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扶云直上九万里 > 第230章 一摊烂账3

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230章 一摊烂账3

作者:佛罗伦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23:21:54 来源:文学城

晚风拂过池塘,吹起涟漪不断。

赵鸢不知梁国公是真心,还是只为试探,她始终不改心意,也不改说辞:“我回长安,只是为了给淳于报仇。”

“你是世族之后,何苦为了一群贫贱之辈,连你的出身都不要了?”

“因为在你们都看不起我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一条可行之路,淳于为我出生入死,恩义难负。”

“杀死司马相鱼的,并非我一人,你舅父能身居高位,必然事事三思,岂能给自己留下把柄?杀司马相鱼的人,是我和长安四大家族共同挑选的,你要么忘记此事,要么铲除所有长安世族,你能么?”

“您口中的贫贱之辈,竟要出动全部长安世族,真是有些可笑。”

梁国公突然话锋一转:“赵鸢,肃王的儿子,还活着对么?”

梁国公在套话,赵鸢不敢露相,她掐了住自己的手心,逼红双眼,装作义愤填膺地瞪向梁国公:“昭哥死了,被你派去的人活活捂死,东宫老臣为他殉葬。你们杀了孩子,逼死老者,为了皇权,你们做出了禽兽不如之事!”

“肃王的孩子是否在世,终南山的积雪消融了,派人去益州一探便知,我不必和你废话。今日找你来,是为国库之事。”

沉浸在东宫悲剧里的赵鸢蓦然回神。

梁国公道:“不是我独揽国库,不愿开库赈灾,而是国库根本拿不出赈灾银。”

“不可能!太宁新法后,我大邺正当强盛之际,国库怎会拿不出赈灾银!”

梁国公语重心长道:“不是我狠心要百姓被活活冻死,而是若百姓知道朝廷拿不出赈灾的银子,这是覆国之祸!”

梁国公身在最高处,没理由编出这样的谎言自找麻烦,此事只能为真,赵鸢震撼不已,问出一句多余的:“那...银子呢?”

“肃王之前,一直是陈国公担任户部尚书,雪灾伊始,户部发现国库亏空,我立马私下审陈国公,他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半个字。现在陇西马场归他所有,尽管他已经小心行事,但若是查马场的陈年烂账,还有机会将他收押治罪。”

“您想由京兆府来办此事?”

“陈国公已非皇亲国戚,动他犯不着惊动三司,且此事意在审出国库银子的下落,尽量不要兴师动众。”

赵鸢手心搓了搓袖口,擦去汗水,不解道:“春闱是一大笔开支,国库连赈灾银都拨不出,何来银子支撑春闱?”

梁国公忽笑道:“你以为,我如此看李凭云不顺眼,却仍要留他?”

“您就直说吧,我猜不出你们的心思。”

“太宁新法施行之初,你父亲和陈国公势同水火,陈妇也知道其父兄秉性贪婪,便为新法另开‘右库’,新法的进出不必通过户部,独立于国库,国库虽空,右库仍然充裕,现在是新法养国库,李凭云至关重要。”

赵鸢入仕以来多负责刑杀,虽她是见证太宁新法问世的人,又是由她父亲一手操持,可因职责不同,又要避嫌,她始终未真正触及过太宁新法。

甚至直到今日,她才知道女皇为新法另设内府。赵鸢在心中自嘲,在女皇心中,她永远只能做一枚棋,而李凭云却是她心中的操盘之人。

梁国公亦嘲讽道:“我从未看得起陈妇,却没料到,救了大邺江山的是陈妇。”

赵鸢连忙作揖:“灾情已经结束,民心安稳,追查国库亏空一事,刻不容缓。”

回官署的路上,赵鸢梳理眼前乱麻,虽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查清国库亏空一案,可也得防着梁国公借此事转移她的注意,趁她不备派兵去益州加害昭哥。

没有淳于相助,各路麻烦争先恐后地涌来,她敲着眉心的流云纹,试图敲开忧思。敲着敲着,便耐不住疲乏睡了过去,赵鸢难得睡到日上三竿,难得有沐休,她醒来梳洗一番,拎着酒壶去了六子和高程的墓地。

一壶酒给六子,一壶酒她自己喝,她对高程说:“你娘让我看好你,你年纪小,不能饮酒。”

赵鸢闭上眼,高程的死状浮现眼前,她默默道:“陈国公终于要落到我手上了,我到底要如何做,才能为你报仇雪恨。”

天色湛蓝,云层温柔地为她遮住太阳,赵鸢缓缓睁眼,又看向六子的坟墓:“您江道主也真不是省油的灯,藏了高程尸骨这么多年,我想把陈国公押到高程面前磕头忏悔,都做不到。”

少年的记忆不断侵蚀着她的心,明明一起走上这条路的,可最后只剩她形单影只。

赵鸢拂去衣上的尘土,起身时,身后传来一声热络的“赵大人”。恍惚之间,赵鸢以为是六子在喊他,回首看到的却是七子。

墓地被她的人包围,七子赔着笑对衙卫说:“我是贺府尹的相识,不是瞎攀亲戚的!”

