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浮尘劫 > 第42章 啮桑会盟

浮尘劫 第42章 啮桑会盟

作者:杏仁豆腐Leslie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04 20:33:42 来源:文学城

嬴驷称王后,魏国被秦国的迅速壮大震慑,任用公孙衍为将军,联合韩国频频向齐国示好,还派出太子高质于齐国,展开合纵大计。

楚国昭阳君领兵攻打魏国,破魏于襄陵,得八个邑,威胁到齐国。

秦国也没有闲下来,张仪领军攻打陕城,在上郡筑长城。

这一年,七国纷乱更盛往昔,局势错综变换。张仪认为,混乱中其实有利可图,便说动嬴驷,代表秦国在啮桑与齐、楚、魏会盟。

啮桑会盟筹备期间,陈轸托人从楚国捎来芈原的《橘颂》。书信上陈轸说:此赋已遍传楚国,一别多年,甚是思念,寄来《橘颂》,以娱故友。

秦国使团往啮桑前一日,嬴驷招尘悟入宫,谈及此行之任重。

“弟妹,相国啮桑之行名为会盟,其实与征战无异,寡人忧心他之安危。”嬴驷窝在软座中,皱着眉头,神色焦虑。

尘悟明白他的意思,主动请缨,“尘悟愿随使团共赴啮桑,护卫相国。”

嬴驷愁颜略有舒展,“这正是寡人招你入宫的本意。尘悟这柄利剑已然深藏多年,不知可否锈蚀?”

“王上,既是利剑怎会轻易锈蚀?”尘悟反问道。

嬴驷长揖施礼,嘱托道:“如此,啮桑之行有劳弟妹护佑相国。”

“诺。”尘悟拱手领命。

去啮桑的路上,张仪始终板着脸,不发一言。尘悟知晓这次会盟对秦国的重要,张仪肩上的担子不轻,一路不敢与他闲聊。

秦国使团先至啮桑,张仪带着使团众人紧张的布置会盟的营地,一切就绪后,静静等待各国使团到来。

楚国使团先到,令尹昭阳车架在前,左徒芈原车架在后,浩浩荡荡的队伍见头不见尾,远远便能看到车队带起得滚滚烟尘,威势壮大。

张仪马上登上轺车,大老远的去迎接,尘悟骑马相随。

迎上楚国使团的车架,张仪在轺车上长揖行礼,“见过令尹大人,左徒大人。”

昭阳立在轺车上,一言不发,神色倨傲,只是点头回礼。

芈原拱手回礼道:“见过秦相。”

昭阳撇了尘悟一眼,语义嘲讽,道:“尘悟先生昔年来楚曾言无心侍秦,如今竟又做了秦相的护卫,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尘悟在马上向昭阳拱手施礼,微笑道:“承蒙令尹大人关心。公子疾不弃,派人将小的寻回秦国。”

“营帐已经搭好,还请二位大人移驾。”张仪适时转移话题道。

两国车架一同回到营地。

刚到营地,便有士兵来报,“齐相田婴,孟尝君到。”

一行人赶忙下车,迎接齐相。

田婴站在轺车上摇摇行礼,张仪等人回礼。

待齐相下了轺车,张仪上前再次长揖行礼道:“张仪拜见齐相。”

田婴回礼道:“拜见秦相,令尹大人,左徒大人。”

“齐相多礼了。”昭阳笑着回礼道。

田文从田婴身后走出一步,先向各位大人行礼,然后向尘悟也行了一礼。尘悟回礼。

大人们礼让一番后,一同进入营帐,落座等候许久,不见魏国使团来人,于是张仪决定不再等魏国,会盟开始。

“秦、齐、楚、魏如今在啮桑会盟,乃天下盛世,魏国不来,不知何意?”田婴装糊涂道。

“恐怕是担忧,秦国意欲借啮桑会盟瓜分魏国吧。”芈原一开始便剑拔弩张。

昭阳在旁笑着轻捋胡须不说话。

“三晋近来频频走动,意欲伐秦,秦国怎么敢瓜分魏国?今日秦国邀请齐、楚、魏三国重臣来啮桑,便是希望秦国能与齐、楚两国结盟,共同抵御劝说魏国不要挑衅秦国。如今魏国不来啮桑,其心可畏。”张仪道。

“既是三晋联合伐秦,不知与齐国何干?”田婴继续装糊涂。

芈原却不给张仪半点颜面,直言道:“依秦相所言,三晋联合才能与秦国抗衡,秦国何惧魏国挑衅?”

