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拂光之下 > 第2章 无阴佛学院

拂光之下 第2章 无阴佛学院

作者:苏时书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15:25:53 来源:文学城

宫变七七四十九日后,长安城内一派戒备森严。

秦王统率三军时,杀伐果断,性情堪称残冷,如今做了君主,倒是很忌惮民意,颇有重振天下的雄心。似权利交替,政敌清洗这种事,做的极为谨慎。

齐王的左右铭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可叹他至死也只惊叫了一句:“李世民……大胆逆贼也!”

齐王死后,从他府邸中搜出一瓶含有剧毒的千日醉。

装酒的桃木葫芦瓶,还是李无阴在瑶池十里桃林时,用短刀雕成的,上面苍劲有力刻着一个“邪”字,曝露在尸横遍野的血光下,显得格外突兀而惹眼。

八月二十日夜,亥时三刻。李时画将研究了半月有余的《 隋唐地理志》放在书案上,困顿的伸了个懒腰,站在一旁打盹的宫女佩竹猛的清醒过来,上前帮她揉揉麻木的腿脚,恭敬道:“殿下,时辰不早了,奴婢服侍您早些歇下吧。”

她抬目,扫一眼空荡荡的殿堂,随口道:“流霜姑姑呢?”

流霜姑姑原是她母亲的贴身侍女,当年母亲临终前将她托付给流霜姑姑照看,并含蓄的托付,让流霜姑姑一并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母亲去世那年,她出生还不足半岁,长到八岁,流霜姑姑也只恪尽本分,从未越雷池半步,一门心思只守着她长大。

八岁那年,隋朝政局危亡,在父亲的庇护下,流霜姑姑带着她从江都一路奔逃到长安,留在瑶池宫避难。至今已有十年。

流霜姑姑于她,可谓至亲。

佩竹神色飘忽的望她一眼,忽地跪在地上,结巴道:“流霜姑姑……被……被传去问话了。”

她蓦然起身,道:“你说什么?”

佩竹瑟瑟发抖退后两步,回道:“说是圣上正在处理一桩秘案,宇文大人也被牵扯其中。”

她走近两步,追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佩竹擦擦额头冷汗,颤抖道:“流霜姑姑走了大约有一个时辰了,她临走前特意嘱托,说是去去就回,不必扰您清净。”

李时画揉揉跳动的眉心。

当年她父亲早已推算出秦王的运势,写信告知她要暗中辅佐,这暗中的手段却要讲究个分寸,依眼下形势,实在不宜多生事端。

她父亲是方外之人,原不该参与朝政变革,只因早年与任太原留守的李渊有些私交,当年李世民初入战场,有一回身受重伤,李渊便带他上门求助,父亲医术超群,将他救回来后,又颇赏识他的才能,便传与他一些行军布阵的本领。

因这一层师徒关系牵扯甚多,当年父亲确也做过一些精密安排,暗中辅助李氏集团迅速崛起,唯一的条件是,若日后秦王称帝,不可给李时画封妃,切要让她远离朝政。”

秦王念及旧情,却并未完全遵师命,甫一称帝,便号诰天下,将她封为一朝开国公主。

旧时,她与秦王不过有些书信往来,至今还未见过一面。

如今江山已定,急流勇退便是最好选择,奈何被锁进这深宫里,她也只能墨守陈规。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她自进宫后,日日潜行研究行术,少有功夫理会旁事。却不知流霜姑姑是因何事受到牵扯。

李时画自然不能等到天明,当下就要直奔太极殿探个究竟。

门口守夜的太监宫女慌里慌张提着宫灯跟在身后,她居住的玄策殿在北,太极殿在西南方向,一路经过玄武门,士兵们守备森严,空气里仿佛仍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太极殿筑的宏伟,笼在一片月光阴影中,隐约可见红墙金瓦发出的辉光,她侧目望一眼庄重的殿堂大门,正准备着守卫通报,却见宇文士及目色凝重的从里面走出来,见了她,态度还算谦卑,施礼道:“参见玄策公主。”

宇文士及是易墨邪的父亲,这在朝廷政坛上,不算什么隐密之事,民间却也有另一则传闻,说是宇文士及的独子早在隋王朝变故那一夜就已死于非命。

李时画曾在瑶池桃林闲居时,对朝政局势掌握的清清楚楚,更熟悉每位大臣的样貌体征与行事作派、以及家私秘闻。

初初有些不好的预感。眼皮跳了两跳,道:“宇文大人,可是出了什么事?”

