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复南冠gl > 第163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为汉家子 当以天下念(一)

大雄宝殿中,康亲王杰书带着骁骑营都统灿邴珠、御前侍卫总管多隆,以及索额图等随驾大臣,前锋营都统,护军营都统等人向康熙叩拜。卫肖已经换回她都统官服,也随着跪拜。

多隆上前奏道:“启奏皇上:已查明在清凉寺闹事的喇嘛是奉了西藏拉萨□□活佛之命,到清凉寺来一位和尚去西藏。”

卫肖这才知道方才多隆在康熙身边是禀告喇嘛们的事。

康熙道:“可知他们要请和尚去西藏做什么?”

多隆道:“好像这位大和尚懂得密宗的许多陀罗尼咒语,活佛要他去传授密咒,好光大佛法。”

康熙与卫肖对视一眼,卫肖明白康熙的意思,站出来,奏道:“皇上,清凉寺里的和尚都是禅宗一脉,与西藏密宗黄教没有半点瓜葛。喇嘛们来清凉寺闹事,恐怕是另有所图。”

康亲王也出班奏道:“皇上,奴才也以为这些喇嘛来此恐怕另有目的。”

康熙道:“康亲王,你说说这些喇嘛有什么目的?”

康亲王道:“是,奴才以为,喇嘛们恐怕是想取禅宗而代之。如今我大清皇族皆笃信佛教,是以禅宗、密宗之争再起。”康亲王说的头头是道。

卫肖与康熙对视一眼,几不可察地点点头,出声赞同康亲王的说法。“康亲王说的有理。”

康熙道:“你们说的有些道理,还有人有别的看法吗?””

多隆出班奏道:“皇上,奴才以为这几千喇嘛聚集在此,恐怕不止于宗门之争。”

康熙眯了眯眼睛,“多隆,你说下去。”

多隆隐晦地与卫肖对视一眼,“奴才以为这些喇嘛定是为五台山上的禅宗密宝而来。清凉寺只是一个开头,若不是皇上到来,拿住这些喇嘛,恐怕还有更多的寺庙遭殃。”

“你是说这些喇嘛是为五台山上的禅宗密宝而来?”康熙似乎没有听清,又问了一遍。

可这语气实在不想是询问。多隆心中惴惴,又瞥眼看了卫肖一眼,“奴才...奴才...”

卫肖一看这情况,必须出来把大臣们的思路引到别处去啊,不然怎么解释康熙急匆匆地来五台山。“皇上,五台山寺庙众多,只佛光寺便是魏晋之时建造,时逾千年,或许真有什么密宝也未可知。”

康熙这才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禅宗、密宗之争虽然只是佛教内部争斗,但天下百姓多是信佛,争斗一起,恐怕百姓不安。”

卫肖接道:“皇上所言甚是,臣正是因为如此才派人急报皇上。”

在场诸位大臣一听,顿时明白为什么皇帝要火急火燎地赶来了。

康熙道:“虽然此事于江山有碍,但佛教信徒众多,朕恐怕...”

“皇上,臣以为可让官兵驻扎在此,有官兵压阵,料想那些贼人也不敢再来了。”作为对事件最了解的人,卫肖当仁不让地出来说话。不过同时作为最了解皇帝想法的人,卫肖自然不可能将康熙的原话说出来,毕竟皇帝才是最厉害的人。

果然,卫肖说完后,康熙就道:“五台山本是佛教圣地,贸然派驻士兵,恐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以朕看,不如让士兵们扮作和尚,潜伏到各个寺庙中。”

此言一出,诸位大臣无不大赞康熙圣明。卫肖自然也在其列,只不过她看着康熙面对臣子的恭维而露出的满意笑容,心中总觉得遗憾。不论她与康熙,还是缺少磨砺啊!

康熙道:“朕祟信佛法,果然这几年来上体天心,菩萨保佑,国家平安,万民康乐。卫都统先前作朕替身,代朕出家为僧,大大有功。现今卫肖回京,朕就命灿邴珠出家两年,不过既有佛教密宗、禅宗之争,朕也不好厚此薄彼,灿邴珠,你就做五台山大喇嘛,挑选一千名骁骑营的得力军官军士,一起跟你做喇嘛。公驻山上十间大喇嘛寺。众军出家期间,饷银加倍发给,另有恩赐。”

灿邴珠一下子楞在那里,从骁骑营都统到喇嘛的差距实在有点大。

康熙又道:“灿邴珠,莫以为朕会忘了你,等两年期满,朕就派你去做个总督巡抚。”

有了康熙这话,灿邴珠才露出笑脸,下跪谢恩,发誓要为康熙看好五台山。

康熙又嘉勉了灿邴珠几句,对众人道:“卫都统劳苦功高,朕擢升你为骁骑营正黄旗都统,仍领御前侍卫副总管的差事。”

卫肖心里对升官这事倒是挺淡定,毕竟再怎么高的官,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被盯着,压力太大。

康熙看卫肖跪下谢恩,正要开口嘉勉她几句,突然间砰的一声巨响,泥沙纷纷而下,大雄宝殿顶上已穿了一洞,白影晃动,一团白色的物事直堕而下,却是个身穿白衣的僧人,手持长剑,疾向康熙扑去,叫道:“今日为大明天子复仇!”

