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凤行无双 GL > 第1章 赵家有女小太岁

凤行无双 GL 第1章 赵家有女小太岁

作者:白凤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9 11:59:52 来源:文学城

“上,别让她跑了。”

随着一声呼喝,我被五个十五六岁的粗莽少年围在了中央。

“赵小太岁,没想到会栽在我们手上吧?”说话的正是这五个少年的头领,他正手晃短刀点指着我。我不晓得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在市井中有个外号叫“小老虎”,身边的几个男孩是跟着“小老虎”混迹于街市的小泼皮。

我跟这几个街头小恶棍打过几次“交道”。其实所谓的交道,就是在他们为非作恶时出手教训过他们几次而已。这几个小泼皮定然是怀恨在心的。今日,我一个不小心,中了圈套,处在了被他们围攻的局面中。显然,这几个小恶棍为了对付我是做过多方准备的。

“小姐。”可儿略带着哭腔地呼喊着我。

“别过来。”我呵斥了一声,瞥了一眼正因为一半害怕、一半着急而僵在圈外的她,然后调皮地勾起了半个唇角,示意她没事。

“我们兄弟们平时被你欺负够了,候着你也不是一两天了,今日诱你前来,就是让你知道知道小爷们不是好惹的。”小老虎的口气带着几分得意,“给我上。”

说罢,一个手持短棍的男孩先向我砸了过来,同时另一个手握短刀的男孩也向我冲了过来。

我闪身避开了短棍,顺势手肘一推,将持短棍的男孩推向了那个提短刀冲向我的男孩。拿短棍的男孩本就有点胖,被我顺势扔出砸在了提短刀男孩的身上,两人顿时倒地滚在了一起。

此刻,小老虎带着另外两个男孩也冲了过来。我顿时来了精神,晃了晃脖颈便和他们战在一处。

此时的我是极为喜好打架的,尤为喜好打抱不平,认为这便是行侠仗义、惩奸除恶。

就在与五个少年专注缠斗之时,我顿觉腰间一紧,好似被绳索缠绕住了。还未待我低头查看,腰上的那股力道就已经将我拽向了空中,双脚失去支撑后,我突感不安,心中暗叫“不好”,以为自己遭了暗算。

待我再次落地后,我便立即扎稳脚跟,手瞬间按住腰间“绳索”,以防再次被猝不及防地抛出。

可当我触碰到腰间束缚之物时摸到了一样熟悉的兵器,心中便退去了不安,抬头定睛观看时,一张熟悉又俊秀的面容闯入了我的视线。

“姑姑。”我又惊又喜地唤了一声。

喜,是因为有些意外,我本以为遭了暗算,却没想到是姑姑帮我解了困境之围,此时的我已经被带出了圈外。惊,自然是因为被长辈看到了自己在街头打架,心生畏怯。

“小姐”可儿终于松了口气,赶紧跑过来捏住了我的手臂,又向姑姑打了声招呼,“春姑姑。”

“姑姑的鞭法真是出神入化啊!双儿佩服。”我赶紧讨好地向姑姑抱拳笑道。

“双儿,你又打架。”姑姑并没有因为我的讨好而放弃了“问罪”。说着,她手腕一抖,卸下了我腰间的束缚。

“不好,赵小太岁来了帮手。”身后那几个小恶棍嘀咕着。

“休走。”我转身还要上前,却被姑姑拦住了。

“你们跟双儿有仇怨吗?” 姑姑上前一步朗声对着这五个少年问道。

这几个男孩虽只知我诨号不知我姓名,但是他们也不难猜出“双儿”便是我。

“没…没有。”刚才拿短棍袭击我的少年怯懦地答道,“是赵小太岁总寻我们麻烦。”

“我们与她并无仇怨,是她总寻事与我们结仇。”小老虎忿忿地说道。

姑姑的眼神瞥向了我,似乎在等我的解释。

“他们是街头有名的小恶棍,我是为民除害。”我不屑地抬起了下巴。

“你们爹娘呢?”姑姑细细打量了眼前这几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后柔声地问。

“我们都没有爹娘了。”那个身材略胖的男孩低声低语地回答。

“你们...”姑姑听后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我们便是有爹娘生没爹娘教养的泼皮无赖。”小老虎说话的口气有点冲。

