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阁中仙 > 第20章 螳臂当车

阁中仙 第20章 螳臂当车

作者:黄意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0 11:47:05 来源:文学城

【20.姚编修一心只问笔端事,叶状元激将不成反中计】

庶吉士选馆落下帷幕之前,起居注官的制度已经先重新修订完毕了。翰林院和内阁在这件事上难得地有默契,都赞同重新设立起居馆,为的就是能够将皇上的重要言行详尽记载。

翰林院坐落在承天门以东的东长安门之外,玉河桥的西南。月仙身为编修,乃是专职史官,每日并不去翰林院点卯,反而需要和祖父姚疏一道入宫当值。

只因为史馆虽是隶属于翰林院,却位于禁中,细究其地理位置,反倒是与内阁毗邻。

史馆共分十馆,东面四馆主理史料编纂,昭兴帝采用了内阁的建议,沿用旧制,将其中一馆专设为起居馆,供起居注官进行起居注的编纂整理。起居注官从日讲官中每日轮换一人,并不设专人担任。至于东面其他三馆,另选史官六人,分别负责六部题奏编纂校阅。

这便是老翰林们口中时常念叨着的“一起居;二吏、户;三礼、兵;四刑、工”。

何良有模有样地学了一遍,连老翰林摇头晃脑捋胡子时迷迷瞪瞪的神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叶颀直笑他,“你把东四馆摸了个门儿清,莫不是忘了,咱们几个可是要成日里待在西六馆修史的。”

西六馆又称上六馆,这里距离奉天殿更近些,除了修著史书,还统揽了六部的公文档案的编纂。

年近半百的侍读学士王顺向来是很喜欢看这些年轻后生的,三年才进一次新人,他们谨慎又大胆的矛盾模样总叫他想起自己初到翰林院时的样子。检讨周肃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瞅着何良手舞足蹈的样子实在太不文雅,当即不满地清了清嗓子。

三个新人这才转过身来,纷纷朝他俩拱手行礼。叶颀不笑了,何良的手也不再比划了,姚栩依然面无波澜,数他神色最为自然。

只消这一个转身,王顺便将这三人的性情揣摩了个大概。何良活泼,叶颀温厚,姚栩不显山不露水的沉稳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十六岁的榜眼,姚栩就是春风得意到目中无人的程度都不为过,这份淡定实在难得。

王顺心中有了定数,拍拍周肃的肩,示意他带着三人熟悉熟悉史馆,便自顾自地往别处溜达巡视去了。

周肃今年三十五岁,是昭兴元年恩科的二甲进士,因他庶吉士散馆考核成绩优异,这才留馆授了从七品的检讨。

若论官阶,姚栩几人都比周检讨高,可到底敬重他是前辈,同他讲话时的恭敬态度就跟在王学士面前并无二致。

周检讨几乎是从头开始参与了《康宗实录》的编纂,他现在就盼着早点编纂完成,好借着皇上的嘉奖升个一官半职,因此指导起姚栩几人也格外的热心。

此时《康宗实录》的编纂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前期繁复的资料搜集与初稿润色已经完成,只剩下最终的誊抄和校对。姚栩的字最好,所以周肃便叫他补了最后一个正本誊录官的缺。叶颀和何良则充了副本誊录官,顺便兼任校正官,负责检查誊录官所抄写书稿的错误。

正本誊录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月仙只需要专心致志地誊抄初稿,将神思凝于笔端,完全不问身边事。她书写的速度不是最快,却能做到字字句句精准毫无错漏,一遍成稿,贵在效率高。

其他誊录官见姚栩手上运笔不停,面容沉静不发一语,都以为他是新人面嫩,且家风清高。虽觉得新科榜眼忒不合群,却也没人敢当面对姚栩指指点点。

午后用了膳,誊录官们总爱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聊天,沏上几壶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解乏提神。

月仙不爱讲话却爱听话,捧一杯茶来漫不经心地检查着自己誊录好的正稿,听上几耳朵闲篇,也给校正官省了不少功夫。

将心神在笔尖上吊了大半个白天,她一点也不觉得烦闷。月仙打小就喜静,别人看她像老僧入定,却不知道她心里喜欢极了这种全神贯注唯我一人的感觉。

不用去在意身边人的举动言谈,天地广远,独她伏案静默。世间万物销声匿迹,唯她一人一书,一笔一墨。真个是,神游物外烦情少,心注书中乐趣多。

这么看来,姚岑托她打听段鸿声,还真是有点“所托非人”。

幸而连濯今年选馆如愿得了庶吉士。他虽有姚栩提点,但考生中有门路的大有人在,纵然他已经尽力保证卷面字迹美观,却终究稍显逊色,也被分派去誊录副本。

副本誊录不比正本,一方面是誊录官的品阶较低,另一方面是氛围相对松快随意。连濯只用了几日便将同馆庶吉士尽数认识,因此在姚栩问起可有建州人士时,他略略思索片刻,便肯定地道:“今年同榜中应当是没有的。”

月仙也不着急,每日安安分分地誊录书稿,实在觉得眼睛干涩了,才起身往院子里去观花看树。

京城的四月天,嫩柳葱茏,远远望去如卧在树冠上的一团浮云,随着微风轻晃颤动,慵懒又婀娜。她也慵懒地歇檐下闭目养神,竖了耳朵听鸟鸣啁啾。

叶颀瞧见姚栩难得出来休息,咬咬牙搁下笔,走到他跟前要搭话,心中却忽然冒出几丝胆怯。

姚栩一身青衣映绿柳,清俊出尘堪入画。这样一个世家翩翩公子哥,真的会愿意多管闲事么?

