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赴春深 > 第11章 Chapter11 约定

赴春深 第11章 Chapter11 约定

作者:赴春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12:16:07 来源:文学城

冰雹落下的时候,宋宁还在睡觉,这小一个月来都是这样,她常常没有原因地熬到后半宿,又因此而睡上一上午。

鉴于她并非因为沉溺电子产品而如此,罪条就只是没有听父母话去寻找兼职,加上赖在家耗电费。

七月的漠城,哪怕温度相较南方低,也有三十度左右,需要开上一盏小电扇。

家里座机电话拨来三次无人接听后,就没了声音。

取之而来的是,两个小时后,王立清怒气冲冲的当面问候。

“你为什么不接电话,洗的衣服全被淋湿了,还有阳台的花,冰雹直接浇死了。”王立清深吸一口气,开始数落,“这半个月来叫你去找兼职,你不去,天天窝在家吹风扇我也没说什么,要让你做个什么百般不愿意,我天天辛辛苦苦赚钱,怎么养了个你这么个白眼狼。”

“躺在家躺得跟死人一样,要我说还不如死人,浪费时间浪费钱,”王立清将阳台上早已**的衣服收拾下来,“这么大年纪了还什么都不会做,别的姑娘家都嫁人了。”

本以为宋宁还是会和以往一样,装作没听见,却听她一哂,“那你把我也嫁了算了。”

“……”王立清睨她一眼,要笑不笑说:“你和她们一样吗,她们那都是读不进书,你不一样,你得把书读下去,到时候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

末了,她又说了句,“千万别跟我们这些人一样。”

宋宁听见了,垂下眼帘,继续做沉默的死人。

她此生只能做沉默的死人。

否则呢,怎么做?

质问吗?

她有什么资格?

王立清话糙理不糙,同龄人此般年纪早已命运注定,她转来宜乡才知道,中考后有很多同届的女同学,没考上高中,家里也不会给她们上中专,而是匆匆忙忙地,精致包装一下,送入了相亲市场。

什么都不会做也是实话,这是王立清每次将心比心必骂的一句话,毕竟从王立清那个年代生活来,凡事亲力亲为,唯以勤劳致富。

她下过田插过秧种过地,她洗过盘子缝过衣服,她对主人家点头哈腰过,也给雇主当牛做马过,她漂泊到这半生的年纪,只想着自己的儿女能乖一点,不至于做人中龙凤,但也要让她外面有脸。

尤其要在八个兄弟姐妹中。

有时候宋宁看着王立清,会觉得她也很可怜,她幼年时天真无邪的日子,要被迫踩着凳子站在高她两个头的灶台上,毫无知觉地洗碗,摔了一个就挨十下鞭子;她少女时春心萌动的日子,要被迫剪去自己长长的头发,扎一根柔顺又贴合的低马尾,嫁作从未见过面的他人妻。

王立清难道没有顽劣过吗?

有过的,她是猴相,于是上房揭瓦爬树闹鸡样样都做过,只换来后背一道又一道长长的鞭痕。

是此生难以消弭的痛感,让她足够清醒,不信父母,不信兄弟姐妹。

只有儿女为伴,只有儿女,是她平凡人生中漂泊无依时能抓住的唯一浮萍。

于是她不允许儿女失控,不允许她们拥有过剩的自我意识,她害怕被抛弃丢下,更害怕儿女若是长成,她这个妈妈,会讨不到半分好。

她理应讨到的,她是她们的母亲,是这世上最不可能伤害她们的人。

可有些伤害,宋宁凝着自己的小拇指,疤痕早已愈合,可是,真的愈合了吗?

王立清背上的伤疤愈合了吗?

没有,从来都没有。

她们都知道,难以愈合。

宋宁站起身,去阳台看了眼,盆栽全被冰雹砸塌,阳台上淌着一地水,污泥覆着白地板,空纸箱也被沾湿。

取来拖布,将污水清理干净,把盆栽收拾了下,打扫了阳台,王立清没再说什么,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宋宁就回了房间,百无聊赖地看着玻璃上晕起一片水雾。

夏季气候往往不稳定,前些日子还听到南方有台风,连着又是吹风又是下雨,这几日轮到北方,今日落了冰雹,也算是罕见。

宋宁发着呆,想起了洛尘。

想他现在应该是埋在某本习题书里,奋力地追寻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这样一个执着又坚定的人,哪怕在宜乡一中这种环境,也是夺目而耀眼的。

所以他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自己身上。

思及此,宋宁只无奈地自顾自摇头,“一有时间就给我发消息,也没想过我根本看不到也回不了,真傻。”

宋宁是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睡不着,偷偷用母亲手机登了自己的企鹅才发现的,发现从7月15号开始,洛尘给她每天都发了消息,有朴素的日常分享,有学习上的吐槽,忙碌时可能只是推一首歌,发一张落日的图片。

独独没问过她在哪里,也没问过为什么不回复。

洛尘什么都知道,宋宁猜想。

他应该在某一天发现了发的消息许久没人回,起了疑心,于是趁有空去看了看,看着没人住,便推测她去了漠城。至于消息没回复,当然是那支手机没带,而她也不可能在父母身边拥有手机,所以回不了消息。

合情合理,可是洛尘有她的手机号码,插在老年机里的那张卡,宋宁给了洛尘号码。

这么多天以来,宋宁没有接到洛尘的质问或是不快,她差点以为,洛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漠城,也猜测怀疑洛尘此前都是一场佯装的戏。