姑姑听后侧头向我睨了一眼。

“我可从来没那么说过他们。”迎上了姑姑的目光,我急忙脱口解释。

这等辱骂听来十分伤人,我虽然痛揍过他们几次,可对他们的身世和处境一无所知,也从未对他们如这般出口辱骂过。

“街上的人都那么骂我们。”一个骨瘦如柴的男孩低头小声说道。

此时,另外一个衣衫破旧到裸露了半个肩头的男孩说:“我们都无爹无娘了,聚在一起混迹街市也只是因为怕受人欺侮。平日里的偷摸也都是为了寻口吃食填饱肚囊而已。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我这才了解了这几个男孩的境况。

只听耳边一声叹气,见姑姑上前两步对他们说道:“孩子们,如果可以,你们是否愿意改变?毕竟你们尚在年少,不读书、不习武、不做点正经儿事,那便是白白浪费了风华正茂啊!”

“我们这样的人谈什么读书、习武、风华盛茂,我们每天想的只是下次肚子饿的时候能吃点什么。”小老虎语气也不似刚才那么强硬了,但是话语间仍带着几分气恼。

身边的一个男孩则偷偷拉了拉他,这男孩似乎听懂了姑姑刚才的话,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姑姑。

“孩子们,如若你们愿意,就去赵家军营中寻一位名叫赵江的管事,说是赵春临举荐你们投军的,他自然会收下你们。”姑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小老虎身上,“当然,人各有志,你们愿意从此做军卒还是继续做你们的街头小霸王都随你们,旁人勉强不得的。”

小老虎身边四个男孩闻言立即下跪扣头,口中对姑姑连连称谢。那小老虎倒是没跪,只是向姑姑一抱拳,嘴上没说半个“谢”字,可是脸上却漏出了感激之色。最后小老虎抿了抿嘴角,向姑姑挤出了一丝笑,算是“谢”了。

“赵小太岁。”就在我正转头看着一脸慈祥的姑姑时,小老虎突然向我开腔了。

我向他挑了挑眉,示意他有话尽管直言。

小老虎也向我拱了拱手,然后他便带着身边的兄弟们离开了。

我和他们的恩怨大概到此刻就彻底结束了。

“赵小太岁,以后能不能不在街头打架了?”姑姑佯装生气地对我揶揄道。

我则顽皮地向姑姑抿了抿嘴角。

我叫赵无双,就是小老虎口中的“赵小太岁”。我生性顽劣,不像个女儿,当然,这是长辈们给我的评价。我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哥哥,名唤赵建功、赵建树,字为赵承仁,赵承孝。这是父亲亲自为他们取的名字,光看名字就知道父亲对两位哥哥寄予了厚望。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重男轻女是十分寻常的。听娘说,当我出生时,父亲看到降生的是个女孩后便不再想花心思替我取名了。他只是吩咐娘亲按照出生时辰或者降生时节随便取个容易记的名字就好。当初姑姑的名字就是这样取的。姑姑降生在春季,所以取名“春临”。这好像是我家对女孩取名的惯用思维,可姑姑却不愿给我随随便便取个名字。于是,她便替我取名“无双”。

在父辈中,姑姑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在吾辈中,我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大概姑姑希望我的人生能够有所不同。因此,即使我身为女儿,她也盼我举世无双。

我的曾祖父是一名自幼在战乱中失去双亲的孤儿。后从军,成为当时任“殿前都虞候”、日后成为宋代开国之君的“宋太&祖”赵匡胤麾下的一名军卒。因骁勇善战,曾祖父受到太&祖的青睐。又因跟随宋太&祖南征北伐中多次护主有功而被太&祖视为手足兄弟,而后义结金兰。曾祖本为孤儿,也没有正式姓名。因此,他与太&祖结义后便随太&祖姓赵,太&祖为曾祖取名“守疆”。

曾祖本是宋太&祖结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比起“义社十兄弟”,曾祖更像是宋太&祖纯粹的小弟。

听祖父讲过,曾祖心性单纯,丧失至亲之前只是寻常百姓之子,未曾学过文也未曾习过武。但是他生得高大威武,力量又大于常人,天生是块马上战将的好材料。在太&祖悉心栽培下,曾祖跟随“义社十兄弟”习得一身好武艺。特别是马上功夫,即使在人才济济的太&祖麾下也是首屈一指的。

