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仪 > 第14章 第 14 章

凤仪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希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30 01:54:31 来源:文学城

韩子陵的祖父乃孝宗朝桥头堡一役的主帅,因军功得以封侯,韩子陵父亲子承父业,少时是边将之翘楚,去年江滨之乱后,被调回京城任京营团练使,掌管京城防卫,是手握实权的侯爷之一。

到了韩子陵这一代,他生得芝兰玉树,颇好读书,遂打算改从科考入仕,韩家无论门楣根底还是权势在京城皆是首屈一指。

自那日被凤宁急眉赤脸骂了几句,韩子陵颜面扫地,回来郁郁寡欢。

他质问母亲为何换人,韩夫人心里也不得劲,凭着儿子这份出色京城什么媳妇挑不着,却要屈就一个李家女,只是事已至此,也只得逼着儿子接受这门婚事。

“李家那日的态度你也瞧见了,拿着你祖母的信物耀武扬威,我不答应,你父亲非要认,我能奈何?嫡女总比庶女要好吧,再说了,那李夫人承诺好好给女儿置办嫁妆,至少往后你媳妇嫁进来,不用咱们贴补。”

韩家当然不缺银子,可总比娶个没有家底的庶女要好,这也是韩夫人两相其害取其轻的决定。

可千算万算没算到那李凤宁生得无比貌美,被儿子一眼看上了。

这叫什么,报应吧?

韩夫人见儿子绷着眼角急红了脸,只得耐心劝道,“事儿已经这么着了,你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她如今已是御前的人,哪怕你再不甘心也无济于事。”

韩夫人说完这话喝了一盏茶,嘲讽一声,也不知是讽自己还是讽李家。

韩子陵被气得一宿没睡。

韩夫人到底心疼儿子,翌日见他脸色不好,又许下空头诺言,

“你呀别急,再过一年半载她便要出宫,若是被陛下留下咱们便死了心,若是被放出宫,咱们再将她迎进门不是?届时效仿娥皇女英共事一夫,让她做个贵妾也算一桩美谈。”

韩子陵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变,“您的意思是让我先娶她姐姐,再纳她为妾?”

“她本该是我的正妻,您却要贬妻为妾?亏您敢想!”

韩子陵丢下这话便起身往外走。

侯夫人见他气冲冲离去,给呕了个倒仰,指着他背影与嬷嬷怨道,“瞧,他一贯温润孝顺,如今却为了个女人跟我唱反调?”

嬷嬷只得耐心劝着,“一时被美色迷了眼也是寻常,依老奴瞧,您不如给世子爷安排个通房....”

嬷嬷的意思侯夫人听明白了,可侯夫人到底还是有成算,摇头道,“不可,嫡子出生之前,不能纳妾。”

再说韩子陵这边,他三托四请,终于见到了李巍。

李巍这几日忙着欢送使臣,又配合着礼部和户部与使臣谈判互市一事,还真是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

乍然瞧见未来女婿,李巍神清目和,笑吟吟问,“贤侄寻我有何事?”

二人寻了一处亭子说话,风浪一阵盖一阵,倒也凉爽。

韩子陵朝他郑重作了一揖,神色严肃道,

“李伯伯,过去子陵受长辈蒙蔽,不慎接受了李府换亲,可如今思来想去十分不妥,我祖母为凤宁妹妹的母亲所救,这门婚事就换不得人,故而子陵恳请李伯父替我做主,将婚事换回来。”

李巍一听傻眼了。

他那小女儿好不容易入了陛下的眼,进御前侍奉,现在韩子陵想调转头娶她?

更重要的是,“你你你...你想跟英儿退婚?”

韩子陵面不改色道,“没错,待我回京,便将云英妹妹的庚帖还回去,我坚持娶凤宁妹妹,还请伯父做主。”

李巍简直听到了天大的玩笑似的,急眉赤眼道,“你疯了你,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要不,这话你与你爹爹说去,问一问,御前的人还要不要得回来?”

韩子陵倒也祭出了杀手锏,“我不管,总之,我会将云英妹妹的庚帖退回,若是能娶到凤宁,我无话可说,如若不然,我也不娶妄夺妹妹婚事的女人。即便李伯父寻我爹爹也无用,我不想娶的女人,他还能强按头不是?”

