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华迷雾 > 第3章 第 3 章

浮华迷雾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惜璟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6:51:22 来源:文学城

程灵然不想继续说起她和谢敛,很快转移了话题,提到了跟程含然有关的事:“听说阿娘最近在给阿姊选郎子?”

她是个开朗的性格,烦恼和伤心事来得快去得快,除却刻骨铭心的,一般都不会铭记于心。对于五姊,她也知道五姊今日所作所为是因为她,想打开她这三年的心结。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三年前是他不来和她相见,次日不告而别,她过了几日方知他投军北地,去建功立业了。

她心里是怨的。明明可以说清楚的事,她从未疑心过他,可他偏偏选择避而不谈,一走了之。

往事已去,当把握好当下。

程灵然眉眼俱笑,靠在程含然的肩膀之上,与她亲亲热热。

程含然见她笑得开怀,也不自讨没趣说起谢敛,只如实回答她,摇摇头说:“尚不清楚,阿娘选了好几家,都不满意。”她顿了顿,似是在思考些什么,又道:“阿娘前些日子对这三位郎君甚为满意,一位是中书令温公的长子,一位是定川姑母家的十郎,还有一位是扶风窦氏的郎君,在刑部当郎中。她特意来询问我的意见,我只听闻过他们的事迹,对他们人品不大了解,无法给阿娘一个准确的答复。”

中书令名温耿,他的长子中了进士后当了个散官宣德郎,只要温公不倒,温郎君自能青云直上。定川长公主是先帝薛淑妃的女儿,嫁的是五姓中的荥阳郑氏,郑十郎虽身无官职,出身却好,日后还能得个荫封。而那扶风窦氏,虽没有五姓七望、关中六姓出名,到底是世家大族,窦郎君年纪轻轻能做到郎中,已然不错。

这是魏王妃为五姊选的郎子,她无权干涉五姊的选择,只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在这三位郎君之中,联系他们的家世会发现,无一位出身武将世家。

心里想到这,程灵然便将想法说了出来:“书香世家的郎君儒雅,会心疼人,与阿姊正般配。”

“人小鬼大。”程含然脸颊稍红,笑着戳一戳程灵然的头。

程灵然说这些话只是为了打趣程含然,虽然她们不是一同长大的姊妹,到底血浓于水,又相处多年,她对阿姊的品性最是了解。如若自己因今日见过谢敛而郁郁寡欢,阿姊怕是更加郁结于心,觉得自己所做不妥,有愧于她。

程含然的脸红,是因为憧憬成婚后少年夫妻你情我浓的场面,与魏王妃属意的女婿人选无关。更何况,郑十郎是她们的表兄,要是程含然心悦他,早就唤十郎的名字,才不是一口一个十郎,亦或是表兄。

这些话到这就结束了,程灵然接着与程含然说起近来的趣事,逗得程含然哭笑不得。

姊妹俩一路上说说笑笑,回到魏王府时脸上的笑意还未褪去,二人在王府后院的小径上分了手,分别回到居住的观雾轩和听雪馆。

入夜时分的听雪馆内,程灵然在房内找到了一枚玉佩,上面正刻着“灵”字。她仔仔细细地抚摸着玉佩上的纹路,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又将它随意丢在一旁。

明黄的灯光照着她薄弱的身影,只见她望去的方向,正是她将玉佩丢弃之处。

程灵然不甘心,又去拾起吊坠,将它收了起来。

她喜欢的是这枚玉佩,并非送玉佩的人!

转念一想,程灵然心境豁达许多。

与此同时,坐落在宣平坊的武陵郡公府上正为谢敛接风洗尘。

谢家是武将世家,辈辈追随君主征战沙场,为国效力,建立赫赫战功,这才有了郡公的爵位,赐丹书铁券,可世代承袭。

武陵郡公谢延平将近知天命之年,多年习武以至于现在还有魁梧的身姿,要是往灯下一站,险些连灯光都看不见,都被他遮挡了。

郡公府前院摆了几桌酒席,来的都是谢延平当年出生入死的至交好友,他们听闻谢敛才过加冠之年便已立下平定北边战乱的功劳,为自己少年时的挚友高兴,祝酒时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意。

这样的话,谢敛听的太多了,双目微微眯着,有些疲倦。

谢敛作为晚辈,见长辈祝酒,自己也麻溜地站起身高举酒杯,他正愁如何回答这些齐刷刷投来的目光,白日那名叫苍山的随从正急匆匆赶来,叫了一声郎君,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他眉目一缩,神情忽然紧绷起来,高举的双手僵硬一瞬,旋即变回之前的淡然神色,向在座诸人致歉:“晚辈还有要事,不能与诸公一同尽兴,还望诸公莫要怪罪。”

