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甘为外室 > 第9章 返乡事宜

甘为外室 第9章 返乡事宜

作者:秋不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20 10:22:07 来源:文学城

沈熙此时如鱼得水般嬉笑着,而吴嘉平在一旁陪笑着;手心被攥得出了汗,眼神顾到一旁的伊乐,后者递给她无奈的微笑。

沈熙是外地富商的千金,自小在大宅子里长大,善于交际。

刚开始沈家与顾家门当户对,在当地是做生意的好手,嫁过来不足一年,沈熙一家逐渐衰败了起来,再加上顾家越做越大,两家早已今非昔比,现在成了沈家依附于顾家。

归功于沈熙会讨好人,即使没了娘家做靠山,一张能言善道的嘴讨了顾夫人欢心,到现在还似刚过门时的风光。

沈熙身子朝吴嘉平位置伸了伸,为了显得诚恳一双眉挑了起来,之后娓娓道来:

“饭后也是无事,你初来乍到想必对一切还不够熟悉,不如由我来给你介绍如何?”

“我还想着待会和姐姐说会知心话,既然姐姐这样安排了我就听姐姐的。”

吴嘉平扯着嘴角应了下来,使彼此多熟悉的事她还是应当做的。

沈熙得到满意的回答笑意更甚,嬉笑间不过刹那笑沉了下来,随即慌慌站起身,歉意堆积到了面庞,对着桌上的两位说道:

“瞧我这高兴糊涂了,辰儿该醒了,我要回去给他打点着,要不然醒来见不到我又该闹了,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说着已经站起身来,往屏风外退去,顾夫人没多说什么,摆着手让她快快回去;走至门外还不忘叮嘱着吴嘉平,让她等候着自己,忙完了再去找她。

京城,苏逸在丞相府前准备着返乡的事宜。

昨日宫宴到了尾声,周璟当着众官员的面下了圣旨,给科举前三甲的才子封了官职进了翰林院,金银财宝也一并送到了各住处。

陈靖不止一次荐过苏逸,之所以要在宴上封官,也是周璟用心之举,他想借此对陈靖说:你的人我会重用。

返乡的路不似来时的艰辛,有马车相送;圣旨上说一个月后要返京任职,去掉来回在家也只能待不足十天,丞相下朝时苏逸已备好了马车,可见他返乡情切。

一切备好后苏逸去了前堂与陈靖拜别,顺带感谢这几日的照顾;丞相看他的情绪比往日欢愉,想起自己志学之年时的朝气蓬勃,只觉得欣慰:

“你高中状元如老夫所料,皇上也是格外看重你,当着百官面厚封可是绝无仅有的荣誉。”

数日相处下来,苏逸不像初次见面时对陈靖的惶恐,现说起话来也是心平气和:

“苏逸明白,皇上是看重丞相才给我这等荣誉,丞相对我照顾有加,我应当感谢丞相。”

陈靖对上他的目光,不过一瞬间,坚信了心中的想法,看似询问道:

“返京任职你应居住在京城,不过你现未有府邸,住的只能是官舍等地,条件比不上这里,我想……不如以后在这居住可好?”

这里固然好,苏逸也是有顾虑,寄人篱下总有不自在的地方,再加上他有让父母进京同住的想法;即便这好说,可他的心里有了一个人,他想早日与那人成为家人,总不能到时候还在旁人的府邸。

“丞相……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一人好说,可我不是一个人……”

苏逸语塞,支支吾吾要去推辞。

陈靖想好了对策,站起身来走近了苏逸,后者站起身相应,两人对视着,明显陈靖的气势要足:

“我知你的顾虑,丞相府很大,有几处院子搁着无人居住,我已告明皇上,把几处院子赠予你。”

听到这里苏逸除了顾虑之余更多的是吃惊,他觉得自己受丞相看重不过是利用,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现在把看重做到这种地步让他有了疑惑。

“苏逸实在惶恐……”

他回了一句,而陈靖依旧自顾自说着:

“丞相府与这几处院子见建个墙,有了墙就是单独的门户了,你也不用有所顾虑,我只是觉得你我二人着实有缘。”

语毕,苏逸的眉头舒展了下来,既然回拒不了就说服自己:

“苏逸听丞相的……”

出了堂屋门,明亮的太阳显得好不真实,有了心事步伐就缓慢了下来,不再急着整顿马车。

吴嘉平给的荷包他还在贴身佩戴,平常无事时就拿出来端详,里面的银子他未动分毫,他想知道把这一袋子碎银子给吴嘉平看她会是什么表情,一定是吃惊的吧,她会吃惊于一个馋嘴的小子居然忍住没乱花银子。

小时候进城,苏逸见到食摊就走不动道,非要买一个才肯罢休,囊中羞涩的吴嘉平嘴上说的凶,最后翻遍口袋拿自己的钱给他买来,最后还嘟囔他一句留不住钱。

苏逸收回荷包,笑的灿烂,他想起一件事,比任何事都要重要,他要给心念的人买一根簪子,这是约定,他记得。

京城世家小姐多,银楼也少不了,苏逸是男子,对此不是通晓,带着随缘的心态去了,只求要个眼缘。

穿过重重门楣,撞见陈望舒带着丫鬟在府邸主门处闲逛,苏逸有了主意,自己不懂首饰但陈望舒懂,遇见了正好借此问问哪家银铺的手艺好。

陈望舒手捧着干果往嘴里送,身旁的丫鬟手拎着布袋,不出意外袋子里也是干果;她在主门处转悠着,时不时往敞开的门户外张望,后有稍作沉思渡步,如此重复来回。

苏逸一声呼唤,她拍手打掉手上的果碎,把丫鬟手上的布袋拿了过来,敞开了袋口招呼着苏逸,苏逸摆手回拒。

说明缘由,陈望舒嘴角就没下来过,说出来的话也是让人遐想:

“簪子?苏大状元怎么想起送人簪子?我听说送发簪同为送定情之物,是正妻所有,你该不会是另有所图吧?”