韩子陵撇下这话,再作了一揖,便快步离开。

李巍一口血涌上来,险些跌在亭台。

这都是些什么事呀。

*

说到内阁商议与大兀互市一事,这也是大兀使臣此次进京的目的,前些年先帝在世,两国交战民不聊生,如今大晋换了主人,大兀这边也想重修旧好,互市通边,以缓解牧民生活所需。

裴浚是同意的,但他目的不仅于此。

近些年海寇频繁犯禁,东南水军损失惨重,先帝下令实行海禁,江南赋税吃紧,百姓也渐渐捉襟见肘,裴浚暗想,在他肃清东南海患之前,可将西北边关门户打开,疏通陆路商贸。

他想重启路上丝绸之路。

此举遭到内阁首辅杨元正强烈反对。

杨元正年逾古稀,是位守成的阁老,只盼望着年轻皇帝改弦更张,与民生息,慢慢恢复国力,裴浚的法子在他看来,初衷是好的,却颇有风险。

裴浚也不恼,他想了个辙。

趁着使臣拜访之际,命国子监在银雀台进行经筵,其中提到汉武治国,便有出使西域使中原文物远拨的辩论,文武大臣亦是坐而论道,憧憬丝绸之路之辉煌故景,如此声势渐渐浩大,百官无不称庆,赞吾皇深谋远虑,已经容不得杨元正不答应。

裴浚于是将户部尚书梁杵单独拧出来,让他领衔操持此事,如此一来,也达到分化内阁的目的,梁杵曾是首辅杨元正门生之一,后来从状元一路位列台阁,是位极有干才的臣子,裴浚迟早要料理杨元正,但他欣赏梁杵,不愿看到他牺牲在党争之下。

章佩佩与凤宁借着女官的身份在碧纱橱旁听,章佩佩看着坐在上首闲庭信步的年轻帝王,目露仰慕,

“凤宁,你知道我喜欢他什么吗?就是这份该死的魄力。”

女子慕强,更何况是裴浚这样手腕老道才貌俱佳的帝王。

凤宁也在心里笑着说:我也喜欢呀。

因着这项国策,身为帝王便想更多了解西域风土人情,东厂和锦衣卫替他搜罗了不少书册回来,有些是中原人走访西域的游记,也有些域外书籍,裴浚便吩咐李凤宁帮他译书。

凤宁就这么在行宫忙了十来日,交上去两册书,还有两册书里头涉及不少地名,凤宁拿捏不准,打算回京后请教西席先生。

凤宁不算特别能干,却是一板一眼,极其细致认真,她不想囫囵吞枣。

裴浚欣赏她的严谨。

他忽然发现,当初莽莽撞撞的小姑娘渐渐走上正轨。

日子一天天过,就这么来了行宫将近二十日,眼看即将到归程,而凤宁的差事也告一段落,章佩佩便提议道,

“宁宁,燕山绕过去有一个关隘名为西山关,那里有一座古城,是商贾集散之地,必定有不少便宜的好东西,我呀打算带你们俩去逛一逛。”

凤宁一听逛集市便有些窘迫,她支支吾吾站起身,“谢佩佩姐好意,我就不去了,我还要替陛下翻译文书呢。”

章佩佩与杨玉苏相视一眼,一左一右架住她,“凤宁,你可别诓我,我已经知道你交了差,余下那些等回京再忙,你来了这么久,还没出过行宫呢,等回了紫禁城,你可就再也没机会了。”

凤宁方才十六,正是贪玩的年纪,又怎么可能不爱出门,她不肯去,是因为没有银子。

凤宁母亲去世突然,手里也没多少体己,嫡母又是个笑面虎,将小小的她糊弄的一愣一愣的,说什么月例银子都替她攒着给她出嫁用,这八年她没摸过银子什么样。

入宫那日,夫妇俩倒是塞了些银子给她,总共十两,偏生入宫后处处被毛春岫刁难,她私下只能用银子买通那些嬷嬷内侍,方能混饱一口饭,不让自己被人欺负。

宫里人见过大阵仗,一点小银子怎能入他们的眼,一来二去,凤宁手里只剩下二两银子,这是她压箱底急用的银钱,万不能动了。

章佩佩不知里情只管怂恿,杨玉苏却心如明镜,她轻轻扯了扯凤宁的袖口,“好丫头,你都没出过远门,这次有御林军开道,可威风着呢,你就跟着咱们去玩,吹吹风散散心,可好?”

心里想的是凤宁看上什么,她给买。

凤宁见二人满眼期待,最终咬了咬牙,“成,我去。”

她不是怕没银子花,她就是怕姐姐们为她使银子。

她不爱给人添麻烦。

章佩佩先去慈宁宫告了假,带着二人来到乾坤殿给裴浚请安,顺道便把意图给说了。

裴浚正在习字,一抬眼就看到凤宁腼腆地立在章佩佩身后。

这姑娘最近确实累坏了。

“去吧。”他准了。

这时身侧柳海瞥了瞥其他女官,顿生主意,

“万岁爷,您瞅瞅,要不今日给姑娘们都放个假,着御林军送她们去玩一程?”

