉,武松打虎之前甚至还喝了十八碗酒、四斤熟牛肉,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声海量!】

众人:???谁这么能喝?!

啊不,竟然还有人天天吃牛肉?!

施耐庵:“……?”

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等后来了解过一点古代的法律之后我才知道,我们大家其实都被施耐庵给骗了!在管控耕牛那么严重的古代,谁家店里天天卖牛肉啊,那根本就是黑店,要被朝廷取缔的吧?还有那些梁山好汉,一上桌就是熟牛肉两斤,这要被衙门抓的知道吗?】

施耐庵:果然不祥的预感是真的!

认识施耐庵的人齐齐朝施耐庵望了过来,“施兄?这天幕所言的可是你?”

施耐庵连忙否认:“应当是同名同姓罢。”

有人笑了声,挤着眼睛说:“施兄,若真是你那可就太好了,你写的文章后世的人都读过,可见是留名千古了,可真是叫人羡慕啊。”

自己文章里写了些什么东西施耐庵心知肚明,万一被人过度解读,那可是要命的大事!施耐庵绝不承认是自己,“要真是我,那我可做梦都要笑醒了。”

众人见他神情不似作假,只能道两声可惜。

施耐庵:不,一点儿都不可惜!

“继续看天幕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梁山好汉本来就是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的,他们干的本来就是反朝廷的事情,一直在朝廷的捉拿榜单上,吃两斤牛肉与绿林比起来,那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只可惜宋江心系招安之事,然后通过李师师向宋徽宗表明招安意愿,最后达成两相和解的效果。】

赵匡胤:“?”

是他的大宋?!

宋徽宗看向李师师:“有这事?”

李师师很是茫然:“妾也不知道啊。”

两人二脸懵逼。

宋徽宗时期的人们:“???”

他们大宋竟然有酒家在卖牛肉?!

【奈何朝廷不靠谱,哪怕为寇回来依旧一个样,该腐朽昏暗的朝廷依旧腐朽昏暗,昏君奸臣当道,有志之士最终死的死散的散,着实令人唏嘘。不过那些梁山好汉们的下场,又何尝不是整个宋朝百姓们的凄惨写照?尤其徽钦二圣、宋朝南迁时期,上到皇室宗亲、下到黎民百姓、连同中间的忠义之士,一个都没逃掉,让人提起来就觉耻辱。】

妄图拯救家国的有志之士们只得仰天长叹,生在这样的世道里,他们除了救国救民又还能做什么?

宋徽宗心虚,天幕不会是在骂他吧?

宋朝前面的几个皇帝心里咯噔一声,他们大宋的日后听起来不太好啊。昏君奸臣,下场凄惨,这不是要完了吗!

连天幕都说耻辱,那得多耻辱啊!

宋神宗神色一凝,心想:别让朕知道这个宋徽宗的名字,不然朕一定掐死他!

其它朝代的人们也都沉默了,怎么越听这宋朝越惨?

朱元璋先是气愤了一瞬儿,转而又说:“靖康之耻、昏君奸臣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在我大明,我们老朱家就没有谁贪生怕死过!”

【一个牛肉发散的太多了,我们言归正传,继续把目光聚焦到今天的主角上。】

宋朝皇帝们:不是,你再多说一点啊!那两个该死的子孙都叫什么你提一句啊!还有朕的江山都怎么了你说啊!!

可惜天幕听不见。

【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猪肉简直是餐桌上的必备食材,厨师们能根据猪的不同部位玩出花来,除了信仰某宗教的人,就没有人不喜欢吃猪肉的。

那么古人为什么就不喜欢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因为古代的猪它没有阉割,所以导致猪肉吃起来就有一股浓郁的腥臊味……】

阉割?!

刚还因为宋朝或低落或气愤的人齐齐傻了,男人们只觉得自己下身一凉,脸都白了。

天幕这究竟是什么丧心病狂的发言?!

【第二点就是因为猪肉味道差、无法入口,所以猪肉在上层阶级的眼里那就是下等食物,是连狗都不吃的东西。这样的歧视与偏见,很容易形成一股风气,谁要是吃了就会被人指指点点,那贫穷的人也有自己的骨气,他们不想被排挤,加上猪肉的味道的确也不好,所以渐渐的就没有人愿意吃猪肉了。】

嬴政问道:“真是如此?”

李斯沉默了下回答说:“陛下,大秦是有人养猪的。”

嬴政没再多说。

秦国一直是七国中最穷的,秦国的百姓也不如其它六国日子好,为了活下去,有些黔首也愿意吃不受人喜欢的猪肉。

就是不知道天幕今天提不提将猪肉变得好吃的法子。

后面朝代的人们倒是理直气壮,“猪肉那股味儿太冲,哪有羊肉鲜。”

“养鸡几个月就能长大了,吃的不多,母鸡还能下蛋,那可比猪好养活多了,傻子才去养猪。”

“就是啊,鸡蛋就是荤腥,一个鸡蛋还能卖一个铜板呢!”

“……”

【猪肉不被欢迎这个情况在封建社会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北宋时期才有了好转,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先生!】

刚乘船过了巫峡的苏洵听到这里说了句:“竟也姓苏,说不准还同我们是本家。”

苏辙笑道:“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苏轼嘿了声,“往前数不曾听说过一名叫苏东坡的,我们苏家也没有一位叫东坡的,但又是大宋人,说不准是子孙后辈呢。”

苏辙点头,“兄长所言甚是。”

【这位巨佬我们都不陌生,因为他留下的耳熟能详的诗词实在太多了,比如小初高必背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江城子》等等,简直是让人又爱又恨。】

天幕的声音里满是唏嘘。

其他人听愣住了。

渐渐的有人反应过来,这位苏东坡写的文章在后世是读书人必须学习的?

读书人们羡慕了,他们也很希望自己写的文章能传颂千古啊!

苏轼则在为自己推测到的情况高兴,“果然是我们的子孙后辈,这些文章如今可都没有。”

【一门三父子,位列唐宋八大家,只可惜相比较于会做官的弟弟,苏轼的仕途可是说不尽的坎坷。】

苏轼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苏洵和苏辙也懵了。

刚刚天幕说苏什么??

【苏轼这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就像他在《自题金山画像》里面写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一个比一个遥远偏僻荒凉,那真是道不尽的艰难困苦,有时候苏轼还要靠弟弟苏辙的接济才能活下去。】

苏门三父子:“!!!”

父子三人面面相觑,全傻了。

苏洵声音艰涩:“这……”

苏辙冷静道:“兄长的名字,我的名字,父子三人,再巧合也不可能如此巧合。”

信心满满正要去开封参加科举,随后入朝为官大展拳脚的苏轼骤然听闻自己以后一贬再贬的人生旅途,整个人都有点懵。他抬眼看着同样茫然又有些心疼的父亲与弟弟,然后大笑一声,“这要真是我,那我可是青史留名了,父亲子由理应为我高兴才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两斤熟牛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