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君是甜狗 > 第14章 鸣春佳宴(三)

夫君是甜狗 第14章 鸣春佳宴(三)

作者:铮铮鱼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0 13:18:25 来源:文学城

谢之翎上了游竹照的马车,两只身形高大的男子挤在小马车中,衣摆挨着,两人都不自在极了。

好在马车很快便停在了含萃楼前。

正是巳时,百姓们都吃过早饭各自做工去了,是以含萃楼中并无几位客人。

谢之翎跟在游竹照身后进了大堂,原以为他要上楼去雅间,没成想他直接在一楼大堂寻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了。

谢之翎坐下后,偏头便能看见中禹街上人来人往,于是提醒道:“我们坐在这里,若是被其他人看见了......”

游竹照抬手提起伙计端上来的桃花酿,斟了两杯酒,闻言手上一顿,将酒壶放下,解释道:“无妨,我本就是侍御史,身负纠察百官、弹劾不法之责,若是百官观我有错,也可尽管向皇上参我,拿得出证据,我便认赌服输。”

谢之翎听了,倒是觉得眼前一亮。

自入朝以来,官员们闲聊都是吹嘘喝了何种佳酿、得了哪位名家的字画,除此之外便都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话中有话是常态,有些看似好意的提醒,稍后就会成为刺向自己的利刃,谢之翎身在其中总觉得疲惫不堪。

如今朝中大致分为拥帝派与拥丞派,这都是因为先帝去得急。

先帝子嗣单薄,殡天时武许现才三岁。先帝自觉幼子不堪重任,于是在临终前下诏嘱咐御史中丞万青岩辅政,万青岩临危受命,顶着朝堂压力携幼帝登基。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民间都流传着“天子背后刺万字”的俗语,百姓们纷纷暗自猜测,万青岩定会在皇帝年幼时下手,彻底拿住大荆江山。

可新帝上位的二十多年间,大荆虽边疆战乱不断,但内部发展却并不差。万青岩推出的新政条条向着百姓,百姓手中余钱越来越多,自然记着上面人的好。

朝中官员也是如此,认为武许现软弱,年过而立却还似一块“扶不起的烂泥”,日日在朝堂干坐,等着下朝后与万青岩商议处理奏折。既如此,皇帝只管做个傀儡便罢,偏偏近年来武许现动作不断,隐隐有要将万青岩逼出朝堂之势。

而另一部分守旧派却认为武许现身上的皇室血脉不假,大荆交由万青岩“暂管”二十余年,而今也该还给天子了。

两方势力暗暗争夺不休,渐渐地便形成了拥帝派与拥丞派。当然也有纯臣,但是极少,也是因为极少,在朝堂上并无话语权,存在感低到谢之翎甚至不知道朝堂中还有纯臣。

眼下这位侍御史大人,是谢之翎来京一个多月来第一次见,暂还不清楚他是哪门哪派。不过从他说的话来看,是个堂堂正正、不惧人言之辈,或许正是朝堂上不可多得的纯臣。

谢之翎看多了朝堂上的虚与委蛇,遇上这样坦荡直白之人,倒勾起几分身在北疆的熟悉感。

游竹照说完,端起酒杯向谢之翎敬酒,道:“在下游竹照,时任侍御史一职,想与谢侯爷交个朋友。”

他脸上带着真诚,谢之翎许久未见过这样炙热的目光,于是端起酒杯与他相碰:“谢之翎。”

两人相视一笑,仰头饮尽杯中佳酿。

谢之翎放下酒杯,并不拐外抹角,直言问道:“你在宫门口与我说的是冬糖街?”

游竹照似是并不意外他会如此开门见,放下酒杯后便道:“冬糖街是我长大的地方。”

谢之翎默然——从前刘丹彤常说起冬糖街。

刘丹彤原是被人抛弃的孤儿,冰天雪地中被刘婆子捡回去,因为盼着她往后的日子能鲜艳有活力,于是取了“刘丹彤”之名。

刘婆子无儿无女,夫君也早早离世,一人独居在城外破屋中,靠种菜卖菜糊口。捡到刘丹彤后便将菜园子又扩了扩,待刘丹彤会走路后,便时常带着她去京城卖菜。

听谢兆和说,他初次遇见刘丹彤便是在菜场。

天刚蒙蒙亮,菜场已是十分热闹了,菜农们将新鲜挂着露珠的蔬菜码整齐后,便朗声叫卖起来。

刘丹彤的声音十分清脆,夹在粗厚嘶哑的叫卖声中十分抓耳,几乎是一瞬,谢兆和的目光便不自觉转向她。

她站在晨光中,脚下摆着不算多的蔬菜,样样新鲜漂亮,分类码得十分齐整,遮住了她的鞋子。

灰色的麻布裙子乖顺地垂下,及腰处用一根草绳扎成裤带,上衣是洗得发白的粉色,下摆掖入草绳中,掐着柔韧的细腰。

她一手揽着刘婆子的手臂,一手拢在唇边喊着:“新鲜蔬菜!今早刚摘的!”

谢兆和的娘难产离世,后又被父亲送去学功夫,日日睁眼瞧着的都是粗壮浊臭的男人。后来父亲去世,他收拾行囊带着银子来京城考武状元,虽也见过不少柔媚娘子,却并不觉得她们如何漂亮。

反倒是人群中的刘丹彤令他心头一颤,四肢百骸涌上一股陌生的酥麻感,直直将他钉在了原地。

“你怎么了?”一旁的玉丰见好友在闹市驻足,不由好奇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道,“怎么?想吃芹菜了?”

