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君留下遗腹子,但孩子自带口粮 > 第10章 第十章 主簿家

这个孙氏还真问了,“说是府里二娘子去于家庄吃席,觉得味道好,这才和家里老太太提。”

那丫鬟跟孙氏说:“别的师傅做的菜吃过,老太太不满意,前几日我们二娘子回娘家,给她伯父上礼,说那席面好吃。”

今儿又吃从外面买的鱼,说味道一模一样,便差她出来问了。

林秋然点点头,觉得那日的菜好吃……那日,林秋然想了想,觉得红烧肉和八宝饭最好。

这红烧肉里面有个红字,按理说白事不该做,可于家老爷子喜丧,主人家也没避讳,这才有这道菜的。红烧肉最软烂,年纪大的牙口不好肯定喜欢这道菜。

林秋然决定明儿试菜做两道,一道红烧肉,若是主簿家调料多,做出来的味道肯定更好。

八宝饭时间长恐怕不成,另一道菜林秋然得仔细想想,这是寿宴,总得有摆盘好看的,一看就知道为了祝寿。

林秋然回想自己以前做的菜,还真想出来了一个,可以做福袋。有福气,不仅样子好看还好吃。

福袋就是和面做饼,中间是口袋宛若布袋形状,然后用红糖汁或是酱汁在上面写福字,里面填馅料,多是细丝状,还可以把一些象征着长寿的菜放进去,开口处用面绳或是豆腐丝系上。

林秋然以前总往这里面放京酱肉丝,装菜费事儿些,不过自己裹弄脏手,客人吃着方便。按人数做,一桌十人就做十个,十二人就做十二个。

摆上去满满当当,又有福字,看着很是喜庆。

林秋然暂且打算做这两道菜,若是明儿到王家人家另外要求做什么,她再改做别的。做红烧肉少不了山楂干,这个林秋然给找了出来。

除此之外,林秋然还带了些银子,半两碎银子,还有一些铜板。她还没去过县城,趁这个机会可以去走走转转,问问那边宅子都多少钱。

林秋然把这两样东西备好,又问孙氏,“娘,咱们村有没有去县城的牛车啥的?”

孙氏差点忘了,还真有,不是农忙时节的话,有家里养牛的就没啥大用。就有人赶牛车去县城,一人收个两文钱,省着走路。

不过坐得人不多,毕竟两文钱不便宜,没啥要紧事就走过去,要么是家里有点子钱,才会坐牛车的。

孙氏以前不坐牛车,但林秋然有孩子,坐牛车省劲儿,“有,我一会儿问问啥时候走,明儿咱们坐牛车去。”

孙氏去问牛车的事儿,林秋然在家熬鱼汤。

鲫鱼萧大石给收拾了,不算大,煎鱼一层厚油,中间撒些盐,这样能避免把鱼皮煎掉了。

林秋然把鱼放进去,锅里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这会儿也别急着翻,等稍微定型再说。

等了一会儿,林秋然用铲子一铲,鲫鱼完整地翻了个面,煎出来的这面颜色金黄,还滋滋冒着油。

等另一面也煎好,林秋然把鱼盛出来丢在碗里,又在煎了两个鸡蛋,煎完鸡蛋把豆腐也煎了。这些煎过后倒热水,烧出的汤就是奶白色,林秋然是想着一条鲫鱼太少,为了汤的颜色好看,这才加了鸡蛋豆腐。

煎好之后把这些盛出来,锅里也不剩什么油了,林秋然又把鲫鱼回锅,用铲子捣碎,鸡蛋豆腐也都放进去。她从炉子上拎着热水壶浇上去,只听哗啦啦一声,水冲散鱼肉,汤瞬间变得浓稠。

锅里混着鱼骨鱼刺,林秋然等把锅烧开,加了些盐调味儿,又用漏勺把鱼骨捞了出来,鲫鱼刺儿多,她也不想喝口汤还得吐刺。

把汤煮开后放上一把从后院薅的小油菜,再撒上一把葱花就成了。

鱼汤煮得多,林秋然不打算再做粥,就和面擀了把面条,这面条可比汤面鲜美得多。

面条刚下进去,孙氏就回来了,她道:“秋然,明天早上咱们卯时过去,下午牛车过申时回村。”

还是那个价钱,也不给便宜。要是孙氏一个人,她肯定舍不得。但是林秋然要去干活,走去县城累得不行哪儿还有力气做菜,肯定得坐车。要是放着林秋然一人坐车,孙氏走着,她还不放心。

林秋然:“那早点儿起,娘吃饭了。”

孙氏往锅里一看,里面鱼汤颜色好看,鸡蛋豆腐都是金黄色的,还滚着小青菜面条,闻着就香,“你吃这个,我和你爹喝粥。”

林秋然道:“做得多也没煮粥。”

孙氏:“哎,我们都喝粥喝惯了,别的吃不惯。”

林秋然,“娘,这么多我也吃不完,一块吃吧。没有多少面,吃完早些睡,明儿咱们还得去县城呢。”

孙氏没辙,只能坐下吃,嘴里还不忘嘱咐,“下回你做自己的就行,我和你爹吃别的。”

林秋然没接话,她不乐意吃独食,还是一家人一起吃比较好,“你们快尝尝。”

孙氏给自己喝萧大石盛的,碗里没鸡蛋,她吃了面条,入口筋道,还有鱼汤的咸甜,豆腐也好吃,这可比她给林秋然做的鱼汤好喝多了。

萧大石就一句话,“秋然手艺好。”