闭上双目,便会猛然间觉得听觉敏锐许多。月仙听见有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耐着性子等了一会也未听到对方开口,只好自己睁开眼来,“叶兄?可是有事要指教?”

叶颀四下张望了一圈,确认院子里再无旁人,这才鬼鬼祟祟地凑近了道:“姚贤弟可知,这史馆中,修史只是挂个表面名头,实际上天天来这里吃空饷的大有人在?”

倒是略有耳闻。祖父和父亲都专门叮嘱过,朝中不少人盯着这编纂实录的封赏,而誊录官就是史馆中最为鱼龙混杂的一个群体。

史馆并非长年累月地开放,而是逢国史修撰,才得皇上钦命开馆。翰林院的专职史官不少,但编修《实录》这种大体量史书却是完全不够用的,因此便少不得要从其他衙门借调官员兼任史官。

借调也有借调的规矩,通常情况下,左不过是协调了詹事府、春坊、国子监、光禄寺、太常寺和司经局的官员一道修撰。遇到人手急缺,且圣上催促的情况,偶尔也会调来省府州县的官员应个急,共同参与编纂。

纂修官身负重任,需要对史料进行编排接续或是改写引述,须得笔杆子下有真功夫才能胜任。故而纂修官清一色的进士出身,并且大多都是翰林院的专职史官。

但誊录官就不一样了。

誊录工作量巨大,誊录官的数量往往比纂修官多得多。誊录官不论出身,管你是进士还是举人,甚至哪怕只是个秀才,只要你书法美观工整,均有机会被选入史馆。

纂修官要遣词造句,删繁就简,没个八斗高才还真做不来。但是誊录说白了不就是抄书么,写字谁还不会?

抄正本要求最高,副本次之,录稿最次。因此这副本和草稿的兼任誊录官中,便混入了不少好吃懒做之徒。他们每天来史馆点了卯,胡乱抄上几笔字,便聚在一起吹牛胡侃,甚至有人干脆隔三差五地请了假,躲在自己的住所宴饮行乐。

叶颀见姚栩久不做声,以为他怕事,正欲出言使一出激将法。不料姚栩云淡风轻地朝他摆摆手,“叶兄,你我同为专职史官,做好自己分内事务即可。奉劝叶兄一句,不该管的事,还是不要管为好。”

说完,姚栩都没再多看他一眼,转过身径直往屋里去接着誊录书稿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

姚疏为人正直清廉,怎么会有这样的孙子?!

叶颀气得火冒三丈,只怪自己错看了姚栩。原想着他芝兰玉树般的人物,又出身清高的姚家,定然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却没想到此人面冷心更冷。

他梗着脖子,怒气冲冲地走了。殊不知,他不但自己的激将法没使出来,反倒还中了姚栩的激将法。姚栩要的就是他生气,看看此人是真心不平还是存心撺掇。

何良刚校对完手头的一份书稿,瞧见叶颀绷着脸,猜到姚栩八成懒得管这起子事——人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翰林院出来的,这些偷奸耍滑的伎俩大约早就见怪不怪了。

“简直罔顾皇恩,道貌岸然!”叶颀涮笔是越涮越气,紫竹笔杆子敲得那白瓷荷叶笔洗叮当响。惹得另一边的几个誊录官醉眼迷离地瞥了他几眼,又相互推搡着喝了起来。

何良赶紧按住那管正气凛然的狼毫笔,生怕叶颀气急了直接跑去戳姚栩的脑门子,“叶兄稍安勿躁,姚栩未必真的就是个明哲保身的伪君子。”

后半句话他藏在心里没好意思说出来,姚栩能在明德宫把皇上哄得龙颜大悦,可见绝对是个聪明人。倒是叶颀,表面随和实则内心刚强,心有不忿便情绪上脸,别把姚栩得罪了才好!

月仙本以为三言两语气倒了叶颀能让他消停一阵,可没想到这厮回去之后,不仅何良跑来声情并茂地讲了一出他父亲被人走后门挤掉来京修史名额的旧事,连濯也忧心忡忡谈起他和其他庶吉士在史馆的见闻。

她无奈扶额,为何偏偏自己同榜同年中这么多人妄想螳臂当车?

尤其是连濯。

今年的庶吉士们虽然兼任誊录官,但还是以在翰林院进学为要,因此每三日才来史馆帮忙一次。实录编纂的赏赐分到他们头上不过是些银钱,争取在两年后的散馆考核后留任翰林院才是正事。

连浣之不专心做学问备考,反而也来瞎掺和些无关紧要的事。

月仙表面应承,只道此事须得仔细斟酌、从长计议,实则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人是打量着自己傻吗?

放着掌院学士邱慎思不问,跑来找自己一个正七品编修拿主意。

他们希望自己能给祖父递话,但此事牵涉甚广,绝非祖父一力所能解决的。

除非……想个办法叫明德宫那位出手,没准能够釜底抽薪。

我写内容提要一般就十个字,但这一回还是二十字好一点。

这一章所涉及的史书修撰和史馆介绍来源于网络资料以及相关论文,稍作修改杜撰。

薛放:朕怎么觉得被谁暗戳戳地cue了一下呢……

(下一章如无意外应该会在下周二,3月28日傍晚更新,最近申榜轮空,就在每章节末尾做个更新预告,追更的宝们安心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螳臂当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