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复南冠gl >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为汉家子 当以天下念(二)

九难又道:“依你之见,若要光复我大明江山,该当如何?”

来了!卫肖心道,拿下长平公主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师太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怎么说?假话又怎么说?”

“这假话嘛,就是天下百姓心怀大明,各方反清势力无不日思夜想,光复我大明江山。”

九难听完皱皱眉头,“真话呢?”

“真话就是...皇帝轮流做。大明已经亡了,朱家气数已尽。没人愿意将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胡说八道!”九难一抬手,一道内劲打向卫肖。

卫肖小腹受了重重一击,一下子被掀翻在地。“咳咳,师太,是你自己要听真话的。”卫肖吐出一口血来,挣扎着爬起来。

九难口气冰冷,“你这小鬼胡说八道,我教训教训你。”

卫肖按着肚子,虽然很痛,但她还是要说下去,“前明的朱家后人,哪一个手里有兵,哪一个手里有权?郑家倒是奉明朝正硕,可是宁靖王在台湾连傀儡都称不上。永历帝被绞死后,大明已无皇帝,若郑家有心光复大明,为何不拥立宁靖王为帝?一个延平郡王的名头可没有朱家后人的名头响亮!”

九难听后,沉默半晌,“你师父是陈近南,你也是郑家的家臣?”

“我。”卫肖指指自己,然后摇头,“我不是,我师父愚忠,我可不会跟他一样。”

“愚忠?怎么讲?”

“江湖人皆道: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谁又能想到英雄一世的陈近南会在郑家内斗里栽了跟头。师太,我也不瞒你,以我在天地会所见所闻,郑家已经对陈近南起了防范之心,可怜我那师父对郑成功的恩德念念不忘,一心要辅佐延平郡王,匡扶大明江山。只怕...只怕最后落的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九难目光灼灼地看着卫肖,“听你话里的意思,似乎对你的师父不是很敬重。”

卫肖心里咯噔一下,九难好歹也做了十几年的公主,在皇宫里,察言观色的本事可不能差了。“敬重,我敬重师父的拳拳报国之心,天下间忠义之人无人能比得上我师父。只是师父太过愚忠,我这个做弟子的就是想劝也劝不了。”

山间清风拂来,九难面上罩着的面纱被吹开。卫肖这才得见这位传奇人物的真面目,眼前这人一身白色僧衣,容貌清丽,气质尊贵,眉目中又带着点点忧郁。卫肖看的暗暗点头,不愧是传说中的长平公主,这才是天家气度,至于建宁那样的,在她面前一站,恐怕就露馅了。

“你不为郑家,也不为朱家,那你为什么愿意潜入清廷?”卫肖正发呆,九难突然又问了一句。

这话可让卫肖怎么回答,总不能说为了两百年后民族的气运吧。“在师太面前,说什么为了天下百姓定是假话,我所以在清廷做官,只为了能混口饭吃。”

“看你小小年纪,能在清廷做到正二品的大官,着实有几分本事。不过你既然只为了混口饭吃,又为什么舍命去救鞑子皇帝?还与鞑子官兵一同来捉我?”

看来这长平公主可不像之前那些人一样好忽悠。“我刚才不是说过了,皇帝是杀不尽的,咱们只有积蓄自己的力量才能一举推翻清廷。至于师太所说与侍卫一同捉拿师太,那纯属是个误会。我看师太武功路数像是铁剑门门下,大家都是同道,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九难冷哼一声,“见死不救?你以为那几个人能拿下我?”

“自然不是,师太,那大殿中除了鞑子官兵,还有少林寺十八罗汉及般若堂武僧。当然,师太武功盖世,能全身而退,自然不必我来操心。只是我想同师太说一句,少林立足武林也有千年了,为何同为出家人,师太要刺杀皇帝,少林却要保皇帝?”

九难冷冷地看着她,“你是说,我做错了!”

卫肖露出一个笑容,“自然不是。师太所为没有错,我所为也没有错。康熙虽然是满人,但多少也能为汉人考虑一些。不瞒师太,您来之前,康熙还说过要永不加赋。虽不知这话真假,但皇帝能说出这话来也算不错了。师太要是杀了康熙,换上另一个皇帝可未必能说出这四个字来。”

九难面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康熙说过永不加赋?”

卫肖知道前明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是苛捐重税才逼反了老百姓,这一点可算是说到九难心里了。“是,我以为康熙能说出这话,起码也将天下汉人放在心上。这天下终将会是咱们汉人的,既然如此,在这一段日子里,就当做将江山暂时交给满人保管吧。”

九难听后不置可否,“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晚辈名叫卫肖,扬州人士,您叫我小卫就好。”

“你说天下终将是汉人的,谁又会是匡扶大明江山的人?”九难将大明和汉人等同在一起。

显然,卫肖也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她现在可不能再泼九难冷水了,不然她可不保证九难会不会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纵观天下,有实力的也就那几个人,吴三桂已经是人人喊打,成不了气候。至于其他的...如郑家、沐王府等起码不会明目张胆地架空朱家后裔。只要有了名分,天下还是会姓朱。”

九难忽然红了眼圈,“天下,天下恐怕是不易回来了!”

