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白好不容易当上了官却仍然不被重视,众人纷纷为李白感的难过,当看见天幕对李白不受重视赞赏时很不理解。
听完解释后,发现好像是这样没错,李白粉则对此极不赞同 ,诗仙就算是被重视,他依旧会响遇文坛。
“天哪?他怎么敢对皇帝老爷爱答不理,他不怕死吗”,说话的是李家村的李老头,和许多旧时代的农民一样,对于李白的行为他们极其不解。
他们一生之中大部分可能都不见到皇帝一面,平日里接触到最大的权贵,就是地主老爷或是县令,每次见其都是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权贵。
看见李白这么大胆心里下意识为他捏了一把汉,“李老汉,那可是诗仙,而且还是读书人,皇帝老爷对读书人总会包容许多”。
听他那么一说,李老头愈发坚定心中的念想,要送儿子读书考取功名。
“子美兄,天幕不想你当官,你怎么想还是听天幕的话就此放弃”高适继续调侃道,“不试过怎知合适与否”。
【有次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到园里赏花 ,人美花娇,玄宗心情大好,请人宣李白做诗,没想到李白又喝醉了,玄宗没有生气他让李白醉着写诗,李白竟然让服侍皇帝的高力士给他脱靴,杨贵妃给他磨墨才提笔写诗 ,写下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调,特别是第一首堪称神来之笔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佛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
此诗一出,人们安静地欣赏着,赞美之声随即脱口而出,美实在写的太美了,写的太好竟不知道怎么来形容。
一时之间李白将夸奖水平拉高一个高度,不同时空的小伙对姑娘表达爱慕的诗又增加了一首。
见李白如此做态,所有有做为的皇帝和名臣将相们明白,李白压根不适合当官,他太容易得罪人了,当个诗人就很好了。
或许当真如天幕所言,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焉知非福,祸与福当真是说不清楚。
【杨玉环看了后很高兴,玄宗因此对他更加宠爱,给他无上荣华和尊崇,李白并不甘心在此蹉跎度日,便产生了归隐修道的想法,送别好友贺知章和单丘生后,便向玄宗提出了辞职】
天幕上出现一个小人,头上发着火,举双手抗议,还有用红色的字写着,老子不干了。
明朝众臣看着天幕上的小人,内心默默流出眼泪,如果可以他们也想对陛下说我们真的不想干了。
纵观历朝就数他们最惨,拿着勉强能糊口的工资,做着最累的工作,假期还没多少,偏偏不能辞职,当真就一个惨了得。
【眼见挽留不了李白,玄宗大手一挥送给了李白一大笔离职金,老板大气,要是喵喵的老板也可以给喵喵一大笔钱就好了】
(我的老板也这么大气就好了),(玄宗,对不起玄宗,我不应该嫌弃你的,要是老板像玄宗那么大气就好了),(哪怕十分之一也好)
【李白从长安离开后,不久便在洛阳偶遇了科举失败的杜甫,对于他们相遇当代文学家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价道,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仿佛太阳与月亮的相碰】
(总算是相遇了)(杜甫小迷弟正式上线)(莫逆之交)(李白和杜甫中国文坛最闪耀的两颗星在此刻终于交汇,好激动,好激动)(诗仙和诗圣诶)
【此时李白43岁,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而32岁杜甫当时还碌碌无为,交谈中李白对杜甫诗非常赞赏,两人一见如故成了朋友,这些日子他们白天相携游玩,晚上纵情饮酒,交谈甚欢,对于杜甫而言,这可能是他今后苦难日子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呜呜呜,我的杜子美啊),(要是时间能定格在这一刻就好了)
李白看着杜甫不知如可做声,高适开口道“子美,你……”杜甫淡然一笑,“太白兄,达夫兄,以后记得多写点诗给我”,“一定,一定”。
杜甫粉一想到杜甫今后的遭遇,不由得为其难过,心疼杜甫接下来的遭遇,而有人则通过杜甫想到了自己,也对其升起怜悯之心。
【杜甫对李白感情很深刻,写过很多诗赠给李白,比如说《赠李白》,《春日忆李白》等等,李白则情感淡然,可能是因为好友众多缘故吧】
【747年,46岁的李白遇见了人生最后一任妻子,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楚客的孙女宗煜,又一次成功入赘豪门,两人还流传着千金买壁的佳话,一次豪饮后,李白酒醉梁园,一时兴起,挥笔在墙上写下《梁园吟》后被前来欣赏宗氏千金买下,由此诞生了千金买壁的典故】
【两人婚后非常相爱 ,可好景不长,755年,安碌山叛乱,战争波及范围很大,他们不得不逃往庐山避乱,后人将此次战争称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仅导致了大量人口和财富的流失,也使得唐王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削弱,为后面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安碌山他怎么敢的”李隆基满脸不可置信,他极其自大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权力玩弄非常娴熟,他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竟会被安碌山反咬一口。
远处传来一阵骚动,“何人在此喧哗”,“陛下,安碌山留不得,趁其还在应下手除之”说话之人是宰相张九龄,其他大臣纷纷符合“请陛下斩杀安碌山”。
李隆基有些犹豫,安碌山挺得他心的 ,一时竟有些不舍,可见神迹所提的危害,当即狠下心来,下旨捉拿安碌山。
旨还没下便听见仆人来报安碌山来了,此时安碌山恨死天幕,说李白就好好说李白,提他做甚。
就算要提也得等他回去在说吧,天幕天幕这次你可害苦了我老安了,安碌山二话不说骑着马快马加鞭敢往皇宫。
他知道那些老臣绝对不会放过自己,自己得赶紧跟李隆基那小子磕头认错,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要是晚了说不定就真的完了。
一见到李隆基,不顾在场的大臣,一个劲的磕头认错 ,挨了一顿皮肉之苦得以保全性命的安碌山磕头致谢,感谢皇恩浩荡。
天幕没有点明之前,安禄山就已经不小的野心,天幕点明他未来会造反后,他的野心被彻底点燃。
安禄山他一边庆幸自己能逃过一劫,一边又有些瞧不上李隆基,要是我一定不会放虎归山,
想到此一丝鄙夷从安禄山眼底一闪而过,但被掩饰的很好没有被人发现,李隆基并非不想将安禄山斩首示众。
可他悲哀的发现,由于他的纵容安禄山的实力已经大到不可小觑 ,无奈眼下李隆基只好将他囚禁,之后在想办法将其逐一化解 。
其他时空安禄山要么因为太弱被人找到杀了,或隐姓埋名逃命,要么就直接反了,让安史之乱提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