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生寄梦 > 第1章 第 1 章

浮生寄梦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淏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16:32:36 来源:文学城

昌明十七年中秋。

夜色渐深,皎月半遮隐在墨云间,富丽堂皇的皇宫轮廓虽模糊几分,仍旧掩不住震人心魄的庄严肃穆。

玉瑶公主身后跟着一群婢女疾步朝寝宫走去。

夜色中她肤白如玉,容貌姝丽,钗环富贵脱俗,即便光线暗淡,也美得光彩照人,惹眼的很。

她刚从宫宴中回来,中秋佳节皇上邀请文武百官在梦仙殿赴宴赏月,偏偏这百官中就有今年刚春试入围的进士江若安,也就是安阳侯之子,此人刚过弱冠,长得一副好皮囊。在国子监念书时因才学样貌便声名鹊起,如今又中了进士,更是风采卓然,引得朝堂上的那些有女儿的官宦都想招他为婿。

六年前的宫宴上她结识了他妹妹江洛雪,这些年也算与他相熟,玉瑶公主心里多多少少有些记挂他的,早前送过他一些文房四宝,中秋之前还顺手送了玉佩,虽是轻描淡写,但女子送与男子这些东西,多少隐含了一些不宜察觉的情意。

玉瑶公主觉得这些足以表明她的隐隐心意。

早前父皇也明里暗里试探过,想把当朝进士才子许给她当驸马,她心里是欢喜的,面上羞羞嗔怪父亲急着给她嫁出去。

事情到这,玉瑶公主觉得这件事算是定下了。

只消皇上下旨,安阳侯府接旨,风风光光向她玉瑶公主提亲即可。

可惜……

玉瑶走得急快,头上钗环丁玲作响,丫鬟熟练的开门,她抿着唇,气呼呼地坐在案前,把案上的白玉茶杯,茶壶,和一些她爱吃的零嘴一并推到地上,有一阵稀碎的响动。

五个婢女吓得连连后退,贴身丫鬟锦绣躬下身,一边遣人收拾杯盘狼藉,一边安慰道:“公主莫气,若安公子已然被皇上安排在内阁做庶吉士,也算进了朝堂,您也知道,朝堂里的人最喜造谣,见不得有才之人得圣恩,便要编些腌臜事往君子身上泼脏水,若安公子去醉仙楼的事,多半是嫉妒他的人故意造的谣,奴婢认为还是先问清楚才好,莫冤枉了好人。”

玉瑶公主气得脸色发红,哼了一声道:“什么造谣,哪里能造出一段故事来,还有醉仙楼那个花魁玉蝶,如果江若安没招惹那个贱籍女子,旁人又怎么会把一个新进进士和醉仙楼的花魁放在一起,你刚没听到吗?大家都在说。”

锦绣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眼珠一转,低声道:“公主莫气,江若安若是真招惹了醉仙楼的花魁,自然配不上公主,公主可是忘了,国子监可不止他江若安一个,还有一个不论才学和样貌都胜过他的人。”

玉瑶公主侧头看她,“你是说许舒白?”

锦绣笑笑,“是啊公主,他江若安只是进士,许舒白,内阁首辅许晏清之孙,可是今年的状元郎。”

玉瑶公主拧着眉。

话虽如此,她这个人不单单看重这些,只是初见江若安时,那个清风朗月的少年多多少少在她心里掀起过微妙的悸动,那种涟漪每每回味,脸总不自觉发烫。

此刻想起这些,玉瑶公主只觉得愤然羞愧,甩开脑海里的画面,强行植入许舒白的样子,要说样貌,许舒白长身玉立,文人的长衫衬得他飘逸出尘,容貌确实也更俊秀一些。其实国子监名声最大的是许舒白,如今又是新科状元,许舒白更是名满京城,奈何先入眼的是江若安。

与此同时,安阳侯府里的雷霆之怒更甚。

安阳侯巴不得自己的嫡子能与皇家结亲,现在倒好竟然传出和醉仙楼什么花魁有染,真是丢尽列祖列宗的脸。

江若安笔直地跪在大厅,低头对着安阳侯。

他身上的衣服稍乱,刚才安阳侯怒极踹了他好几脚,幸好被母亲拉扯开了。

他目色冷淡,不承认,不否认,不认错,就这样沉默着,更是气得他老爹气喘吁吁。母亲扶着父亲,温声道:“安哥,快给你爹认个错,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再去那醉仙楼了,莫要让人再传出什么话柄,传到公主耳朵里,不仅伤了公主的心,更是伤了皇家颜面,那我们侯府还有你的前途就毁了。”

江若安闻言,神色终于松动,微微抬眼,看向母亲。

胡氏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得内心一颤,她是侯府的当家主母,忙于操持一大家子,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安哥对自己这个母亲不似儿时亲昵,反而母子之间越来越冷淡。

就像刚才那个眼神,很陌生,让她周身发冷。

江若安收回眼神,淡声道:“此事,我自有分寸,只是我想请求父亲,能不能疏通一下刑部的关系,给玉蝶脱籍?”

