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信子的春天 > 第2章 开篇

风信子的春天 第2章 开篇

作者:拉面土豆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6:06:38 来源:文学城

我应该找个时间和梁栋好好聊一聊。

可是春节前夕,一切都太匆忙。

小镇上的年味永远比大城市旺盛许多,街上游窜的冷空气有着杂糅的颜色,底色是空旷的灰霾,灯笼和福字深深浅浅的红则是跳脱点缀,那样刺目。

梁栋被他妈妈安排去买年货。

我提出同行,梁栋却说太冷了,我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找个暖和的地方等他。

出了梁栋家的门,我便无处可去了。

什蒲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然陌生的。超市拥挤,几家奶茶和快餐店也都已经人满为患,人人手里大包小裹,埋头在傍晚的寒风里快步向前。我实在不知道往哪里去,便经过那老转盘,往镇上最热闹的那条街走,恰巧路过一家美甲店时,干净的玻璃门和明亮的灯吸引了我。

我走了进去。

这便成了我和庾璎相识的开始。

-

美甲店的名字叫指艺缘。

这是一个没什么艺术性又一抓一大把的店名。我猜测是当初开店时没用心,但后来我们熟识了,庾璎告诉我,这是她在网上查了很久,精挑细选,又找人批过的名字,旺财。

指艺缘开在镇上唯一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尾,已经十年了。虽然十年过去,仍只有这么十几平米,但把周围的食杂店和彩票站熬走了好几批。

她很知足:“看吧,多好,有多大能耐端多大碗,吃饱就行。”

庾璎的能耐,不在她的美甲技术或审美,在于她这个人本身。

小镇上人少,人口流动更少,开店十年,她早已积累了牢固的客户群体,从不愁客源。她有个顾客,上学时就来光顾,如今是带女儿来,小宝宝奶声奶气喊庾璎阿姨,并要求庾璎在她的指甲上画小马宝莉。

大家都喜欢来庾璎这里。

我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慢慢明白,赖于庾璎在这片地盘上的“根深蒂固”,表面上,这里是美甲店,实际上,这里是整个什蒲镇的交流中枢,是信息寄存处,客人的脚步和故事一同汇聚在此。而老板庾璎,人缘很好,她既是记者,也是主持人,还顺便为客人做心理咨询。

马上就要过年了,店里客人不少,那天我坐在小沙发上等待,只那么一个小时,就已然听到了不少。

那些客人好像都是带着故事来的,她们把手递给庾璎,然后开启讲述,指甲做完了,故事的剧情也差不多走完,停在一晌叹息,一声抱怨,或是一句笑骂。仿佛做指甲只是幌子,和庾璎说说话才是她们来这里的真实目的。

不得不承认,庾璎很擅长倾听。她会一边干活一边捧场,甚至给出一些角度刁钻清奇的反馈。

有母亲说:“我儿子对象黄了,他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我都愁死呢。”

庾璎会说:“我前天还看他一边走路一边刷美女直播呢,说明还没对女人丧失兴趣,不怕。”

有妻子说:“我家那个昨晚又出去打一宿牌,有时候真觉得这日子没奔头。”

庾璎会说:“我早说让你过年逛逛街买件新衣服,你不去,让他一下输出去好几件,你舒服了?”

有女儿说:“被我妈烦死了,大过年的也不消停,一点屁事儿天天叨叨叨。”

庾璎搓着指甲,问:“又怎么了?你又偷拿你妈手机充钱打游戏了?”

“没有,不是。”

“那是怎么了?”

“我说我不想念了,没意思,我想出去上班。”

然后换来的就是满屋人的哗然:“那可不行,你这不要你妈命呢么?”

还有责问:“你以为打工就有意思啊?上学是最幸福的,小丫头脑子怎么不聪明呢?”

以及劝说:“你听姨的,咱怎么也得坚持把高中念完了。”

庾璎没有那些弯弯绕,她把最后一层封层上完,然后把烤灯机器一开,笑眯眯地问:“要不,你来我这给我当学徒?”

小姑娘信以为真:“行啊!那学徒有工资吗?”

庾璎说:“当然有了!一个月怎么也够你游戏里抽两次卡。”

小姑娘撇撇嘴:“自己挣那俩钱哪还舍得抽卡。”

庾璎也跟着撇撇嘴,

看吧,不傻。纯惯的。

庾璎一个人显然忙不过来,但仍有络绎不断的客人推门进来,玻璃门开了又合,冷暖空气频频相撞。甚至有人并非来做指甲的,她们是逛街路过,挂着满臂年货,推门进来歇歇脚,顺便和庾璎聊上几句,临走前再留给庾璎一袋子砂糖橘。

这间屋子始终吵嚷,而庾璎是这片吵嚷的主人。

她居于无远弗届的吵嚷中央,居于满地的糖纸、瓜子壳和橘子皮之间,十分自如。

那天我还见到了一个人。

一个男人,一个身形高大的男人,推门进来,寒风有棱有角地随他一起挤进温暖的室内。正在低头忙活的庾璎不满抬头:“关门!冷死了!”

