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俯首扬眉 > 第17章 第 17 章

俯首扬眉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奶昔可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7 01:41:39 来源:文学城

丁字班的月考前,周瑾见到了月余未见面的梁夫子。

花甲之年的梁夫子精神矍铄,站在书院的松树下笑看着他。

周瑾上前见礼:“夫子近来康健。”

梁应道笑道:“一向都好,着急了吧?我过年回了趟老家走得急了没有跟你道别。”

周瑾点头:“是有点想您了,想您怎么还没来给我授课呢。”

他略带点稚气,表现的像个正常八岁学童。

“哈哈,好小子,嘴巴可真会哄人,听说丁字班明日月考,有信心一次过吗?”

周瑾笑道:“有。”

梁应道:“好,那就等你升到丙字班,我就正式给你授课。”

周瑾恭敬的谢道:“感谢先生。”

周瑾也是最近从林安口中得知,原来梁应道曾经是名震朝野的大儒,两任太子师,只是前些年辞官归隐后,隐居在了白鹭书院。

如今月考过了,他也顺利的进入了丙字班上课,周围的同学普遍年龄在十岁左右,但差距都不大,他们三个升入丙字班并不显眼。

只是当梁夫子拿着书本远远的走来时,周围学生交头接耳。

“这不是甲字班的梁夫子吗?他怎么来教我们丙字班了?”

“是啊,我听说他连乙字班都不教呢。”

议论纷纷,但等梁夫子踏进课堂那一瞬,大家都安静了。

周瑾往韩灵那瞟了一眼,见那小子一点也不惊讶,看来他早知道了。

梁夫子站定,对着座位上的小萝卜们笑了笑。

“大家不用太紧张,老夫我年岁大了,教你们这些小点的孩子会费劲点,还请各位小友课堂上都保持安静,有问题举手回答。”

众人均乖乖答应。

“那我今日先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话说有位小伙子,他四岁启蒙,六岁能识得三千字,八岁能诵诗经,十岁能做诗。这位小伙子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天才呢?”

众学生均点头,周瑾也点头。

“那你们猜猜他最后如何呢?”

有人猜他成了大文豪,有人猜他成了大官,也有人猜他成了夫子。

梁夫子都摇头否认。

周瑾猜测夫子要说的肯定不是这些。

“都不是,你们继续听我说下去。”

“16岁那年他中了秀才。”

梁夫子笑着停下来。

底下学生都兴奋猜测。

天宝兴奋举手:“那他肯定后来中了状元,做了大官。”

周瑾捂脸,这家伙就是这么简单。

梁夫子笑着说道:“并没有,他后来这辈子都止步于秀才。”

座下一片惊诧。

周瑾怀疑夫子讲的是伤仲永这个故事。

却不想夫子接着说:“一个人的成就跟他个人的天赋固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心性。这个小伙子能十六岁中秀才说明他天赋不错,那他后面为何就止步秀才呢?大家可以放开讨论下。”

周瑾很惊讶梁应道的教学方式,但仔细回想儒学经典,便能总结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真正的大儒教书育人教的不是固定的知识而一种思辨的能力。

很多事情,对于智商在同等水平的人来说,都是一点就通,知微见著。

周瑾一向聪慧几乎在夫子这句话结束他就意识到了,梁夫子的可贵。

在这一刻,他突然感到自己占了莫大的便宜,如此良师万金难求。

周瑾没有吭声,周围的同学皆议论纷纷。

“大家有讨论出什么结果吗?可以自己站起来说说。”

众人都有些羞涩。

周瑾便站了起来,先作了个揖。

“学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梁夫子笑道:“大胆说自己的想法。”

周瑾道:“我认为那个少年肯定经受了长年累月的捧杀,赞美和夸奖令他膨胀,以至于迷失了初衷。”

梁夫子满意点头。

周瑾坐下,课堂上更深层次的内容还是得靠夫子讲,他虽然懂其中道理,却不是一个能将道理讲的通俗易懂的老师。

“大家还有其他看法吗?”

天宝看周瑾举手,他也举手。

“我觉得他可能就是觉得秀才就很厉害了,不想再努力了,所以慢慢就懈怠了,就跟练武一样,隔几天不练生疏,隔几年不练就废了。”

“……”

周瑾瞥了他一眼,没想到他还挺会比喻的,就是他自己都才练了个把月,居然感悟这么深的吗?

