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伏愿夫人万万岁 > 第22章 第22章

伏愿夫人万万岁 第22章 第22章

作者:不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14:15:19 来源:文学城

这下里京五贱只剩下四贱了。

“苑归今他身体不适……咳,他忽而上吐下泻,被迫离席。”张佩中与司辩解释道,“咱们这边换清见上首席。”

“在此。”清见合上书卷,拱手向司辩打了个揖。

张佩中回到侧席时,用极为含糊的声音问清见:“是不是你给他下药?”

“你知道就行了,别传出去叫别人听见。”清见一边同他玩笑,一边敛衣上前。

张佩中在背后笑着小捶了他一拳。

清见换席坐定,发觉正对面的乌悦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方才与乌悦相对抽签时,乌悦还将抽到的签给他过目,甚是轻蔑。

不知何故这么大敌意。

“秦能破六国,其根本原因在六国的君主、臣子失能。”乌悦面色冷静地陈述论点,“以申不害变法为例,窥见弱国治内,君王刚愎自用、疏远贤臣,以致国内蛀空,兼有外敌形成威慑,最终导致国破。”

他对此稍加阐述之后,刻意瞧向清见道:“谏臣失能,君王昏庸,六国便落了个不攻自破的结局。”

台下喁喁不断。

乌悦的话须叶听得耳熟,她回忆了片刻,发觉乌悦是援引了清见对梁王党的评价。

“主权者刚愎自用、疏远贤臣,以致国内蛀空,兼有外敌形成威慑。”

这是清见在为茂王游说时的原话。清见一向对外称百里竟生刚愎自用,而其他梁王党私下暗斗日久,心向不一,所以梁王党虽然壮大,但必不长久。

乌悦的论点看似并不出彩,实则是专切要害,要清见亲手推翻自己从前的论述。

不驳倒他的话等同认输,驳倒他的话不利于后面的游说。

这个圈套倒是十分棘手。

但看清见,似乎对此没有什么反应。须叶隐隐担忧他已经被乌悦绕进去了,稍稍不慎留下只言片语,日后被人利用。

轮到清见陈述论点,他无奈一笑问乌悦道:“你连辩辞都懒得写么?”

乌悦向清见展示了自己写的辩辞,足足有三十五卷,一卷不少。

对比案上苑归今写的寥寥几卷,清见十分服气。

的确有备而来。

“乌先生的话我本不想多作评价。”清见大义凛然地说道,“但将秦破六国的原因归咎于六国君臣无能,未免格局太小。”

他接着说道,“以说客的角度来看,虽敌众我寡,但六国之间信息滞后且不对等,秦人利用了这一点瓦解六国联盟,使得敌人相互制衡,最后得以逐一击破。”

乌悦身后的侧席开始发问:“苏大人的意思是,若六国都受一位君主统辖管理,没有信息误差,那么无论这位君主如何昏庸无能,都有机会抗秦啰?”

清见不着急回答,只是与他笑道:“这位辩客既然设下假定,那在下愿意顺水推舟,假定六国联盟由一位理想君主统辖管理,这位君主,我们将以‘六国君’代称。阁下以为,若这位‘六国君’是位昏君,与秦对战是否有机会成功?”

“当然没有。”侧席不假思索。

清见又问:“方才我们假定他是位昏君,现下我们再假定他是位明君,与秦对战又是否有机会成功?”

乌悦听罢即刻皱起了眉头,然而来不及阻止,侧席已经脱口答道:“那可不一定!”

“所以你们认为,若这位‘六国君’是位明君,与秦对战也可能失败?”

对面侧席自信答道:“正是如此!”

对方的答复过于迅速,清见身后的张佩中还在掰着手指头沉思,尾席上的裴隐之已经低笑一声,直接总结道:

“方才乌先生说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君臣昏庸无能’,即‘君臣昏庸无能’直接导致‘抗秦失败’,推之,‘君臣不昏庸无能’只能导致‘抗秦成功’,因为若是‘君臣不昏庸无能’也会导致抗秦失败,那么君臣的昏庸与否,就不能作为抗秦失败的根本原因。瑞熙通辩已然无法自洽说法了。”

他道罢坐等司辩裁决,座下皆惊叹不已。第一回合至此,清见不再发言,只是看着乌悦淡笑。

“苏清见的应变属实敏捷,对面那小子压根不是他的对手。”有人低声道。

而乌悦的拥趸则破口大骂:“这个侧席提问的王八蛋到底是哪里来的蠢货?!”

友人从旁安慰:“这也不能怪乌悦的侧席,是苏清见故意埋下陷阱,他回答可能失败,就否定了自己的论点,他回答可能成功,就肯定了苏清见的论点。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会自相矛盾。”

清见没有去驳倒自己曾经的立场,而是让乌悦不能自洽其说。

须叶也略吃了一惊。

“方才的问答,都是在假定的基础上完成的,不能作为定论。”乌悦向司辩道,“我的侧席有些许不适,可否先中止辩议稍作休息?”

