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复仇男主竟是白莲花 > 第22章 卫戍槐州(二)

复仇男主竟是白莲花 第22章 卫戍槐州(二)

作者:恰逢其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20:22 来源:文学城

闻言,陈京观转身,只见眼前说话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他穿着一身褐色长袍,那上面绣了几支毅然挺立的文竹,他挽着袖子的手里还拿着一根麻绳。

或许正是因为他刚才埋首同身边的兵士一同扎藩篱,陈京观从他身边走过时竟没有察觉到异样。

“您是?”

那老者闻言,将手里的东西递给身旁的仆从,躬着背朝陈京观行礼,举手投足间都是君子的谦逊。

“在下槐州知州薛磐,见过少将军。”

薛磐,宸妃薛雯昭的父亲。

不过陈京观识得他的另一个身份,薛君慎。

他是陈频早年间在朝堂上的故友,但陈京观从未见过他。

听父亲说,他与薛磐也只见过两面,一次是殿试一见如故,另一次便是送薛磐去槐州赴任,除此之外,多是一月一封信的交情。

陈京观听到这个名字有些发愣,没想到薛磐这么多年依旧守在槐州。

其实他若想进京养老,只凭宸妃的恩宠,怎么也能混个御史。

“是我冒犯了,还请薛知州海涵。”

陈京观也弯腰回礼,朝着薛磐的方向走了几步,等着他靠近了,薛磐便开始打量他。

对于这个从雍州起势的小子他自然也是听过的,不过民间的传言和朝堂上的评价分化严重,薛磐为人谨慎,在没见到真人前不敢妄加议论。

如今瞅着眼前的男儿,要说他是武将他也信,毕竟只是看上去就高大结实,可是他周身又沾染了些文墨气,与平日里间的习武之人有所不同。

“少将军客气,您一路赶来辛苦,就是我槐州如今是空城一座,没什么能招待您的。等打完仗,老夫一定设宴款待。”

不知为何,陈京观觉得薛磐说话让人听着踏实。若是旁人对自己来上这么一句,他定然觉得是嘲讽,可眼前的人说出口,他却真能领会到其中三两分真情。

“知州哪里的话,武将上阵,职责所在。倒是您,”陈京观停顿了一下,斟酌着自己如何将话说得没那么别扭,可脑子里遣词造句了半天,也只是憋出来一句,“文武双全,临危不乱。”

听了陈京观的话,薛磐哈哈大笑,不过陈京观的话倒是拉近了二人的距离。他拍了拍手上的土,朝陈京观走过来。

“少将军想说得老夫都明白,不过这个评价老夫受不得,我可拿不起那千斤的长刀。我握了一辈子笔杆子,满肚子都只有文人酸语。”

“可文人风骨才是南魏之本。”

陈京观盯着薛磐的眼睛说得很认真,这是他的真心话。

其实若没有家里出的那些事,父亲本是打算让自己科举入仕的,算起年岁,今年或许还真能中榜。

不过如今的自己,也还是踏进了那崇明殿,不过是换了个方式,换了个身份。

“少将军此话老夫领下了,就凭您这一句话,我也不能退啊。”

薛磐的话字字真切,而陈京观在那阙州待了小一个月,所见之人都是话里有话,词语中不是刀子就是陷阱,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也变得尖酸刻薄起来。

现在再面对薛磐,只需几句话他便能看到眼前人的拳拳忠心。

果然那阙州不可久居。

“可刀箭不长眼,若到时候打起来了,我怕也是护不住您。”

薛磐闻言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揭起自己的长袍,只见他腰间别着一把制式华丽的匕首,他一边摸着一边说:“昭昭送我上任时给我的,我三十年从不离身。那长刀我是拿不起来,可是若真有贼人闯到我面前,我也要让他见识一下这匕首的厉害。”

眼前老人谈起女儿时,依旧唤着她的乳名,算起来他来槐州已有三十一个年头了,除却每年中秋夜宴邀请百官入朝,他统共也就见过女儿三四次,还多是下了朝远远望着她的宫殿。

“再说了,”薛磐收起匕首,脸上染了一丝落寞,“老夫六十二了,夫人两年前也先我一步去了,昭昭有大皇子护着,我其实也没什么舍弃不了的。我啊,早就是槐州城墙里的一块砖了。”

说到这,薛磐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哽咽,陈京观看着眼前的老人,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情绪。

可他庆幸南魏还有这样的人活着,他庆幸他还活着。

“薛知州,请受陈某一拜。”

语毕,陈京观便跪倒在了薛磐面前,薛磐要去扶,可他还是坚持磕完了三个头。

“少将军您这是,老夫受不起啊。”看着陈京观拜完,薛磐连忙搀住他的手,“我这辈子其实没为槐州百姓作出过什么功绩,我薛某人不才,也只能在这时候挡在前面。”

