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信子的春天 > 第4章 透明胶和金镯子

风信子的春天 第4章 透明胶和金镯子

作者:拉面土豆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6:06:38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早上,梁栋打着呵欠走出房间,恰好和端早饭上桌的梁栋妈打个照面。

梁栋妈什么也没说,反倒是梁栋爸吸溜了一口热茶,筷子尖敲敲咸菜碟,问儿子,最近到底都在忙些什么?大半夜不睡觉,破电脑一敲就敲到天亮?什么创业,什么传媒公司,那些都是什么东西?当初毕业让你考编你嫌没趣儿,让你读研你嫌没挑战,偏偏要参加工作,踏实没几年,又困不住你了。你就是仗着你年轻,念书多,志气高,就欺负我和你妈不懂现在的社会了......

......

梁栋爸句句都是在斥梁栋,却也句句都不是。他每一个末尾音调都稍稍扬起,透着昂首挺胸的姿态。

其实作为儿子,梁栋从小到大都是很省心听话的,是值得让父母骄傲的,而且“志气高”这三个字,在男孩子的成长之路里从来都是褒义词。

这明贬实夸的一番言辞我听明白了,梁栋也听明白了,而且他早就听习惯了,装作充耳不闻,拉开椅子坐下。

梁栋妈自然更听得明。她拧了下梁栋爸的肩膀:“大早上空腹不要喝茶水。”,说罢添了一碗粥,递过去,然后是我,然后是梁栋。

小米粥,焖到时候了,上面浮一层热热闹闹的米油。

过后回想,我在什蒲的那些日子,梁栋妈对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乔,别见外,把这当成自己家。"

而我的回复往往是:“好的阿姨,您也不要客气了。”

就是这样简单礼貌,浅浅擦过,很是无用。

我和梁栋妈都心知肚明,我们在对方眼前是决计做不到完全放松的,婆媳关系在当今社会被归类成妖成鬼,我完全拿捏不住,我和梁栋妈说话时,总是会不自觉地瞟向梁栋,后来次数多了,我发现梁栋妈也是一样。

我们都战战兢兢,习惯在开口前下意识去看梁栋的脸色,毕竟他是将我们链接起来的唯一纽带,好像离了他,我们就不知怎样体面地说话了一样。

-

我终究还是没办法把他乡当故乡。

坦白讲,甚至在三千公里外的我的家乡,那个同样悄无声息十分相似的小镇,我也找不到什么归属感,说来奇怪,我想来想去,好像只有我在上海的那个小小出租屋,能给我带来一点脚踩实地的感觉。

我至今还记得我大学毕业后第一次租房子。

和房东签完合同后,房东将钥匙交给我后离开了,而我一个人站在狭小的卧室门口打量。是的,我只拥有一个卧室,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可即便如此,我也十分欣喜快活,我把电脑包往床垫上一扔,一声闷响,随后整个人像一罐倾倒的乳酪那样顺着墙壁滑下去,大字型,平躺。

房东把这一间屋子租给了三个人,也懒得管屋内设施,有些陈旧。我平躺在地板上,仔细嗅着房间里的木头味。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家具发霉的味道,当时不清楚,顾不得,我看着天花板上的发黄的吸顶灯,心里想的都是,我该上网买一个怎样明亮的、带蓬松羽毛装饰的、圆圆润润又可爱的新灯具,才配得上我的新家。

......

趁着元宵节,我拨了个视频电话回家,妈妈接的很快。

我们的上一次通话是除夕夜,她得知我最近跟随梁栋回了他的老家,对我们的行程表示支持。我们在谈婚论嫁了,在此之前梁栋已经登过门,这次换我来拜访梁栋的爸妈,没有任何不妥。

梁栋一向是招长辈喜欢的,嘴甜,积极,办事圆滑,总能三两句话把我妈妈哄得大笑,然后用她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磕磕绊绊夸赞梁栋:是个好孩子,我们家只有乔睿一个女儿,将来这个家,还有我们老两口的以后,都是要拜托你了。

有儿子靠儿子,没儿子靠女婿,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我懒得反驳,倒是梁栋,听了这话好似接了什么拯救世界的伟大任务一样,立刻敛去嬉皮笑脸,拍着胸脯百般承诺:您放心,我一定,我保证......

把我逗乐。

这次视频电话的主题内容也差不多。

我问到家里元宵节的安排,也顺便报告一下我和梁栋的现状。

我说,我最近开始重新找工作了。

妈妈不懂我的工作,就像梁栋爸妈也不知道梁栋在忙什么,一样的。我看见她的双手在忙碌,在洗发菜和沙白,就知道我错过了一顿鲜美的汤。还没待我表达遗憾,妈妈就已经率先开口,悄悄摆口型问我:“梁栋在你旁边吗?”