司辩翻看辩辞商议之后,同意了乌悦的请求。

“你大爷的,玩得这么赖?”张佩中嗖的一声站了起来,用食、中两指指着乌悦道,“小心日后生儿子没□□!”

台下因这话哄笑不止。乌悦抬袖,与司辩道:“对面侧席公然辱骂诅咒在下,还请司辩秉公处置!”

司辩正欲开口,张佩中收回两根手指,装孙子道:“冤枉啊,司辩!我只是在关心乌悦的身体,提醒他小心注意日后生儿子没□□,何来辱骂诅咒一说?”

“佩中,实在不大体面。”清见起身相劝,裴隐之也对司辩道:“假定猜测,佩中只是假定猜测,不能作为结论!”

司辩道:“张佩中出言辱骂对手,本场禁止参辩。”

“混账!”佩中听罢怒火中烧,抓起手边的砚台便朝司辩砸了过去。不曾想,这一砚台砸中了在中间调停的队友齐秋,后者瞬间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情绪激动的张佩中和对面侧席扭打之后,也被两个壮汉拖了出去。

“里京五谏,你们还要继续参辩吗?”辩议中止时间结束,司辩侧首询问满身是墨的苏裴二人。

这边只剩下他们俩了。

小场面。清见只当作无事发生,淡定与司辩道,“请继续。”

轮到己方侧席发问,然而清见身后已无侧席,仅有身在尾席无权发问的裴隐之一人。

清见轻叹一声,说道:“乌先生,我想问一问:你以为六国之败,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这……当然是必然结果。”乌悦已失去了方才的自信,犹疑着说道,“先前我已论述过,谏臣失能,君王昏庸,六国便不攻自破。六国联盟瓦解是不争的事实,六国联盟的瓦解与六国君臣缺乏远见息息相关,即便说客没有从中促成强强连横,即便对手不是秦国,六国君臣也将葬送已有的一切。”

他还在暗指梁茂之争么?

清见颔首:“你说得对,六国之败是必然结果。时至今日我们可以预见,若六国君臣积极变法、政客焕然一新,是否又能颠覆最终的结局?或者这么讲,以乌先生的观点来看,不那么昏庸的六国君臣合力攻下了秦,局势会将如何发展?”

“我们辩的不是这个,你这是在歪曲辩题。”乌悦的侧席高声道。

然乌悦却在沉默。

清见知道他现下所想的早已不是六国与秦,而是梁王和茂王。

梁王党仅仅是败于昏庸自大么?如果梁王党重新洗牌呢?他日梁王登基,朝中梁王各派的局势会有改变么?

可梁王党发展至今,并非一朝一夕可改,各方势力还是会为自己的私欲斗得头破血流。

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片刻后,乌悦略一低首:“即便是真攻下了秦,他们也将在土地归属问题上继续内斗。”

各自不满于盟友所得,不满于地位不对等,叫说客抓住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促使他们相互制衡,最后逐一击破。

六国之所以败,因为它是六国。

与昏庸无关,与人之本性相关。

“孟姑娘。”这时候,厮混回来的九九走到须叶身边,玉手一掩与她贴耳说道,“伶娘托人传话来,说你想知道的都查到了。”

须叶见司辩判了里京五谏胜出,再度与九九道谢。

九九似笑非笑:“怎样?这场辩议精彩么?”

“没输。”须叶总结道。

须叶远远注视着清见,只见对面的乌悦亦起身走向他,在他身前停了停,与之视线相对后,乌悦面色微红、羞涩地朝他行了个齐眉拜手礼。

见状,清见赶紧回礼。

两人谈得甚是认真,须叶发觉自己好像重新认识了他一般,既熟悉又有些许陌生。

他会说些什么呢?

是“承让承让,其实你也不错”还是“我替张佩中与你道个歉,他不是故意的”?

须叶对此没有一丝头绪,但天色已经不早,她对九九道:“还有些事要办,我先走一步。”九九答应了。

方才伶娘的人过来交给她一封信,并告诉她,“那乳母家在京外远郊的车遥村,西去十数里,门口种着木兰的那一户就是。她家中有两个儿子,有个婆婆,她的夫君在裴太尉府里当差。”

裴太尉正是隐之的叔父,想不到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难怪,她会来到苏府当差。

须叶思酌着经过花市,瞥见深巷中的木兰开了,花瓣玲珑精致、洁白胜雪,煞是好看。

且还十分有用。

她抬手轻折下了一朵放于袖中,心道要厘清人渣,还得看自己出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