“足够了。”

陈京观起身后朝薛磐笑了笑,又低头看着握住自己的这双手,那上面有风沙留下的细口,也有刚才干活时磨破的血印。

官至五品,他的双手不该这么粗糙的。

可薛磐在那偌大的南魏吏部表中始终是不起眼的一个,而他所处的槐州也是南魏九州中最无人问津的一个,他们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这么默默守着。

不过薛磐的话,当然也多是自谦。

其实自他到任后,槐州再也没有传出过饿死人的消息了,他所住的宅院与府衙只有一墙之隔,是一个小却雅致的院落,平日里府衙放班后他便敞着府门,无论是谁家的事只要来找他,他永远披着外衣就上了堂。

更何谈在这次西芥的进攻中,作为离西芥更近的州县,它却比参州守得更久,城中的百姓也并没有遭到什么大损失。

这一笔笔功绩,都不该抹去。

而薛磐瞧见了陈京观脸上的笑,那一瞬他的眼睛竟还有些湿润,不过如今不是唠家常的时候了,他正了正衣冠,微微贴近陈京观。

“少将军,我们槐州城虽然大,可是因为接近西芥又远离皇城,但凡家里有些权势的都走了,拢共也就剩三十万人,其中大多也都是妇孺和老者。”说到槐州的状况,薛磐脸上还有些臊,“我们临时募来的兵加上府衙的守军,大致有一千人,我把他们都交给董将军了。”

陈京观点点头,他看得出老人语气里的愧疚是真的,可他觉得也是这低下头让他觉得这一场仗必须胜。

“放心,我们平远军会挡在前面,”陈京观说完像是突然想到了,朝薛磐笑了笑,“还有,您别叫我少将军了,叫京观。”

闻言,薛磐连忙推脱,论了些位高权重、品阶高低的话,可陈京观握住了他有些局促的手,说道:“我这个将军是平远军的兄弟给我挣来的,可您这个知州,是您年少时的笔墨与一辈子的勤恳换来的。”

听到陈京观这番话,薛磐也不再言语了,只是后来陈京观让他去后方休息时,他又用这些话回给了陈京观。

两个人经历了刚才那番推心置腹,都少了些对彼此的猜疑,陈京观也就放任薛磐去做活了,不过安排了席英做其护卫。

而他自己在赶到槐州时已近中午,忙着处理了多摩罗的事还没顾上吃饭,本想着再熬一熬去营里找些干粮,可又是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

傍晚时分,看着大家都饥肠辘辘,薛磐便招呼人在府衙的厨房忙活,做了些简单的吃食。

虽然说不上美味,可是寻常的饭菜最暖心。

“京观,州府的粮仓只剩些白面了,我让人蒸了馒头烙了饼,你吃哪个?”

薛磐赶过来送饭的时候陈京观还在盯着城门的最后一道防御。

其实槐州临西芥,往日基本都是战备状态,守御的东西基本都能用,就是城门的门闩有些朽,他便派了董辉带着平芜去周边寻替代品。

“馒头吧,谢谢薛知州。”

陈京观朝薛磐笑,还没等薛磐的帕子递到他手里,就见他将手放在衣服上抹了两下,然后拿起一个馒头就开始大快朵颐。

“还真是小孩习性。”

如今二人也算是熟络了,瞧着陈京观这副样子,薛磐不忍打趣道。

“我听董将军说你不过二十?算起来竟比桓儿还小上两岁,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陈京观嘴里嚼着馒头,接过薛磐递过的水,顺了顺嘴里的馒头碎屑,有些咕哝地说:“那您就是老当益壮!”

薛磐被陈京观逗笑了,望着眼前的人喜欢的不得了。

他把手里剩下一个馒头也递给陈京观,然后往城门处靠了靠。

“我刚听你同工人讲是说这门闩朽了?那简单,我院子里有棵梨木,我搬进去的时候就听说已经长了百年。我瞧着这门闩做起来也不复杂,我带工人们去砍,赶着子时怕就能成。”

薛磐说完就要往自家院子里跑,陈京观忙吃掉手里最后一点馒头追了上去。

“百年的木头了,让它长着吧,我派董将军去寻了,这乡野一定能找到合适的。”

听了陈京观的话,薛磐笑着摇了摇头,随后用手指着四周。

“你以为这里还是你雍州?抑或是那阙州?我们槐州靠近腾里沙漠,恪多每年派那么多人去种树都种不活几棵,你想在这短时间找到比我家那木头还合适的,怕是难。”

说完,薛磐就招呼着身边的工人朝城里走去,而陈京观见拗不过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老人的背影嵌在日落时分的晚霞里,多少有些英雄寥落的味道。

而薛磐前脚刚走,远处就有马蹄声靠近,陈京观抬头望去,是去巡视回来的董辉。

“怎么样?”

