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风物有信 > 第4章 第四回

风物有信 第4章 第四回

作者:江照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4 18:00:40 来源:文学城

这一夜睡得极不安稳。

未几,天色渐明。

杜渝睁开眼,从云被中坐起。耳边垂挂的镂空香囊里飘香淼淼,又如空谷幽兰。杜渝乌云披散,赤足立在窗前,推窗远眺。

窗口的冽风吹得她脊背汗毛立起,也吹去彻夜不安的深深倦怠。杜渝忍着严寒,狠吸了几口气,只觉肺腑间刺痛得紧,头脑渐渐清醒。

“杜姑娘,早膳在前厅备下了。”屏外的侍女不知何时进来,音色也悦耳。

杜渝回过身,依稀可见侍女身姿婀娜低眉恭顺。但嗫嚅了半晌,也只道:“知道了。”

昔年开扬末年淮逆于宫中兵变,沐王妻有大功于社稷。至诚初年,昭宗封为上骑都尉,出征安西。平西一战中,与沐王配合无间,亦是功勋卓著记入史册。沐王夫妇伉俪情深,其经历早已被写成话本,传遍大唐。

杜渝儿时便在西市听过《沐王平西传》,那说书先生一板一眼说得惊险刺激,杜渝跟着情节欢喜落泪,对那个近百年前的少年将军,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及至入东宫听学,那些往事大学士魏炼也曾以《沐王列传》为蓝本,细细讲过。其中惊心动魄之处,只比平西传更夺人心魄。

而杜渝,却对沐王那位未曾留下姓名的发妻,更是向往。

怀着这些隐秘的心思,等她再大一些,能粗通兵书,对于那些个女红,更是丝毫兴致俱无,反倒是拿起冷冰冰的刀枪棍棒时,意外觉着顺手。

几年前的一个契机,她得了崔氏松口,又讨了先帝旨意,才一鼓作气,胡闹似的跟着新募的兵勇,去了安西四镇。

这些年西域诸国蓬勃向上,土番也因与大唐修好,安西并无大战。四镇守军更多的是和来去如风的马匪打交道,护卫商队往来通商。

彼时也是杜渝时运不济,头一次移军向西,便给她碰上了安西最出名的一批马匪。

当时百来人的小队,大都来自陇西各大族。来安西一遭,不过是想挣些军功,待来日回京,好谋取个出身。

这般陡然与彪悍的马匪遭遇,孰强孰弱,一目了然。陇西各族历世少的也有几百载,当初人人擅武,如今不过是花拳绣腿。若非死亡的气息激发了几百载前的好战血脉,只怕十难存一。

那一场厮杀过后,杜渝手中的宝剑都断了。

她回望夜色中同样茫然的同袍,这才在恍惚间有些明白——战场和秋狩的猎场、肆意的马球场之间有天壤之别,是血淋淋的地狱,白骨筑的修罗场。

杜氏的女郎一旦幡然醒悟,很快便在军中屡立战功。

那些个桀骜的勋贵子弟,也渐渐一改往日做派,能打能杀,变得训练有素起来。他们与那些大头兵自始至终都不是一路人,杜渝干脆去请了大都督允许,自立了小旗,大书“长安军”三字。

几十人的小队,整日在绿洲戈壁间穿梭游荡,日复一日,在和马匪的遭遇战中,一刀一剑劈刺下,成长、成熟。

渐渐,安西的商旅们在行商时最欣喜的事情,便是沿途偶遇到长安军的军士。

杜渝回来的时候,如按军功,再怎么也可得飞骑尉的军爵。但她乃女子,湘王总以不符祖制为由,不肯让她晋升。

听说景秀在高句丽一战成名,杜渝心有不愤——若她可得机遇,定能如沐王,平定天下!

窗外苍茫云白,杜渝长舒口气,从衣架上取了衣衫换上。这些都是李依准备好的,细节处严丝合缝,无一不适。

转出屏风,杜渝漱口净面,随口道:“殿下呢?”

侍女道:“回杜姑娘,婢子不知。”口风倒是甚紧。

杜渝没再多想,在素面案边规矩坐了,接过侍女递上的白玉箸,打算先祭了自己的五脏庙,再好好想想接了那枚烫手的鱼符后,该当如何。

雪下到将近午时才歇。杜渝起了兴致,换过一身窄袖缺胯袍,足底一双狼灰厚底靴,长发卷起,塞进厚实的紫貂帽中。

洛川长公主府位于永兴坊内,向东跨过安兴坊,占地极大,几乎赶上东内。为长公主方便,驸马府便修在南边胜业坊中,只是狭小了许多。

**亭端坐西北角,其地势高绝,白日登亭,可览城外山翠。

雪中游园,杜渝也不过是边走边想心事,一切所睹如过眼云烟。

这府中仆从皆气度不凡,又彬彬有礼。应是李依提前交待过杜渝身份,一路畅通无阻,便是她要去外庭,也不过是多了个小厮引路。

逛了不到一个时辰,杜渝眼底一郁,对身边的小厮道:“带我去**亭。”

小厮领着她重回内院,及至边门,躬身打个揖,含笑道:“杜姑娘瞧那头,小的身份不便,只能送您到这儿了。”

杜渝浑不在意,顺着方向觅路而行,走进了才发觉亭上有人。

雪后天清气朗,杜渝手搭凉棚,张望半晌,只觉得那人背影甚为眼熟,又有些经年的陌生。崔桃立在亭外,杜渝看得分明。

看来李依应在此间了。

昨夜婚礼成,景秀满腹怅惘,打马回府闭了院门,兀自孤影喝着闷酒。

崔桃来的时候,景秀正在灯下,为佩剑上油。

“统领,是崔桃。”

景秀心中微凝,侧目道:“有何事?”