“秦国啮桑会盟的本意,是不愿各国无休无止的征伐,劳民伤财,若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张仪并未被芈原激怒,反而借着他的话道。转过头,张仪顺势反驳了田婴,“三晋伐秦,乃是忌惮秦国近年来国力日渐昌盛,若秦国败,则三晋必会攻打齐、楚,田相说与齐国无关,实则有极大的关联。秦国此番邀约四国会盟,便是想在齐、楚两国的见证之下,劝说魏国。然魏国无人前来,秦国亦是无法。他日若迫不得已动手,还请两国不要误会,多生事端。”

“今日邀约会盟的乃是秦国,怎会是齐、楚两国生出事端呢?”芈原言语与张仪针锋相对。

田婴也放出狠话,“齐国与三晋历来便有疆域之争,尚未划境确认,日后往来磋商,或议或战,还请秦国不要轻易插手干涉,多管闲事。”

昭阳看准时机,也向张仪插了一刀,他笑道:“老夫也来说几句,楚国南蛮小国,并无染指北地,窥伺中原之心。然齐国重兵压境淮泗,魏国在我北境驻军,秦国在西面陈兵,楚国寝食难安。今日来啮桑会盟便是希望与列国修好,止刀兵停战火。请秦国不要插手魏国国政,引起齐楚两国担忧。”

张仪正色争辩道:“魏国之事,事关秦国,秦不能不管。”

芈原嘲讽道:“不能不管?秦相好生委屈啊。既然如此,秦相邀我等来此,还有何意义?这啮桑会盟,还有谈下去的必要吗?”

张仪缓和语气,假作让步,“一时谈不拢,可以再谈,总会有三国一致的时候。”

芈原冷声道:“秦相之意,要谈到何时?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秦相有时间,芈原可没功夫作陪。告辞。”说完起身拂袖而去。

张仪不失大国丞相风范,向着芈原的背影躬身行礼。

各国使臣也纷纷散去,这一场谈判算是失败了。

张仪一一送走各国使臣,皱着眉头坐回软座,沉默不语。

尘悟今日才算真正见识了张仪的利舌,邦交果然是兵不血刃的战争。

“尘悟,你一定对张仪失望透顶吧。”张仪双手使劲搓了两下脸,对尘悟道。

尘悟笑着安慰,“相国莫灰心,只要能将祸水引致魏国,啮桑会盟即便谈不拢,也不算白来。”

张仪被尘悟说中心思,看了她一眼,才笑道:“尘悟知我。”

尘悟装作惊讶的样子,“是吗?为何嬴疾常说我拙劣,不识人心呢?”

张仪大笑。笑过之后,他略略开怀,叹道:“也罢,谈不拢便算了,至少目的能达成一半。”沉默片刻,张仪忽然对尘悟道,“尘悟,接下来几日各国都在谋划相谈的条件,你闲来无事可以去会会老朋友,或许还能与那个芈原结交一番。”

“田文?芈原?有用吗?”尘悟听懂了张仪话外的意思,问道。

张仪无奈道:“说不好,姑且一试吧,万一能有些用处呢。哪怕只对秦国有丁点儿的好处,咱们也得竭力争取。”

“好,我尽力去试试。”尘悟应下来。

初春的啮桑草长莺飞,生机勃勃,尘悟慵懒的躺在河边,嘴里含着一节嫩草,晒着暖洋洋的春日,呼吸着草木的清香,甚是舒服。

“尘悟好兴致!”田文边向尘悟走来,边说道。他身后跟着芈原。

尘悟已经在河边垂钓了三日,等的就是田文和芈原。他们一靠近,尘悟便有察觉,却故作才发现,慌忙起身,拍去身上的泥土草屑,拱手向二人行礼,“小的见过左徒大人,孟尝君。”

田文、芈原回礼。

田文寒暄道:“齐国一别数年,先生风姿不减,钓鱼的喜好也未曾改变,只是此处不是北冥之海。”

芈原被田文的话激起猎奇之心,插话问道:“怎么尘悟先生去过北冥之海?”

