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覆局 > 第18章 难如意(三)

覆局 第18章 难如意(三)

作者:云间乱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0 19:00:17 来源:文学城

徐予和莞尔一笑,走到父亲身侧,“爹爹别恼了,他们都已经走了。”

徐琢叹了口气,面色稍显缓和,“胡闹,此事我与你娘会处理好,你出来作甚。”

徐予和低垂眼眸,复又抬头启唇含笑,“我也是见爹爹摆平了才敢站出来说这些的,他们好生无赖,找了个七八岁的乞儿坐在府门外哭喊。”

外面人多眼杂,若不及时把乞儿打发走,不知事情原委的人指不定会如何唾骂徐琢,所以张氏选择开门不仅仅是心慈面软,更是不给对方编弄是非的机会。

京中的官吏富商多多少少都知道刘密平日里如何荒唐,徐家又是清贵人家,脑袋被驴踢了才会选这纨绔子作为女儿的夫婿,所以把硬送上门的聘礼扔出去也在常理之中。

恰好徐琢回来及时,只一眼便领会张氏之意。

张氏微微弯身,将手中丝帕对折,掸去徐琢衣袖上沾染的尘灰,“我们把聘礼当街扔出,今后几日,肃国公应当不会再登门造访了。”

再度登门无异于自取其辱,何况今日已把话说到这步田地。

徐琢略微思索,望着眼前人笑说:“但愿如卿卿所言。”

张氏侧目,看了一眼徐予和,见她着了件薄衫,眉梢不由蹙起,“才回暖几天,就穿得这样单,当心风从袖口灌进去。”

岁冬自觉低头认错,“夫人莫怪娘子,是岁冬一时疏忽,忘了给娘子披上外衣。”

东风徐徐,衣衫曳动,徐予和穿得单薄,出来久了,被风一吹也感受到轻微的凉意,遂道:“娘说得是,春捂秋冻,我这就回去加衣。”

张氏点了点头,又简单叮嘱几句,方才放心。

徐予和脚步渐慢,轻轻摸了摸右胳膊,骨折处已没有当初那般疼痛,年轻人总归恢复得快一些,她嘴角微微翘起,步伐也愈加轻快。

前几日她以指蘸墨,凭着印象将信中文字写出两个,让家仆到书坊以研习书法为由买本与之形近的字帖,那书商见多识广,一眼认出是西羌文字,困扰她多时的谜团方得解开,杜浔当日之所以说那封信涉及叛国,必是有人以蕃文与羌国互通讯息。

这也直接证实了她心中的猜测,外祖之死,绝非意外!

行至转角,高墙遮住太阳,两人置身于阴影之中。

徐予和身上突然泛起一阵恶寒,直至现在,她从未听说哪位官员真正因通敌而获罪。

岁冬见她肩膀轻颤,急切又自责地唤了一声:“娘子。”

徐予和拢紧衣裳,扭头笑了笑:“我只看到春光明媚,却忘了不止有风,还有光亮照不到的地方。”

岁冬不知言外之意,单纯以为她觉得冷,“背阴处是有些凉,一走到这儿我也觉得没那么暖和了。”

徐予和只笑不语,回到闺房后,添了一件缎面藕粉色直领对襟长衫,又从书橱里拿出偷偷买来的蕃书(1),纸页上横竖撇捺密密麻麻,看得人头晕。

没有中原汉字作注作释,不识羌文的她无异于在看天书一般,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便觉意兴索然,眼皮黏连,她又坚持了些时间,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才伏趴在案上沉沉睡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徐予和被一声窗户轻阖的响动吵醒。

她缓缓直起身子,睡意尚未从眼角褪去,一双明眸半睁半阖,言语间带着些嗔怪:“岁冬,你关窗的声音小些,弄醒我了。”

静默许久,也没听岁冬答话,她起身环视一圈,屋内除了自己,并无旁人,想来岁冬这丫头见她睡着便出去了。

可她依然觉得奇怪,窗子分明是关好的样子,又怎么会平白无故发出声响,于是转身走到窗子那方,将手抵上窗棂准备推开。

忽而窗外竹声沙沙,竹影摇摇,她当是风吹窗动,便收回了按在窗棂上的手。

只是她不知,屋外紧紧贴墙而站的那团黑影也松了口气,不久之后,黑影又悄无声息地隐入昏黑夜色之中。

案上灯烛火光渐微,徐予和抄起剪刀剪去一截燃焦的灯芯,烛火摇曳两下,却是比方才明亮多了。

岁冬此时推门而入,领着两个女使布下饭食,甜声道:“娘子,夫人新雇了几个厨娘,菜式都是依着娘子的口味做的,夫人都尝过了,说味道不错才让我给娘子端过来。”

满满一桌子菜品,多用芥菜、老姜和花椒调味,嗅之麻辣鲜香,皆是她爱吃的,徐予和胃中馋虫蠕动,稍微净了净手便握箸而食。

麻味辣味争相刺激着唇舌,这一餐颇为热烈,颇为过瘾,使得她头上不断冒汗。

末了,茶水入口,舌尖麻辣方才渐渐消去。

候在一旁的女使低头收拾碗筷,岁冬见盏里茶汤见底,又提壶续满,“今日陆郎君来过。”

徐予和依旧自顾自饮着茶,不见有什么动作,“他不是天天都来吗?”