自从和柳知节和离后,谢延平非常关心他与柳知节的独子,目光总是离不开他。他知道今日谢敛凯旋路上遇到刺客的事,听闻谢敛未受伤,他便没有问这些细枝末节。

他这个儿子,素来有主见。

当年,他与柳知节和离,其中也有谢敛支持的缘故。

谢延平没多想,挥挥手,为谢敛说了些场面话,放他走了。

回屋的路上,谢敛听着苍山火急火燎地接着说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郎君您知不知道,今日行刺郎君的人虽然当场死亡,但属下聪明绝顶,从刺客身上刺青发现了端倪。当年,那金发蓝眼的人身上也有这样的刺青。所以属下怀疑,他是真正的凶手派来的人,只为查探郎君底细,想着他日解决郎君,做出郎君畏罪自杀的假象,好彻底坐实这个罪名。”

若不是此事事关重要,谢敛听起苍山吹嘘他自己的话,绝对置若罔闻,不愿搭理他。

这件事的确很关键,证明当年的凶手还蛰伏于长安城,仍想着让他当替罪羊羔。

有线索总归是好的,顺藤摸瓜,定能找到幕后真凶,谢敛赞同苍山的说法,轻声应一声,“你说得对,魏王如今还在彻查当年之事,他们见线索越来越明确,想是坐不住了才会出此下策。当年,我可是最有嫌疑的那人,若非魏王明理,知晓我是蒙冤受屈,否则我的名声早就坏透了。”

苍山在侧直起腰来,点头应是。

他先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是怕谢敛精神一直紧绷着,没法放松,现下说起要紧事,他也肃容,一本正经地跟谢敛接着通报这件事:“属下来告知郎君之前,已嘱托负雪命人在长安城内埋下暗桩,再让城外方圆十里散落我们的人。这样一来,我们的人长安城内外随处可见,迟早有一日会让真凶落网。”

谢敛身边的人,除了苍山、负雪,其余人皆是他三年以来在北地收留的许多孤儿孤女和妇孺,一共百十来人。年轻力壮的便教他们一身武艺,上阵杀敌,保卫边疆百姓;年龄尚小的就好好培养他们各项技能,让他们有立身之本,同时可为自己所用;还有一些妇孺,既有坚韧不屈的烈性女郎,亦有身娇体弱的年轻妇女,她们心思细腻,常常能发现旁人无法察觉的蛛丝马迹,是谢敛的得力臂助。

世道轻贱女子,觉得女子毫无用处,谢敛不以为然,这些女郎们,比儿郎更强,若无她们尽心竭力,帮他度过难关,他恐怕没有今日的风光。

他回长安,这些人亦跟着他回长安,在长安谋生。

闻言,谢敛不由自主点头,他信任自己看中的每一个人。

他拍拍苍山的肩膀,方及弱冠的少年郎骨头结实,发出了两下响声,感叹道:“苍山做得很好,不用我安排下去都能办得妥当,去了北地三年,你也变得沉稳许多。”

才过加冠之年的少年郎,心里哪会住着稳重的灵魂,只不过是就事论事、上不上心的区别。苍山低垂眼眸,一只手挠着后脑勺,微微露出点得意来。

“属下跟郎君比,那还差得远呢。”不知怎的,苍山脱口而出这句话。

谢敛“嗯”了一声,算是回应,没有做答复,负手回了房。

翌日清晨,谢敛有早起练武的习惯,天不过刚擦亮,云雾遮挡初晨的旭日,他便换上一身骑装,走至院内练武。朦胧微光落在他身上,他挥舞银枪的动作干净利索,面容跟着严肃起来,听不进院外的风吹草动,只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

他恨造化弄人,使他久住心底的女郎生了隔阂。昨夜他一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之时,回想的是她白日轻描淡写毫不在乎的一眼。

心口有阵阵抽痛,他没有流露出一丝异样的神色,只将情绪发泄在那枪杆之上。

一招一式,声声回音。

遮掩太阳的迷雾渐渐散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缕一缕扫射大地的光亮,地上的人影晃动频繁,单看那影子是发觉不出那人有多么累。直到他迅猛转过身来,带动手中枪杆一晃,鼻尖上的汗珠随之滴在枪杆上,反射出的光令他看见不远处赶来的苍山。

自他胜战凯旋,圣人对他颇为赏识,封他为从四品下的散官明威将军,加之他曾经就是羽林卫的羽林郎将,圣人便加封他为羽林卫的中郎将。

羽林郎将和羽林中郎将虽有一字之差,但区别可就大了,中郎将负责保护皇帝等皇室宗亲的安危,是羽林卫的统领,一般由皇帝亲信担任。

他才刚回长安,就如此得圣人信任,圣人还给他放了一个月的休沐,不必起早贪黑地去上朝。

正巧,他此刻准备去吃早饭,见苍山来了,收起银枪背在身后,问背后的苍山:“可是刺客的事有眉目了?”

苍山也想传递这样的消息啊,他们费心筹谋三年之久,至今仍无半分头绪,怎么可能这么轻而易举地在长安得到消息?

老实本分的苍山摇了摇头,恭敬将手中的花帖递给谢敛,上面写着赫然的“真定公主府”五个大字。

谢敛瞥了一眼,无甚兴趣,刚想拒绝这门宴请,苍山着急地控制不住自己的眉毛,挑眉蹦得老高,情急之下将重点说出:“夏津县主也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