直到她看到了企鹅上的未读消息。

宋宁一颗心安然落下却又无奈至极。

她讨厌这种被完全看透后又无微不至心细如发面面俱到的人。

洛尘既然已经猜想到了宋宁去了漠城,但是却没有跟他说,原因有两个,一是宋宁压根没把他当成朋友,那即便去质问,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何苦去问,况且宋宁也不像没把他当成朋友的样子。

那原因只可能是第二条,宋宁实在难以启齿,如果难以启齿,这原因或者这结果是她不想要的。譬如,她去漠城的原因实在让人不愉快,而去漠城本身也不是她自愿的,一切是被逼迫的,她的所有解释,最后都会变成抱怨。

只是宋宁确实不应该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宋宁大概是害怕,害怕只要她说了去漠城,洛尘就会追问。

为了打消宋宁的疑虑又坚定宋宁的信心,每日的企鹅分享就是洛尘的回答。

他在告诉宋宁,我知道你去了漠城,我也知道你不想说是因为不开心,所以我给你发了一些好玩的有趣的,或许能让你开心,或许不能,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一直在,无论你需不需要,在不在意,我都一直在,在等你。

我始终愿意成为你的分享树洞,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你可以肆无忌惮无话不谈的朋友。

宋宁看着窗外阴暗昏沉的天,怔怔想,她好像很幸运,能在昏暗中觅到这一丝天光。

“宋宁,吃饭了。”王立清做好饭,将人喊了出来,“再过几天中元节,你是打算节前回还是节后回?”

“十八号开始军训。”宋宁淡淡道,“十五号中元节。”

“那节前回吧,你也要去打扫下卫生,一个月没住人,该清扫下。”王立清吩咐,“有空去把票买了,别到时候人一多买不到票。”

“买几号?”宋宁问。

“看你自己。”王立清嗤笑一声,“我知道你在这呆着烦。”

“那我买七号的。”宋宁没理会王立清的挖苦。

“今天几号?”王立清按开手机看了眼,“这才四号,你急什么?”

宋宁扯了下唇,“那你说几号。”

“十三号。”王立清掀起眼皮看了眼自己的女儿,看她露出一个了然又嘲讽的笑,是很没劲,王立清想。

今天宋平康不在家吃饭,就她和王立清两个人,王立清没耳提面命,兴许是折腾到现在王立清也累了,毕竟说来说去也都是些糟心的事。

倒是吃了一顿安静的饭。

“我下午去买票。”吃过饭后,宋宁说,“早买早安心。”

王立清在洗碗,听到了只回复道:“自己去房里拿钱,别多拿。”

宋宁慢悠悠走到房间,王立清放钱的地方她清楚,她打开抽屉,看向那个钱包。

从章城到漠城的票价是230元,从漠城到章城的话,她凝神回忆了一番,还是抽出了230元。

应该不会相差到哪里去,宋宁拿了老年机,就这样出了门。

漠城是一个被智能化时代挡在门外的小城市,当别的城市早已开始步入用身份证直刷代替虎钳检票时,漠城甚至还要去车站才能购票。

坐在公交上,看着干巴巴的风卷起一堆沙飘然起起落落,宋宁眉心动了动,拿出老年机,拨通了那个从未拨过的号码。

“喂?”清冽的声音穿过一千公里的距离,顺着电流声准确无误落入宋宁耳中。

“宋宁?”她没回应,他又问了一句。

“是我。”宋宁轻声说,看着窗外的风沙终于停下,柔顺地铺在水泥地面上,“最近怎么样?”

洛尘笑了声,“我就猜到你没看企鹅。”

“不是故意的,我看不了。”宋宁解释,“我没有智能机。”

“我知道,我去看过你家,猜到你应该是去漠城了。”洛尘听着感觉宋宁心情还可以,于是声音也故意委委屈屈起来,“但你没和我说,我还是很伤心的。”

“你不生气吗?”宋宁问。

“为什么要生气,你去哪里那是你的自由。”洛尘叹口气,“我只是伤心,有人都没把我当成好朋友,也不让我践个行。”

“但你可以给我开一个接风洗尘宴。”宋宁说,“我不喜欢分别,但我喜欢重逢。”

洛尘放下笔,正色问:“什么时候?”

“大概十三号,我妈妈定的,但是我现在在买票。”宋宁想了想,补充道:“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家,票买了一般不会再退,所以哪怕我提前买几天也没什么。”

“但你会挨骂。”洛尘摇摇头,“我记得新生是十八号开始军训,十三号的话,十六号给你搞一个接风宴怎么样?“

“你会放假?”宋宁问,“我也记得你的补课要到月底。”

“十五号中元节,十八号你们军训,所以很愉快的事情是,我拥有了四天假期。”洛尘字句里是溢出来的快乐,隔着这么远,宋宁却感觉她好像就坐在洛尘面前,看着他转着笔,扬起眉,嘴角带笑,满目欢快。

宋宁眉目也温柔起来,“既然时间这么充足,我不允许你敷衍了事。”

“怎么会?”洛尘笑着说,“那就这么说定了。”

突然想起之前引用过的诗句有些没有标记引用,现在在这里整理一下。

第二章:歌单引用,游戏《失落余烬》同名歌单

第五章:“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诗句引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第六章同

第六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子遣》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佚名《金缕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第七章:“欲策马扬鞭,一日识尽长安花。”化用自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第九章:“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Chapter11 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