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佛窟愿 > 第5章 点睛功德

佛窟愿 第5章 点睛功德

作者:翡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11:00:02 来源:文学城

上月,驻守在潼城的第二十三军军长王伯志发动叛变,索督军依北方政府的指令前往潼城平乱。出征前,索督军给田方水布置任务,命他负责为此次参战的主要将士修建功德窟,并要求在庆功宴之前竣工。

潼城战役原本预计两个月结束,可昨日传来消息,潼城大捷,索督军即将班师回朝。这使得竣工日期被迫提前半月,必须雇佣更多人手加快建窟的进度。

于是,孟灿云在田方水的助力下,成为建窟工匠中的一员。

孟灿云很感激田方水为她争取这份工作。

在鸣沙窟干活就可以住在旁边的上清宫,不用再回到军政府的暗牢,也不用被迫回忆那天女囚惨死的一幕。

她与索靖山的交易已然失败。虽然她并未立即受到处罚,但每每梦见那个黑洞洞的枪口,便如同被死亡扼住咽喉。

她需要尽快找到回家的办法。

“请问……这里是……013窟?”

一声小心翼翼的询问拉回孟灿云的思绪。

视线往上,一个穿旧式长衫的年轻男子立在面前,他手里拎着一只小木箱,正神色紧张地望着她。

“是的,您是新来的工人?”

男子局促地推了推眼镜:“我叫邱良 ,是画师。”他像是想到什么,匆匆伸出右手:“你好。”

孟灿云放下手中石砖,拍去灰尘,与他握手,“你好,我叫孟灿云。”

这时起了一丝风,掀得杨树叶子哗哗作响。孟灿云不禁缩瑟一下,邱良慌忙松开手,白皙的脸上染上一层红晕。

“……我先进去了。”

“您请便。”

孟灿云目送邱良走进石窟,准备继续拾砖。忽然听见有人喊她。

“孟姑娘!”

田方水在远处朝她挥了挥手,两袖鼓风跑过来。

孟灿云疑惑地看着他。

“孟姑娘,贫道、想请您帮个忙哩!”田方水气喘吁吁,捻开紧贴额角的两缕头发。

“什么忙?”

田方水眉开眼笑:“佛像完工啦!想请孟姑娘您,给个点睛之笔哩。呵呵。”

让她作画?孟灿云感到意外。

“田道长,我并不会画画。”

“不会也不打紧哩!佛曰万法无相,心诚则灵哩!”

“是现在画师紧缺吗?”孟灿云记起了邱良。

“哪里!孟姑娘是佛祖慧眼,一定要由您执笔点睛才说得过去哩!”

“可是……”

“孟姑娘,”田方水嘴角一瘪,转眼换上哭腔,“贫道为救您出来,把所有卷子都交给少帅哩,您瞧在这份上,莫要不画哩!”

原来田方水以牺牲私藏宝贝为她换来这份工作,代价不小。

想到自己多次得他帮助,也没有回报他什么。孟灿云最终改变主意,答应下来。

“我试试吧。”

田方水高兴得直搓手,又咧嘴笑道:“那赶紧进去,新画师一定早来哩!”说罢,他领着孟灿云走进013窟。

孟灿云一进去就看见邱良在石壁前描摹,勾勒匀色,非常投入。

田方水快步走过去:“您是邱画师哩?”

邱良茫然抬头,恍若才发现两人。

田方水朝孟灿云招手:“孟姑娘,贫道向您介绍一下哩。”

孟灿云笑道:“我们已经认识了。”

邱良不自然地笑了一下,局促地推了推眼镜。

田方水眨眨眼,目光里又露出些敬畏来:“那好哩,孟姑娘,您和邱画师一起画这里,有不懂,邱画师会教你哩!”