当一个人才华出众却偏偏没有野心的时候,他往往能得以善终。特别是当他还懂得感恩又胸怀仁心时,他方能厚德载物。曾祖对家国天下事从来提不起半分兴趣,他只知道宋太&祖给了他知遇之恩,他便要誓死护主。在他心中,赵匡胤只是大哥,无论这个大哥后来成了万圣之尊还是市井乞丐,那都是他的大哥,用生命来保护的兄长。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

然而,曾祖虽少读诗书却从不缺乏智慧。在赵匡胤登基称帝后不久,曾祖便以“治国安&邦,非我所长”的理由主动请辞了。他向宋太&祖要了宅邸和良田,准备开始经商和务农了。据说,宋太&祖当时真是舍不得曾祖这个小兄弟的,含泪再三挽留。这大概是因为曾祖在太&祖心中是唯一一个单纯的弟弟,他们之间真的有一份不带着杂念的手足之情的缘故。

但是人贵在自知和通透。比起杯酒释兵权来,曾祖的“杯酒弃兵权”更为潇洒和明智。他走之前最后敬了太&祖一杯酒,然后含泪慷慨地说道:“我既随兄姓了赵,那么以后赵家的事,无论国事还是家事,守疆及后人都会随时待命、听候差遣。国有事,召必归,兄家有事,唤必至。”

而宋太&祖则欣慰地对曾祖说:“从此之后,你我不再是君臣,可永远都是兄弟。”

太&祖本想将曾祖留在开封,可曾祖却说:“自己是粗莽之人,享受不得都城的繁华。”最终,曾祖选定河间府定居安家。因为他明白,对于开国功臣,尤其是武将而言,离权利中心越远,日子过得越安稳。

曾祖对宋太&祖许下的承诺,也是曾祖对我赵家后人的教导。但是这教导之外,曾祖还定下了赵家家规---便是赵家人不可入官场,更不可从政。

大智若愚,不过如此。国家有难,赵家有责。但是官场,曾祖早就想明白了,那不是赵家人该去的地方。

不过,曾祖到底还是武人,脱下戎装之后,他没有将一身本领抛下。经商务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教授儿孙骑射绝技和他平生最得意的枪法。至今,我赵家枪法和骑射之术都堪称当世一绝。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一个人满身才华又胸怀天下时,他往往是难甘寂寞的。因此,不可从政,不入官场的家规还是被我祖父打破了。祖父在而立之年便果敢地入朝拜将,做了武官。后来,父亲子承父志,也摒弃了家规,做了武将。在祖父的引荐下,父亲于弱冠之年便进了军旅,开始守疆卫土了。

祖父有父亲和姑姑两个孩子,他对姑姑和父亲一视同仁传授了赵家枪法和骑射之术。父亲勇猛善战,后来也屡立战功。敌军常常因为听到父亲赵忠业的名字就丧胆而逃,赵家军也是祖父和父亲姑姑一手训练出来的。

姑姑不曾上过战场,但她却饱读兵书,精通奇门兵法。多次跟随祖父和父亲出征,也都是作为军事献计献策。

我和姑姑有着同一个外号,就是“小太岁”。

姑姑叫“春小太岁”,这本是司马懿之妻张春华的诨号,本是指那些身为女儿却智勇双全,胆识过人,行事作风胜于男儿的女子。姑姑跟随祖父在军旅之中时就常被人称为“春小太岁”。姑姑也绝对称得起这个诨号。

而我,自小就是个混世魔娃,一直跟在两位哥哥身边长大,从小便没个姑娘的样子。家中前有“春小太岁”,后又出了个不像姑娘的女儿。我好似理所应当地就继承了姑姑的诨号,被身边的人自然而然地唤做“赵小太岁”。所以,我很清楚我继承姑姑的诨号是因为我性情乖张、不服管束。但论智谋和胆识我和姑姑是相差甚远的。

作为赵家的子孙,其实无论男女,都有着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愿望。姑姑曾经有,我也有。这是骨血里自带的一份爱国情怀。为此,姑姑年少时还曾上峨嵋学艺,为了有朝一日能像父辈一样上阵杀敌,击退番邦。

可祖父却说:“上阵杀敌是男儿的事,女儿不可以这样。”

或许这是祖父对姑姑的爱护,也或者祖父心里真就是那么想的。总之,最后姑姑没能如愿。她的碧血丹心最终化成了侠骨柔肠。姑姑没能上沙场,而是入了江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