陈望舒怎么一说,苏逸被戳中了心事,耳垂染上红晕,动作变得杂乱无章,说话也没了底气:

“陈小姐只会说笑,我不过是想知道那家银楼手艺好……所以小姐莫要猜了。”

苏逸背过了身不去看她,陈望舒只觉得他藏不住事,明明把心事都写在脸上了还怪人看出来。

“首饰嘛,城东有一家‘白玉堂’受小姐们的喜爱,我也托人采购过几次,手艺是没得说。”

陈望舒说得认真,是真的在细细筛选着店铺,说得这里干咳一声:

“我知道你肯定不懂,不过我去了就能为你挑出最独一无二的发簪……”

言外之意明显,陈望舒想出府邸,而苏逸就是她的借口。

苏逸只听进了上半段话,他想让亲自选出的发簪戴入心念人的发间,还没等陈望舒说完便直接了开口:

“谢陈小姐好意,我觉得独自一人去没什么不好。”说完弯腰拱手就要退下。

陈望舒略带失望,嘴角弯了下来,苏逸带着“歉意”离开时说了一句玩笑话:

“与你去银楼挑首饰的事就让付成颂将军来做为好。”

语气很飘,可就是怎么冷不丁的一句话让陈望舒愣了好久,直至苏逸没了踪影,她被羞到手足无措,一路小跑回到闺房。

时间紧迫,苏逸步伐紧张,一来一回也没费多长时间,赶在了巳时前回来,将发簪藏入袖珍便起了程。

……

婚后三日要回门,吴嘉平早早起了床,床榻依旧是她一人就寝,顾云舟不知耍哪门面子,除了在长辈面前装装样子,私下他金舌蔽口般冷漠。

吴嘉平只觉得好笑,其实要是顾云舟真如他在长辈前面的装模作样,倒是个不错的适婚男子。

顾云舟心里像横了一根刺别扭,她不满意他爹顾济华为他包办的婚姻,对吴嘉平却是厌恶不起来,如此矛盾着心里就坳拗着,他只能用让人不理解的方式发泄不满。

吴嘉平在今日莫名兴奋,盘发时都哼着小调,连面上的胭脂都要亲力亲为,伊乐清闲了,在旁边指点着。吴嘉平面容姣好,施了淡淡的脂粉更耐看,衣衫也换成了轻便的,这是她有意所为,想着回了家还能似未出阁那般。

许是太兴奋了,在院内见到顾云舟时忍不住发问道:

“你说,我这一身怎么样?”

两人一同往外走,顾云舟被问得发愣,只是因为这是他俩首次这么说话,竟产生出了紧张感;目光移向身旁的人,乍一看没什么变化,细细一看那双明眸比前几日亮了不少。他能说出许多话,出了口只变成一句:

“挺适合你的。”

得到回应的吴嘉平很满意,适合的意思不就是好看吗,这也是一种夸奖。

她回望着顾云舟,见对方忽的把头转向一边不看自己,她也是习惯他如此,简单地礼尚往来也回了句:

“你也不错。”

不像是夫妻,更像刚熟知没多久的挚友。

顾济华在出发前仔细叮嘱过顾云舟,让他不要有公子哥的架子。

去往郊外要走一段颠簸的路,两人坐在马车上,外面是人的杂噪车上是令人窒息的平静。吴嘉平家不是什么高楼庭院,是石瓦木梁搭建的的小院,门口的小道只够停下一辆马车。

两人一同下车,下人们依次将礼品抬进了门户里,而吴父吴母也早早做了准备,知道能拿出来招待的不多,还是大费周章弄来不少好酒珍馐,叫上自家的亲朋好友一起热闹。

顾云舟是个会来事的人,他只是风流爱玩,要是正经起来还是个知礼仪懂分寸的人,牵着吴嘉平的手进了前堂就称呼起了“岳父岳母”,让两位老人受宠若惊,瞧这一对新人算是和睦,吴父吴母也是放宽了心。

一开始吴家的晚辈不敢上前与顾云舟搭话,见他一身的富贵在这里鹤立鸡群,生怕他瞧不上自己。

席间的顾云舟主动向一位青年问话,有一就有二,以至于后来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不是他对顾济华的话牢记于心,而是顾家来了不少下人服侍着,万一其中一位见自己态度不端回头转告给他爹,有恐这个月银子不保……

再次回到家的吴嘉平感慨万千,看着院中的一墙一木有了些许伤感;今日的主角是顾云舟,一群人围着他,吴嘉平被挤到了屋外,无所事事就出了院门,往相邻的苏家走去。

苏父在吴嘉平家里帮衬着,苏家院里只有苏母在忙活,门没有关实半敞开,她像往日那样顺势推门而入,轻声唤一声:

“苏伯母。”

苏母从木椅上站了起来去迎刚跨过门槛的吴嘉平,对于她的到来苏母更多的是欢喜,也不管手上忙活的劳作就拉着吴嘉平往屋里走:

“之前你还是小丫头的时候天天在我旁边我都习惯了,你现在嫁了人我倒是很不适应,你来了我欢喜了不少。”

苏母说的是真心话,她看着吴嘉平长大知道是个贴心的丫头,加上与自家小子关系好,整日来回串门早就如一家人一般,要说不想念是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