田方水所谓的“点睛之笔”,是在新开凿的石窟里为佛像的眼睛涂色。

013窟的佛陀壁画和泥塑有百十来尊,孟灿云要做的,就是在十天内把这一百多尊佛陀的眼睛画完。

交代完,田方水便去另一个石窟督工。他是建窟的总负责人,每天忙碌得很。

石窟里只剩下孟灿云和邱良两人。

孟灿云察觉到邱良的紧张,主动打破尴尬:“邱先生,我没有任何绘画基础,需要您多费心了。”

“没有关系,填色难度不大。我先教你一些基本方法。”

两人走进旁边甬道。那里靠墙竖着一块大石板,石面上涂有一层匀净的泥浆,像是一块天然画板。

邱良道:“在石壁上作画与在纸上作画不同,壁画对腕力与运笔的要求更严苛些。你今天就在石板上练习填色。我先描几个样式,再教你几种主要颜色的辨认。”

说完,他在画具箱里拿出一根尖头有炭烧痕迹的细木棍,起承转合,几只生动佛眼便跃然石上。

孟灿云原本以为邱良害羞,在教她时会非常艰难,没想到一提起绘画,邱良便口若悬河,没有丝毫拘束。因此,教学过程相当顺利。

没过几天,孟灿云已经可以正式在壁画上填色。她与邱良也熟悉起来。

邱良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一直在培荣女子学校任教,才二十岁的年纪,已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他在绘画方面颇有建树,曾多次获得国际声誉,年轻有为。

邱良在事业上意气风发,却有一个心病。

他痴迷壁画,对鸣沙窟心向往之。可作为教育厅的人,他没有进入鸣沙窟的权利。

无法研究鸣沙窟博大精深的壁画艺术已然令他惋惜,而藏经洞文书的大量丢失、索氏对石窟的肆意破坏,更令他痛心疾首。

他曾加入过文艺保护促进会对军政府的声讨中,也为教育厅索回鸣沙窟的管辖权积极奔走,但效果甚微。

这些年,鸣沙窟的艺术价值在世人短浅的认知中迅速凋敝,他寝食难安,深感要付诸行动。

幸而此次修窟用工缺口巨大,他的毛遂自荐很快得到军政府的批准。于是他想趁此机会,将还未遭到损毁的壁画临摹在稿纸上 ,以最大限度留存真迹。

“我知道自己的做法杯水车薪,但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一介平民,没有与军政府抗衡的实力,能做的只是拿起画笔,争分夺秒地将历史的纤毫复刻。

无关功名,不问结果。只为心中信仰,求一个问心无愧。

孟灿云听完邱良的讲述,为他执着的信念所打动。

在她的时代,鸣沙窟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未被当权者充分认识,以致几经残损,宝物外流,成为后世学者的伤心史。

历史的悲剧因时代病症而无法避免。但如果当时多一些像邱良这样的人,留给后世的伤痛,或许会轻一些。

孟灿云记起田方水前日透露的一则消息,或许能让爱惜文物的邱良少一些焦虑。

“邱先生,教育厅应该很快就能收到鸣沙窟的剩余经卷。以后,至少不会再发生丢失经卷的事情。”

她从田方水嘴中得知,这里的鸣沙窟已经被外国人盗买走一大批经卷文物。令她吃惊的是,已发生的盗卖事件与她所熟知的历史记载分毫不差。

按照这样的逻辑,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也会来沙城劫掠 。如今将经卷全部交给珍视文物的教育厅保管,以后来这儿的“盗贼”只能空手而返。

经卷止损于此,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

邱良闻言,停下手中画笔:“你说的这批经卷,是军政府上次没有交付完,剩余的那些?”

孟灿云点头。

“唉!糟糕!”

“邱先生,怎么了?”孟灿云对他的反应感到不解。

邱良焦灼地抓了抓头发,十分懊恼:“教育厅有内鬼,他们要上当了! ”正要细说。石窟外突然一阵嘈杂,似乎有人闹事。

田方水说,每次修窟最怕闹事,一闹事,有些不安分的工匠就会浑水摸鱼,或者拧掉一颗佛头,或者剥走一幅壁画。这常常令他承受军政府的责备。

“石窟太多,贫道一个人抓不住贼哩!”

孟灿云体谅田方水的难处,更受邱良的感染,便打算去旁边几个旧窟守着,以防盗贼出没。

“邱先生,我出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