田文于是将尘悟昔日对他讲的往事叙述给芈原,芈原连连称奇。

这时一条鱼上钩,尘悟抬脚踢起鱼竿,顺手接住,轻轻一甩,直接将鱼甩入鱼篓,又用巧劲儿微微一带,将鱼篓拉入怀中。

“好俊的身手。”芈原赞道。

“岂止啊!尘悟先生乃是秦国重臣公子疾的座上宾,岸门之战活捉魏军主将魏错,曲沃之战诛杀数万魏国无辜平民。”田文道。

尘悟听出田文言语中的阴险,他话外的意思是:尘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这样的魔鬼还被秦国公子、重臣视作亲信。他想借此暗中打压秦国,直指秦国嗜杀。

“孟尝君谬赞。传闻而已,不可作数,两军交战,岂无伤亡?秦军曲沃一战亦损失了许多将士,这些将士难道不是秦国无辜平民的子孙?”尘悟慎重答道,面露悲戚。

“先生过谦。”田文不肯放过在芈原面前抹黑尘悟、嬴疾和秦国的机会,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笑道,“雕阴之战,列国富商在雕阴设下赌局,满室皆赌魏国赢,唯有先生赌秦国赢,目光之锐利,审时度势之非常,当世难有匹敌。一番解说更是精妙绝伦,先生若为将,山东列国恐怕要寝食难安了。”

芈原脸上现出怒色,他大概与公孙衍的想法差不多,认为秦国放任尘悟赌国如儿戏,是为好战。

尘悟调整自己站立的位置,利用田文挡住芈原的视线,然后用一道狠戾的目光扫向田文,沉声道:“尘悟本是秦人,难道要赌魏国赢吗?不似孟尝君的兄弟田隐公子,携巨富千里奔波至雕阴,设局堵国,隔岸观火。”

田文被尘悟震慑,一时语塞,随即发觉尘悟的站位,知道自己这一计又是落空,还讨了好大没趣,神色极为不悦。

话肯定是说不下去了,场面十分尴尬。

尘悟想起张仪的嘱托,强行收敛戾气,缓和语气,拱手为礼道:“小的昔年在齐国游历,得孟尝君重金资助,甚是感念。若不嫌弃,小的愿献上这尾刚钓上来的鲜鱼为二位佐餐。”说罢,将鱼篓双手递上。

田文自知理亏,不好当着芈原的面发作,见尘悟给他台阶,他只得顺势道:“先生客气了,在下府中正好有擅长烹鱼之道的家臣,左徒大人、尘悟先生,我等有缘相聚啮桑,何不拼桌一醉?”

芈原私下里不愿掺合齐、秦两国争辩,乐得就此化解,便应承下来,“孟尝君盛情,不敢推却。”

“小的一介家臣,不敢与二位贵人同座。”尘悟假意推辞道。

田文哪肯失掉面子,再次邀请,“英雄不问出身,先生不要太过自谦。”

“如此,小的僭越了。”尘悟装出一副被逼到绝处的下人模样,答道。

田文命家臣从尘悟手中拿走鱼篓,摆下桌案软座。

尘悟等田文和芈原落座了,才陪在末座。

“如此春日甚是难得,又能与左徒大人、尘悟先生把酒一醉,品尝佳肴,田文之幸。二位请”田文说着拿起酒樽。

三人互相礼让一番,共同饮尽樽中之酒。

“春风十里,美景当前,若有雅乐,更增酒兴。”芈原放下酒樽,叹道。

田文笑道:“大人果然风流名士。来人,唤伶人演乐。”

“不知可否请贵府乐师演奏《橘颂》?”尘悟提议。

“怎么?先生也知道在下的歌赋?”芈原问道。

“秦国楚人酒肆演奏的皆是左徒大人的歌赋,小的听了甚是仰慕。”尘悟由衷赞赏,“小的专门托朋友讨来歌赋全篇,已能倒背如流了。”

芈原谦虚道:“先生过誉了。”

这时耳边已经传来伶人的演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小的最喜‘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句,人生在世,当应如是:贫困之时,不改风骨气节;显达之际,不移初始志向。”尘悟感慨道。

“善!先生之言正合芈原赋中之意!芈原敬先生一樽。”说着芈原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陈轸说的一点没错,读芈原之赋,观其这几日行事,果真是个洒脱直率的人。

“孟尝君乃齐人,先生为秦人,在下是楚人,各为其国,虽有争拗,却皆是壮士!”说完他自己又饮了一樽酒。

“左徒大人洒脱,田文敬佩,来我们一同饮了这一樽。”三人又一同饮了一樽酒。

田文放下酒樽,忽然问尘悟道:“几日前,秦相之言,不知先生如何看?”