吃过饭林秋然早早睡下。

次日,孙氏到了时辰喊她,林秋然梳洗干净就带着昨天晚上准备的东西,跟孙氏去村口坐牛车。

孙氏还给她煮了三个鸡蛋,带着路上吃。

人不多,算着她们总共四个,但是这么一回也能收个八文钱,来回翻个番,也是赚的。

坐牛车自然比走着快许多,等到了县城城门,牛车就停了。

林秋然把钱付了,孙氏道:“大哥,我们下午还过来,若是来得迟,可得等会儿我们。”

孙氏也不知道到啥时候,万一要坐一桌子呢,半天恐怕不够。

庄稼汉点点头,牵着牛去找喝水的地方。

林秋然和孙氏站在城门口,这会儿天已大亮,街上也有小商贩,林秋然眉目舒展开,看着街边的屋舍楼房,觉得比村里好多了。

孙氏有些犯怵,他们县叫余安城,在这儿县令是七品官,县主簿是九品官,官职虽小,可在老百姓眼中那也是个大人物。

孙氏张嘴道:“这也不知王家在哪儿?”

林秋然拍拍孙氏的胳膊,“没事儿,我找人问问。”

林秋然跟人打听了打听,寻着路过去。孙氏就在她后头亦步亦趋地跟着,等到了王家,林秋然仰头看着门匾,这两个字的和简体的一样,匾额上写的就是王宅。

斗拱下挂着红灯笼,大门紧闭着。

林秋然上前扣了扣门锁,没一会儿就有小厮出来开门,林秋然开门见山道:“我是今日来试菜的席面师傅。”

小厮点点头,“那快进来吧。”

林秋然跟着小厮进了宅子,孙氏跟在她后头,大气都不敢喘。

走了一会儿,小厮让二人在这儿等着,林秋然深吸一口气,两人也没敢乱看。等了有半刻钟,一个衣着体面的妇人带着丫鬟过来,“你就是林娘子吧,我是府里的二娘子,过些日子是我婆婆六十大寿,找了几个席面师傅都不满意。”

老太太寿宴,菜得合老太太的口味。

林秋然道:“老太太可有想吃的菜,我可以做。”

于娘子道:“那日在于家庄的红烧肉做来尝尝,别的你看着来。”

于娘子带着林秋然去厨房,也没问孙氏是谁,估摸着是家里人,跟过来帮忙的。

把人带到厨房于娘子就出去了,王家的厨房比于家庄的那家还大,有两口铁锅一口大锅。

林秋然看了看厨房的肉和菜,一大块五花肉,还有后腿肉,菜就是现下时令的青菜,还有豆腐豆皮什么的。

孙氏问林秋然她用做啥,林秋然道:“娘,你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就行,三指宽,然后凉水下锅焯水。”

自家吃小块比较好,但是宴客三指宽炖出来也就两指宽,摆出来大方好看。

林秋然又看了王家的调料香料,比家里的多。她选出来一些,等孙氏把肉焯好,林秋然把肉炖上,然后就开始做福袋了。

面要软一点,中间得抹油酥,不然成不了袋子,一个圆饼下锅一煎,没一会儿中间就鼓起来了。

林秋然煎了两个,把饼皮放进蒸笼,寻常直接吃就行,但上了年纪的牙口不好,热气熏熏不那么硬。剩下的就交给孙氏做了,她磨了磨刀开始切肉丝。

她刀功是经久练出来的,切出来粗细均匀,用生粉抓过腌一腌之后。因为两道菜要一块儿上,先做出来会凉,凉了味道就不好,林秋然也没急。

等红烧肉快好了,她把京酱肉丝热油炒熟,再辅以黄瓜葱丝儿,每个福袋装德鼓囊囊后,再用豆皮儿把口系上。

福袋不过林秋然半个巴掌大小,做好之后用筷子蘸着酱汁,在上面写上福字,一盘摆了十个寓意十全十美。

若是林秋然能做王家老太太的寿宴,当日还可以写寿字。不过寿字繁体好像和简体不一样,她得学学。

肉炖得久,林秋然顺手做了两道解腻的凉菜,拍黄瓜和菠菜果仁儿,还把米饭蒸上了。

这个时代黄瓜叫胡瓜,若是以后有些场合黄瓜还不能上,因为音是黄,什么事儿黄了可不好。

等红烧肉好了,林秋然出去叫人,于娘子便过来了。

她看着菜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林娘子且等一等,我端给我家老太太尝尝。对了,这菜都叫什么?”

林秋然道:“这道红烧肉寓意红火喜庆,这道福袋寓意美满幸福,凉拌胡瓜和菠菜果仁是留着给老太太解腻的。”

于氏点了点头,带着丫鬟端着菜便离开了。

孙氏深吸一口气,“这么多菜呢,也不知能不能成。”

要是成不了,岂不是白来一趟,白花坐牛车的钱,而且,林秋然还白忙活小半天,白给人做了顿饭。

林秋然也不知道,二人就在厨房等着,等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看太阳高挂都到中午了,还没来人。

林秋然抿了抿唇,这般慢难道是不合胃口,可不合胃口不该尝尝不满意就把菜端出来吗?

孙氏也觉得时间太久,她安慰道:“这也不是回回都能成,你做得好吃,是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没事儿。”

林秋然点点头,话是如此,可忙活这么半天却没成,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孙氏笑笑,“咱们一会出去逛逛,吃个午饭,这边还有小馆子啥的,想吃啥就吃!不能天天给别人做对不。”

林秋然:“嗯,一会儿出去吃饭。”

这边又等了一会儿于娘子才过来,于氏脸上带着笑,她道:“等急了吧,老太太今儿胃口好,我就多陪着说了会儿话。林娘子手艺可是没得说,每年夏日我婆婆胃口都不好,今儿却是吃了许多。”

林秋然听这话的意思,是成了?

求营养液呀[让我康康][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主簿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