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芙蓉凡曲 > 第12章 遗落之羽

芙蓉凡曲 第12章 遗落之羽

作者:向芙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2:24:29 来源:文学城

远处的村庄传来零零星星的鞭炮声。

曲芙蓉惊觉,这是要过年了吗?日日默默地待在这冰天雪地里,她已经分不清这是甚么日子。

曲芙蓉对柳姥姥喊道:“姥姥,你听,村子里有放鞭炮的声音,今儿是小年还是大年?”

柳姥姥终于停止了唠叨,“到年关了,不说了,蓉儿听烦了吧。”

柳姥姥低头掰着手指认真地点算了一遍,然后抬头道:

“今日是小年,照风俗今儿应该吃糖瓜,祭灶,灶王爷吃了糖瓜,就会到天庭言好事,自会带来明年的好运气。只是村子太远,山路被雪盖住了,”柳姥姥说着停了下来。

曲芙蓉明白她的意思,忙道:“没事,姥姥,我能去,我去村子里买去。”

当年姥爷为采药种药方便,从村里搬到了这嵛山脚下,离着村子大约二三里地。春夏里不觉得怎样,在这天寒地冻的冬天却有诸多不便。

柳姥姥低头想说甚么又止住了,脸上显出犹豫的神色,糖瓜是必须要买的,让小小的曲芙蓉趟着厚厚的积雪下山,却是她不忍心的事儿。

正踌躇间,屋外传来声音,是“咯吱咯吱”踩雪的声音。

祖孙两人都听见了,都侧耳细听,只听到那声音越来越近,近到门口。

曲芙蓉欢喜地跳下炕,一边跑去开门,一边开心地喊道:“有人来啦。莫不是我爹娘回来了?”

曲芙蓉飞跑到门边,兴奋地打开门,一阵寒风迅速扑进门来,扑灭了她心里刚刚点起的火焰。

雪地里站着的是张三,头上顶着厚棉帽,身上裹着羊皮,脚上缠着草绳,怀里抱着一堆东西。

她往张三身后瞧去,远处的山路上再无其他人。

她感到无比的失望。不过这失望,很快就被张三带来的惊喜冲淡。

除了甜甜的糖瓜,张三还带来了守岁用的鞭炮香烛、写春联剪窗花用的红纸、还有大枣、冻肉。

柳姥姥一件件看过这些物品,开心地赞道:“太好啦,她张三叔,你来得太及时了,真个是雪中送炭。”

柳姥姥对曲芙蓉说道:“蓉儿,等今儿祭了灶,吃了糖瓜,从明儿起,咱们也开始扫灰,剪窗花,蒸枣饽饽,写春联,包饺子,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守岁过年。”

从枯燥静默的听讲模式,改换成忙碌的迎接年节模式,曲芙蓉心里是欢喜的,她开心地忙碌起来。

远游的人总是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到家中,说不定,爹娘他们会赶在吃年夜饭前回来呢。她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做一大桌好吃的饭菜等着他们,也让他们瞧瞧,他们的蓉儿现在也很能干,会做饭,会包饺子,会做很多活儿。

这日,曲芙蓉在打扫屋子,柳姥姥坐在炕上剪窗花。

在水缸后面的角落里,曲芙蓉捡到了一片灰羽,这无疑是小灰留下的。她瞧着这片灰羽,眼里漫上泪水,不知小灰现在飞到哪里去了?小灰找到它的爹娘它的兄弟姐妹了吗?

曲芙蓉拿着这片灰羽去送给柳姥姥瞧。

柳姥姥将手中的窗花展开来,像只大雁一样栩栩如生。

曲芙蓉惊喜地问道:“姥姥,这是小灰吧?太像啦。”她仔细地端祥姥姥剪出来的窗花,“咦,这还有朵荷花,好漂亮。”

柳姥姥点头道:“蓉儿,来,我教你剪这个荷花和大雁。”

到年三十了,想起以前每到年三十,自己的爹会写好多幅对联,送给左邻右舍,曲芙蓉总是和哥哥开心地捧着送给他们。

曲芙蓉裁纸磨墨,开始写春联。拿起笔才想起,以前只顾开心,都忘记爹写的是甚么内容了,想了半天,想起一幅:向阳门弟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横批:富贵绵长。

写好了这幅春联,又写了一幅: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横批:人寿年丰。准备待会儿送给张三叔家张贴。

贴好了春联,曲芙蓉去地里的菜窖子挖了一棵白菜,费了好大劲才挖开冻硬的一层土,手上虎口震得生疼。

她站在雪地里,环顾四周,高低起伏的群山,全都笼罩在一片皑皑白雪下,不见人烟,鸟雀也无一只,一股悲凉爬上她的心头。

曲芙蓉抱着白菜回到家,推开门,惊奇地发现家里异常热闹,原来是张三叔和张三婶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张三婶正陪着姥姥开心地说着话。张三叔在剁着肉馅,大林和二林正在屋里跑来跑去地玩闹,屋子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如此欢乐的气氛,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在这间草屋里了。

曲芙蓉默默地立在门口看了好久,看得眼睛都湿润了。她抖擞一下精神,努力让自己的脸孔带着笑意,欢快地加入他们,与他们一起开心地吃了一顿饺子。

直到吃过饺子,等待的人,依然没有出现。放过鞭炮,张三叔一家人回自己家守岁去了。

曲芙蓉默默地坐着,对着油灯出神。

柳姥姥坐在灯影里,瞧着曲芙蓉,过了好久,轻声说道:“蓉儿越长越像你娘了。当年你娘出落得俊俏大方,这十里八乡的媒人踏破了门,你娘偏是瞧中了你爹,非要去做续弦,给人家当后娘。唉,也是逃不开的缘份。”