看来她有其他比海鲜汤更重要的事情询问和叮嘱我。

我说不在,他推他父亲在楼下晒太阳。

视频里,除了妈妈,我还看到了两位婶婶,大节日里她们总是一同在厨房忙碌的,小婶婶压低声音,露出隐晦又狡黠的笑,丢给我一连串的问号:“快讲讲,他家人怎么样?见了面好相处吗?”

妈妈也不甘示弱,问我:“梁栋爸妈喜欢你吗?你表现得怎么样?他们对你满意吗?”

我说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我的表现能得几分。

妈妈急了,诘问我,为什么不知道?这是顶顶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知道呢?你是去干什么的?是去吃的?去玩的?

乔睿你从小就是这样,你自己的事情自己不知道操心,浑浑噩噩,脑子里每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学校去春游,让带餐布和午饭,你却只听见了老师要你们穿漂亮点拍照,结果就是只有你穿着裙子和小皮鞋站在旁边饿了一整天,连口水都没得喝......

高考报考也是,为什么别人都可以顺顺利利升学,就只有你滑了档?还不是因为不听你爸的话,选个稳妥些一定能够得上的专业......说你乖,你偏偏逆着我和你爸来,说你有志气,你又偏偏没出息要搞砸......

……

这些陈旧的往事,被提起的次数却非常可观,我早已习惯,妈妈每每回溯完这些故事,最后的落点永远都是我不聪明,不够机灵,没有主见,太笨拙,粗心大意,昏头昏脑,搞不清一件事的重点,总是本末倒置......

以上种种。

这次也一样,甚至更严重,妈妈认为,我快要搞不清自己人生的重点了。

工作不急于一时,乔睿,这才是一辈子的大事,就算你什么都做不好,婚姻这件事,请你一定要认真起来。

那些喋喋不休的话语将我的后颈压低下去了一点。

我好像听见了自己骨头相错的涩响,反反复复,磋磨揉握......中间似乎还夹杂着钥匙开门锁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听,才发觉是梁栋推着他爸爸回来了,我不想让梁栋再过来打招呼了,赶忙借着这由头挂断了电话。

当晚,妈妈给我发了元宵节家宴的照片。

亲戚们团团围坐,中间是那道沙白汤。

妈妈遗憾说:“教你许多遍了你也学不会,不然就能自己做来喝了。”

我也遗憾。

因为发现自己好像也并不是很想喝了。

-

若要我在什蒲也找到一个稍能抬起脖子舒展肩颈的地方,那就是庾璎的美甲店了。

我以为庾璎说自己“有空”只是客套,却没想到,是我不了解这个行业。庾璎笑说,你略略想想就知道,大家都要把指甲和头发搞得漂漂亮亮的过春节,到了正月里自然就没客人了,我闲得很。

需要外出工作上学的年轻人复又都离开了,春节落幕后的什蒲,像是突然被抽干了机油的机器,正在缓慢地喘息,艰难地恢复秩序。

路过美甲店的时候,恰好看见美甲店的玻璃门敞开着,打扫店里,开门通风,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只是今天我看见拎着扫帚的人不是庾璎,是那个高中生小姑娘。

她也记得我。

她穿着庾璎平时常穿的那件卡通围裙,拎着扫帚,朝我干脆地抬了抬下巴:“哎,你。”

我不解这是什么问好的方式,但也笑了笑,学着她:“哎,我。”

她叫李安燕,是庾璎告诉我的。因为距离开学还有段日子,庾璎就叫她来店里帮忙,还像模像样看了她的身份证。庾璎的原话是:“她妈挺不容易的,来求我,就当给她找点事做,免得她天天想往外面跑,不上学就不上吧,别学坏就行。小姑娘鬼精鬼精。”

我一开始讶异庾璎竟然认识李安燕的家里人,后来转念又一想,这是庾璎,她谁不认识。

说罢庾璎还叹口气:“小乔你没当妈不知道,当妈难着呢。这要是我闺女,我......”

她双手抱胸,说的话被李安燕听见了,李安燕嘴上绝不吃亏,开口便呛:“你没闺女,你三十多连对象都没有呢。”

我便知道,庾璎遇见了对手。

不管平时多么和谐轻松的相处,一旦套上“雇佣关系”,就再也轻松不起来了。

我走进店里的时候,庾璎又在和李安燕闹别扭。起因是庾璎让李安燕去隔壁面包店借桶水来,擦洗一下桌柜。

庾璎的店里有上下水,但美甲店用水少,常年不开水表,连水龙头都没安,偶尔要用自来水,就找邻居借一桶。李安燕不愿去,因为她和隔壁不熟,怪不好意思,而庾璎又很想行使一下自己作为老板“指使”员工的权力。

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反正活就摆在那里,看谁先去干。僵持着僵持着,庾璎从柜子里翻出一盒塑料跳棋来,和李安燕说好,谁输谁去。