尘悟猜出他是在试探秦国的口风,不禁莞尔,“小的一介家臣,不敢妄论邦交。”

“秦相邦交大才,田文甚是佩服。若明日相谈秦相仍如数日前分毫不肯退让,这啮桑……三国怕是白来了。”田文扮出一副失落的模样,明为啮桑会盟失败担忧,实则仍是旁敲侧击,从尘悟口中探听张仪的态度。

芈原经过与尘悟的短暂接触,大有千里遇知音的欣喜,故笑着为她解围,“也算不得白来一场,芈原可是结交了两位当世的俊才。”

“左徒大人所言甚是,在下能结识二位亦荣幸之至。然此为私交,并非国事。千里而来,如此便散了,岂不可惜?”田文撇了尘悟一眼,讳莫如深笑道。

尘悟闭上眼睛,装作沉醉于音律,并不接话。

“依孟尝君之言,该当如何?”芈原强压不耐烦问道。他对于从偶遇开始便不停找尘悟麻烦的田文产生了反感,传闻孟尝君友亲朋,广纳天下名士,却是徒有虚名,斤斤其明之辈。

田文听出芈原言语中的厌烦,不再言语,低头喝酒。

芈原见田文不说话,疑窦顿生,他思索片刻,恍然大悟,惊讶的看向田文。他虽然对田文生了反感,仍是劝阻道:“田兄莫要冲动行事,此乃下策,小人行径,会污了阁下的美名。”

“孟尝君可不是冲动行事,他看得远,想得深。今日这番话不仅是告知左徒大人,更是试探兼威慑在下。”尘悟睁开眼睛,笑眯眯的看向田文,“孟尝君好谋划。”。

“先生似乎不为所动?”田文被揭穿谋算,并不恼火,面上带笑,笑容中却藏着阴狠。

尘悟满不在乎的笑着,与田文对视,“小的不过一介家臣,家臣便是主人手里的一件武器,主人的手指到哪……”尘悟信手拈起一根箸,遥遥指向田文的咽喉,“小的的剑便指到哪。”她灵活把玩手中的箸,目光一直不曾离开田文的咽喉,“公子疾命小的护卫相国,谁要是敢动相国一丝一毫,便先问问小的手中的剑。”说罢,她轻轻将手中的箸一弹,“笃”的一声,箸已经插在田文面前的酒樽中,酒却没有溅出一滴,田文与芈原霎时面色惨白。

尘悟依然懒洋洋的笑着,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幕与她毫无关系,她扶着桌案摇摇晃晃的站起,向他们拱手行礼道:“小的不胜酒力,多谢孟尝君的美酒佳肴,这就告辞了。”然后尘悟摆出一副醉醺醺的模样,边走边打着趔趄,在田文与芈原均以为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她猛然回头,眼中射出冷冽的杀气。田文和芈原将松未松的那口气一下子又提到喉咙,尘悟却向他们露出一个灿烂如同春日暖阳的笑容,转过头大笑着向秦国使团营帐走去。

远远的,尘悟隐隐听到田文恨声说:“不识抬举。”面上不觉现出一抹嘲讽。

回到营帐,尘悟对张仪道:“齐国对你起了杀心,明日定然会起变故,不如早些回秦国吧。”

张仪放下手中毛笔,摇头道:“啮桑会盟是秦国提出来的,若是贸然离去,必定会受人以柄,对秦国不利。”

“可是你会有危险。”尘悟担忧道,她将方才发生的事与张仪讲述一遍。

张仪听完,笑道“有尘悟在,张仪何惧?”

