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奉旨成亲 > 第2章 第 2 章

奉旨成亲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其君折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1 02:16:01 来源:文学城

徐端宜并不知道曹达来了,她还在厨房忙活。

手里拿着一旁管事宫人递上来的今日菜单,徐端宜一边看一边同人慢慢说道:“姨母这两日有些上火,这道山煮羊就不必上了,免得吃了加重燥热,换一道清口的鱼羹。”

“再上一道酥黄独,姨母喜欢这个,记得淋上金秋新做的桂花酱。”

管事宫人哪有不从的?当即诶声答好。

管事宫人心里松了口气,嘴上也心悦诚服地恭维着徐端宜:“也亏得您在这,要不然奴婢们这些吃的送过去,恐怕又得惹太后不高兴了。”

徐端宜笑笑。

“姑姑做得已经够好了。”她说着把手里的漆红菜单递回过去。

管事宫人忙躬着身,伸手接过。

“那奴婢就按照您说的,吩咐人去做了。”她又道,“厨房油荤重,长公主还是快回太后那边去,没得熏了这一身油荤味道,太后娘娘知道,那可又得心疼坏了。”

徐端宜点头,起身往外走去。

管事宫人弓着腰,亲自陪着她出去。

她亦是陪着昭裕太后多年的老人了,平时这宫里,谁不敬她几分?说句大不敬的,就算碰到他们那位新帝,她都不至于这般恭敬。

可嘉顺长公主不一样。

要不是文昭太子薨了,今朝后宫做主的就是身边这位主子了。

宫里的人都有眼色。

主子看重谁,他们自然也得要多捧着一些。

自打文昭太子薨了之后,如今昭裕太后身边,也就只有嘉顺长公主这么一位可心人了。

何况如今这满天下,也就只有这位贵主,方才能劝得住他们那位太后娘娘,因此宫里的宫人们,都十分尊敬这位长公主殿下,就盼着日后有个什么,能请人帮忙求个情。

“雪天路滑,长公主可千万小心。”

“不如还是让奴婢喊人去备辆轿子,也免得您这样走回去,湿了鞋袜。”

“不用,也不过几步路。”徐端宜温声婉拒了。

管事宫人听闻也就不好再坚持。

碧溪在外面候着。

她手里抱着徐端宜的白狐裘。

先前被风雪淋湿了,她才从隔壁用暖炉驱过寒,这会见她出来,碧溪忙上前替人仔细穿戴好,又把那包着蜀锦的手炉递了过去,免得人着了凉。

管事宫人瞧见她,自是又客客气气喊了一声:“碧溪姑娘。”

碧溪与她点了点头,也笑着回喊了一声“芳姑姑”。

徐端宜身边一共两个贴身婢女,一个碧溪、一个时雨,都是自幼跟着徐端宜进宫的,感情自是不同。

知晓徐端宜看重她们,宫里人对她们的态度,自然也要敬重许多。

之后碧溪便扶着徐端宜出了小厨房。

这会雪还下着。

碧溪走在徐端宜的身边,替她撑着伞。

徐端宜让她过来一些,免得风雪太大,把她淋湿了。

碧溪笑着应好。

主仆俩就这样挨着走着。

才出了小厨房。

眼见身边没别人了,碧溪便立刻低声与徐端宜报了前头传来的消息:“主子,曹公公来了。”

徐端宜蹙眉:“这大冷天的,他来做什么?”

“听说是为了表小姐和南安王的亲事,不过……”话还没说完,前方忽然传来一道声音:“长公主。”

碧溪一听这个声音,立刻脸色微变,住了嘴。

徐端宜也顺着伞面,抬眼看去。

不远处,曹达身披灰鼠皮大氅,手握暖炉,正由小太监撑伞护着,从不远处缓缓走来。

这样冷的雪天。

他身边的小太监都快成雪人了,曹达身上倒是一丁点的风雪都没沾。

这位掌管内廷多年的大太监,如今也近五十了,露出来的那点头发也都花白了。

他脸上噙着一道笑,看起来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徐端宜却不会觉得他是一位好说话的人,但凡知道他是谁的人,都不可能这样觉得。

“曹公公。”

徐端宜也客客气气与人问了声好。

曹达笑着走过来同徐端宜说话:“先前不见殿下,还以为今日没法与殿下问好了,这样冷的天,殿下是去哪了?”