柳姥姥叹口气继续道:“那年甘泉寺庙会,你娘见你爹一个大男人带着一小女娃,极有耐心,一打听才知他妻子去世已有三年,独自带着女儿过活。你娘便说,如此重情有义的男人必可托付终身,非要嫁他。”

曲芙蓉心里知道姥姥在思念柳玉竹,虽已听了多遍也未打断她,再说她也想听,听的时候便在脑中想象爹娘年轻时的模样,爹当年一定也很英俊,要不娘也不会一见倾心。

柳姥姥说了一会儿,叹道:“我怎么又说起这些了,”见曲芙蓉一直坐着不语,便坐到她身旁,搂着她肩,说道:“好孩子,这些日子你吃苦了。”

曲芙蓉的眼泪瞬间涌上来,有她这句话,这些时日,受的苦受的累都不重要了,她使劲眨着眼不让眼泪掉出来,说道:“没事,姥姥,不苦。”

柳姥姥道:“别怪姥姥,姥姥心里急啊,你如今失去爹娘的呵护,我得让你一个人也活得下去。我就想让你快快长大,大得自己能抗住风雨。”

“姥姥还在身边,我还有姥姥遮风挡雨,我怎会是一个人?”曲芙蓉将头靠在姥姥身上。

“好孩子,姥姥又能陪你多久?你得学会一个人活着。姥姥狠心磨练你,就是让你独自一人也能活下去。你只有先活下去,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够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柳姥姥的目光慈爱、殷切又坚定。

“还记得大雁小灰吗?没有一双坚强的翅膀,如何能飞上高天?我知道你一直想去寻找你的爹娘,在你没有一双强大的翅膀之前,我不能放你走。你甚么都不会,甚么都不懂,恐怕还没有走出大山就倒在路边了。”

“我懂了,姥姥,我知道姥姥是为我好。”曲芙蓉抱住姥姥,真诚地说道。她心中感到十分愧疚,直后悔以前都没有好好听姥姥讲话,算了,反正有的是时间,以后再听吧。

没想到,过了初五,柳姥姥便病倒了,咳个不停,饭也吃不多少。

曲芙蓉要趟雪下山给她请大夫,柳姥姥坚决不让,只道“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山路积雪难行,大夫也上不得山,莫去难为人家了。”

曲芙蓉只好像上次那样,给她煎了草药水,不见大好,仍吃不下饭,听着咳得倒是轻了些。

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夜里,柳姥姥还能勉力撑着坐起,看她忙活着散灯儿(注1)。豆面蒸的面灯是张三婶蒸好,由大林送来的。

曲芙蓉在面灯碗里添上豆油,放了捻上棉花的贝草棍做灯芯,将十二个月灯碗儿一一点上,端着月灯将家里家外各个角落都照一照,再分放于窗台、炕上、门砧、锅台、灶膛、粮食囤子、水缸等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

第二日,柳姥姥便躺在炕上起不来了,闭着眼躺着,不吃饭也不言语,气若游丝。

曲芙蓉这次不听她的话了,寻了根草绳绑在鞋上,防止打滑,打算下山求医。正要出门,却听到柳姥姥低声唤她,“蓉儿回来,我有话说。”

曲芙蓉听到声音,惊喜地奔到炕前,“姥姥,你醒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没事儿。”

柳姥姥让曲芙蓉扶着坐起来,拉着她手道:“好孩子,有件事儿姥姥一直放心不下,还记得你那个表舅柳玉柴吗?他惦记这三间草房几亩山地,不是一日两日了。倘若姥姥不在了,他断不会容你,说不定还会生出别的事儿来。”

“不会的,姥姥会没事的,姥姥会一直陪着我的。”曲芙蓉含泪道。

柳姥姥摸着她脸,满眼不舍:“姥姥也想多陪着你,原想着等你翅膀坚实了再放你出去,姥姥等不到了,以后的路得你自己走了。”

说着,她从头上拿下一支银簪,“姥姥只余这簪子了,你留着,就算姥姥给你的嫁妆。可惜姥姥等不到你挽起头发嫁人了。”

曲芙蓉接过簪子,眼泪便像断了线的珠子淌落,“姥姥,别丢下我,我怕,姥姥,姥姥。”

“可怜的孩子,留下你孤零零一个人,该如何呢?”柳姥姥眼望着曲芙蓉像是自言自语。停顿了一会儿,她说道:“莫哭,蓉儿,拿纸笔来,我写个信儿,等开春雪化了,你去澄州城吧。”

曲芙蓉赶紧将炕桌端来,铺纸砚墨。

靠着曲芙蓉的帮助,柳姥姥才坐得住,写几个字便停下来咳一阵儿,歇息了好几次才写好信。

曲芙蓉扶她躺下,撤去炕桌笔墨,回身惊见柳姥姥已无声无息地去了。

“赵大爷,我姥姥已经走了,”曲芙蓉讲到这里,眼泪又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滑落下来,便伏在桌子上,无声地抽泣。

老货郎也红了眼圈,叹道:“唉,原想着有你外祖母在,姑娘还有个倚助,没想到,现如今只剩姑娘孤零零一个人了。”

过了好一会儿,曲芙蓉方平静了下来。

老货郎问道:

“曲姑娘,为何不等到开春雪化了再走?老朽三月初三去寻你,张三兄弟说,你已经走了二十多日了,既如此,为何你却落在我后面?老朽以为你早到澄州城了。”

曲芙蓉抬起头,抹去眼泪,恨恨地说道:“我姥姥猜得没错,那个柳玉柴果然不是个东西。”

(注1.散灯儿: 胶东部分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遗落之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