谢兆和回过神,目光下落,在刘丹彤脚边的小摊上看见了芹菜。

“对,我想吃芹菜了。”

这便是刘丹彤与谢兆和的初见。

说给谢之翎听时,他年纪尚小,根本无法体会其中感情,只记得那菜市在一条叫做“冬糖”的街上,似乎很甜的样子。小谢之翎听过这个故事后,夜里梦见了冰冰脆脆的糖块。

“我自幼生长在冬糖街,娘嫌家贫,生下我后便跑了,父亲独自养育我,读书费钱,只能缩衣节食,每日去菜市买被挑拣剩下的菜,能省下些,有一回父亲买的菜品相极好,问了才知晓,是令堂特意留给父亲的......”说到这儿,游竹照看向谢之翎,道,“刘丹彤,刘娘子,是个极好的人。”

恍然在京城听到有人提起母亲的名字,谢之翎心头一阵柔软。

“刘娘子心善,早早注意到我父亲,又得知他一人拉扯我,便时常以贱价卖好菜给我们,父亲受了恩惠,便在码头散工后去城外替刘娘子修屋子,一来二去的,刘婆婆见两人相处融洽,便起了说亲的心思......”

这段谢之翎从未听过,印象中谢兆和总是一副“良缘天赐”的模样同自己说,他是如何对娘一见钟情,又是如何死缠烂打,最后打动了娘亲与外祖母的。

游竹照见谢之翎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便道:“时年我七岁,犹记得刘娘子正值青春年少,无奈家贫,说不上什么好亲事,多的是想花钱买她回府中做妾的,刘婆婆不愿意刘娘子去府中受罪,又见我父亲是个踏实肯干的,便想为二人说亲。”

说到这儿,游竹照的神色轻快起来,似是想起了什么趣事般,继续道:“那时我父亲苦干了几日工,又嘱咐我省着用墨,这才攒了些银钱出来,买了一只半死不活的鸡,还有一只瘦鸭,去了刘娘子家中。”

“原想着将亲事定下来,再多攒些钱好娶刘娘子过门,没想到父亲却吃了闭门羹......”游竹照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原本正气严肃的脸也变得生动了许多。

谢之翎追问道:“为何?”

“因为刘娘子已心属谢叔了,那时玉叔已有功名,接谢叔去府上同住,吃穿皆不用愁,外人不知内情,刘婆婆也是如此,瞧着谢叔与刘娘子境况悬殊,便没敢起那心思。”

“后来呢?”

“当时刘娘子只说不肯见我父亲,刘婆婆问了许久她也不说为何,直到后来,谢叔不知从哪儿得知了父亲上门提亲之事,急得夜访刘婆婆,拎了一大堆好东西进门,说要求娶刘娘子......”

这事谢之翎晓得,从前谢兆和说他虽住在玉府,吃穿用度不短缺,但手中银钱并不多,上门提亲时带的东西,有一半都是李佩珮从自己的首饰中取出来凑的。

“刘婆婆原先不肯,但耐不住两人心意相通,且谢叔日日跟在近旁表诚心,最终便将刘娘子许给了他。”

谢之翎听到了自己并不知晓的父母往事,脑中又浮现出他们的模样,好似他们从未离开般。

“我父亲胆小,听闻刘娘子似是嫁给了什么大人物,便日日提心吊胆,生怕谢叔来找他麻烦,谁知谢叔成亲后竟拿着礼品上门道谢,着实给我父亲吓了一跳。”

“道谢?”谢之翎问。

“是啊,道谢,谢叔说若不是父亲上门提亲,激了他一把,他还不知何时敢道出心思。”游竹照轻轻摇头,似是有些惋惜道,“谢叔也是个极好的人......”说着,他又倒了两杯酒,提杯与谢之翎又喝了一口。

“父亲收了礼品,两家也算认识了,往后见面问声好,关系不咸不淡......”游竹照轻叹了声道,“可父亲在码头做工,本就十分危险,一年后因意外断了腿,工头欺负他性子软,不肯赔药钱,他便咬着牙不医腿,我当时都想着,不念书了,将笔墨卖掉,给爹治病。”

游竹照脸色认真,看得谢之翎有些许动容。

“我父亲卧床不出几日,消息便传到了谢叔耳中,彼时刘娘子正怀着你,颠着马车来看父亲,问清缘由后,隔日工头便将药钱赔了来,据说被抓了什么贪没工钱的把柄,撤了职,父亲在码头做工许久,资历深,又有谢叔与玉叔在内疏通关系,顺势便当上了工头,如此我家日子才好过起来,我也才有这样的好运做到如今的官职。”

游竹照端起酒杯对谢之翎道:“我深受令尊与令堂之恩惠,感激不尽,故而见你便心生亲近,望侯爷莫要怪我唐突。”

谢之翎与他碰杯,摇头道:“游大人坦荡直率、为人正直,又是性情中人,在下最愿与这样豪爽之人结交。”说完,一饮而尽。

喝了会儿酒,谢之翎才想起问游竹照:“游大人先前是病了吗?”

游竹照摆摆手道:“别叫游大人了,我比你年长,喊游兄即可。”

谢之翎点头,随即道:“游兄喊我名字就好。”

游竹照也不扭捏,点头应下,接着道:“我先前并非病了,而是被皇上禁足。”

“禁足?”谢之翎蹙起眉。

包被们可以点个收藏,养肥了再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鸣春佳宴(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