两个人从一局定胜负,到三局两胜,再到五局三胜,竟玩了一个小时。

跳棋缺棋子,还是用庾晖的打火机代替的,突兀地戳在那。庾璎邀请我,反正没客人,三个人斗地主算了,李安燕说太好了。

已经没人记得一开始的赌注了。

-

这件事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庾璎给庾晖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庾晖带着工具上门来,他好像什么活都会干,其中也包括修理水管和安装水龙头。

很简单的事,三两下而已。庾璎懊悔,要是早知道这样容易,早就动手了,这样用水多方便。

李安燕也很满意,她喜欢喝各种奶茶咖啡之类的速溶饮料,而庾璎店里的那个饮水机像个垂暮老人,浑身上下没一处是好用的,加热最多六十度。现在好了,有了自来水,可以带个烧水壶来自己烧水,她再也不用喝结团的奶茶了。

庾璎乜她:“你平时也可以接饮水机里的纯净水来烧啊,我拦着你了?”

李安燕哈了一声:“你抠门死了,我不敢用你的花钱买的纯净水,我怕你瞪我。”

说完还怕我不站她这边似的,将脸扭过来朝向我,说:“就她,去隔壁借水,每次也不说给人带点什么,反倒是从不空手回来。”

有时是当天卖剩下的蛋挞,有时是卖相不大好的蝴蝶酥,或是蛋糕卷。

我看见庾璎面前的小桌上就有透明塑料袋,系紧了口,里面有一些渣子,果然是没吃完的现烤饼干。

“你知道个屁,我跟他们家关系好,人家乐意给我。气死你。”

庾璎身体里有许多个她,和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人说话,会有不同的她出来应对,只和李安燕朝夕相对了几天,她就变成和李安燕一样活跃又嘴贫的高中生了。

庾璎说:“面包店的佳佳,以前在我这里做过学徒,虽然现在不做这行了,我还是算她半个师父。”

隔壁面包店是一对夫妻开的店,佳佳是他们的女儿,我来到什蒲这一年,夫妻俩刚好放手,把面包店全交给女儿来做。年轻人总有自己的想法,大权到手,听说最近正在找人装修,翻新店面。

“你以前还招过别的学徒?”李安燕问。

“当然了,”庾璎扒拉着手指头,可扒拉又扒拉,也只不过数出一个三,她指指李安燕,“你算第三个吧。”

早已经过了中午饭点,两个人都还没吃饭。幸而有庾晖去而复返,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拎着饭盒,是来给庾璎送饭的。饭盒里是煮好的饺子,冒着热气。庾璎先擦了筷子给李安燕,然后又擦一双给我,我不好说自己不吃肉馅做的东西这一奇怪的习惯,便只能推说已经吃过了,并打算推门离开。是庾璎叫住了我:“别走啊?不是说好下午斗地主么?我马上吃完。”

我有些无奈。

另一边,李安燕却还在追问庾璎,美甲店的学徒一般都学些什么?她来了这几天,庾璎只让她做一些杂活,根本什么也不教,这令她不满。庾璎说:“不是我不教你,不管什么手艺,当学徒都是要从干杂活开始的,不信你去问问佳佳,她那时候也是一样。”

李安燕当然不会真的去问,但她缠着庾璎,句句都锋利:“肯定是你教得不好,不然人家怎么回去做面包了,不继续做美甲呢?”

庾璎气急,可她着急吃饭,嘴里塞满了,只能放出一句:“......你知道个屁。”

待她终于放下筷子,有空暇说起很多年前的故事,她告诉李安燕,不是她这个师傅不合格,实在是佳佳不适合这一行,不开窍。当初和佳佳一起来当学徒的另一个女孩子,就把她的手艺学了个十成十,后来自立门户,她很骄傲。

说这些话的时候,庾璎的声音时高时低。高是因为要向李安燕证明,她是个不藏私的好师傅,低是因为佳佳此时此刻就在隔壁面包店忙着呢,一墙之隔说人家笨不开窍,总归不太好。

庾璎曾和我说,不要小看生活里的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不要让它们变成阻碍河流的沙石。庾璎做得很好,她不仅会让那些扰人的沙砾迅速冲走,还能挑拣出里面那些漂亮的小石头,一一珍藏,因为开这个店,她听过见过太多人,太多事,总有一些能被她记住很久,并时不时拿出来摩挲一番的。

园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那是和佳佳一起来到庾璎店里的学徒,每每回忆起园子这个人,庾璎总会感慨:“园子啊,真是最聪明、手最巧、性格最好的姑娘了,我认识的人里,没人比得过她。”

我和李安燕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庾璎却好像根本忘记了我们两个人的存在,自顾自地叹口气:“......但也是我见过的,命最差的姑娘了。”

说罢看向我和李安燕:“哎,你们信命吗?”

我和李安燕几乎是同时摇了摇头。

庾璎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这就对了,因为园子最信命,所以她命最苦。”

我没有想到,这竟然是因果关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透明胶和金镯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