康熙急忙后退,多隆、灿邴珠、康亲王等因在皇帝之旁,都未携带兵刃大惊之下,都向白衣僧扑去。那白衣僧左手衣袖疾挥,一股强劲之极的厉风鼓荡而出,多隆等七八人站立不稳,同时向后摔出。

由于是各朝臣皆在,少林武僧俱不在此,御前侍卫也守在大殿门口,一时救援不及,所以距离康熙最近,又具有武力值的就是的卫肖了。

起初卫肖也被吓懵了,但一看来人的穿着打扮,立时明白来人是谁。卫肖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康熙面前,“不要伤了皇上!”

噗的一声,白衣僧手中剑尖刺正卫肖胸口,长剑一弯,竟没刺入。剑尖力道极大,卫肖胸口痛的要死,但还是大吼一声,“快护驾!”

也亏得有卫肖这一下的抵挡,殿外的御前侍卫蜂拥而入,与白衣僧纠缠。卫肖趁机拉了一把康熙,将他推到多隆等人身边。她自己则抢了身边一个御前侍卫的手中的刀,就冲上去。

这一会儿功夫,少林武僧已经赶到,白衣僧与澄光等人缠斗了一会儿,见殿中侍卫越来越多,自知今日不可能取了康熙性命。白衣僧双手一震,将对招的澄光震开来,左右腾挪几下,,右手一长,打落卫肖手中的刀,一把抓住她的领口,突然间身子拔起,从殿顶的破洞窜了出去。这一下去得极快,殿上空有五十名少林高手,竟没一人来得及阻挡。澄心、澄光等急从破洞中跟着窜上,但见后山白影晃动,竟已在十余丈外,只晃眼之间,那团白色人影已翻过了山坳。

卫肖被提着疾行,犹似腾云驾雾一般,一棵棵大树在身旁掠过,只觉越奔越高,这种感觉可比坐云霄飞车爽快多了。

白衣僧可不知卫肖想些什么,最后一个长跃,停了下来,将卫肖摔在地上,卫肖虽被摔的头晕脑胀,还是一骨碌从地上爬起,“师太,你是铁剑门的吧!”

九难冷冷瞧着她,道:“你这小娃娃也识得铁剑门的武功?”

卫肖道:“我曾听我师父说过,当初华山论剑之时,铁剑门掌门木桑道人的师弟玉真子被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女婿给杀了。当时我听的好奇,便要师父使了几招铁剑门招式,与师太你方才使的分毫不差。”

九难道:“你师父是什么人?鞑子里还能有识得我铁剑门功夫的?”

卫肖道:“我师父可不是满人,我也不是满人。我师父姓陈,讳上永下华,字近南,是天地会总舵主,台湾郑家家臣。”

九难奇道:“你师父是陈近南?”

“正是。师太你不信吗?”

“你师父若是陈近南,怎么会让他的弟子做了鞑子的走狗?”

卫肖一笑,“师太这话可就错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天下有多少清兵?清兵里里有多少八旗兵?多少绿营兵?八旗兵里又有多少满八旗?多少汉八旗?多少蒙古八旗?这些师太可知道?”

九难转过身去,看着远处风景道:“我怎么知道?”

“这不就是了,看师太也是女中豪杰,敢孤身刺杀皇帝,目光该不会如此短浅才是。”

九难道:“怎么说?”

“师太,这天下汉人皆想杀皇帝,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如同师太今日之举,但皇帝是杀不尽的。”

“哦,这倒新鲜!”

“师太,康熙是顺治三子,顺治共六子,康熙还有皇子,康熙死了还有他儿子做皇帝,杀了他儿子还有他兄弟,假使他的兄弟也给杀了,自努尔哈赤立国以来,皇族繁衍何止百人?师太又杀的尽吗?再者皇帝死了,朝中诸事无人主理,受苦的还不是天下百姓。”

九难道:“依你所言,皇帝还不能杀了!”

“不是不能杀,只是不到时候。当今天下,东边,郑家偏安台湾,郑经诸子嗣位之争愈演愈烈。南边,福建有耿家父子,不过耿继茂快死了,耿精忠倒是个人物,广西有孙延龄,他是孔有德的女婿,广东尚可喜尚之信父子不和,至于云南,吴三桂倒是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天地会会众遍布天下,但大多良莠不齐,难成大事。沐王府,早已成了空架子。其他的小鱼小虾更不必说。此时一旦皇帝殡天,各方势力若按耐不住,掀起战火,天下必将大乱。”

九难颇为惊奇地看着卫肖,“看你小小年纪,竟对天下大势知道的如此清楚!”

卫肖谦虚道:“师太过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