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浮尘劫 > 第18章 孝公病逝

浮尘劫 第18章 孝公病逝

作者:杏仁豆腐Leslie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04 20:33:42 来源:文学城

围攻郃阳没几日,秦公果然传书阵前,招公子疾、公子华交接军务之后回国。

嬴疾和嬴华交接军务时,神色均是沉重,他们明白其中原因——秦公大限之日不远了。

回国路上,又有人来传信:秦公将前往函谷关巡视,两位公子可在函谷关候驾。

登上函谷关,顿觉眼前一片开朗,此等形胜恐怕只在几千年前与神农大神走遍八荒时才有吧。

“秦地雄阔啊!有囊括宇内之势。”尘悟站在函谷关上赞叹。

“先生以前没来过函谷关?”嬴疾问。

“或许来过,或许没来过。时间太久,记不得了。”尘悟随口回答。

嬴疾笑道:“先生年纪轻轻,竟如此健忘。”

尘悟侧过头,望向更远的地方,语气飘渺,“或许……或许尘悟已经活了七万多岁,而将军不知。” 马上意识到说错话了,尴尬的笑道,“玩笑之言,将军莫怪。”

嬴疾眯着他那双凤目看向尘悟,似乎要将她看透,“这个玩笑可不好笑。”

数日后,秦公抵达函谷关,前呼后拥得很多人。秦公不喜,只留下商君和几个儿子,屏退众臣。

忽然,秦公问嬴疾,“你那位谋士尘悟先生呢,叫上来与我一见。”

嬴疾答了“诺”,便派人去找尘悟。

尘悟没资格随驾,在关下等候。得了口诏,随着侍从登上函谷关。

“拜见君上。”尘悟向秦公行礼,顺便偷偷观察秦公。秦公精神有些差,一双眸子仍是精光凛凛,如鹰隼一般。虽是强弩之末,却难掩王者霸气。

“免礼。”秦公道,“先生为我寻药一定走过许多名山大川,较我大秦函谷关如何?”

“前几日公子疾曾带尘悟登上过函谷关,尘悟顿觉胸中开阔,函谷关有气吞八荒之势,天下有此形胜者寥寥。”尘悟恭敬回答。

“哦?还有哪些地方能比得了这里?”秦公好奇问。

“天下形胜不一,无法比较。”尘悟实话实说。

秦公沉默。

尘悟开解他,“君上,尘悟少年时曾与一位名师学医。老师问我,学医除了强身健体还为什么?”

秦公被这个话题提起了一些兴趣,问道:“先生如何回答?”

“尘悟回答,为天下苍生。”尘悟说。

秦公大笑,笑声朗朗,回荡在山峦之间,“先生回答看似好听,却不尽不实。”

尘悟恭敬行礼,“君上圣明。老师当时并没有点破尘悟,而是感慨,这个答案好说,却不好做。”

秦公叹息,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陷入沉思,许久呓语道,“先生这位老师了不得,若有幸,嬴渠梁盼能一见。”

尘悟黯然,“老师尝遍百草,毒积腑脏,已经离世多年。”

“可惜!可敬!”秦公拍着石梁称赞。忽然,他明白尘悟说这番话的意图,眸中现出慈爱之色,笑着对尘悟说:“先生今日能以医道比喻治国,想必是明白尊师的一番苦心了。”

“可惜尘悟愚钝,明白的太晚。”尘悟自责。

“‘朝闻道,夕死可矣’。”秦公道。

不知是对他自己说的,还是劝慰尘悟。

商君担心秦公伤怀,身子支撑不住,令起话题,“君上,臣今日听闻一件趣事。”

秦公即刻振作精神,笑着说:“商君请讲。”

商君娓娓道来,“西鄙之战后,魏军流传着一个关于公子疾与尘悟先生的故事。说公子疾能从地府请来阴兵助战,又得天神传授精妙阵法,还能撒豆成兵,所以魏军才不敌。又说公子疾身边有位风神如玉的天将,拿着一柄奇怪的兵器,一挥之间便可杀百人。”

嬴华接话道:“公父,哥哥能不能请阴兵,孩儿不知,但是尘悟先生的武艺孩儿见识过,确实厉害。”

商君道:“君上,有两位公子辅助太子,何愁东出,何愁一统呢?”