赵鸢让衙卫放七子进来,小声问道:“你为何来了长安?昭哥呢?”

七子道:“您放心,太子殿下母子三人平安无事,益州一切都好。”

“昭哥回长安了?”

七子寻思着自己也没说漏嘴,赵鸢如何得知?不过李凭云吩咐过,送昭哥回长安一事不必刻意隐瞒赵鸢,他道:“赵大人真是聪慧。”

“谈不上聪慧,只是上了太多李大人和江淮哈的当,太了解你们了。太子安置在何处?”

“在扶云道的旧址,无人会怀疑到那里。”

赵鸢在脑海中搜罗一番,扶云道旧址,她只知道鱼观楼一处,现在已辗转落入沮渠燕之手,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烟花之地。

“你们竟将太子藏在烟花之地?”

七子解释:“您舅父的人盯得紧,现在只有安不安全、隐不隐蔽一说,哪还有空分什么烟花之地。”

昭哥已经被接到长安了,是否说明李凭云将要动手?届时长吉又要何去何从?

赵鸢这才想起来问七子:“你不在鱼观楼保护昭哥殿下,来这里做什么?”

七子挠挠头:“我来看六子哥,这两年过年都没能给他烧纸钱,怕他在底下穷得叮当响,来世还偷东西。”

赵鸢道:“纸钱我烧过了,来世他一定腰缠万贯。”

七子拜了拜江淮海,同赵鸢一起离去。赵鸢琢磨着,要不要把梁国公让自己调查国库亏空一事告诉李凭云。

正是农忙时,发明农耕工具、修建水利,正是李凭云最大的爱好。冬季里的雪灾让农田严重受损,开春以后,李凭云他三天两头往田地里跑,时常不见人影。

文士常年伏案,肩腰腿全是伤病,赵鸢和李凭云都不例外。李凭云固然是万能的,她也不能把他当牛马使唤。

赵鸢着手彻查陇西马场。陇西马场曾在她手上多年,刘颉登基时,她将账本全烧了个干净,又经李凭云之手,她和陇西马场彻底脱离关系。马场虽和她无关,但敛财的手段只有那几种,每条线上都派人盯紧,不愁查不出问题来。

她是查此事的天选之人,不出五天就被她查到陈国公向有地的乡绅地主兜售马场收成,以低价换取他们的土地,再高价转租给贫农。

一个镇子的人都能作证,人赃并获,当夜陈国公就被带回了京兆府审问。

若陈国公落在别人手上,单凭兼并土地、哄抬地租两罪,难以将他定罪,只要他给够好处,官府就会放人,但很不凑巧,抓他的人是赵鸢。

赵鸢藏在贺乾坤的面具背后,听着他满口狡辩,听乏了就打个盹儿,倒也无人发现。

陈国公落在他手上,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比起给他定罪,真正重要的是查清国库的烂账。

陈国公不知贺乾坤就是赵鸢,被送向暗牢时,仍在狡辩:“贺府尹,我给官家养马的,你给官家办差,咱们都是一路人,何苦自相残杀。”

“谁跟你是一路人了?少往自己脸上贴金。”

知道陈国公被关进暗牢里,赵鸢才摘下面具。

陈国公似是看到了厉鬼,露出恐慌的神情:“赵鸢,你不是已经死了么?”

赵鸢将面具倒扣在桌上,坐在官椅上:“赵鸢是死了,旧仇未报,怨气难消,便化作厉鬼来报仇了。”

赵鸢和陈国公的旧怨可真是数之不尽,自赵鸢进入尚书省那刻起,陈国公没少给她使绊子,就连陈国公自己都想不清她说的是哪一桩旧仇。

“太宁年间,你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国库,任人唯亲,而今国库出现了巨大亏空,历任户部尚书都难逃审讯,您运气不好,碰着了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是如此。当年陈国公为难赵鸢的时候,万万不会料到有一日自己会对她跪地求饶。

“赵鸢,你也是陈后的身边人,陈家的银子向来由我父亲亲自掌管,他已经被李凭云挖去双目,折磨致死了,这笔账不该落在我头上。”

赵鸢做了十年刑官,刑官从不以德、理服人,尤其是她,外表弱质,手腕更要强势,才能服人。如今她不用假装强悍,面无表情的时候,不怒自威,无情的双目让陈国公这官场老狐狸都不禁发怵。

“您也知道我有酷吏之名,刑部三百六十刑,我不介意在你身上用个遍,你若有骨气,就立马自尽,若既没有要活下去的智慧,也没有求死的魄力,我会折磨得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陈家大势已去,门第凋零,陈国公唯剩零星的尊严,他朝赵鸢啐了一口,骂道:“你这贱奴,枉我妹妹对你视如己出,你竟如此对她的兄长!”

