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逢生记 > 第13章 他俩有一腿?

逢生记 第13章 他俩有一腿?

作者:求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2 18:23:36 来源:文学城

郑平屿喉咙微动,“那夜在乌篷船中,你说她会在去荟州的途中杀了我们,可有猜到她会直接将船沉了,毁尸灭迹?”

竟不是意外吗?

如此残忍的做法,谢青安瞠目结舌。怪不得他要造反,这样草菅人命的君主有什么值得效忠的?

谢青安身处乐船这个安全之境,汹涌的江面宛如猛兽在四周虎视眈眈,忽而想起了什么,“替我们上船的人,还——活着吗?”

“若死了,我又与她有何分别?”

此言一出,谢青安觉得有些羞愧,救她是他通天之路的下下之策,若他无情无义,大可以放任不管,无需回京筹谋,还连累他去了荟州。

“对不住。我不该这么问。”谢青安看着他,说话声渐小。

见她道歉,郑平屿先是一怔,疑惑不解,回想自己刚才说过的话,便很快反应过来,连忙解释。

“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十几年前,我爹娘离京探亲,也是坐的皇船,也是到了湖兴地界沉船而亡,本来我还心存幻想,觉得或许是个意外,现如今终是确定了仇人杀我父母的手段,我应该高兴才是。”

昨日知晓自己恩师是亲爹,今日又亲眼所见杀人手段,话本子都不敢如此编排,可得知真相后,又该如何报仇呢?

“你打算怎么做?”见他不似昨日那般情状骇人,谢青安小心问道。

“杀母之仇,年份久远,有些事情还需求证。先将谢家洗清罪名,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郑平屿强压心中仇恨,冷静分析。

是啊,谢家脱罪后,说不准郑平屿就可以回京筹谋他的大业。

大业一成,自己的婚约也可放心解除,再也没有人能随意将自己指婚。到那时自己就可以永远留在荟州与方和一起将生意越做越大。

想到此处,谢青安恨不得立刻到荟州,抓紧查案。

“对了。我一直未问,我谢家究竟犯了何罪?”

听到此问,郑平屿久未作答,只望向远处,他也想知道谢家究竟犯了何罪?

“大约两个月前,有一伙穿着东肃铠甲的士兵,在边境处杀了我们大顺一个村的百姓,皇帝听到此事,勃然大怒,欲举兵踏平东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谁都懂,于是派太师带着十万两白银前往荟州购买军粮,最后付钱时,箱子里的银子不知为何,全被换作石头。”

郑平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述说一遍,谢青安听得入神,但也觉得有些不对。

“所以这十万两,就被认定为被我爹贪污了?就急着定罪,也不查查了?”谢青安一个现代人听着,都觉得此事漏洞百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是栽赃,快快处死才叫人安心,而且银子丢在荟州地界,本就是你们谢氏一门的发源之地,他无论如何,也脱不了干系。”

郑平屿此言满是对太师的信任,他从头至尾都不曾怀疑过太师的清白。

“若我记的不错,东肃是林景川来的地方,而且他唤顺国皇帝为姨母,既有如此关系,怎会轻易开战。”谢青安回忆这几日的所见所闻,内心隐隐觉得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不仅如此,东肃自从小景的娘亲和亲后,日渐强盛,国力渐强,已经远超大顺,就算在边境有所挑衅,我们大顺理应先求和再起兵,哪有鸡蛋率先碰石头的道理。”

郑平屿在北境初闻此事也觉得不合常态,只在听说太师领了购买粮草的差事才猜出皇帝的用意。

通知小景来到都城,自己再从北境回来,已经用了最快的速度,但还是没有救下谢家。

由此可见,此事就是冲着太师来的,可太师为何不自救,反而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重重疑点,心知肚明是何人所牵头。但找不到确切证据指向她。

只能去往荟州查查购买粮草时出了什么差错,只要找到十万银钱,那太师就能洗清冤情。

谢青安觉得他的话十分在理,不由自主地想起穿越那日,狱丞逼问她,谢家的宝藏在何处。

莫非是太师故意如此说,为了留出足够的时间等郑平屿来救她。

“你——可有听闻,我们谢家有什么宝藏之类的。”谢青安觉得郑平屿现如今也是谢家血脉,宝藏的事或许他知道。

“宝藏?”郑平屿有些不解。

“在牢中时,那位姓陈的大人,一直想从我嘴里问出宝藏的下落。”从他的神色中,谢青安看出了他并不知道宝藏的事。

“陈鹭问你的?难道——他也参与了此事?”郑平屿盯着她,眉头紧蹙,不知想起了什么。

谢青安从他的反应中看出此事还有可疑的地方,以为自己不该瞒着宝藏的事,赶紧回忆那日的细枝末节,生怕漏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她问我时,模样很是迫切,眼里没有对金银财宝的贪婪之色,倒像是想问出答案后,找谁邀功一样。”

谁知郑平屿听到这句话,皱紧的眉头舒展开来,“怪不得他会如此干脆地答应救你。”

“啊?”谢青安看看自己还没长出来指甲的手指,心中疑惑,这说的是那个陈鹭吗?她何时救过自己。

“那夜,我与小景之所以能在巷中挟持太子,是因为陈鹭就住在附近。”

提起那日让谢青安花容失色的“杀人”事件,郑平屿还细心地看了看她的神色,见她认真思考,满脸疑问,不见那日惊慌的模样,才放下心。

“你的意思是说,他俩有一腿?”谢青安言语露骨,但神色自若。

“你如今说话真是让人——意想不到。”饶是沉稳如镜般的郑平屿,也被这么直接的一句话给惊着。

见他有些惊愕,谢青安只觉得想笑,“嗐!你我都不是小孩了,一个太子,屈尊亲自出门找个女臣子,还选在夜里,难道是只为了谈政务?”