徐端宜温声:“姨母这阵子胃口不好,我去小厨房看了下今日的菜单。”

曹达听闻之后,感慨道:“怪不得太后娘娘这般疼爱您,如眼珠心肉一般。”

“不过殿下也不必担心,娘娘忧扰之事,很快就能解决了。”曹达说到这的时候,始终看着徐端宜笑着。

这笑让徐端宜的心里,无端有些不太舒服。

她不欲与曹达多言,正想提言告辞,就听曹达又笑吟吟地说道:“只看殿下肯不肯帮这个忙了。”

“帮忙?”

徐端宜再次看向曹达,蹙着柳眉,不解询问:“不知公公此言何意?”

曹达看着她笑着说道:“娘娘忧虑小南安王的亲事,本想从京中贵女之中挑选一名适龄又适宜的女子。可如今适龄,又未成亲,身份背景又能合得上小南安王的人实在太少了,咱家便向娘娘举荐了殿下……”

“什么?”

碧溪听到这话,先没忍住瞪大眼睛开了口。

曹达却未看她,只依旧笑吟吟地望着徐端宜:“殿下既适龄,身份又贵重,由殿下嫁给小南安王,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殿下若是同意,外臣和南安王府那边,自是不会再责怪护国公府将要退婚之嫌隙,恐怕还得赞许太后娘娘呢。”

“届时,外臣没了话说,娘娘心病一解,自是不会再头疼上火了。”

曹达只这么说了一句。

也未等徐端宜有什么答复,就准备走了。

“咱家那还有不少事务需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他说完,也只是施施然与徐端宜点了点头,并未施礼,便带着小太监离开了这边。

“主子,怎么办啊?”

曹达一走,碧溪眼见瞧不见他的人影了,就急着开口了:“太后娘娘不会真的把您嫁给小南安王吧?”

不似碧溪这般焦急。

徐端宜短暂的失神之后,这会倒是又恢复如初了。

瞧见碧溪这副焦急的面容,徐端宜倒还有心情与她开玩笑。

“你先前不还想着让我嫁给他吗?”

“主子!”

碧溪急道:“奴婢是想过,可奴婢不是立刻就后悔了吗?如今的小南安王不比从前,您若是真嫁给他,他日后给您委屈受,可怎么是好?”

“不行,这亲事,您不能答应!”

想到小南安王在宫外的那堆莺莺燕燕,还有那传不尽的风流名声,碧溪就头疼。

脑袋嗡嗡的。

碧溪失神呢喃:“好在太后娘娘疼您,她肯定舍不得您嫁过去的,肯定舍不得的……”

徐端宜没说话。

她微垂着眼帘,无人知晓她先前那刹那的心动。

“先回去吧。”她说。

……

外头。

小太监跟在曹达身边。

天寒地冻,风雪刮在人身上,疼得厉害。

小太监却不敢把那伞往自己身上倾斜一分,只敢把自己放在这风雪之中,尽心尽力高举着伞,伺候身边这位老祖宗。

“老祖宗,您说太后娘娘会同意吗?”

待出了寿康宫,小太监服侍曹达坐上轿辇之后,这才敢把伞撑在自己头上,跟在一旁问他。

曹达稳坐在遮风避雪的轿辇之中,闻言,也只是淡淡嗤道:“就算她不同意,咱们这位嘉顺长公主,也绝不可能舍得她这位好姨母继续这么头疼下去。”

“何况——”

曹达嗤笑:“咱们这位太后娘娘心里跟明镜似的,她比我还怕那南安王府重新起势呢。”

“奴才倒是觉得那小南安王不是作伪,您是没瞧见过他如今的模样,哪还有从前意气风发的样子?”