裴浚摆摆手算是应下。

柳海一声令下,姑娘们都高兴坏了。

唯独梁冰没有什么反应,

“你们去吧,我一人在御前当值。”

别看梁冰出身富贵,她从不爱吃喝玩乐,也不喜胭脂水粉,早在入宫前,她便替母亲将府上诸事打点的井井有条,入了宫也是裴浚左膀右臂之一,她爱忙公务,越忙越带劲。

户部尚书梁杵曾说梁冰若托胎成男儿,必定扬名万里。

梁冰冷笑,“即便我是女儿,我亦可扬名万里。”遂主动报名入宫当女官。

梁冰是唯一一位冲着女官职务入宫的姑娘。

杨婉这次难得褪下官服,与梁冰道,“梁妹妹,那我可就不陪你了,我也出去玩一会儿。”

章佩佩带着凤宁二人回到飞羽阁换衣裳,出门不易,姑娘们都要好好拾掇一番。

凤宁没甚鲜艳裙子,带入宫的衣裳都是姐姐当年的旧衫,杨玉苏看不过去,“可惜我的衣裳你穿不上。”

她比凤宁胖一些。

章佩佩正在梳妆台前画眉,含笑瞥着凤宁道,“穿我的。”

片刻宫人入梢间挑了一身海棠红折枝襦裙出来,

章佩佩道,“这是前几日新做出来的,我还没穿过,送给妹妹你了。”

凤宁入宫这么久,眼已识货,看得出这件料子极好,用的是最上等的小重锻香云纱,凤宁摇头道,“这是太后娘娘赏你的料子,若穿在我身上,恐娘娘骂我不识好歹,姐姐要是赠我衣裳,便换件寻常的。”

章佩佩无法,换了件章府带来的旧裙。

虽说是旧裙却丝毫不旧,谁叫章佩佩有一整间屋子给她安置春衫夏裙呢。

这是一件浅绿色柳条纹的挑线裙,外罩姜黄色的短臂,一抹翠绿的腰带系住那盈盈不堪一握的腰身,衬得她似水灵灵的花骨朵儿。

章佩佩看着心都软了。

“怎么有这么好看的人儿,我要是男人,我就娶了你。”

凤宁被她逗得一乐。

一伙人簇拥出门。

杨婉与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女儿张茵茵,兵部尚书的女儿陈晓霜坐一车,瞧见她们三人匆匆赶来,连忙招手,“就等你们了,快些上车吧。”

十几名女官分坐五辆马车浩浩荡荡前往西山关。

后来命妇们得了消息,听闻羽林卫开道,纷纷登车跟上,队伍越来越壮大,热热闹闹地像送嫁似的。

章佩佩的马车内搁着冰鉴与瓜果,三位姑娘一路有说有笑。

刚绕过燕山,行驶至一处开阔地带,杨玉苏忽然听到车外传来几声,“驾!”

其中有一道嗓音无比中气十足,也无比熟悉,她脸色僵了一下,慌忙将手里瓜子给扔下了。

凤宁见她脸色不对,悄悄掀帘去瞅,瞥见一身着黑衫的高大少年带着几人跃在队伍前头。

凤宁不认识却是觉得有些古怪,她看着杨玉苏。

章佩佩敏锐察出不对,八卦之心熊熊燃起,迅速往外觑了一眼,便认出那人,

“咦,燕国公府的世子爷燕承?你认识他?”后面这句话是问杨玉苏。

杨玉苏将脸往膝盖一埋,干巴巴道,

“不认识。”

章佩佩何等人物,立即看出端倪,“哟,我看不是不认识,而是熟得很。”

凤宁想起来这号人物,“咦,是去年七夕送你一盒绢花的那个?”

“什么绢花呀?燕承送你绢花?”章佩佩嗓门拔的老高。

在她印象里,燕承可是京城的小霸王,无法无天的主,他会给杨玉苏送绢花?

吓得杨玉苏赶忙捂住她的嘴,

“我的祖宗诶,您小声点,咱们什么身份您不知道吗?”