安阳侯气急败坏,甩开胡氏,上前狠狠给了江若安一个耳光,“逆子!你在国子监读得君子之道,忠君,报国,你考了进士,才踏上第一步,无有作为,无有功勋,这就开始学那些酒囊饭袋狎妓堕落,此等恶劣之举,你还想袭爵?你不要以为你考了进士,这侯府就非你不可了?告诉你,你若还要如此堕落下去,滚出侯府,我们江家有的是年轻有为的后辈。”

新科进士江若安因桃色事件跪祠堂的事又成为京城上下的谈资。

由此,皇帝给玉瑶公主指婚一事搁置了。

这件事算不上伤皇家颜面,毕竟还没下旨,一切还有变故转圜,再甚者说,大齐不缺才子,许舒白更得圣心,只是皇帝对子女也有仁爱之心,最是宠溺玉瑶公主,先前瞧出玉瑶跟江家嫡子有些微末情意,这次浅表了一回试探玉瑶。

玉瑶公主那一副欲拒还迎的娇羞模样,皇帝心里有数,只是江若安不识抬举,那他也不急一时,玉瑶的夫婿自然要各方面都要卓尔不凡,慢慢挑才好。

次日,朝堂果然有参江若安恃宠而骄,刚刚进了翰林做了庶吉士便与勾栏女子纠缠不清,这样的人才不堪重用。

坐在皇位的皇帝面上看不出喜怒,这种事也是预料之中,不想让安阳侯与皇家结亲的人太多了,他们都盼着江若安出纰漏。

诸如此类,皇帝没那么多闲心关注,百官之首许宴清最懂圣意,上前一步道:“皇上,靖北王早在中秋就该回来,听说因为走私盐的事耽搁了几日,殿下可有消息传来?”

话落,圣心甚悦。

皇帝笑了下,“厌尘(三皇子靖北王宋萧表字)是快回来了,朕特意下了旨意,让他回来陪朕过个中秋,就这,也能在回来的路上整出案子来,他,着实让朕头疼。”

哪个长辈吐槽孩子调皮耽误事,头疼是笑着头疼的?

皇帝刚才便是如此。

试问这普天之下谁人最逍遥洒脱,不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也不是党羽众多的太子和六皇子瑾淮王宋怿,更不是文武百官,此人便是靖北王宋萧。

宋萧从小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不说,还活泼好动,七八岁时听闻玄天剑宗的剑法名震天下,嚷着要去学,十二岁便把当街行凶的歹徒送进了顺天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至于宋萧为什么在北辽戍边,是皇上贬去的。

六年前,南方多地发生水灾,横滨,海曲,谭州尸殍遍野,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朝廷拨了赈灾粮,灾情却愈演愈烈,之前派去的安国公世子每日叫苦连天,灾情日益严重,希望朝廷继续拨粮。

宋萧那时刚满十五岁,但人长得高挺,且武艺高清,任禁卫指挥使,主动请旨监察当地放粮情况,皇帝念他年纪小心有迟疑,但又想,若是不让他去他也会偷偷去,到时候场面更不好控制。

走之前皇帝叮嘱过,若是查到犯事官员先带入京城发落诏狱,待大理寺一并审理,当时答应的好好的。

没想没多久,便传来靖北王当场砍了安国公世子谢荣的脑袋。

也是这个谢荣倒霉外加自作自受。

这个谢荣伙同当地官员贪了赈灾粮,致使饿死的灾民数不胜数,南方多地民不聊生,尸横遍野,早已民怨升天。

谢荣仗着自己安国公的家世尊荣,即便被查处,以他爹是先皇登基时的肱股之臣不至于被处死,他量宋萧不会对他怎么样。

那日宋萧捉拿谢荣正巧碰上他们聚众滛乱,还把一位女婢折磨致死,场面不堪入目。

一室之外遍地饿殍,他们竟然在此行这种见不人的勾当,简直令人发指。

宋萧手起刀落,不止那位谢世子,在场的所有官员皆人头落地。

此事如惊雷震动朝野,炸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不敢置信,炸得国子监的学子热血沸腾,人心愤愤,那时谁人不称赞靖北王为国为民锄奸报国,大齐有靖北王这样的皇子,必然蒸蒸日上,海晏河清,民间的百姓更是听得义愤填膺,热血沸腾。

百姓苦贪官久矣。

试问听说这种好事,谁不到酒肆喝酒庆祝,据说那段时间京城的酒肆座无虚席,满座的客人无不在议论此事。

朝堂,是最脏的地方。

六科,检察院的文官参靖北王的折子叠在一起可以绕皇宫三圈。

安国公倚老卖老,跪在大殿要求严惩靖北王,哭喊道:“我儿替朝廷办差,即便犯了国法,自由大齐的律法惩治,靖北王抗旨越权斩杀我儿,难道就不是犯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上,请为我儿做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