董辉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可陈京观拍了拍他,让他朝着薛磐的方向看。

“他去砍院子里的树了。”

董辉闻言,抿了抿嘴,半晌才开口道:“他之前同我说过,他之所以选那个院子,就是因为宸妃小时候体弱,那梨木能辟邪。”

听了董辉的话,陈京观喉咙一涩,突然间,他想起了过去某天父亲收到薛磐书信时的情形。

他那日不似往常一样雀跃,看完信后久久没有言语,只是望着那落款的名字,最后说了一句:“君慎小心了一辈子,也就苦了一辈子。”

君慎,这名字困住了他的一生。

“董叔,您说他怎么甘心的?”

望着薛磐的背影,陈京观莫名有些鼻酸,而他身旁的董辉叹了口气,也有些语塞。

陈京观再见到薛磐的时候,他已经换上了盔甲。

今晚是他职守,带着一百人在城门口百里内巡防,虽说情报上讲遏佐这几日去了恪多部谈判还没回来,可他总觉得自己能瞒得过他,他未尝不会也用这招来降低自己的戒备。

而他刚领了兵士送回来的口信,就见着远远地一个黑影快步朝城门口走,他迎上去,正是薛磐。

他说他拿不起长刀,可依旧带头扛着那沉重的梨木。

“成了。”

薛磐领着人把新门闩换上,额角的汗珠子直往下淌,他顾不得别的,在袖子上找了处还算干净的地方擦了擦,然后笑脸盈盈地朝陈京观说。

“好,这门闩,能驱邪也定能驱鬼神。”

薛磐听了陈京观的话先是一愣,而后笑着叹了口气。

“女儿长大了,用不着父亲的庇佑了。那我这老伙计和我,便试着再护一护别人家的儿女。”

薛磐说起薛雯昭时,脸上的慈祥难掩半分。

“一定能护住,您放心。时候不早了,您先去歇着,明日早些时候您再来。”

陈京观的刀柄碰了碰薛磐的胳膊,而后者笑着拍了拍陈京观的肩也没有推辞。

此时,已是子时三刻。

可正当陈京观派人送薛磐入城时,他突然感觉到地面上开始出现有规律的震动,等着那震动愈加明显时,便依稀能听到西芥军队的军歌。

“关城门!迎敌!”

陈京观一声号令,周遭便是此起彼伏的传报声,他看着董辉从帐中冲出,一手系着扣子一手拿着刀,三步并作两步朝自己走来。

“他们果然还想搞偷袭。子时,还真会选时候。”

陈京观话音刚落,只见不远处冒出一个西芥人装束的骑兵小队,为首的,是遏佐的小儿子宛达。

“好啊,老子正愁报不了水患的仇呢!”

语毕,董辉一脚便踩在马蹬上,如箭在弦上,而周围的平远兵士也纷纷上马,循着几日前董辉安排的阵营向前冲锋。

那只西芥骑兵只是十二人制的游击部队,可带头的既然是宛达,势必后面还跟着大部队。

陈京观举手示意城墙上的弓箭手就位,同时在门前部署防御藩篱。

两边的士兵如今都醒了神,各个摩拳擦掌。他们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随着陆晁戍边的,要说对西芥没有点新仇旧恨,那绝不可能。

此刻队伍前的董辉已经拔刀刺向了对面领头的宛达,而宛达自然也早有准备,长枪的枪柄直接迎了上去,两人后面的士兵也互相纠缠起来。

一时间,战马的嘶鸣和刀枪的碰撞声响作一片。

但是陈京观未变声色,他在等,等后面更大的那片云笼过来。

“唰”一声,一支箭刺破了陈京观面前的空气,只落在他脚边不足十米处,紧接着就是一阵箭雨来袭。

虽说西芥是骑兵为长,可是多年来的战争让他们吸取了许多别国的经验,加之骑射本就是他们所擅长的,于是他们惯常会用飞箭来开场。

可这些,陈京观自然早有准备。他在那支箭落下之前便下令闪避,护卫队的盾牌也早就如铁墙一般,但这箭雨的确点燃了战争的气氛。

只一瞬,四面皆传来喊杀声。

而陈京观往远处一看,为首的人胳膊上绑着黑巾,身形魁梧,骑在马上宛若巨兽一般。

那必然就是敌方首领。

“终于见面了,遏佐。”

最近开始期中论文月了,三次的文章堆积如山了,但是我尽力保证新晋期继续日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卫戍槐州(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