“也就那张脸还能看看。”

“上回奴才出宫传旨碰见他,哎呦,那身上的酒味重的……奴才真是老远闻见,就直皱眉了。”

小太监一脸嫌弃说道。

似乎觉得那酒味还在鼻尖萦绕,恨不得拿手扇扇才好。

“其实要奴才说啊,老祖宗您今日何必惹得太后娘娘跟您生气呢?那嘉顺长公主是太后娘娘的心头肉,您就算真想打探那南安王府的虚实,就跟太后娘娘说的,赏些东西,再安排几个听话的女人过去,不就行了?”

“左右那小南安王也不过是个锦绣被里的酒囊玩意。”

小太监想到先前昭裕太后动怒扔杯盏的情景,还有些心惊肉跳呢。

曹达捧着手炉,合眼嗤道:“你懂什么?”

小太监自是不懂,忙道:“老祖宗给小的解解惑?”

曹达哼声:“咱们的太后娘娘这些年大权在握,心气高了,忘了曾经跟咱家定下的承诺了。”

“我这么做,一来是提醒咱们这位太后娘娘,我跟她是合作关系,可不是她可以任打任骂的奴才。”

“二来嘛……”

小太监迟迟未等来后话,不由接话问:“二来什么?”

曹达忽然睁开眼睛,哼笑:“徐平夷不是最厌恨我们这些当奴才的吗?我就是要让他、让所有人知道,咱们这些当奴才的,也能定乾坤决生死。”

“他当日跟先帝爷说起我的不是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他这宝贝女儿的前程,会由我来定?”

小太监这下终于闹明白,老祖宗为何非要那嘉顺长公主嫁给南安王了,当下,哪里还敢再说什么?

忙在外头恭维奉承起他。

“那武安侯算是什么东西?别说他的女儿了,就连咱们那位陛下,如今都得对老祖宗毕恭毕敬呢。”

雪下得更大了。

曹达稳坐轿辇之中,倒是舒心得很。

另一边,徐端宜先回自己的宫殿换了一身衣裳,这才去往主殿。

没让人跟着。

她自己撑着伞,往主殿走去。

碧溪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愁眉不展。

一旁在剥松子的时雨,见她这番模样,不由奇道:“你做什么呢?脸苦得跟个苦瓜似的。”

碧溪回头看时雨。

见她睁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珠子,正一脸不解地望着她。

她没好气地骂了她一声“憨货”,就烦得自己去旁边做女红去了。

时雨歪着头,乌黑眼珠闪烁着疑问,不知道她发什么疯。

不过她惯来是个直心肠的,见碧溪不肯说,也只是耸了耸肩膀,继续转过头剥松子去了。

她特地分了几堆,一堆给自己,一堆给主子,一堆给自己,一堆给碧溪。

嘿嘿。

她剥松子剥得不亦乐乎。

碧溪余光瞥见时雨这行径,更觉头疼,最后还是转开脸,眼不见心不烦去了。

左右这事也得看主子自己的意思。

主子若不想嫁,也没人能逼她。

同理,主子若想嫁,她便是劝再多也是没用的。

她叹了口气,索性也不再去想了。

“殿下怎么自己撑伞来了?”主殿门口的宫人瞧见徐端宜撑伞过来,忙惊得跑了出去,一面拿帕子掸她狐裘上的雪水,一面从她手里接过伞,亲自扶着她进去。

徐端宜菀言:“也就几步路,懒得让人陪着了。”

进了廊下之后,她看了一眼里头,没瞧见姨母的身影,便问了一句:“姨母没歇息吧?”