梁应道点头笑道:“孺子可教也。”

得了夸奖天宝乐的不行,课堂氛围也带起来了。

又有人举手。“他可能天赋也没多少,然后他还懒惰。”

“也有这个可能。”

等到大家都讨论完,梁夫子又说道:“其实这都是我们知道他的结局后才会有这样的结论,如果你们是他,在那样的情况下,谁都难以保证自己不会跟他一样变得平庸。”

话落,众人都安静听着。

“人心复杂,保持初心便是难上加难,那我们要如何保住自己的天赋和初心呢?”

梁应道收了笑:“在天赋露的太快时候,掐掐尖,别让世人的恭维与喝彩迷了自己的眼睛。”

“当然,这条路上仅凭你们自己确实太难了,而夫子和长辈便有责任帮助你们。”

众人皆忍不住鼓掌。

梁应道笑着打断。

“那么我接下来的第一讲就是责任两字,大家回家好好领悟。”

天宝他们都很迷茫,不懂这节课跟责任有什么关系。

但周瑾多读了那么多年书,还是理解了一些。

纵览儒家育人经典,不外乎责任二字,也融入到了每个华人的血脉之中。

可惜,他只是浅显的懂得这个意思,并没有在典籍中真正领悟过责任二字的真谛。

课毕,周瑾跟着梁夫子出了教室。

梁应道看着他笑:“是有不解之处?”

周瑾躬身行了个大礼。

梁应道诧异,连忙扶起。

“瑾三生有幸遇到您这样的良师。”

梁应道略顿,便知道周瑾这番举动的意思。

“不必如此大礼,等为师真能栽培你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时,你再谢不迟。”

周瑾连忙应是。

师徒二人便沿着书院小路边走边说话。

等到了分路口,梁应道才让他回去。

“好好上其他课,每一门都很重要。”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

周瑾回到课堂,正值下课时间,韩灵站在门口等他。

周瑾有些意外:“怎么了?”

韩灵:“我想问问你,夫子留下的责任二字你有什么看法。”

周瑾认真的想了下,“我觉得每个人对它的看法可能都有些不同,但老师明天肯定要教我们什么是真正责任。”

韩灵认真的听着他说话,这个起始呆呆愣愣的少年如今风采动人。

她为自己对他的呆板形象而羞愧。

“谢谢你,我回去后会再认真思考这两个字的意义。”

周瑾难得被人如此郑重的道谢,便笑着说道:“不用这么见外,课后来跟我们一起玩吗?大家都住在附近,可以多熟悉熟悉。”

韩灵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就笑着点头,她早就下定决心以男子之身读书处世,那便无需扭捏于男女大防。

“你们课后一般去哪里玩呢?”

周瑾笑着指向天宝,“最近带着他在我家武馆玩打飞镖,但他总是耍赖一个人练拳,你要不要来一起玩?打飞镖很有意思的,我可以教你。”

“行,课后可以玩半个时辰。”

“嗯,我们一般也是,时间不长不耽误读书。”

就这样,韩灵意外的加入了他跟天宝的课后活动小队。

而林安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玩,他得坐骡车回家。

丙字班的考核定在半年,半年内学完所有课程并且和丙字班一样得三甲两乙才能通过。

这样读书学习的日子的飞快。

转眼便到了六个月,眼看着要参加考核了,长水镇却迎来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朝廷颁发了今年的赋税征收比例。

普通乡民按亩数纳税,一亩地有十石收成就得上交三石,如今年岁好乡民都交的不吃力。

可周家不同,他家有个武馆。

武馆属于商类,得额外交商税,一年得五两银子。

周玟:“去年的商税还是四两,今年怎么涨这么多呢?”

周斌眉头紧锁叹道:“朝廷重农抑商,我们开门收徒收了学费,就得交这个税。”

周玟:“可我们如今已经一年没有招到生了。”

周斌:“朝廷巴不得我们关门,关了门都去种地。”

周家一时间愁云惨淡,最近一段时间,周瑾除了读书练武便是帮着干地里农活,周斌和周玟都不让他干,但他不想回避责任。

他是周家一员,既然还没法给家里带来收入,便尽自己力量做点能做的事情。

闲暇之余他也一直在想周家武馆的出路。

周斌周玟坐在地上擦汗,周瑾蹲在地上喝水。

“爹,武馆大半年没有收入,你想过关了吗?”

周斌摇头:“不行,这是我们家的祖产,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关了。”

周玟也赞同:“还没到必须关的时候,我们卖掉点粮食能凑够钱的,实在不行我去卖艺。”

周瑾点头,他心底也知道父兄的意思,只是先要问问他们。

“那如果将武馆改成免费的呢?从盈利转成利民,朝廷就不会再收商税了吧?”

周斌和周玟对视一眼,觉得有可能。

“那我明日就去县里问问主管的官老爷。”

晚点捉虫,望见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万金难求的良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