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还要半刻钟。”郑平屿往外只瞧了一眼,就于黑暗中确定了方位。
谢青安闻言觉得时间不长,不如再坚持一会,等到了京郊的大船上再睡,于是将身上盖上的披风拿起来还给郑平屿,道了声谢。
“小谢身上的帕子,你不会也要还给我然后再道一次谢吧!”郑平屿接过披风放到一旁,玩笑了一句。
谢青安闻此言,往脚边一看,小谢正裹着一方黛色帕子熟睡着,模样甚是可爱。
“你还挺细心的。”谢青安眉眼含笑,为小谢掖了掖帕子,夸了郑平屿一句。
“能得谢姑娘的赏识,是在下的荣幸。”郑平屿说完还拱手作了个礼。
谢青安见他如此作派,“扑哧”一声,没忍住笑出声。
自觉伸手将郑平屿身侧的披风又拿了过来,盖在身上。如今正值春夏交替,晚春的夜里还是有些凉意,江面上寒意更甚,刚才掀开归还时就有些后悔。
“这回我可没有见外和客气。”谢青安拢了拢披风,将自己从腹部到脚盖得严严实实,毕竟冻着了自己不划算。
盖好自己后,谢青安安静靠在船壁上,睫毛下垂,若有所思。
“你刚才说三日后,宫里那位要拨艘皇船给我们,圣旨上并未提及,你是如何知晓的?”谢青安眼睛微微眯起,流露出一丝疑惑。
郑平屿长叹一口气,“故技重施罢了,当年我爹娘离京,她也是这般做的。”
谢青安面上一僵,没想到这个问题会与他父母双亡有关系,抿了抿嘴,有些后悔自己多言。
张了张嘴想安慰他,却又不知如何开口,踌躇半天,从披风中伸出手,把他当成自己的学生般,想要拍了拍他的脑袋表示安慰。
转念一想,这好像不太妥当!可手已经伸出去了,最后只虚虚拍了拍他的肩,憋出一句,“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将事情查清,为他们正名。”
闻言郑平屿浅浅一笑,但笑意未达眼底,反而溢出一丝悲伤,“说实话,我已忘了爹娘的模样,如今只剩满心的仇恨,但又无力报仇,我……是不是个不孝的儿子?”
言必,目光落在谢青安身上。
看郑平屿忧伤的样子,谢青安大气不敢出,怎么?安慰到最后竟起了反作用?
船中气氛压抑,谢青安抿唇闭紧了自己的嘴,心中暗道,别说了,再说这人估计要泪洒当场了。
见谢青安脸撇向一边不再看他,且满脸尴尬,郑平屿瞬时收了刚才那悲伤欲泣的模样,换成了平日里那和气带笑的表情。
还记得,幼年初闻父母噩耗时,哭了几日,后来太师如父如母,照顾他生活起居,教诲他做人道理。
再大些时,通过蛛丝马迹猜到,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如今宫里那位,但自己年幼,无报仇之力,只能装作不知,太师也明里暗里告诉他,若无万全之策,就必须要韬光养晦,所以自己去了北境严寒之地练兵。
北境几年,历经风霜雨雪,他的心早已练就刀枪不入了,悲伤是什么,早已忘了,或许不是忘了,是早已没有让他有悲伤之情的人了!如今剩下的只有仇恨满腔!
不过——这次回京,倒是有意外之喜。虽未救下太师,但本用来救人之举的赐婚圣旨,他如今倒想做实了。
郑平屿紧盯着谢青安的侧脸,微眯双眼。
从前只拿她当妹妹,不曾有过什么其它想法。这番回京,看到被她污损的圣旨和分析时局,据理力争的样子,倒是——十分聪慧有趣,有趣到他想立马成婚。
刚才自己作出的那番样子,不过是故意示弱,让人生出可怜之意而已。
战场上,故作颓态,诱敌深入,最后再一击即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让人放松警惕罢了。
“你有没有听到乐声?”谢青安觉得这若隐若现的丝竹之声简直是她的救命恩人。
她不知郑平屿是在装模作样,只想赶紧打破冰冷的氛围,于是将头探出,往乐曲传来的方向看去。
“应是快到了。”郑平屿答道。
“这……这乐船也太大了吧!”谢青安瞪圆双眸,发出感叹,瞬间忘了刚才发生的事。
乐船此时正稳稳地停在江面,离她们所乘的小舟还有一段距离,可看着就像从水中冒出的岛屿一般,巨大宏伟,衬得他们如水中落叶般渺小。
从一阵一阵的丝竹管弦之声中可以知晓这船上定是宾客如云,座无虚席。
随着小船愈来愈近,谢青安几乎停止眨眼,呼吸也慢了下来。
乐船从甲板开始往上数,共有三层,透过窗户可以看出里面人影憧憧,灯火通明,每扇窗户外都点着灯笼,将环着乐船一圈的江面都映照出暖意。
以乐船为中心,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谢青安所在的小船也隐匿其中。
“敢问贵客从何处来?”谢青安瞧见乐船甲板上有一人对着他们喊道,语气尊敬。
“别旧。”舒十三扬声回答。
甲板上的人听到回答,“等候多时,贵人从这边上船。”
除了她们,其它小船的宾客也在迎客之人的问话后,回答许多一听就知道不是人名的词。
“这上船的方式真是特别。”谢青安稳稳踩到甲板上,回头瞥向江面那些还未上船的小舟,赞了一句。
“贵客请跟我来。”
这人将谢青安三人引到房间门口,叮嘱了一句,“这三间就是贵客的居处,祝三位梦中见喜。”便行礼离开。
有意思,真有意思。今日就先睡一觉,明日再去瞧瞧热闹。谢青安往乐曲传来的方向看了看,心中思忖。
折腾了一日,再过一两个时辰天就要亮了,此时谢青安已困得很,三间屋子随意选了一间,推门进去,将蜡烛熄了,直接倒在床上就睡了。
隔壁的屋子被郑平屿所选,此时他静静坐在书桌前,眼含困意,但眉头却是舒展,透过雕花窗户,看向江面。
等到天光渐显,乐船的喧嚣声渐渐消失,一声叩门声打破沉寂。
林景川推门而进,也是一副倦色,“替身之事我已安排好,找了两个身形相貌与你和青安相似之人,住在公主府内。”
“辛苦你了。”郑平屿正色,将两只茶盏斟满水,示意林景川坐下歇歇。
“你可别说这些客套话,真是叫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林景川坐下将茶水一饮而尽,从怀中欲掏什么,郑平屿将茶水再次斟满。
“这字画——不知兄长可有见过。”林景川将怀中字画摊开抚平在郑平屿面前,问道。
只扫一眼,郑平屿就看到那张“账本”,便开口,“字见过,画——想必和字是同一人。”
“兄长好眼力,你能想到这是青安所作吗?”