宇文士及疑惑的看她一眼,思虑片刻却没说什么,颔首道:“没什么,臣先行告退。”遂再施一礼,步伐有些匆匆。

待宇文士及走远了,李时画心里方才梳理出个脉络。思索方才宇文士及的反应,他生平虽无大功绩,但始来善于分辨局势,不大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生出什么事端。

那么,出事的人,极有可能是易墨邪。

从前,齐王元吉还在世时,常与易墨邪在瑶池宫饮酒,可李时画知晓,两个人也仅止于饮酒的雅趣,易墨邪此人不受约束,绝无可能加入齐王组织。

便是她不念与易墨邪的旧情,流霜姑姑也被牵扯其中,若再往深处追查,她必然也脱不开干系。她固然不清楚具体缘由,这事却也片刻拖延不得。

良久,通报太监慢吞吞出来禀告:“皇上有命,夜已深沉,请公主好生回去歇息,朝政之事皇上自有定夺,不劳公主挂怀。”

李时画并无多少耐心,肃然站在夜空下,沉冷道:“烦请公公转达,我与皇室并无瓜葛,皇帝赏的行头与封号,若只是叫我屈从于皇权制度,那么,他晓得我行事的规则。”

管事太监震惊于她的大言不惭,诚惶诚恐道:“这……这……”

身后蓦然一道浑厚的声音传来,道:“好一个并无瓜葛。普天之下,朕见过嚣张跋扈的,全然不将朕放在眼里的你却是首例,怎么,嫌朕赏赐不够?”

李时画打眼望去,皇帝正站在高台前,居高临下的望着她,虽是责备的语气,却在看清楚她样貌瞬时,眼底忽透出股惋惜之意。

李时画很熟悉这种眼神意味着什么。

今时的她没有男子扮相遮掩锋芒,穿的是织金绣凤的锦缎,高耸的发髻,精致的妆容,窈窕少女伫立在月光下,宛如一朵盛开正艳的牡丹。夹带几分凌厉与睿智,格外引人瞩目。

她很庆幸,父亲算无遗策。

早在她出生前,他老人家就已替她做主,认下李渊为义父,并赐李姓。加之当初与李家约法三章,她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如今皇上的妹妹。

李世民硬塞给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大约有将她遣往塞外和亲的打算。

李时画并不在意这些,她愿意留在宫里,只为办成一件大事,那件事办妥,她定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绝不想惹上任何麻烦。

她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清澈而坚定:“流霜姑姑,可是犯了什么过错?”

皇上从恍惚中清醒过来,声音柔和许多,道:“没有什么,朕只是遣她来问句话而已,稍后便可让她回去。”

李时画心底稍松了口气,道:“皇兄金口玉言,说话自然算数。如此甚好。”

皇帝侧目深深望她一眼,道:“玄策公主可还有别的事?”

她摇摇头。道:“让皇兄费心了,时辰不早了,臣妹这就回去。”

易墨邪的消息,她须通过旁的途径打听。

上回一别已有月余,她不是个为情所困的性子,做不得愁肠百结的姿态,便是易墨邪亲手赠于她一副绝情诗,她对此也只认真的评说了两个字:“好诗。”再没什么看法。

但近日来,心底那股不安的情绪越来越明显。

也不知是刚才走的急切,还是夜里着了凉风,才转身欲走,猛然间,一股天旋地转的感觉袭来,人便晕倒在了地上。

耳边听得有人忙乱了一阵,声音渐远。

………

再醒来时,是在自己寝宫里,头顶轻纱缦帐悬在半空,守在缦账下的人,却是皇上本人。

李时画颇有些受惊,往床里侧腾挪了腾挪,皇上便顺着也往里腾挪了腾挪。一双眼睛格外沉重的望着她,仿佛她一夜间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左手捧一只药碗,右手舀勺的动作略有些僵硬,仔细喂给她道:“时画,既然醒了,把这碗药喝了吧。”

她觉得有些莫名,一来她身体康健的很,不清楚为什么会在太极殿大院里无故晕倒,二来皇上忽然变得没个帝王相,方才还冷烈的喊她一声玄策公主,这会竟就亲自给她喂药。这实在不可思议。

她不敢领受,直接接过药碗,正准备饮尽,皇帝又道:“时画,你有想过嫁人么?”