卫肖看出来九难的情绪不稳定,也不敢多嘴。在卫肖看来,九难既然做了十几年公主,又经历了亡国之辱,对于这些事情应该会看的很清楚。虽然她口口声声要恢复大明江山,恐怕她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过了好一会儿,九难敛了神色,对卫肖道:“你走吧,好好在清廷做官,到时候,光复大明...汉人江山的重担就要交给你了。”

卫肖看着这样的九难,忽然觉得很不忍,从天家公主到江湖高手,恐怕她吃了不少苦头。“师太,其实形势也不像你想的那样,据我所知,皇宫里也有好些前明留下来的宫女太监心向大明。”

“宫女太监?我记得城破那日,父皇杀光了宫里的妃嫔,宫女太监们都各自逃难去了,还会有人愿意留下来?”

“是,我在宫里认识一个姑姑,曾经做过长平公主身边的侍女。”

“她叫什么名字?”

“姑姑姓陶,名红英。”

九难惊呼一声,“红英!你认得她?她还在皇宫?”

“是,陶姑姑心系大明,潜伏皇宫,伺机刺杀皇族,为死去的崇祯皇帝和长平公主报仇。”

九难稳住气息,赞道:“很好,红英这丫头很有气节。”

卫肖道:“天下似陶姑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大明江山也算是也有希望。”

“你之前说大明江山无望,现在又说大明江山有望,这话可不对!”

“师太,有望无望就在五五之数,未来之事咱们谁也料不到。”

“牵强附会!”九难看了卫肖一眼,似乎明白这个人说话真真假假,不靠谱。

卫肖道:“师太,这话可不对。你说咱们汉人江山被鞑子占了,要抢回来。抢回来是一定的,可这江山姓不姓朱可不一定。大明的江山也是赶跑了蒙古人才夺下的。大明之前的江山可是姓赵,赵姓之前又有李唐,李唐江山又是从杨家手里夺来,这追根溯源,天下可不知道姓什么好了。”

卫肖的话虽然有道理,可九难师太不愿意听,她一抬脚就要走。卫肖一把拉住九难的袖子,“师太,你去哪儿?”

九难又是一股劲气打出去,掀翻卫肖,“放肆!”长平公主一生虽然坎坷,但也没有谁敢对她这样无礼。

卫肖从地上爬起来,胸口火辣辣的疼,“师太,不用这么狠吧。”

九难冷冷道:“你自去与皇帝汇合就是,做什么拉拉扯扯!”

“我...方才听师太的口气似乎是我陶姑姑的故人,陶姑姑对我很好,既然我遇见了她的故人,自然要替她尽一份心。”

九难听了,沉吟片刻,道:“我本来也要去北京,带你同行也无不可。到时你带我去见红英。”

卫肖笑道:“是,师太能这么想就最好了,我看陶姑姑在宫里每日就想着为大明尽忠,实在烦闷的很。要是她知道师太你这个故人来了,一定很开心。”

九难道:“你有心了。”这话说出来可不是硬邦邦的了,看来故人的力量也还是很大的。

卫肖随着九难下山,在一家成衣店里换下她的官服,又悄悄给钱友等人递了消息,让他们随皇帝回京。办妥了一切,这才与九难踏上了回京之路。

等到了北京,卫肖也不带九难去住客栈,而是住进了一间早就准备好的小院中。原本卫肖以为九难多少会问一句,谁曾想九难半句都没有多问,只在午饭以后带了卫肖出去。

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卫肖看看方向,低声问道:“师太是要去煤山吗?”

“你看出来了。”九难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传进卫肖的耳朵。

“这条路是去往皇宫的,师太要去的不外乎两个地方,一个是皇宫,另一个就是皇宫之侧的煤山了。师太与陶姑姑一样,到了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拜祭崇祯皇帝了。”

“红英也时常也拜祭吗?”

卫肖虽然看不见九难的表情,但也听出来她语气中的波动。“姑姑出宫不方便,多是在宫里遥祭,然后由我来煤山拜祭。”

卫肖说完这话,原本等着九难夸奖,没想到九难一句话也没说,卫肖心里有些郁闷。但又不敢再问,闷头跟在九难身后,往煤山走去。

继续忽悠,长平公主虽然没有建宁公主那么变态,但段数之高可不是建宁公主可比的,小卫拜师之路漫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为汉家子 当以天下念(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