尘悟被他说的也是一笑,“好吧,狼窝虎穴,陪你走一遭便是。”

张仪忽然正色道:“尘悟,若是危急,以你的本事自行脱身应该不难,届时莫要理会张仪。”

尘悟笑道:“张子曾言,尘悟与张仪乃刎颈之交。你若有难,我如何独存于世?况且来啮桑前王上将相国的安危托付于我,于国于私,我都不能弃你而去”

张仪看了尘悟许久,终于叹了口气,“也罢,只是对不住公子疾了。”

尘悟兄弟般勾住张仪的脖子,嬉笑道:“尚未可知。”

第二日,齐相田婴派人传话,商谈在宋君行宫继续。

果然有阴谋。

宋君行宫,侍卫不能带武器入内,届时田婴为刀俎,张仪为鱼肉。

张仪索性不带侍卫,只命尘悟跟随,大摇大摆的去了宋君行宫。

商谈依旧不顺利,齐国提出了对秦国十分苛刻的条件,被张仪严辞拒绝。楚国在旁看热闹,等着分一杯羹。

时至正午,田文命人奉上酒菜,对张仪道:“秦相可以边吃边想,午宴过后,仍是不答应,休怪齐国不客气。”

张仪喝了口酒,放下酒樽,伸出左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道:“如何不客气,还请孟尝君道来。”

田文拍拍手,从偏殿走出三十多名手持兵刃高大魁梧的武士,一看身形便知武艺高强。

张仪情知不妙,他站起身,扶正衣冠,冷声道:“此次会盟失败,张仪自知无回天之力,却不能贪生卖国。”

尘悟用箸扒拉着菜肴,头也不抬,不屑笑道:“相国此言差矣,有尘悟在怎会让相国有危难。”

田文已经拉着齐相田婴躲在三十多名武士身后,冷笑道:“昨日田文见识了先生本事,大开眼界,自问当世确是无人匹敌。可惜先生显露的太早,还是太年轻,现下如此大的阵仗乃是专为先生准备的。”他“啧啧”两声,面上忍不住现出得意的神色,话语之中却非要装出一副惜才的口吻,“先生大才,若折损在此,不免令这世上的伯乐惋惜。”

尘悟抬起头,作出很明显的欣喜状,语气却不咸不淡讽刺道:“依孟尝伯乐,尘悟该当如何?”

田文终于被尘悟激怒,撕破假仁假义的嘴脸,恨恨道:“尘悟!你莫要太嚣张!本君几次三番给你机会,邀你入齐,是你狂妄自大,不识好歹。今日你死于乱兵之下,非我之罪,乃自招取尔!”

芈原面露忧色,可事关楚国,他不好站出来,只能紧紧攥住双拳。

令尹昭阳轻抚雪白长须,不露声色,静观秦、齐相斗,坐收渔利。

尘悟摇头,笑着将箸扔在桌上,惹得一众刺杀的武士严阵以待。

她站起身,一众武士下意识齐刷刷退后一步。

她用手拍拍身上的尘土,一众武士再齐刷刷退后一步。

见此情境,尘悟实在按捺不住,笑弯了腰,她右手插在腰上,捂着肚子。

田文还要说话,被田婴拦住。田婴语气森然道:“田文,将死之人,何必与之多言,杀了便是。”

赶在田文下令前,尘悟突然道:“孟尝君,你犯了个很大的错误。阁下命人刺杀秦国相国前,怎么不让贵国田相回避呢?”说罢,她轻身跃起,抽出腰间缠龙绕,找准齐相田婴藏身之所,用缠龙绕将齐相田婴脖子缠住,拉到了自己身前。这四个动作迅捷连贯,几乎同时发生,殿内众人尚未回过神,刹那之间已然结束了。

张仪向田婴拱手行礼道:“张仪唐突,田相恕罪,劳驾陪着张仪回秦国使团大营吧。”

田文的脸已经黑成了一块碳。

尘悟挟持田婴走到大殿门口,忽然站住,对田文道:“哦,对了,孟尝伯乐,你还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本先生几次三番给你机会,不与你计较,你太狂妄自大,不识好歹,今日你受辱至斯,非我之罪,乃自招取尔。”言罢,大笑而去。

