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雨人生路 > 第2章 第 2 章

风雨人生路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有无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03:37:17 来源:文学城

二 童年的中馆驿

大货车在高低不平的山间沙石公路上颠簸着。

童年的我望着渐渐远去的中馆驿,心中依依难舍。

中馆驿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千年古镇。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是官方驿站,“光黄大道"”、“茶马古道”曾纵穿南北,横贯东西,商贾往来,宾客云集,盛极一时。著名词人苏轼曾在此留下名篇佳作,一代廉吏于成龙在此施政,青史流芳。

我幼儿时,中馆驿还是古色古香的古镇,古老的街道,两层的店铺,木板店门,青石板的街道,青石板上有很深的车辙印。

镇四周是青砖的城墙,还有城门洞。经常有河南的安徽的乞丐在城门洞里打架争地盘。城墙外还有护城河,我们常到护城河边玩。

离我家不远,有一座非常雄伟壮观的文昌宫,据说是唐代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史称“段公读书台”。

我上一年级时,放学后,常在文昌宫前的石阶上做作业,做完作业再回家。

文昌宫里有很精致的“二十四孝”浮雕。非常可惜,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与城墙一起都被折了。

拆文昌宫的时候,我上学放学都经过那里,曾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成堆的木头和砖瓦中找那些好看的浮雕。我发现,在那些古老的青砖上还有文字和图画呢。

我想,这个千年古镇如果没有被拆掉,即使还是我儿时的样子,一定是个游览打卡的好地方。

我弟弟之瑜没回老家,他是在中馆驿上的高中,他说他有个同学,是当地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曾计划重修古镇,我听了很兴奋,希望他能修成。但是直到现在,没有消息了。

我家先是住在中馆驿的北正街,这是全镇最繁华的地方,每天早上街上都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我家的商铺处于街的中心地段,生意很红火。在我的记忆中,店铺里有个很长很高的大柜台,柜台后面是一排货架,货架上摆满了绸缎布匹。我常在这柜台上爬来爬去。

妈妈说,我是在这个柜台上学会说话的。

我说话比较晚,大约是快两岁的时候,妈妈拿起柜台上量布的尺子问我:“子华,这是什么呀?”

我说:“尺。”这大概是我这辈子说的第一个字。

妈妈见我开口说话,高兴得不得了,到处说:“我儿子会说话了!”

妈说她曾担心我是个哑巴,因为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早就会说话了,而我已经快满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家有个后门,出后门就是一个露天剧场,经常有剧团来演出,有麻城汉剧团,有麻城东路子花鼓戏,一唱就是好多天。

一到要唱戏了,很多人吃完中饭就跑到我家的房间里藏起来,因为下午剧团的人就会来锁我家的前门。

我妈特别爱看戏,那时就几乎天天抱着我看戏,所以我从小就特别爱看戏,这大概也是我现在特别迷京剧的原因吧。

我妈说,当戏台上出现花脸胡子生我就哭,戏台上出现青衣花旦我就笑。我幼儿时记忆最深的事就是看戏。

街上大孩子们也都迷上了戏,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纸做成盔甲,头盔上还插上两根柳条当“地鸡毛”,手拿着木头做的大刀,学着戏台上武生的样子互相打斗。

我小时候很喜欢孙悟空,就拿一根竹竿当金箍棒,跟在他们后面乱舞一通。

在中馆驿时,最开心的是春节期间。

小年一过,家家的大人为自家的小孩扎鱼灯,父亲给我扎的是鲤鱼灯。灯的骨架是用竹子扎成的,外面糊上纸,然后在纸上画上鱼头鱼身子,鱼灯里面有一个灯座,上面插上一根小蜡烛。

一到晚上,我们北街的十几个小伙伴,每人手举一个鱼灯,排着队,沿街游走,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就唱“鱼灯大张口,给支蜡就走。”

这户人家早就按惯例准备好了小蜡烛,送给我们每人一根。

一直玩到正月十六,玩鱼灯的**到了。我们举着灯,排着队,出街口,出城门洞,来到护城河边,一齐喊:“烧鱼啰!”

于是大家一起把鱼灯一歪,十几个鱼灯就一起烧起来了,火光映红了护城河,也映红了我们的笑脸。

春节期间,我们最高兴的是跟在大孩子们后面看他们“劈甘蔗”。

正月里,街上到处都是卖甘蔗的摊子,大孩子们在甘蔗摊子前玩“劈甘蔗”的游戏。

规则是:几个人依次同劈一根甘蔗,上场的人,拿一根甘蔗立在场地中间,先用刀口压着甘蔗头,然后把刀翻过来,用刀背压着甘蔗头,甘蔗不能倒,倒了就犯规了。

这时,要猛地把刀翻过来去劈甘蔗,劈下来的甘蔗皮用来比长短。几个人依次劈完后,就比谁劈下来的甘蔗皮长,长的为赢,短的为输,输家就要拿钱买下这棵甘蔗。

劈甘蔗的人忙着劈甘蔗,没功夫吃甘蔗,这甘蔗就归我们这些在一边看的小孩们吃了。

我有一个亲戚安民大哥非常喜欢玩这个“劈甘蔗”的游戏,我就常跟着他去吃这不花钱的甘蔗。

世界上的事物,人们在拥有它们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它们的珍贵,到将要失去或一旦失去时,它们的珍贵就突现出来了。

要离开中馆驿了,真舍不得离开街上众多的小伙伴!