章佩佩飞快将她手指给掰开,“老实交代,否则将你扔下车。”

杨玉苏只得一五一十告诉她,原来早些年她与燕承在一场马球赛上不打不相识,燕承对她一见倾心,从那之后便日日往杨府门口来蹲。

起先还好,后来杨玉苏听说燕承有一青梅竹马的表妹,而燕夫人便是属意那位表姑娘做儿媳,杨玉苏岂是给人做小的性子,自那之后便回绝燕承,燕承不干,缠得紧。

杨玉苏与凤宁吐苦水,“凤宁,我入宫来,一是为了跟你作伴,二也是为了躲他。”

“两年后,待他成了亲,我便出宫另行他嫁。此事我母亲已在太后跟前过了明路,陛下心里也是有数的,所以我跟你们不一样。”

她不会给皇帝做妃子。

章佩佩十分惋惜,“燕承的表妹是青齐名门,琅琊王氏出身,燕家还真不大可能毁了那门婚。”

杨玉苏轻嗤一声,“谁要他毁?我早就相中了我们府衙一推官之子,他少有才干,学问也好,等我出宫,就嫁他。”

章佩佩心知她是气话,却还是劝道,“你别胡来,一个推官之子哪有本事娶你这四品大臣之女?我告诉你,你可以不嫁燕承,可也千万别轻易把自己交待出去?女人,不要轻易下嫁。”

二人在这商讨一番男婚女嫁之事,就看到凤宁乖巧地抱着膝盖看着她们俩说话,那双眼干净地跟葡萄似的。

章佩佩点了点她眉心,

“你呀,就什么都别想,陪我留在皇宫。我呢,一定要当上皇后,罩着你一辈子。”

凤宁被她说的脸红,将脸埋在掌心,“陛下可看不上我。”

章佩佩气道,“他若看不上你,就是瞎了眼。”

话未说完,再次被杨玉苏捂住了嘴。

“祖宗,你有人罩着,我们可没有,别再连累我们了,你下车吧。”杨玉苏嫌弃道,

章佩佩哈哈大笑。

至午时抵达西山关,杨婉早就安排了人收拾一件客栈来,专供姑娘们用膳。

羽林卫守在外头,闲杂人等不敢进来。

燕承与韩子陵就坐在对面的酒楼,手里抓几个包子,目光带着狠劲瞪着这边窗内的杨玉苏。

韩子陵这几日心情恹恹,原不打算出门,直到听说凤宁也来了,遂与燕承一道赶来。

杨玉苏和燕承的事,韩子陵也有所耳闻,别看他自己心里一派愁肠,劝人倒是很有本事,

“燕兄,毕竟是御前女官,你现在可得收敛一二。若是惹了陛下不快,可就麻烦了。”

燕承轻哼一声,“她哪里是要嫁给陛下,她分明就是躲我!”

“不就是两年吗,我等她两年,看她出来还有没有话说。”

韩子陵倒是一针见血,“燕兄,关键不在她而在燕府,燕府若是正儿八经上门提亲,杨家能不答应?”

京兆府尹不过一四品官,燕国公府却是世袭罔替的阀门。

杨家没有理由不答应。

这话捅到燕承心窝子。

他闷闷咬了一口包子,扔下一锭银子,先出了门。

宴毕,姑娘们三三两两往集市去。

西门关的集市,成回字形,有里外两个四合院落,当中一条笔直的官道通向西门关,将集市划分成两半。

羽林卫已经清场,只许官宦贵女与夫人们闲逛,就连燕承等人也没被放进去。

西门关集市不比京城,除了一些南来北往的行商与当地坐商,更有不少老百姓在此摆摊,集市十分热闹,没有特别的繁华,却是有一种别样的人间烟火气。

也有些许西域来的胡商在此做买卖,操着一口蹩脚的中原话,逢人露出一口白牙,赠上一小盒迷迭香,倒也惹得贵妇们流连驻足。

章佩佩花钱素来大手大脚,见一样买一样,身边的侍女已揣了几篓子宝贝,她还没个消停,对着凤宁也很大方,挑了一盒最精致的绢花,“呐,这个送你玩。”

凤宁双手背在身后,只管摇头,“我每日要在御前当差,一身官服,一支玉簪,其余的什么都不许用,你给我也是白搭。”

章佩佩气得瞪她,“你不是怕陛下不喜欢你么,等回头得了机会,我给你置办一身新裙,再戴上这支绢花,还不迷死他?”

凤宁脸一羞,大约是觉得她口无遮拦,拔腿就跑了。

杨玉苏狠狠剜了章佩佩一眼,“祖宗啊,你以为人人是你。”

章佩佩看着落荒而逃的凤宁,笑弯了腰。

凤宁是故意跑开的,方才章佩佩已赠了一支湖笔给她,她不能再要旁的。

杨玉苏追了过来,见她停在一处笔墨铺子,也不用问她,径直买了整整一套,打算回去给她。

凤宁一眼看出她的用意,板着脸道,“我不要,你买了我也不要。”

她早就问过,一支上好的湖笔要一两银子,一卷宣纸要五百钱,墨锭也不便宜,至于砚台那是想都不敢想。

“谁说给你的,我自己用。”杨玉苏瞪回去。

凤宁小嘴一咧,“我认识你这般久,何时见你认真习字了?”