田文气的嘴唇颤抖,一道鲜血流出嘴角。

芈原虽敌视秦国,但欣赏尘悟,本来两厢为难,见此结果,当下释然。况且田文今日所为实为其所不齿,有此恶报,令其极为痛快。看着尘悟大笑离去的背影,越发觉得尘悟是他赋中神仙般的人物,深向往之。

令尹昭阳双眉紧锁。观尘悟身手,使他回忆起多年前尘悟游历楚国时,曾数次在楚国要塞消失,不久又重现踪迹。当时回报的密探说,即便尘悟是当世高手,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勘查楚国要塞。如今看来,并非不可能。

张仪和尘悟挟持齐相田婴安全回到秦国使团大营,请田婴喝了杯压惊茶,才放他离开。

田婴走的时候,张仪送到大帐外,再三道歉,说什么都是误会,齐、秦两国还是盟国,不可因为这点误会便伤了和气,损了邦交。

田婴更是老狐狸,一再表示怎么会伤和气呢,两国友谊深厚,比山高,比海深,他回国之后一定送厚礼献给秦王。

尘悟躲在大帐内恶心的直翻白眼。

张仪送走齐相田婴后,走回大帐。一入大帐,他急吼吼将帐帘放下,确保密不透风,才一下瘫倒在地,长吁了口气,“吓死我也。”

尘悟愣了一下,“哈哈”大笑,边笑边骂他,“瞧你那出息,还大秦相国呢,胆子小的和老鼠似的。”

张仪抚着胸口顺气,还不忘白尘悟一眼,“还不是你,我让你去结交田文和芈原,谁让你显摆武艺的。一口气搞出三十多个大汉,吓死我了,这要有个闪失,我可怎么,怎么……”

尘悟也坐到地上,笑出了眼泪,“你怎么?”

“我可怎么向王上和公子疾交代。”张仪及时收口,将话题转移到尘悟身上。

“不对,你刚才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尘悟右手抓住张仪肩膀道。

张仪甩脱尘悟的手,又翻了个老大的白眼道:“什么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他越说越激动,显然忘了刚才的恐惧,绕着尘悟边走边数落,“都已经得手了,老老实实押田婴退出来,赶紧回营才是上上策,你耍什么脾气!非得骂回去是吗?恶婆娘!睚眦必报!”

尘悟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不停用手拍地。她笑了好一阵,终于缓过来,才发现张仪已经停止骂她,不说话了。张仪就站在她身侧看着她,眼圈发红,眼睛满是血丝。尘悟被张仪盯得有些慌,问道:“你怎么……”

尘悟话还没说完,张仪已经双膝跪地,向她行了跪拜大礼。尘悟更加慌了,忙爬起来扶他,“你你你……怎么了?别吓我。”

张仪跪伏在地上不肯起身,尘悟听出他在呜咽哭泣,他在强忍着不哭出声音。

尘悟回想这几日的会盟,换做是她,也会破口大骂。屈辱、惊险、邦交重担,全都压在张仪一个人身上,他确实需要大骂大哭一场。

待张仪哭的差不多了,尘悟郑重对他道:“张仪,我要向你道歉,是我任性妄为,两次将你置于险地。你骂的对,我是恶婆娘,睚眦必报。”

张仪脸上还挂着泥巴和泪水,被尘悟一逗,不禁笑了,他用袖子在脸上胡乱抹了抹,声音嘶哑道:“不,你做的很好,帮我狠狠出了口恶气,痛快无比。有朋如尘悟,此生无憾。刚才那一拜是谢你今日救命之恩,以后不许讨账啦。”

尘悟被他说的鼻子发酸。

“张仪膝下有黄金万两,上跪天地君王,下跪父母亲长。哎!我是不是亏了。”张仪从地上爬起来,揉着膝盖,小声嘀咕。

尘悟鼻子瞬间不酸了,取而代之的是冲冠怒火。她刚要发作,却见张仪顶着个全是泥巴的大花脸站在桌案旁,蹙眉盯着秦国拟定的盟书出神,尘悟的怒火瞬间熄灭。

啮桑会盟失败了,虽然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但是回秦之后,等待张仪的将是秦国朝堂的口诛笔伐,他还有场大战要打。

本章节摘录、借鉴和延伸《史记》和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对啮桑会盟这一历史事件的描写,抒发作者的理解。算是放了个大招,希望朋友们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啮桑会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