男人没接话,只是回身把门带上,把自己拎来的一桶纯净水换到店里的饮水机上,空桶搁在一边,然后重新走了出去,冷风又是一悠。

我坐在沙发靠门边的位置,目光之所以始终跟着那男人走,是因为我认出了他。我和梁栋回到什蒲那天,就是搭了他的顺风车。

男人走出美甲店,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门口的角落里抽烟,烟雾和呼吸升腾而起的白汽相互交织着,不成形状,罩住他的半张脸。我们的目光隔着玻璃门上欢迎光临的贴纸,汇聚了片刻,我有些局促地朝他笑了笑,他应当也认出了我,向我略微点了点头。

我注意到,他的长相和庾璎有点相似,三十多岁,颇有些英朗,鼻梁挺括,尤其是眼睛,他们的瞳仁都是棕褐色,看人时专注,似有滚烫的温度,好像冬日里烧火未燃尽的木头芯。

他和庾璎是一家人。他们都姓庾,他叫庾晖,和庾璎是亲兄妹。

我与他、与庾璎,各有一段故事发生。

当然,这是后话了。

那天我那并没有做成指甲。

因为马上快排到我的时候,梁栋打电话来,问我在哪里,他已经买齐东西,要趁天还没黑早点回去。

我当即站了起来。

等我们回到家,梁栋妈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自从梁栋和他妈妈说过我挑食以后,这几天,家里的餐桌一次都没有出现过肉馅做的菜,甚至就连临近过年要炸丸子,梁栋妈都单独给我炸了一份素的,用胡萝卜丝和香菜,圆滚滚大小均匀,黄莹莹的,一个不锈钢小盆装着。

“我先炸的素的,没有猪油味儿,小乔你尝尝。”

梁栋妈对我非常客气,甚至可以说是谨慎、小心翼翼,她尽可能地在饮食上满足我的喜好,很有分寸地向我表示亲近。

可她越是这样,我越是内心不安。

梁栋妈还悄悄找梁栋要了我的农历生日。

后来一次凑巧,我去卫生间的时候,不小心听到她在阳台和跳舞队的老姐妹打电话,我听见她问对方:“你不是认识一个能掐会算的?快让她帮我算算,我儿子和儿媳妇的生日,看看俩人合不合?明年适不适合领证?”

我没有说话。

当晚,趁梁栋爸妈都睡着,我把梁栋拉进了卧室,和他讲了我暂时不想结婚的想法。

意料之内,梁栋和绝大多数时候一样,是温柔的。

他先是拥抱我,安抚我,然后将问题反抛给我,问我:“小乔,你觉得什么时候才是结婚的好时机呢?”

我说:“至少不是现在。”

梁栋继续追问:“我想听个准确的答案。”

我有些无奈:“我不知道。”

梁栋耸了耸肩。

显然,我的回答也在他的预料里。

他开始和我摆事实讲道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我们或许永远也找不到那个真正合适结婚的时间点。

既然经过多年磨合,都确定彼此是对的人,那么结婚这件事早或晚都是一样的,我还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而他马上要开始更加辛苦的创业,此时是难得的空闲。

不如定下来,就现在,定下来吧。

说服别人是梁栋擅长的事,这些年,我们极少有意见相左,即便偶有,我也一定是被劝服的那个,可是结婚这件事,我的脖颈就好像被这腊月里的厚冰封住了,怎么也点不下头。

我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

梁栋握了握我的手,起身,确认爸妈都睡了,把卧室门锁好,又坐回床边,拥着我,抱着我,然后摘下眼镜,亲吻我。

梁栋妈帮我换的床单是老式的水洗棉,有着厚重粗糙的印花,但贴身又吸汗,我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侧过脸去,任由梁栋俯在我耳边喃喃,碍于一墙之隔的爸妈和这上了年头的床板,他的动作和语气一样轻缓,漆黑的眼捉到我紧张的表情,笑了声:

“......躲什么。”

我也不得其解。

是啊,我究竟在躲什么。

-

梁栋让我再好好考虑一下。

我往着窗外黑沉出神,问他:“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梁栋也没有确切的打算,他的意思是:“反正我们现在也不必上班,就多住一段时间,我爸还躺着呢。”