赵鸢不假思索地命令道:“赵十三,拔出舌根,留一只能写认罪书的右手即可。”

一通酷刑下来,陈国公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赵鸢走出暗牢,夜风送来梨花香,掩不住她身上的血腥味。

赵十三紧随其后:“人昏过去了,老东西一把年纪,孤苦伶仃,也怪可怜的,你要不然就直接给他个痛快。”

赵鸢道:“我折磨他,是为泄私愤,他尚未说出银子的下落,国库亏空一案,还不能算到他头上,大邺的法度不容我处死他。”

“先皇在位时,就听说宫中内府就一向吃紧,但当时没遇到大灾大难,世族和藩国的进贡充裕,没遇到非开国库的情况。”

赵鸢:“当初歧天之乱,西洲动荡,当有一笔军饷支出,陛下出征前也没开过国库?”

赵十三神秘兮兮道:“这事儿可是机密,你不得告诉任何人啊。”

“快说吧。”

“内府的银子吃紧,陛下几次三番想要开国库中饱私囊,都被李大人拦住了,宫里吃穿用度的支出,都由陇西马场支撑着,负责陇西马场的人,本是女皇时期的柳太监,后来柳太监被家中奴仆杀害,陇西马场无人治理,陈国公是个敛财的好手,李大人提议由陈国公治理马场,不久后就逢西洲之乱,陛下亲征,满朝文武无一同意,朝中无相,三省长官们不准开国库,陛下为这事,险杀了一拨户部官员。”

“那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

“这就是机密之处了,是陈国公向军中捐献了上万两白银,化解了朝堂的危机。”

赵鸢沿着草蛇灰线向前摩挲,越发觉得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把刘颉推向西洲。若非她搅局,按照陆木生的天罗地网,刘颉仍会死于西洲。

不过,既然刘颉也没开国国库,也就是说,国库亏空一事,和刘颉的统治没有关系,刘颉甚至还没来得及瞧见国库的样子,就丧生在了遥远的陇右。

国库亏空案,看来要追溯到女皇时期了。

赵鸢愁眉不展,此时一小吏弯腰跑来:“贺府尹,新来的主簿上门报道了。”

今年吏部选官的考试还没开始,怎就有主簿上门了?赵鸢道:“为何我没听说过此事?”

小吏道:“您要不知道,小的更不知了,那新来的主簿左手拿着春闱的泥金贴,右手掌着盖了吏部印的上任书,咱一小喽啰,也分不清真假。”

“他可自报姓名了?”

“报了,自称新科状元,徐微。”

赵鸢听到这名字,两眼一昏。徐微虽是今年的状元,但他年纪比赵鸢父亲还要大,更是李凭云的“徒弟”,这是要来帮她还是监视她?

虽说是同盟,可李凭云事先不与她商量就塞人过来,赵鸢越想这事儿越气上心头。她换了身洁净的衣物,先随小吏去京兆府门接见徐微,人到了门口,私下张望,却不见徐微身影。

正当赵鸢以为徐微等不到她回家睡大觉时,小吏指了指台阶上瑟缩的一团。

“贺府尹,正是此人。”

一古稀老汉背着竹筐,抱膝坐在台阶上,看起来是睡熟了。赵鸢没有扰老汉睡梦的习惯,叹了口气,吩咐小吏:“带他去官舍里休息。”

小吏问:“那您呢?何时让他上任?”

赵鸢道:“我去透口气,有事明日再说。”

赵十三问:“要去何处?”

赵鸢道:“鱼观楼。”

小吏口无遮拦道:“您要去逛窑子?”

赵鸢有口难言,只得点头:“本官为了公务废寝忘食,不能逍遥快活么?”

赵十三道:“老爷逛窑子,关你屁事,干好你自己的活!”

离开京兆府的范围后,赵十三问:“你要去找李凭云算徐微的帐,可他未必在鱼观楼里。”

赵鸢自信不疑道:“他必在。”

昭哥藏在鱼观楼,李凭云岂会置之不理?李凭云对所有人都只有欺瞒利用,包括她,唯独昭哥是个例外。昭哥不能四处乱跑,所以赵鸢笃信李凭云一定会去见昭哥。

李凭云这人,总能三不五时给赵鸢一些“惊喜”,今夜李凭云在鱼观楼没错,然而在李凭云身旁的,是一个她万万没想到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