岁冬笑了笑,把情况如实道来:“今日不同,陆郎君申时六刻来了一次,酉时刚过又来了一次,不过娘子都在歇着。”

而今陆霄已被官家授为将作监丞,并非闲职,怎么还有闲功夫找自己两次,于是徐予和放下茶碗,抬眸问道:“他找我做什么?”

“陆郎君让我转告娘子,说娘子你从小喜欢收集字帖墨迹,他常去的书肆里今日摆了一幅平……平什么来着……”

岁冬顿了顿,仰头望着房梁,抓耳挠腮地想了半天仍是没记起来那个人名,双颊憋得通红。

徐予和猜到是本字帖,抑或是墨迹(2),“摆的什么不重要,停云哥哥可还说了什么?”

岁冬如泄了气一般,耷拉下嘴角低声张口:“好像是陆什么机的平什么帖,陆郎君想和娘子一同去书肆看看是不是真迹。”

徐予和恍然明白,微微笑说:“是陆机的《平复帖》(3)。”

岁冬感觉脑袋里断掉的弦忽然被接上,点头如捣蒜状,“对对对,就是娘子说的这个《平复帖》。”

一个小小的书肆,竟也有西晋年间书法名家陆机的真迹?徐予和已经开始好奇这家书肆了,不过在藏龙卧虎的汴京,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她倚立在门边,抬眸遥望,弯月悬于天际,光华如练,便道:“今日时辰已晚,明日你再去陆相公府上问一问,停云哥哥是否得空,明日休沐,他应当是得空的。”

岁冬点头应答:“我记下了,娘子。”

**

月落日升,天色微明。

鸡鸣不已,晨钟相继。

女使与仆从们形色匆匆,或进或出,有的奉茶端水,有的洒扫庭内落叶。

徐予和用过早食没多久,有名个子娇小的女使告知她陆霄来了,她便换了身衣衫去前院,随陆霄去书肆辨别墨迹真假。

陆霄把着缰绳轻轻一扯,偏头看向马车,眸色愈发柔和,“燕燕,书肆到了。”

枣红小马甩了甩头,停在陈氏书肆门前,赶车的仆从利索地跳下去,弯腰放好马凳。

陆霄翻身下马,从外面掀开帘幕,“店家说那卷《平复帖》是从大相国寺的书画摊上淘来的,我看着倒像是真的。”

徐予和拎起裙摆往上轻轻一提,将身子探出车外,但见春日融融,柳枝垂绿,几只喜鹊喳喳叫于梢头,不觉抿了抿唇。

“是真是假,你能不知?”

陆霄今日着常服,浅青缎袍外罩了件青绿纱衣,幞头上簪着几朵粉白丝绢梅花,与身侧千万条软丝绿柳颇为应景。

他见徐予和踩着马凳身子轻晃,便抬手抓住她的胳膊,使其有个支撑,“不知,我是真不知。”

徐予和踩上平地,低头抚平衣袖褶皱,不着痕迹地将胳膊从陆霄手中抽离,仰目望向书肆的匾额,“若你都不知,也该请你爹爹,或是我爹爹掌眼,请我一个半吊子来看有何用?”

陆霄垂眸看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敲了一下她的头顶,无奈笑说:“你竟说得出口自己是半吊子?我记得张尚书在时,不止教你写字作画,也教了鉴别书画的功夫,我去你家也跟着学了些。”

徐予和略微侧首,回想起儿时零碎的记忆,外祖精于翰墨,常临摹名家书帖,形神皆精妙至极,而且他一眼便能瞧出书画是真迹还是摹本,也因此被先帝诏为书画博士,可惜天公嫉妒他这一身才华,令其潦草离世。

她暗暗叹口气,而后裙摆微动,玉步轻移,进到书肆里面,“先说好了,我只是爱收集字帖,临摹书法,至于鉴别书画,外祖去了之后,我也没再研究,所以看的也不一定准确。”

陆霄嘴角噙笑,也抬脚迈上书肆门前的石阶。

店家见到陆霄,便知他所为何事,从身后的书橱中取出一个紫檀木匣,双手托放至桌案上打开,笑道:“两位请看,这便是《平复帖》。”

徐予和拿出匣中纸轴,稍一展开,便见着前朝诸多名家的私章刻印,继续铺陈开来,牙色纸本上的书墨映入眼帘,点画硬朗,却也率性可爱,兼具奇趣,从中可窥见几分当年魏晋之风流。

看至这里,她已知是真迹无疑,只是心中尚存疑虑。

陈氏书肆处于闹市,客人并不算少,若放了名家真迹,必会有大批文人士子争看抢买,何况还是陆机的墨笔,足以卖出天价。

“怪了,既是陆机墨迹,为何无人问津?”

1.蕃书:此处指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书籍。

2.墨迹:指书法作品。

3.《平复帖》: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所写的草隶书法作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难如意(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