在现代,她也是个二十六七岁,谈过几段恋爱的人,怎会不知男男女女的那些事。

况且这几日在街市中,看到少男少女们也都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不藏着掖着,谢青安也猜出这里对待男女关系没有那么大的规矩。

“久在边境,军规森严,一朝回京,倒是对这民风有些不习惯了。”郑平屿咳嗽一声,解释道。

见他耳垂微微发红,谢青安知道他是害羞了,低头偷偷笑了一下,连忙岔开话题。

“嗯……你在北境练兵,现在却跟我前去荟州,那是谁接手了呢?”

“太子那夜与陈鹭告过别后,第二日便启程去边境接管北滨军了。”郑平屿说起自己辛苦五年,日夜训练的军队,一朝被别人夺去时,竟没有任何不快。

平定天下也好,自保也罢,兵和钱是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如今被卸了兵权,当真是被斩了一只臂膀。

“太子他有统领军队的才能吗?”这领军打仗的事可不是人人都行,若是太子无才干,北滨军或还有交还的一日。

“太师手下无俗子。”郑平屿一句话打破了她的幻想。

“哎——”谢青安长叹一声,心中暗道,那这造反之事可就要从长计议了。

二人言止于此,皆看着窗外那时不时撞到船身的木头,脑中忧虑思忖自己的事。

“兄长,船真的沉了!”林景川推门而入,语气中流露着不可置信。

今日这个公子哥倒是没她察觉的早,竟到此时才发现异常,谢青安觉得奇怪,但也没有多想。

紧接着方和在他身后也走了进来,面容透着疲累,谢青安只当她是被几场贝首会给累着了,连忙扶她坐下。

“昨日那只在库房捣乱的——猫,找着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才精神不佳,谢青安想到昨日的忙乱,也忍不住好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京都的绾衣坊,多年来,一直嫉妒我锦程楼的生意,派了个人装作随从,跟着代号为酒慈的人上了船。”方和语气平平,没有什么波澜。

原来此“猫”是人啊!

但见她如此从容的反应,谢青安猜到此事应该不是头一次。

“以前也有人浑水摸鱼上了船吗?”锦程楼名下的乐船守卫众多,翡江之游的行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怎会这次大意到这般地步,谢青安想不通。

“我怀疑有人知道你们会在这几日上船,所以——”

话止于此,几人都明白是何意,都在脑中思索会是谁?明明他们的事都是暗中进行,为何还会被泄漏?

皇帝?太子?还是什么无意结仇之人?或者身边有叛变之人?每种可能都说得通,但都没有确切证据。

“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贝首会也顺利结束,暂时就不深究了,等到荟州我们再查查。”

林景川鲜少做决定,既提出将此事暂时搁置,倒让谢青安觉得这事好像没有她想得那么严重,而且船的主人方和也点头赞成他的提议,她自然也没什么异议。

“那我们何时能到荟州?”谢青安在船上也待腻了,而且发现所有事情都要等到了荟州才能继续下去,故有此一问。

“估摸着明日能到。”郑平屿回道。

翡江是东西走向,在湖兴地界被红山分为两条支流,入海前又在荟州汇成一条。

这次为了尽快到,他们选择了水势湍急的这条支流,一是路程短,二是江面船少不易被人发现,以免横生枝节。

“那我们这一日如何消磨呢?”听到快到了,谢青安这几日坐船的疲累烟消云散,只想找些事做,快些度过这船上的最后一日。

方和托腮,灵机一动,期待中带着试探,“要不打会马吊?”

“好好好。我们四个人正好凑一桌。”谢青安一下接着一下点头,甚是满意方和的提议。

一个时辰后。

除了林景川,三人神色都透着愉快。

“你们三人是不是在桌下给对方递牌啊!”林景川一开始从怀中掏出的一沓银票已不剩几张,垮着脸嘴上埋怨着。

“瞎说什么,各凭本事。”谢青安重重拍下要出的牌,不满的看他一眼。

“哈哈哈哈哈。青安说的对,各凭本事,你技不如人,就不要怀疑我们。”方和扶着腰,笑得前仰后合。

“腰疼吗?那这把打完不打了,应该是这几日太辛苦了,累着了。”方和揉腰的动作没有逃过谢青安的眼睛。

方和神色一僵,收起自己揉腰的手。

“好。胡了!”话刚说完,林景川推牌,一改刚才的萎靡不振,“清一色自摸,掏钱掏钱。”

谢青安不愿相信,仔细查了查,并无诈胡,叹了口气,给了他一锭银子,“好,愿赌服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