“确实与之前大不相同,但毕竟几年未见,开了窍也有可能。”郑平屿为字画的主人解释道。
“这是谢家出事前,青安与苏文啸的信。”林景川又从袖中取出几封信,与之对比。
这两张纸放在一起,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是一人所书,除了有擅长字迹模仿的人可以为之,短短数月,哪有人的字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郑平屿抿唇不语,神色如常,看了看谢青安旧日的字迹,只能说是秀雅稚嫩,不及今日的万一。
“你的意思是,难不成她被人调了包。”
林景川轻摇头,“不是,只是觉得失忆后的变化太大了,戏文都不敢这么写。”
“**之广,四海之宽。奇闻逸事总是层出不穷,你我现如今身边也出了一个,岂不有趣?”郑平屿嘴上这样说,但心中和林景川一样觉得此事蹊跷。
“哈哈哈”,林景川开怀大笑,“兄长说得对,我也觉得有趣。”
“不过——还是叫人查查她这些日子和谁有来往,太师谨慎,身边人也小心做事,不会无缘无故就叫人拿了把柄,锒铛入狱,唯有这个女儿,会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郑平屿道出查此案的突破口,一缕阳光正好也从窗外钻入,“不早了,你我先睡吧!待醒了,带青安去船那头凑凑热闹。”
郑平屿回想起刚才谢青安上船时,往热闹之处看了几眼,猜到她定是想去。
林景川起身离开,走至门口,被郑平屿叫住,见他手伸入怀中,把圣旨掏了出来。
“你想办法造个假圣旨。”
林景川接过后,睁大双眼,“这——谁干的?”
“看看角落处。”
两个小小的,遒劲的“放屁”二字,跃然于纸上。
这字迹,好像……刚刚见过。
“亲娘啊,要不是失忆,我真觉得她在寻死。”
林景川赶紧卷起圣旨,塞至袖中,飞快跨过房门,只丢下一句,“我明白怎么做。”
大顺律法,污毁圣旨者,凌迟处死。这要被有心之人发现,谁也救不了她。
林景川走了后,郑平屿也睡下了。
这些日子,从听到谢家出事,到如今踏上荟州的途中,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现在也算是身处安全之地,终于能够安心合眼入眠了。
几个时辰后,就已经到了午时。
“我说了,青安如今受了重伤还未痊愈,就让她多睡一会,你别进她房间。”林景川和一女子在谢青安门口争执。
“都快到未时了,定睡好了,你别拦我。”女子与林景川僵持不下。
谢青安听到声音只翻了个身,皱皱眉头,并未理睬。只是小谢哼哼着,从盆中爬出来,像是被门外动静吓到了,直往谢青安床前跑。
听到狗的哼唧声,谢青安才睁开眼,“好啦,饿了吧?马上给你弄些吃的。”
谢青安起身,拿了昨夜郑平屿的披风披在身上,打开房门,就看见门外两人双脸通红,怒目圆睁。
“我说吧!被吵醒了吧!”林景川假意责怪身边的女子。
这女子长得明艳,又上了妆,更显得动人。
见她开门,微微一顿便喜笑颜开,“青安,多年未见,你又漂亮了!”
又多年未见,怎么遇到的人都说和她多年未见,谢青安嘴角抽搐,“额——我失忆了你知道吧?”
“她知道,但是不信,不然我和她怎么会在你门口打起来。”明艳女子还未回答她的问题,就被林景川抢先一步。
明艳女子白了他一眼,拉起谢青安的手,“我是和和,方和。你想起来没?”
谢青安刚醒来脑中还未清明,又被方和的美貌和热情惊在原地,就这样呆呆的站在原地。
“哎呀,怎么受了这么重的伤!”方和自顾自的拿起谢青安胳膊,掀开衣袖左看右看,嘴上咂舌。
这要是无旁人在,谢青安估计要被这位方姑娘将衣服扒了细细检查。
郑平屿此时也从房中出来,想来也是被这屋外的动静吵醒,谢青安看见他,面露求救之色,但郑平屿只是笑了笑,朝她点点头,示意此人可信。
喜欢记得点小星星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认识了一个明艳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