定居外地的儿女,很少有照顾爸妈的机会。我明白梁栋的想法,所以接受了。

而且我能够预想到,待业的我现在马上回到上海,回到那紧锣密鼓的生活节奏里,大概率会不舒服,看着别人都在工作,而我蜗居在房间里,会极度焦虑,有一种被世界遗弃的错觉。

我要抓紧时间投简历,回到工作环境里去。

习惯忙碌的人,只有忙起来才会心安。

梁栋也在忙,忙着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一件事情刚起步往往千头万绪,每天二十四小时好像除了吃饭和睡觉,就连推他爸爸下楼遛弯,都开着语音通话。

梁栋妈也在忙,在忙着过年走亲戚。梁栋家的亲戚朋友之多超乎我的想象,过年这几日,家里几乎天天都有客人,还有一些是梁栋爸从前的学生,趁年节来探望恩师。

这种时候,梁栋爸都会提前让梁栋妈把窗户都打开通风,家里的沙发坐垫和桌布也全都换成刚洗干净的,新簇簇的,骨折卧床的这段时间家里总是充斥着各种药水的涩味,他不想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表露任何窘迫。

梁栋爸往往会自己端坐在客厅老沙发正中,三两学生坐在两侧的椅子上,客厅白墙上悬挂着梁栋爸自己写的书法,静水流深四个字。

可家里很少有真正安静的时刻。梁栋爸和学生们聊的都是多年前上学时的趣事、,还有如今母校的状况,可能每来一批探望的学生就要重复一遍,梁栋爸仍然兴致盎然,茶水空了又续,空了又续,梁栋妈悄悄和我小声埋怨,说是晚上起夜又要把人闹起来扶着上厕所,烦得很,话刚说完又心觉不对,不该和我抱怨家里事,我也只能朝她尴尬笑笑。

我第二次去到庾璎店里,其实也是个偶然。

那天我和梁栋妈一起出门。

梁栋妈要去超市,我则是想出去透透气。

家里实在有些“拥挤”。

我早上醒来打开电脑,便一直在刷新着招聘软件上的岗位jd。我对下一份工作的期许并不算高,base上海,细分领域尽量垂直,薪资持平即可。

我盯紧屏幕上的每一行字,不断修改自己的简历,降噪耳机隔绝了梁栋敲键盘的响动和客厅的聊天说话声,但无法消弭烦闷的心情,它如低频音律一般隐隐约约存在着。来源不明,我不堪其扰,索性远离。

这天是正月初六,街上仍然没什么人。

按照什蒲的习俗,街上店铺一般会休息到初八或是初十,还有的干脆元宵过后才会开门营业。街边积雪未化,净是泥泞,鞋子踩上去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再夹杂着鞭炮皮子,洇出一滩一滩令人生厌的暗红。

庾璎是那条街为数不多开门店铺的其中一个。

我远远就看到有人拎着垃圾桶出来,正是庾璎,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面之缘而已,她竟然还记得我,她空闲的那只手高高举起,使劲儿朝我挥了挥,向我打招呼:“哎,过年好!”

-

庾璎的这一声问候,使我漫无目的一下午时间有了归宿。

她说她之所以对我有印象,一来因为我的脸很陌生,二来,那天我没有做成指甲就走了,她一直挂念着,担心我会因为没有崭新的美甲而过不好这个春节。

我说怎么会,这只是小事。

而庾璎一边帮我试颜色一边跟我说,过日子本来就没有大事,都是一件件看着不起眼的小事,它们像河水里夹杂着的细小沙石那样,河道平缓时就会顺流而过,可一旦遇到起伏,那些沙石就会留下来,沉到底,越积越高。渐渐地,你的河道会因此拐弯,会变得越来越蜿蜒,纤细,甚至干枯。

所以,在有能力扫清的时候,就不要让它们沉着。

否则,它们就这样,永远成为你生命里的沙石了。

庾璎很健谈,这符合我对她的印象。

她与人说话时常常是笑着的,面部表情很丰富,细细的眉尖一跳一跳。说话语速快,那么瘦,却有着大而宽的声线,足够盖住墙壁上电视里古装剧的喁喁人声。

我见过的美甲师们大多不会在自己的指甲上下功夫,就好比厨师们回到家往往不愿再下厨,但庾璎不同,她喜欢长而尖锐的甲片,喜欢明亮的颜色和夸张的水钻,她把它们通通堆砌在手上,还不影响干活,手指上下翻飞着,有序地忙碌着。

我笑说,这真的很奢侈。

庾璎很诚实:“我进货都挑便宜的进,一颗钻才几毛钱,我给我自己用用还不行?”