幼儿时的玩伴,映象深的还有一个名叫小红的小女孩。

她总喜欢穿红色的衣服,两个小辫子上扎着红蝴蝶结,脸蛋也是红仆仆的,眼睛又黑又大,闪亮闪亮的。

她家是开小食品商店的,她经常拿些糖果给我吃,我们天天一起玩一起吃,有时还一起“过家家”。

有一天,她家突然搬走了。

于是每天,我都到街口小桥边的石头上去坐着等她回来。

可是一直没等回来,每次都是奶奶把我从小桥边拉回来,奶奶说:“小红不会回了了,你别再在这里等了。”

终生都难忘也影响我终生的一件事,发生在我四岁多时候。

那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一起到城墙下护城河边抽茅冲吃,也就是吃茅草花的嫩芽。

我抽了一把茅冲就坐在护城河边吃,忽然发现旁边是一坐小坟。

小坟上有一张三条腿的破桌子罩着,桌子下的小坟被野狗掏了一个洞,里面的小骷髅和其他的骨头一起白生生地露了出来。

我看到这些东西,就想,我要是死了,也会变成这些东西了,于是伤心极了,就哭起来了,越哭越伤心,竟忘了小伙伴,也忘了回家,直到听到奶奶那尖利的呼唤声。

回家后,好几天我都发呆,眼前总是像看到那些白生生的东西在晃。

人死了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什么也没有了,过些时人们就会把他忘了,他就像没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当时我想,后来我也一直想,人怎样才能不死呢?

直到上小学时,遇上一位好老师,他让我懂得人怎样才不会真正死去。

大货车在公路上颠簸着,突然转了个急弯,把我放在身旁的书包抖弄开了,我忙抱起书包。

抱着书包,我想到起了刚刚还在里面上课的学校,好舍不得离开和我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的同学们。

最舍不得的是我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个叫任飞,一个叫刘文。我们三个小伙伴是从记事起就天天在一起玩,玩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

我们三个人还是同年出生的,任飞大我一个月,刘文小我三个月。我们都爱看《三国演义》的小人书,经常挤在我父亲的书店里的柜台下看。我们受刘关张的影响,学着他们桃园三结义,就成了结拜兄弟。

上学了,我们是同班,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三个都是全班并列第一,因为全班只有我们三个所有的考试各门功课都是5分。

我们三个好伙伴的父亲也是极好的朋友。

任飞家是开车行的,他们家有很多大板车,三轮车,还有汽车。

刘文家是开药店的,刘文的父亲是很有名的医生。

任飞的人生比较顺利,后来大学毕业到日本去了。

刘文的人生就很惨,父亲自杀了,全家被下放到山区农村去了。据我父亲说,刘文的太祖父是清朝的高官,很受慈禧太后重用,刘文的祖父当过县令。刘文父亲的自杀可能与这些历史问题有关吧。

我也舍不得离开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年轻女老师,她有一对又粗又黑又长的大辫子,那辫子快拖到地下了,她与当年著名的歌唱家同名,叫郭兰英。

郭老师不仅长得漂亮,还很会唱歌,她是女高音,声音清亮甜美。她曾教我们唱《小燕子》,那欢快的旋律和她甜美的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记得是1958年的国庆节,当时我刚上一年级。学校搞国庆文艺会演,我们班的演出节目是大合唱。

郭老师让我站在中间领唱。

为了这次演出,母亲特意为我做了新衣服。

我以前总是穿背带裤,这次母亲为我做的是西装裤,还需要系裤腰带,我从来没系过裤腰带,有些不适应。

演出时,可能是裤腰带没系好,当唱到一个高音的时候,我小肚子一用劲,只感觉裤腰带突然松了,裤子一下子就掉到了膝盖下面。

小时候没穿内裤,这下可好,下面都露出来了!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

我急忙提起裤子,然后还是很认真地提着裤子,继续很认真地唱,一直提着裤子唱完了整首歌。

刚一唱完,郭老师就快步上前,一把抱着我说:“你真是我的个小宝贝啊!”

几年后的一天,我回中馆驿看奶奶,在街上偶然遇到了郭老师。还特意买了一棵甘蔗给我吃。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郭老师了。

我一直很怀念郭老师,常常向麻城人打听她的消息。听说她在□□中吃了不少苦,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后来成了麻城县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