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丰年 > 第4章 邱掌柜

丰年 第4章 邱掌柜

作者:南北说南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3 08:22:40 来源:文学城

北风卷着寒意跳跃而来,不禁让人打着哆嗦。

坐在院子里的许知韵拢了下粗布衣衫。

回想着前世,初雪在这一年来得晚,雪也只下了几场,雪水缺少,来年大旱,蝗虫肆虐,粮食欠缺,饥荒严重。

看来这一世回来,首要解决的事就是平安度过明年的粮荒。

前世过了生辰后不久,奉京来的亲爹就来接许知韵回许府了。

这一世,许知韵的那些如刀般的话没刺向兰姨,兰姨没因愧疚写下那封信,奉京的亲爹不知晓这世上还有一个女儿。

那些糊涂事还未做过,那些好友还未相识,那些痛心的事还未发生。

甚好,一切来得及,好好应对就好。

文兴村里大多是纯朴的庄稼人,肯卖力气,自家秋收刚过不久,家家户户的粮食还是够吃一年的。但若明年颗粒无收,怕是再朴实的农户,为了一家老小的吃食也会动些歪心思。

眼前的屋舍,低矮的院墙,两个柔弱的女子,无疑是最先挨欺负的。即便里长公正严厉,也很难阻挡。

前世这场旱灾饥荒没有亲眼见过,那时已被接回许府,日日被请来的嬷嬷教规矩,休息时略略听些外院婆子闲聊,才得知奉京周边几个村子的百姓过得地狱般的日子。

卖儿卖女,打家劫舍,官员沆瀣一气,迟迟不报,难民太多,为了活下去才逃到奉京,朝廷才开始拨款拨粮,派兵镇压。

当时吃着粳米燕窝粥的许知韵,心里还庆幸回到许府,安慰自己住在高门大院里没受饥饿之苦。

那时并不知高门大院才是吃人的地方,犹如活剐般的痛苦。

文兴村是不能再住了,奉京的许府更不能自投罗网前去。去南临,恰巧有一个机会能安全的过去。

南边雨水充沛,来年的旱灾没受多大影响。周边的难民大多去天子所在的都城奉京,并未往南边去,南边算是安稳的。

还有,硕北在南临,不知他现下如何了。

理出思绪的许知韵,起身走进屋内去找兰姨。

过了两日,朝阳初升,薄霜轻覆,二人便去了镇上的绣坊。

许知韵打算自己去的,兰姨不放心就同她一起,嘴上说是顺道送绣活的。

兰姨在绣坊呆了十几年了,手艺高超,东家信任她,不怕兰姨偷换好的料子,许了她不需在店里干活,回家绣也是一样的。

绣坊在镇上小有名气,绣品技艺难以模仿,时兴的新样子多,倍受年轻姑娘的喜爱。

跟着兰姨从后门走进绣坊,许知韵熟门熟路地去了后院,跟看门的大娘打了招呼,便被领进掌柜见客的房间。

房内宽敞亮堂,香气隐隐,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绣样,有展翅高飞的鹰在振臂高呼,有活灵活现金鱼,有幽远的高山层层叠叠。

适才领许知韵进来的大娘,疑惑不满印在脸上,碍于兰姨的面子才对许知韵客气一下,不过连盏茶水都没奉上。

没等上一刻钟,悉悉卒卒的脚步声渐响,人未到声先起。

“哎呦,我的儿,小没良心的,许久没来看我了,早忘了我吧。”绣坊邱掌柜走了进来,身着深红的袄裙,高耸的发髻上簪着金步摇,熠熠生辉,脸上浓浓笑意,带着眼角的皱纹深了几分。

许知韵连忙站起,扶了一礼,笑道:“忘了谁都不会忘了邱姑姑,见邱姑姑一面能高兴地多吃两碗饭。”

“还是阿韵嘴甜。”邱掌柜爽朗地笑着,看了眼无茶水的桌子,不满地道:“外面的,端壶好茶来,没个眼力见的。”