我又被逗笑,我的意思不是金钱成本,而是精力和时间。

庾璎则笑得更夸张,甚至仰起头,肩膀剧烈耸动着,她说:“妹妹,我的时间没你想得那么值钱。”

况且,你给在意的、喜欢的东西花花时间,出出力气,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说破大天去,这也是值得的,又用不着谁同意你。

庾璎实在是个果决的人。

这是我对她的又一个印象。

关于一件事情的曲折对错,她的世界仿佛不需要第二套评判标准,唯有她自己,她只按照自己想的那样付诸行动。

果决到极致,就难免有些固执己见的味道。

当天,庾璎的店里除我之外,还有两个人光顾。

先是庾晖。

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了。

上次他来帮庾璎的店里换饮用水,这次则是帮忙修理墙上的壁灯,有一盏圆形小射灯的灯泡不亮了,庾璎喊他来换。

他进门时拎着一把人字梯,稳稳撑开,再稳稳踩上去,灯泡转眼间恢复光亮,顺着他挺阔的头肩轮廓在墙上罩出巨大的影。然后他下来,收起梯子,推门离开,还是那样,习惯沉默,突兀地挤进这家美甲店,又迅速撤离,全程没有开口讲话。

庾璎喊他,问他晚上是否在家吃饭,玻璃门却已经阖上了,冷风被切断。

第二个进门来的是熟客,那个年轻的高中生小姑娘。庾璎耐心听她抱怨,然后驾轻就熟地给与反馈,关于她不想继续上学的决定。

已经很多次了,庾璎和之前的很多次一样,逗那女孩,要不要来给我做学徒?

小姑娘撇嘴:“我没跟你开玩笑。”

庾璎也撇嘴:“谁跟你开玩笑了?”

小姑娘自顾自搓着指甲,对庾璎说:“我妈已经同意我不上学了,我说我想走远一点,找个班上,她也同意了,但条件是我去哪,她就要跟着我去哪。”

庾璎却没说话。

她紧抿着唇角,背着身认真在架子上挑选着指甲油,一时间,店里只剩电视剧的背景音了。

那小姑娘调出一张手机图片,据说是她喜欢的手机游戏里的人物。

她问庾璎,能不能把这张图片画到她的指甲上?

庾璎当然知道现在流行的“痛甲”,但没有做过,她拿过手机看了一眼,显然有点跃跃欲试,又怕砸招牌。

小姑娘举起一只手:“我保证不挑毛病,画成什么样子都行!”

......

于是,一整个下午,这两个人都在研究,该如何把那复杂的游戏人物“挪”到指甲上。画得不满意了,或是颜色不对了,就卸掉重来,循环往复,好像不知疲倦。我盯着瞧了很久,直到梁栋叫我回家吃饭,才起身告别。

当晚,我通过了庾璎的好友申请。

她的头像就是一张站在指艺缘门口的自拍,身后摆着两个开业花篮。那是十年前的庾璎,是她刚开店时拍下的照片,十年过去,照片里的种种与现在相比,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除了庾璎脸上多出一些年月痕迹。

庾璎发来一段语音,邀请我,这些日子如果我在家闲着无聊,或者心情不好,一定要常去她那里坐坐。

下午聊天时,我只是三言两语带过了自己来到什蒲的起因,我并没有对现状有任何的抱怨,包括和梁栋一家的相处。

我不知道庾璎是从何察觉到我好像情绪低落。这或许是她开店多年修炼的识人之法,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他人情绪的波动。

她说:“我特别喜欢和你说话。希望你来。”

我把这当成一种客套,于是也客气地周旋说,好啊,等有机会,等你有空。

庾璎究底:“我一直都在店里呢,当然都有空了。”

还补充:“我就这么个人,你可不要嫌我烦。”

我并不觉得烦。

我只是看着庾璎的头像,那张老照片,很久。我之所以没有马上回复她,是因为忽然想到了我们白天关于“奢侈与吝啬”的讨论。

按照庾璎的说法,时间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那样果决又知行合一的庾璎,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给什么花时间,就给什么花时间,不去讨论什么值得与不值得,也并不计较时间的流逝与得失。

哪怕把时间花在聊天闲扯吐口水上,也意义非凡,充实而满足,哪怕画了一整个下午的复杂图案,最后落了个全部被卸掉的结果——那小姑娘最后还是反悔了,扯着庾璎的手腕:“我的姐,我想到你可能会画很丑,但这也太丑了吧!”

庾璎自己也笑,她也认同,真是太丑了,所以赶快擦掉,一点都不痛惜。

这样一比,我真是个吝啬鬼,总觉得一切付出都该有回报。

我做不到庾璎那样的自洽。

所以我羡慕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开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