她愣了愣,像是想明白了他无事献殷勤的缘由。

如今天下百废待兴,边疆侵扰不断,却不宜大动干戈。若是朝廷有政治联姻需求,皇上前来说几句好话,安抚一番也实属正常,她只是没想到,他过河拆桥,会拆的如此之快。

还没想出个应付的招数,皇上忽又凑近一步,道:“朕反悔了,若你愿意嫁人,朕……其实……”

身为一国之君,竟也有难以启齿的话题,可见后面的话绝无好话。她也就不大留心,无神的盯着床上丝绸织的锦被发呆。

皇上兀自犹疑了一阵,缓缓道:“朕可以……封你为贵妃,玄策公主这个名号,朕可以让它变成……谥号。”

李时画蓦然僵在原地。

她实在没想到,当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秦王,做了皇帝后,行事竟如此荒唐。

因异常震惊,险些将药碗碰翻,幸她手脚灵敏,稳稳又将它接了回来。哈哈笑道:“究竟是我病了,还是你病了?”

皇帝仔细盯着她望了良久,她不得不将身体后仰,与他保持距离,这么一副姿态,手里的药将将又要倾倒。

皇上似有些挫败,忽坐直了身体,叹息道:“罢了,你先喝药,喝完朕再与你细说。”

她不做深想,将药碗凑近唇边,正要下咽的功夫,凭空里,突然有人一把将她手里的药汤打掉。一道中年女子的声音焦急道:“公主,这药,万万不能喝。”

闯进来的人是流霜姑姑。

皇上顿时冷肃的站起身,俨然恢复了一派帝王气质,沉声道:“放肆。”

李时画有些摸不清状况,上前仔细翻看洒在木板上的药渣,她识药性,这里面除了几位滋补药外,参杂最多的,却是辅助滑胎的中药。

她眉头紧锁,目光缓缓转向皇上,疑心道:“你给我喝的什么?”

皇上冷静的看她一眼,道:“朕给你两个选择,一,把药喝了,对外宣称玄策公主毒发身亡。朕即刻将你册立为妃,过去之事,朕概不追究,二,说出孩子父亲身份,若你情愿下嫁与他,朕亦即刻为你们赐婚。”

若说方才皇上的提议荒缪至极,现在这番话说出来,却犹如惊涛骇浪。

在这深宫内院,从来没有出现过公主未出阁先怀孕的例子。因偌大的太极宫,只有皇帝一个健全男性,这种名声要传出去,只怕举国上下都要震动。

难怪皇上要拿堕胎药喂她。

李时画偏头望向跪在地上的流霜姑姑,见流霜姑姑脸色苍白的点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月余前的一夜风流,竟酿成今日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为她诊脉的太医当日夜里便被秘密处死。

皇上即日下旨,遍寻天下名医,为玄策公主治病。

李时画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固然几日后,他可以顺理成章,宣布公主暴病而亡的消息。她却不会真去当什么帝王妃。

至于第二条路,不过是虚晃一招。

她若敢说出那个名字,只怕腹中孩子等不到出生就已丧父。

帝王权术,制约的便是那些不受约束之人。

而她的命运,不受任何人摆布。

……

两日后,她安排在宫外的暗卫秘密传回消息,流霜姑姑一脸凝重的告诉她:“易墨邪,果真出事了,说是受齐王牵连,如今正被羁押在大理寺天牢里。”

“据说被捕前,他正在绘制一幅画像,笔韵中初初构勒出些形状,画的神韵与玄策公主一般无二。”

流霜姑姑说,这副画像,那日就挂在皇上的御书房,她被传去问话时,见皇上与宇文大人正在谈论此画,皇上竟有些不舍移目,疑思许久,才问说:“画中男子……是谁?”