杨玉苏懒怠与章佩佩有的一拼。

杨玉苏看着倔倔的凤宁,眼眶忽然泛了红,“咱们俩什么交情,我还指望将来你得了盛宠提携提携我呢,我现在是巴结你,明白吗?”

凤宁不理她,见杨婉在不远处一个书铺挑书,跟了过去。

杨玉苏看着她背影气得跺脚。

凤宁冲杨婉唤道,“婉姐姐。”

这一声婉姐姐那个叫清脆。

杨婉这个时候忽然能明白,为何冷情冷性的皇帝对凤宁另眼相待。

她真的有一种天生招人喜欢的魔力。

杨婉瞥了一眼她身后干瞪眼的杨玉苏,心里透亮,轻轻揽住跑过来的凤宁,牵着她进了书铺,

“凤宁妹妹,我发现这里有些蒙语古册,你帮我挑一挑,我想买几册回去。”

不一会,凤宁替她挑了几册,杨婉又接着道,“可惜我看不懂,不知道妹妹能否帮我译出来,当然,我也不会叫妹妹白耗功夫,我给你算银子。”

凤宁抱着书册瞪她,“姐姐何故说这样的话,你平日很照看我,我替你译几册书又何妨?这都是小册子,不碍事。”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杨婉的聪慧来。

“既然你拿我当姐妹,就不要跟我见外,你帮我译书,需要笔墨,我多送你一些,你就别跟我计较了。”

凤宁总不能拿着宫中的笔墨做私活,想了想最终应下。

等杨婉牵着凤宁离开时,朝杨玉苏眨了眨眼,杨玉苏耸了耸肩,心想不愧是御前第一人,做事滴水不漏。

裴浚带着侍卫前往西边狩猎,顺带巡视关隘,于下午申时抵达西山关。

西山关是一座古老城池,上方矗立一座三层高的城楼。

裴浚负手立在女墙处,眺望底下窸窸窣窣的集市。

方才凤宁的一举一动皆落在他眼里。

他虽不食人间烟火,却有一双无比锐利的眼,自然看透凤宁的处境。

他皱着眉偏头问随驾的司礼监秉笔韩玉,

“御前女官没有俸禄吗?”

韩玉想了想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女官自然是有的,但是这一批女官不一样,礼部和内阁指望她们给您做皇妃,原不是让她们来干活的,当初商议过俸禄一事,前礼部尚书毛大人说这些姑娘非富即贵,不在乎那点俸银,不如省了,也算讨您一个好。”

裴浚当时不同意纳妃,礼部不敢花他一分银子。

裴浚明白了,目光追着李凤宁的背影,“补上吧,把过去几月全部补上。”

韩玉问道,“按什么规格补?”

裴浚睨着他问,“你一月俸禄多少?”

韩玉讪讪一笑,“奴婢怎么能跟这些姑娘们比,”又道,“奴婢一月俸禄三两银子。”

裴浚不假思索道,“按一月五两银子补,从朕私库里出。”

一月五两那比得上司礼监掌印了。

韩玉无话可说,皇帝用自己私库养未来的妃子,谁也挑不出不是。

这笔账两个时辰后报到梁冰手里。

梁冰父亲乃户部尚书,她自小精通账目会算,养心殿的账大多从她手里过,身在御前,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梁冰门儿清,她二话不说将账目记上,支了对牌给韩玉,让他去领银子。

是以凤宁回到乾坤殿后值房时,便有人将三个月的俸禄银子给送了来。

“一共十五两银子?这么多?”

于其他姑娘来说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于凤宁而言便是雪中送炭。

她早听爹爹抱怨过,大晋官员俸禄不高,当朝一品大学士一年也才一百二十两俸银,她当差三个月不到,竟然得了十五两银子。

她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

凤宁兴奋地抱着银子美美睡了一觉。

柳海夜里听说这事,忍不住调侃了皇帝一句,

“陛下如今也识得人间疾苦了。”

宫里没得家里补贴的,可不就是一个李凤宁?

裴浚没理他,他当然不认为自己在偏袒李凤宁,十八名女官一个没落,他公平着呢。

两更合一,么么,免费章节更这么多的还有谁,就是昀昀我(傲娇脸),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