外面的婆子进来倒了茶水,便悻悻离开。

茶味清香弥漫了整个房间,邱掌柜吃着茶睨了眼许知韵,看她轻拈茶碗,似乎真的是在品鉴着茶的好坏。

眼前的小姑娘也就十四岁,素面的粗布袄子穿上倒是更有兰花般清雅的气质。小小年纪稳当的很,岁月匆匆,女娃子长大了。

十几年前,十九岁的阿兰带着襁褓里的女娃,风尘仆仆上门来求一份工。

当初也是看在阿兰的绣工好,便允了她上工时带着娃娃。

问起孩子爹娘,说是替过世的恩人夫妻俩养着的,看阿兰知书达礼老实的模样也就信了。

好在阿兰很识趣,本本分分的干活,不耍滑头,带着的女娃不哭不闹的,没影响店里的生意,就放下心继续雇用。

那个女娃渐渐长大,虽长相与阿兰不太相似,但那通身的气韵真真相像,才发觉两人或许是母女。

事事无常,谁家还没有个秘密,只要不惹事,邱掌柜并不在意,也无意戳穿。

这个女娃从小话不多不调皮,平时亲热的叫着叔叔婶子,只道孩子乖巧懂事。长开后的模样更是清秀,偶尔几句好听的话会惹得店里的伙计嘿嘿乐。

要不说岁月糊人眼,十几年前的娃娃长成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样。

邱掌柜喜爱这孩子,但如今这架势不会是替兰娘子提涨工钱的?合理些还好,就怕她提出些过分的要求。

这头的许知韵的确认真的品着茶,觉得差些味道,前世不知是何时便喜饮花茶,甜甜腻腻的多好。

眼角瞥见邱掌柜时不时投来的目光,有些想笑。

许知韵打心底感谢邱掌柜,若不是她的收留,也不知兰姨带着年幼的自己能不能安稳地活下去,同时她更佩服身为女子的邱掌柜。

邱掌柜的父母经营着一家成衣店,日子过得不错,奈何二人子女缘浅,多年来只得邱掌柜一个女儿。年纪越大越心急,媒婆提点道别家可以嫁闺女,你家的条件好可以找入赘的女婿,夫妇二人一合计便同意了。

经媒婆牵线认识了在米店搬货的钱某,长得白净,家境却着实贫寒,还有一生病的老母地都下不去。

但此子不可小觑,原是城中富商陈家的家生子,跟在小主子身边当书童的,虽是奴籍,但聪慧会说话,主家仁慈便允许跟着小主子一块读书,后来这陈家得罪了人犯了事,无奈散尽家财保住了命,随后举家迁回原籍,便放了钱家奴籍。

得了良民的身份本是高兴事,可对于钱家来说,便没了生计,也没了主家给出钱请夫子,读了两年书就没银子了,学堂的先生说是可惜了。

邱掌柜爹娘听后觉得这桩婚事甚好,未来女婿是个读书人,保不准日后是个秀才,生的孩子也定是读书料子。

亲事定的很快,两家都满意。

过了两年好日子,邱掌柜一家一直供钱某读书,不负有心人钱家小子过了县试府试,邱掌柜一家更满意这个上门女婿了。

可是好景不长,人心难辨。在秋娘刚刚怀孕,一家子欢喜时,钱某卷了家里的所有银钱不见踪影,最可恨的是以邱掌柜的的名义借了高利贷。

当高利贷上门收钱时,邱掌柜一家才知这个上门女婿是个中山狼,明明说外出探望友人的,竟然卷钱跑了。

这心可够狠的,连亲生老母也抛下了。

铺子被高利贷收走了,邱掌柜爹娘一辈子的心血全没了,受不了打击前后脚都离世了。

邱掌柜怀着身子,照顾钱家病重的老母,浆洗缝补过活。

也因太过劳累,且经历那么大的事,打击太大了,孩子还是没保住。

伤心欲绝的邱掌柜是想投河的,是钱家老母跪下道歉求着才拦住了想死的人。

后来是邱掌柜在外县的婶娘托人捎给了她银子,赎回爹娘的成衣店继续经营。

这类污糟事传的快,传的远,有同情的,有笑话的,也有凑热闹的,日日都有人来瞧一瞧被丈夫抛弃的邱掌柜。

邱掌柜也不生气,大方招待乡里乡亲,大家伙儿进了铺子也不好空手走,多多少少买点,这不邱掌柜的生意渐渐好起来。

是问能有几人如邱掌柜这般能干又心善,还替黑心的丈夫赡养老母终老。

在龙口镇上扎下脚,经营着一家绣坊,是多大的本事啊。

当然少不了玲珑的心思,许知韵知晓邱掌柜为人爽利,不喜拐弯抹角,有话直说更好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