崔桃一身黑衣而来,双手奉上如明镜一般的黑漆长匣。

“此琴,昭宗年间御用,名断眉。殿下有言——‘赠此琴于将军,实相得益彰。’”崔桃微福,说出的话一板一眼,像个冷无感情的人。

沐王郎怀因箭矢伤,左眉横断,乃不祥。景秀曾在宫中看过昭宗所绘沐王戎装像,其左眉确由眉峰处断裂,但画中的年轻人只是一派平和,并无半分戾气。这或许,是身为沐王平生好友的昭宗,心中沐王年少时的面容。

景秀长眉稍动,起身接过了。

他没有看崔桃一眼,只道:“雪大,我着人相送。”

崔桃何时退开,他已经毫不在意。

断眉取材冷杉,经昭宗亲调,自是好琴。其背冰裂自然,如长蛇蜿蜒。其弦已上,含光摄魄。

景秀信手一拨,琴声如击磬,荡涤心胆。

但指腹厚茧,也挡不住寒意蔓延——

从高句丽一路急赶,方到幽州,便听闻黄河大水,杜漓溺死水边。景秀再顾不得秦诚,舍了行囊,连奔十余日,跑死六匹马,才赶回长安。

他奉密旨进宫面圣,李仪孱弱的身子骨亦让他胆颤心惊。圣人亲口告知他今后执金吾为御林军统领,也未尝让景秀鼓舞分毫。

他忍耐着,回答李仪关于高句丽一战的些许琐事,直到李仪叹息:“十三娘,这会儿应在未央居。你素与她相熟,去劝劝她罢。”

末了,年轻的帝王又道:“十三娘不肯另嫁,有了那等念想。你知她性子执倔,若有法子劝她回心转意,便尽管去试。”

景秀忍住心中愕然,从宫中离开,连家都顾不上回,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赶到未央居。

然而在栖凤池边寻到那人,满腹心思千言万语,景秀终究只得一句叹息。

“忍冬,不若……算了吧。”他在她身旁站定,回过眼,才见她珠玉半垂,明眸盈泪。

李依靠过肩头,片刻功夫,景秀只觉一片濡湿。

劝慰的话都堵在喉间,他只低声问:“冬奴,你要什么?”

“大渊去了,阿兄孱弱,本宫如今,除了替大唐保住这江山,还能要什么?”女子已不再哭泣,哑极了,道:“振香哥哥,你呢?你想要什么?”

景秀垂眸,含着浅笑,道:“我是武将,自想如沐王,护我大唐江山,长治久安。”

之后李仪久病不治,皇太弟李倜继位。

再之后,杜渝奉遗诏,代兄娶妻,李依终究,仍是杜氏妇。

终此一生,李依或称官职,或呼表字,再不曾唤过“振香哥哥”。他知晓身份已变,但偶忆年少,唏嘘之后,只能平添怅惘。

今日来此,景秀是为谢断眉之恩。

李依挽起妇人髻,腮边殊无半分血色。

“将军喜欢便好。”李依无意瞥见台下杜渝,冲景秀道:“那是杜家十七娘,也有十年未曾谋面了。将军可要见见?”

景秀回过神,便瞧见杜渝正昂着头望过来。他想起总跟在杜漓身后的那个总角幼女,眼底黑白分明,明明一团稚气,偏要学大人模样,一派天真可爱。

自去边军后,景秀是过了几年,才知晓杜渝竟任性到去安西的地步。如今再见,安西的风沙没让这个少女折腰,反而让她磨砺得更为坚韧。

“是十七娘么?还等什么,快上来。”景秀探出头,略扬音调,发出邀请。

景秀,礼公景绍嫡妻唐氏所出,与景和、先帝景后一母同胞,行七,字振香,如今二十有六,已是三品怀化将军,统领金吾卫,是军中年轻一辈的翘楚,前途一派光明。

杜渝上得**,先对李依一礼,又转身冲景秀半福,张口才道了二字“将军”,便被打断。

“此间非是公家,哪来的这些个虚礼?你小时候怎么唤我,便还如何。”景秀眼底含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

杜渝竟带了腼腆,福了一福,才道:“七哥好。我回来后忙着旁的,一时间都没来得及去你府上探望大兄和你。大兄的身骨可还好?今年长安这般冷,你可得管住他,别让他出门受风着凉了。”

景秀一愣,笑道:“嫂嫂管得紧,十七娘说的这些,大可不必担心。”

李依倒是拿眼打量了杜渝,头一次带了笑意,道:“本宫以为你在那等地方待了几年,再怎么合该稳妥些。孰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不知你母亲如何头痛。”

杜渝一紧鼻尖,啐道:“合着我上来,便是给你们打趣来的?可真没劲,我走了。”

明达的身份已淹没在历史的车辙中,算算不过百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