李时画曾见识过易墨邪的画作。

他的画狂放抽象,画物非物,画人非人,更像是以万物为雏形,开启了一门隐秘复杂的学问,不懂画的人莫名被画中物所吸引,稍有天分的人却以解读画中线索为趣。但因无人能解,他的墨宝始来奇货可居。

过去他在桃林作诗作画,她用上好的桃木帮他造纸造墨,这种带有天然桃木香的纸张,在他手里,也成了一价难求的圣物。

不过易墨邪极少专注学问,凡有执笔时,手里必然少不了一壶好酒陪饮。绕是俩人自小情义深厚,易墨邪也只将她当做兄弟看待,喊她喝酒是常事,将她画在纸上,却实属稀罕。

易墨邪的性情与混迹政圈的人格格不入,她以为,似他这样边界模糊,在牢里怕是要吃很多苦头。

流霜姑姑将密信用火捻子点燃了,碾碎在瓮盆里,转过头来,缓缓问她说:“殿下可打算营救?”

李时画低头抚摸自己平坦的腹部,火光将她的面孔映照的格外柔和,目光却异常坚定,道:“自然要救。”

她返回书案前,从下方的暗格中拿出一副图卷,摊开来,上面密密麻麻描绘的,似图又似书。

那是她近日才完成的一大伟作。仔细与流霜姑姑讲解道:“图上所注,太极宫大大小小殿堂上百余座,所居千余人,小则宫女太监嫔妃入宫年月,皇子公主生辰八字,性情癖好,大则作为最高统治者,皇上几时醒,夜里做了什么梦,与谁一起做梦,几时上朝,几时午膳,嫔妃与前朝势力牵扯,猫猫狗狗,宫庭日杂,太监侍卫班次岗责,凡有活物生存痕迹,近十年里,里里外外一应记全。”

流霜姑姑惊异道:“您竟在这么短时间内……”

李时画叹道:“当年我父亲让我助秦王竞争皇位,整个隋王朝的阵法攻略图,我都画的明明白白,秦王拥此图,进攻各大要害城池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近日无事,我便绘制了太极宫的史图出来,原预计哪日脱困时能用到,但见皇上近期对玄策宫似乎关注度格外高,我不能引起他瞩目,便只能……”

流霜姑姑看的有些移不开眼,低头问说:“您想出宫?”

李时画轻轻点头:“宫内行事拘谨,我若能出宫,就有法子救下易墨邪。”

流霜姑姑眉头轻皱,心中满是担忧:“秦王能做到战无不胜,固然是将阵法图所示策略运用到了极致,可如今您身在宫里,身边无人可调遣,贸然行动,只怕不妥。”

李时画笑道:“姑姑放心,兵法云,运筹帷幄而能决胜千里之外。我便是想以身犯险,也绝不能牵累姑姑。”

流霜没奈何的看她一眼,宠溺道:“你打小便作男子扮相,处事一向胆大包天,姑姑我早习以为常了,姑姑年轻时尚且无惧,如今一把年纪了,怎怕被连累。”

李时画往流霜姑姑怀里依偎过来,孩子般纯真道:“这么多年,就因为有您撑腰,所以我才有恃无恐,所以行事才更要周全。”

她站直了身子,续道:“皇家子弟自小受佛教文化熏陶, 对佛家礼仪的敬畏可谓根深蒂固,三日后,弘福寺的传帧方丈要来宫里**,届时,前朝后宫五品以上官员皆来听法会。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便是天子,亦不可逆转佛道法则。”

流霜姑姑表情渐渐严肃,道:"您是想……”

李时画道:“寻个间隙,将这张图卷递进传帧主持手里,再寻个由头揭发他,就说 弘福寺集结太子党旧部企图谋反,您办妥这件事即可,其他的我自有安排。”

流霜姑姑仍疑虑重重:“这图谱皇上若见了,一看便知是出自您手里,泄露皇家秘事,可是大罪。”

李时画道:“出自我手里不假,但看给出去的是哪一幅图,此图处处周全,又处处暗藏玄机,若真有人胆敢仗此图行事,进来便是个无所遁形的死局。”