秦公精神终于有所振作,开怀笑道:“商君知我。”

秦公嬴渠梁来函谷关前,面对生死心中曾生出无数感慨,他并非对太子甚至后世子孙没有信心,也并非对商君的忠诚存有怀疑,他只是遗憾。他用一生驾驶着秦国这辆巨辇从低谷走出,巨辇从破烂不堪到如今坚不可摧,他从未后悔这许多年做的每一个决定,哪怕这些决定曾经为举国反对,需要经过重重艰难,他只是遗憾。遗憾不能活得再长久一些,遗憾无法见到大秦最终振长策御宇内,履**威慑八方。现在,他不遗憾了,掠过函谷关,掠过绵延群山,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样子,就在身边这些年轻人身上。

从函谷关回咸阳后没多久,秦公病逝,举国发丧,秦国笼罩在哀伤之中长达数月。

其后,公子虔与甘龙等人告发商君“欲反”,新继任的秦公嬴驷下令将商君逮捕,一时咸阳波诡云谲。

这段时间,嬴疾回家都很晚,一回家便钻进书房,显然有事情瞒着。

有一天,尘悟专门在书房看书,等着嬴疾回家,直到深夜。

嬴疾一开书房的门,见到尘悟,惊讶了一下,装成亲热的模样,“夫人深夜不睡,在等为夫?”

尘悟不接他的话茬,说道:“夫君,为妻今日摆了一局棋,你可否愿观?”说着,指着桌案上的棋盘。

嬴疾走过来看桌上棋局,颇有不解,“棋盘上依照七国分布摆了七颗棋子,六颗白子代表山东六国,黑子代表秦国。为什么秦国边上还有一颗白子?”

尘悟用书简敲敲棋盘,“夫君可看出这颗白子在秦国的哪个位置?”

“商……”嬴疾话一出口,便明白,“原来夫人已知为夫谋划之事。”

“夫君想救商君。”尘悟直言。

嬴疾低下头,不说话。

“夫君可知此事不可为?”尘悟问道。

嬴疾在尘悟对面坐下来,问道,“商君为秦变法,披肝沥胆,却被诬陷,我欲救对秦国有功之人,有何不可?”

尘悟放下手中竹简,劝导,“夫君,商君变法有功于大秦,日后必当彪炳史册。然而,此刻的秦国只知商君变法,却不知,法非一人之法,乃是秦国之法。新君即位欲杀商君,不仅是被老氏族逼迫,更是为秦国着想。”

“可是……可是这样屠杀对秦有恩的功臣,太过可惜!”嬴疾还在挣扎。

尘悟站起身,厉声道:“可惜?天下可惜之事何其多也!仅观眼前,公父大业未成,身归黄土,可不可惜?商君倒是应当庆幸,若无公父,岂能有他!没有谁对秦国有恩,即便有恩,亦是彼此之间,而非一人。商君若依仗这点恩德,便想在秦国呼风唤雨,岂非与他的法自相矛盾!”

嬴疾痛苦的扶住额头。

尘悟走到他身前,拉着他的手,“夫君,你若真想为商君做些事情,不如合计如何为他收尸敛葬吧。”

史书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甘龙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文君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回封邑商。秦惠文君派兵攻打,商鞅战败而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但是史书没有记载,商鞅尸身示众当日夜里,一队身着黑衣武艺高强的人将商鞅尸身偷走。有人传说,普天之下有如此本事的非公子疾莫属,公子疾从地府招来阴兵劫走了商鞅的尸身,而公子疾其实是听从王上的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