宫人正在收伞,闻言,摇头道:“没呢,曹公公才走。”她又压下声,与徐端宜提醒了一句,“刚才太后发了好大的脾气,还摔了一盏茶呢。”

徐端宜猜到姨母为何生气,点了点头:“我进去瞧瞧。”

她说完就径直去了内殿。

内殿之中,年近五十的昭裕太后,正合眼侧靠在临窗的紫檀嵌玉菊花宝座上。

双眉紧蹙,双唇微抿。

显然是一脸不耐的压抑模样。

一直随侍在她身边的丹枫姑姑,此时正站在她身后,替她轻轻按揉太阳穴。

瞧见徐端宜进来,丹枫正要与她行礼问好,被徐端宜抬手拦了。

徐端宜看了眼即便合着眼,也依旧紧拧着眉,一脸烦意不顺的姨母一眼。

她放轻脚步过去,跟丹枫姑姑换了个位置。

丹枫替徐端宜倒茶去。

徐端宜则接替她,继续给姨母按起太阳穴。

昭裕太后睁开眼,一眼就瞧见了身后的徐端宜,她好笑道:“我就觉得力道不对了。”

她说完,便坐起身,也不肯让徐端宜继续按了。

拉着她的手,要她坐到自己身边来,也舍不得松开,就这么握着,为她取暖:“一早就听丹枫说,你去小厨房了,这么冷的天,你去做什么?也不嫌冷。”

徐端宜也没拒绝,笑着坐到了她的身边。

“成日待在屋子里,正好今早雪不算大,便随便走了走。”徐端宜笑盈盈的,嗓音温柔动人,“我让小厨房给您做了酥黄独,特地嘱咐他们要多放一些桂花酱。”

昭裕太后这时脸上才有了点笑意。

丹枫倒完茶过来,则接话笑说了句:“还是长公主最知道太后娘娘的心意,有了这道酥黄独,太后今日午膳总归得多吃一些了。”

昭裕太后握着徐端宜的手,这时也未反对,笑着说了一句:“昭昭最知我。”

昭昭是徐端宜的小字,是她母亲生前取的。

昭昭,明也,意为希望徐端宜的一生明亮、坦顺。

可她这一生,实则却并不坦顺。

六岁失去母亲,十岁的时候,被赐婚给自己的表哥文昭太子,人人艳羡的一份荣耀,可十一岁的时候,文昭太子便因不得先帝喜爱,郁郁而终。

徐端宜这一生,看似明耀,却也坎坷。

因此昭裕太后在她及笄之年,特地为她拟定封号,取嘉顺二字,望能消弭她这一生的坎坷。

两人坐着说话。

昭裕太后问了几句午间吃什么,却始终不曾与徐端宜提起曹达说的那番话。

她从未想过要跟徐端宜说这事。

寿康宫中的人,也早被她下了要令,不准任何人与徐端宜提起这事。

可她没料到徐端宜已经知道了。

“姨母,我先前回来的时候,碰见曹达了。”徐端宜忽然开口。

昭裕太后笑意立敛,她紧眉抬头,瞧见徐端宜的脸,就知晓,她已知道了。

怒意再次浮现于她的脸庞之上。

昭裕太后沉脸怒斥:“阉奴混账!”

“你不必管,哀家定不会让你吃这苦,我的昭昭,岂能嫁给那样的纨绔?”

她待昭昭始终是不同的。

纵使再忌惮南安王府和冀州边军,她也断不会卖了自己的亲外甥女!

昭昭对她而言,意义是不一样的。

除了这十余年的陪伴,她还是她妹妹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血脉。

她曾与妹妹相依为命。

妹妹更是为了保护她,被人欺辱奸污。

当时她便发誓,她要护妹妹一世安康荣耀,要把这世间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后来妹妹没了,她便把昭昭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料,抚养她长大,如亲生女儿一般,甚至把她赐婚给启儿,妄图启儿能护她一世。

那样,即便有一日她不在了,启儿也能代替她继续照顾昭昭。

只可惜,启儿福薄,离开得太早。

启儿薨逝之后,她与昭昭相依为命。

如今这天下,唯一能使她心软之人,也就只有昭昭一人了。

她岂能使她嫁予那样的纨绔?

曹达混账。

她岂会不知他非要昭昭嫁给谢清崖的缘故?

正欲安慰昭昭,徐端宜却反握住昭裕太后的手,先她而言:“姨母,您让我嫁吧。”

“我愿意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