李时画自幼钻研兵法阵形之秘,世间万物,飞禽走兽,草木瓦石,于她皆可化形为阵,纵数过往,天下难有她破不了的阵,也难有人能解她的局。

秦王以为,她那些排兵布阵的策略是出自父亲之手,却不知,父亲早在三年前,突然踪迹全无,与她再无半封书信往来。

李唐王朝建立至今,她没等来一家团聚,却意外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

始终,她不能让孩子与她一样,承受遍寻不到亲人的苦楚。便是知道易墨邪此回遭遇凶险异常,她却非救不可。

三日后,弘福寺的传帧主持开坛**,讲《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与皇上道:“世间万物盛衰皆循法度,但贫僧近期修行,梦里受活佛指引,又说诸法无我,一切皆空,唯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者,能超越此时空,佑我大唐三百年盛事繁华。然贫僧愚钝,醒来对此经义仍有不解。”

皇帝听来这么一段玄机,果然大为振奋,立刻请众臣探讨此法,众臣一一答辩,传帧方丈却连连摇头。

皇帝正失落叹息,一筹莫展时,李时画拱手作揖,说一句:“佛法讲四大皆空,所谓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者,说的是参禅修佛的至高境界。于朝政来说,陛下作为天下之主,广纳贤才,勤政爱民,便已是我大唐之福。参此佛法,将佛理智慧用于治国理政,又何愁大唐不能盛世绵延?

“至于超越时空、佑我大唐三百年繁华之说,许是要您以长远的眼光和更加宽广的胸怀,来谋划大唐未来,如此,并非遥不可及。”

皇上遥遥看过来,传帧主持已率先起身,匆匆退下法坛,直奔至李世画面前。高声喜呼道:“天佑大唐,大唐万岁万岁万万岁。姑娘所言犹如醍醐灌顶,想必您定是佛祖梦里指引之人,跪地再拜三拜道:“恳请皇上准令,让这位姑娘拜入佛祖门下,为大唐百年盛世祈福祈愿。”

李时画瞪一眼传帧和尚。声音放的极低,温恼道:“本宫此前,说的是出宫礼佛,不是拜入什么劳什子佛门下。”

传帧似迷似豁的望望她,眼底意味深不可测,回道:所谓有因必有果,贫僧不过是将计就计,玄策公主当担此大任。”

忽退后几步,连连叩头,诚惶诚恐道:“贫僧愚钝,不知面前站的是声名远播的玄策公主,竟口出狂言,妄想让玄策公主遁入佛门。还望陛下恕罪。皇上必然不舍令妹孤寡此生,与青灯常伴,贫僧便当此番不曾入宫**,阿弥陀佛,天机不可泄露,望请陛下恩准贫僧等人回弘福寺闭门思过,善哉善哉。”

传帧方丈演技不错。

一番言论可谓无可辩驳。众大臣们殷勤期待的望着她,仿佛商量好似的,集体跪请皇上批准,将她即刻遣往庙庵。

皇上脸色难看的望着众人,阴沉沉与她道:“玄策公主作何打算?”

李时画望一眼虔诚跪在地上的传帧方丈,道:“遁入空门非本宫所愿,佛曰:心诚则灵,如是礼佛传法,佑我大唐盛世太平,法门诸多,不如另辟一座佛学院,学院一切事物由本宫主持,方可前往。”

皇上游移的看她一眼,低低叹息一声,道:“准奏。”

此计万般周全,众臣皆大欢喜。

皇帝虽不大欢喜,但他是个一心为民的好皇帝。

为使天下长治久安,这层万众归一的意识形态自然要广泛传播,玄策公主这个名号非但不能消失,更要将它定义为一种传播渠道。

官家办事效率极高,不出月余,便将崇仁坊的一处数万坪皇家宅院改建为学堂,并命名为'无阴佛学院'。

无阴佛学院成立后,李时画秘密拜访了宇文府不下数回,谨小慎微的宇文士及总算对她放下戒心,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与她仔细说了一遍。

她知道势态严重,却不知是个无解的命题。

据说是有千日醉酿的毒酒为证,易墨邪此劫难逃,轻则流放,重则……。

宇文士及对他这个儿子面上疏离,却又有一种本能的感情牵扯,最终应允,帮她安排见易墨邪一面。

彼时,李时画腹中胎儿已三月有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